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接受社会资助后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多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拓宽渠道是关键;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等五项助困举措,以期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学生思想问题,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之目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助困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175-01
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施收费制度后,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念不起书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下,相关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社会上许多慈善家、个人也都纷纷拿出资金助贫,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各高校也采取了“奖、补、减、贷、助”五位一体的一系列助困举措。脚踏实地的解决了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实问题。面对各种资助,大多数贫困生能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坦然处之,实事求是的上报并选择自己的受资助方式,并时刻激励自己,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回报祖国和资助者。这是值得肯定的类型。但在这些助困举措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在高校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有些贫困生得到了资助后,非但没有激励出奋发学习的劲头和意志,反而因此变的消极,沉默,使国家的助贫政策、企业和个人的好心资助在某些贫困生身上没有体现出积极的预期效果。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就高校贫困生受助后心理及助困举措做一些探讨和分析。以期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使资助者和受助者在经济、精神方面达到双赢。
1 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后不良行为类型分析
1.1 虚荣掩饰型
高校贫困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尤以农村居多。很多来自贫困乡村的孩子初入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校园中同寝室、同班级大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荡,这种生活上的巨大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在社会进行贫困资助时,往往忽视了受助学生心理感受,如让学生当众讲述自己贫困状况,甚至邀请大众媒体进行宣传。这些行为对于受助学生来说,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羞于言贫和害怕被其他同学歧视就成了贫困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面子”问题,导致不敢正视自己的经济地位,羞于承认自己的贫困,造成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接受资助的局面。此现象多发生在刚入校的新生中,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生活。
1.2 消极依赖型
这种类型的贫困生缺乏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不愿吃苦受累,不愿从事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不思进取,仅仅盼望并依靠国家、社会或学校的直接困难补助。有的以贫困为招牌夸大家庭贫困度,甚至不惜以伪造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方式以期得到更高额度的困补金。受助后则大肆请客、上网,以此显示自己的豪爽和体面,却不顾家庭拮据。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非但不能减轻经济压力,反而加剧贫困程度,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也不能令人满意。另一种情况是:一个贫困生年年都能拿到资助,久而久之,产生依赖,不思进取,不想以自己的学习获取奖学金或以劳动换取报酬。
1.3 抱怨、冷淡型
有部分贫困生对资助金额和评定方式颇有想法,往往会产生懈怠、焦虑的心理,唯恐自己本学期或下学期拿不到资助,或者得到了资助又埋怨学校资助金额太少等.有的学生对学校或资助者态度冷淡,认为自己和资助者是等价交换,即用被打上“贫困生”烙印的自尊换来资助金,而资助者也换取了名誉,各取所需,两不相欠。非但没有激励出奋发学习的劲头和意志,反而因此变的消极,沉默。此种类型在高年级贫困生中较为常见。
2 助困举措探析
2.1 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往往各种受助后行为类型并不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而是涉及多种不良心理问题,并且同种心理问题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类型。因此对于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及有效助困举措的提出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只有他们认识到“出身无法选择,但态度可以选择”、“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会随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有所改变”,一切其他助困措施才能够正常有效的实施。要达此目的,必须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倡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发动处在各经济水平的学生共同提高对个人所处经济地位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在学生中形成自立自强光荣,消极依赖虚荣可耻的正确学风。
2.2 拓宽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
高校应积极开辟发掘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不但要从校园内部挖掘,还要积极拓宽校外的助学渠道,并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光荣,依赖可耻。通过勤工助学不但能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且能够实现工作经验的积累,完善自我,回报社会。从而减少对资助的依赖性。
2.3 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
社会应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种类的助学贷款,更加方便的贷款途径,更加合理的还款条件,从而使他们更加安心的接受并通过自身努力进行偿还,减少接受施舍的心理压力。
2.4 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制度
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和严密的评审制度,使受资助金额与学习成绩挂钩,敦促学生勤奋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资助,使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时有一种荣耀感和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受助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决心。
2.5 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
此项工作难度很大,既要保证资助等级评比的公正性,让确实困难的同学得到资助,又要同时兼顾贫困生的受资助后隐私可能被公开的心理反应。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们能够切实深入学生群体,了解真实情况,并利用网络等先进科技平台,在解决贫困生沟通障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贫困生隐私。另外,不要人为的将学生划分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群体,增加学生的等级意识,避免给贫困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贫困生接受社会资助后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拓宽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五项助困举措,以期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学生思想问题,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荔辉,高校贫困生受助思想分析与完善资助体系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 姚爱华,心理解困是高校贫困生扶困助学工作新的生长点,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 章湘平,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4] 秦建丽,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5] 尹占军,特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透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6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助困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175-01
