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阳明心学”指引人们摈弃内心私欲,“克制假己”,从而恢复本性。将王阳明心学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将阳明学说与经营管理相融合,探究阳明心学的管理哲学内涵,得出企业管理即为人心管理,当代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应运用阳明心学,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与发展。结合阳明学说的管理哲学内涵,应正确引导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阳明学说;“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9-0022-03
  王阳明一生在做人,做事,成圣贤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实践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深受王阳明学说影响,阳明心学主张回归内心,按照内心的良知去做事,不必死守典籍,这为日本改变其社会传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当代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正是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两次创业都将企业带到了世界500强。由此可见,管理上的“阳明心学”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中国知网关于阳明学说研究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CNKI中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我国缺乏阳明学说与管理智慧相结合的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大都缺少带有创造性的真知灼见。针对“阳明心学”的研究,笔者选取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关于阳明心学的研究学者普遍将视角集中在“心即理”等阳明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将阳明学说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文章较少,仅少部分学者将王阳明的“心学”学说与企业经营哲学相互渗透,提出了基于“心学”的企业文化建立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人心即是天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贤。因此,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良善的本性,管理者依此为人性的基础去处理当代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基于阳明学说的企业文化,同时丰富企业管理者个人的管理哲学内在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
  二、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思想的第一核心要义。王阳明强调了人心的主观能动作用,他指出了世间万物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否则我们将没有认识世界的渠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并不是说没有感知到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相反,王阳明认为,一切的事物都与我们的心同为一体,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物才是物,我们所想到的事情才是事,这是世界观同时也是圣人的治世态度。阳明心学并没有否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强调了人心的重要性,将人心置于世界的中心,人心是万事万物主宰,是一切的发源。因此,我们的心所没有感知到的客观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同时,王阳明指出,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都受到了环境、经历等不同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但若是可以摒除内心杂念,“存天理去人欲”,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就会回归到他本来的面目,至于说如何做到,就需要我们“克制假己”来真正实现内心的修炼。“假己”即为私心,是欲望,克制假己就是摒除内心的欲望,他要求我们扫除廓清,一丝一毫都不可存留,若有一毫在,众恶就会接踵而来。在除去私欲状态下的人心才是人之本心,它是自律且不逾矩的,它是善良质朴的孩童之心。
  (二)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第二个核心命题。王阳明心学将人心与天理合二为一,属于一元论的范畴。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心态的心,而是心的本体,良知也是本体上的良知,他所讲的良知是本源性的东西。王阳明认为,人皆有是非之心,生而知之,知无不良,良知是“未发之中”。人生于天地之间,内心的良知难免会遭受到物欲私心等外物的蒙蔽,而修习正是为了剔除外物的蒙蔽,在这个过程之中良知的本体是不会受到任何损伤的。“良知”即为道,如若没有私心牵累蒙蔽,只依靠良知,则处处皆为道。良知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之中,是无须向外索求的,心会自然地去感知世间万物,而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遵循内心良知的指引行事。若能使良知发用,且没有私欲的阻碍,那就是我们所谓的扩充恻隐同情之心,就会表现出来仁德。需要我们“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格物”来“致良知”,将内心的良知落实到万事万物之中,就是将天理落实到各种事物之中,则万事万物皆得其理也,即是以后天的努力来回归本心。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学说的第三大命题。“知行合一”不仅在学术上具有研究意义,它更是一种方法论,该方法论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心即理”及“致良知”,使“良知”发用。王阳明认为人一旦发现自己心中的恶念,就要马上遏制它的继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致良知”。一个人如果只知空谈大话,而不能做到身心合一,那么必然会被内心的欲望所影响,是不能真正恢复本心,成为圣贤的。“有知必在于行”,言行不一的人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王阳明的思想深入解释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1]认识是开始,践行是认识的结果,二者不可分离。“行”是“知”的根本目的,“行”最终也要回到“知”,“知”与“行”二者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具有同一性。王阳明认为,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善”。“知行合一”要求我们言行一致,身心合一,对待知识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三、阳明心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心即理:“克制假己”的企业价值观构建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阳明心学所追求的圣人境界对企业家的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要使企业中的员工认识到自己也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引导企业员工自我约束。企业中员工认为自己并非圣人,认同人无完人的说法,所以他们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为个人利益谋划,面临“利己”与“利他”的选择时,往往选择“利己”,为此甚至不惜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选择,这种社会现象正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针对此类问题,需要企业管理者鼓励企业员工克制“假己”,發展“真己”,排除在复杂的商场上所遇到的利益诱惑,克制私欲,真正做到与企业共存亡,为企业发展谋利。   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真正做到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共谋发展是十分困难的,对此阳明学说中所强调的对自我的克制具有很大的价值。企业领导者及员工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休戚相关,克制私欲,还其本心,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动力。要使员工认识到自己与企业命运的紧密联系,需要领导者“作之亲”,认识到聘用一名员工便是聘用了该员工的整个家庭,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领导者对待下属像对待亲属一样照顾,员工自然会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部分,为企业带来源源不绝的商机。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作之亲是为员工建立归属感,使员工将企业看作“家”,不仅是将企业视为工作场所,更是生活场所,使员工对企业大家庭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员工做事才会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出发,实现员工与管理者双赢的局面。同时企业需要由内而外地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氛围。