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施收费制度后,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念不起书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下,相关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社会上许多慈善家、个人也都纷纷拿出资金助贫,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各高校也采取了“奖、补、减、贷、助”五位一体的一系列助困举措。脚踏实地的解决了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实问题。面对各种资助,大多数贫困生能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坦然处之,实事求是的上报并选择自己的受资助方式,并时刻激励自己,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回报祖国和资助者。这是值得肯定的类型。但在这些助困举措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在高校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有些贫困生得到了资助后,非但没有激励出奋发学习的劲头和意志,反而因此变的消极,沉默,使国家的助贫政策、企业和个人的好心资助在某些贫困生身上没有体现出积极的预期效果。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就高校贫困生受助后心理及助困举措做一些探讨和分析。以期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使资助者和受助者在经济、精神方面达到双赢。
1 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后不良行为类型分析
1.1 虚荣掩饰型
高校贫困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尤以农村居多。很多来自贫困乡村的孩子初入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校园中同寝室、同班级大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荡,这种生活上的巨大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在社会进行贫困资助时,往往忽视了受助学生心理感受,如让学生当众讲述自己贫困状况,甚至邀请大众媒体进行宣传。这些行为对于受助学生来说,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羞于言贫和害怕被其他同学歧视就成了贫困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面子”问题,导致不敢正视自己的经济地位,羞于承认自己的贫困,造成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接受资助的局面。此现象多发生在刚入校的新生中,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生活。
1.2 消极依赖型
这种类型的贫困生缺乏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不愿吃苦受累,不愿从事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不思进取,仅仅盼望并依靠国家、社会或学校的直接困难补助。有的以贫困为招牌夸大家庭贫困度,甚至不惜以伪造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方式以期得到更高额度的困补金。受助后则大肆请客、上网,以此显示自己的豪爽和体面,却不顾家庭拮据。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非但不能减轻经济压力,反而加剧贫困程度,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也不能令人满意。另一种情况是:一个贫困生年年都能拿到资助,久而久之,产生依赖,不思进取,不想以自己的学习获取奖学金或以劳动换取报酬。
1.3 抱怨、冷淡型
有部分贫困生对资助金额和评定方式颇有想法,往往会产生懈怠、焦虑的心理,唯恐自己本学期或下学期拿不到资助,或者得到了资助又埋怨学校资助金额太少等.有的学生对学校或资助者态度冷淡,认为自己和资助者是等价交换,即用被打上“贫困生”烙印的自尊换来资助金,而资助者也换取了名誉,各取所需,两不相欠。非但没有激励出奋发学习的劲头和意志,反而因此变的消极,沉默。此种类型在高年级贫困生中较为常见。
2 助困举措探析
2.1 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往往各种受助后行为类型并不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而是涉及多种不良心理问题,并且同种心理问题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类型。因此对于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及有效助困举措的提出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只有他们认识到“出身无法选择,但态度可以选择”、“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会随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有所改变”,一切其他助困措施才能够正常有效的实施。要达此目的,必须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倡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发动处在各经济水平的学生共同提高对个人所处经济地位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在学生中形成自立自强光荣,消极依赖虚荣可耻的正确学风。
2.2 拓宽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
高校应积极开辟发掘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不但要从校园内部挖掘,还要积极拓宽校外的助学渠道,并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光荣,依赖可耻。通过勤工助学不但能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且能够实现工作经验的积累,完善自我,回报社会。从而减少对资助的依赖性。
2.3 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
社会应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种类的助学贷款,更加方便的贷款途径,更加合理的还款条件,从而使他们更加安心的接受并通过自身努力进行偿还,减少接受施舍的心理压力。
2.4 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制度
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和严密的评审制度,使受资助金额与学习成绩挂钩,敦促学生勤奋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资助,使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时有一种荣耀感和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受助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决心。
2.5 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
此项工作难度很大,既要保证资助等级评比的公正性,让确实困难的同学得到资助,又要同时兼顾贫困生的受资助后隐私可能被公开的心理反应。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们能够切实深入学生群体,了解真实情况,并利用网络等先进科技平台,在解决贫困生沟通障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贫困生隐私。另外,不要人为的将学生划分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群体,增加学生的等级意识,避免给贫困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贫困生接受社会资助后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心理解困是完善助困举措之根本;拓宽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多种贷款途径,降低还款压力;设立贫困生特殊奖学金;注重隐私权保护,淡化贫困生界限”五项助困举措,以期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学生思想问题,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达到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起到了激励贫困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荔辉,高校贫困生受助思想分析与完善资助体系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 姚爱华,心理解困是高校贫困生扶困助学工作新的生长点,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 章湘平,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4] 秦建丽,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5] 尹占军,特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透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