  (二)致良知:建立“以心为本”的“良知”企业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深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企业的经营就是人心的经营,管理者经营一个企业的过程也是管理者形成并且日益提高自己的人生哲学的理念的过程。经营“良知”企业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建立一个 “以心为本”的企业,使员工相信自己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人心经营哲学。良知便是“道心”,王阳明将良知比作树根,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树立了良知的根基才能保证企业生命的枝繁叶茂,良知亦如水的源头,找到源头才能保证企业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管理者要逐步引导企业形成以“道心”为本的企业文化,这就需要“致良知”以“明本心”。建立以“道心”为本的企业要求企业文化与社会规范相契合。人皆有“利己”之心,这是普通人很难抗拒的本性,要将“利己”和“利他”之间的矛盾调和起来,充分发挥“利他”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让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关注,鼓励企业员工做正确的事,帮助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管理者也要关注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帮助企业员工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努力实现其人生的自我价值追求。企业组织中员工避免被自己内心私欲所蒙蔽,让“利他”大于“利己”,这就是一个企业不断向“良知”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管理者给予充分的重视。
  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价值观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上层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甚至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成为了部分企业家的经营理念,“良知”被抛之脑后,将企业做大做强,获得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经营企业的奋斗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甚至不惜做出有损于他人利益,有碍于社会发展的事情。然而,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同时努力实现其社会价值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管理者的最终要求。因此,建立一个以领导者的正确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明辨是非,呼吁组织内成员达成共识,才能使一个企业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知行合一:以行践知的个人价值再提升
  “知”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道德意识,深入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才能使我们内心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知行合一治国理政思想,要求我们以知行合一的思想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行践知,不可光说不做,追求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治国理政尚可应用“知行合一”,企业的管理更应始终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知行合一表现为将我的“良知”转化为实践,同时满足我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符合我的“良知”。将“知行合一”运用到管理实践中,“知”是先辈们所总结出的管理哲学的理论结晶,“行”就是管理者的实践行为,是管理的价值体现。管理者要使企业的员工认识到“行”的重要性,要不断培养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让员工以行践知,在事上学习,使员工认识到工作就是修行。管理者要指导企业员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以“知行合一”的工作理念。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商场上风云变幻莫测,避免因为决策上的迟缓而错失良机是至关重要的。知即是行发端,一旦产生恶的念头,就要马上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以“格物致知”。企业能够永续经营、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不是领导者晦澀难懂的经营技术,而是能够做到始终以行践知,由行到知,同时在经营活动中汲取“新知”,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就是“行”的行动力,端正态度,严格的自我要求是知行合一的开始。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形成辅助,情法并用,规劝员工不可为个人利益做出有损企业发展的事情。企业管理者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国学教育课堂,增强员工对“良知”的认识。
  王阳明心学中所体现出的深刻的分工智慧,在今天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仍具有指导意义。“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3]分工智慧即是对待在不同领域有所专长的企业员工,领导者的工作安排要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所长,这要求领导者细化分工,选贤与能,具有独特的发现人才的眼睛,使员工在个人所擅长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工产生效能,合作造就繁荣。
  王阳明心学思想不是空谈,不只是理论知识,更是生活实践方式,“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将阳明学说中的三大核心理论思想所蕴含的哲学观念,置于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对当今世界的企业管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部分西方的管理思想很难在中国产生显著的影响,管理技术的重点在外物的发用上,缺乏对“心”之本体的认识和揣摩,而王阳明思想作为儒家正脉和当代新儒学的根基,其所倡导的本体功夫论,正是破解管理技术所面临困境的有效路径[4]。重视“心”之本体,“阳明心学”不仅可以指导我们回归本性,认识到人皆可为圣贤,在企业管理方面,使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依靠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更重要的是人心管理,是人性管理。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要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及可持续发展,需要管理者合理结合阳明学说的管理哲学内涵,正确引导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在当今社会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明]王阳明,费勇.传习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
  [2]  程大中.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知行合一”[EB/OL].中国青年网,2016-01-27.
  [3]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谢廷杰,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4]  李非,杨春生,苏涛,吕智宇.阳明心学的管理价值及践履路径[J].管理学报,2017,(5):633-639.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针对公民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其他的意外原因造成生活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从这一角度
实体经济是一国发展之命脉,然而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寻求良好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研究显示服务化战略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符合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既有文献有关定量研究服务化战略效果的结论并不统一。因此,该文章首先构建数理模型,分析验证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再者结合2009—2020年长江三角州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技术方法析出服务化指标,同时运用平衡计分卡以及层次分析法处理企业绩效指标,最终通过
摘 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绿色现代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农村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在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指导下,了解当前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解决榆林农业问题的途径和建议,既能有效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危害,又能增加农业的投入和产量,提高榆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關键词:绿色农业;绿色转型;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7 文
政府是营商环境的供给者,企业是营商环境的需求者,评估营商环境供需匹配状况对于政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经理人、政府官员的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已有研究设计了营商环境供需匹配评估体系,并运用供需匹配理论构建了营商环境供需匹配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政策梳理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阜新市营商环境供给量数据和需求量数据,并利用营商环境供需匹配评估模型对该市营商环境供需匹配状况进行了测算,研究了不同性质、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企业关于七类营商环境要素的供需匹配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通过测度居民消费代际依赖程度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代际依赖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社会啃老现象呈逐
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也在快速发展,各大商业银行也在積极创新运营模式,开展智能化建设,银行网点智能化也应运而生。所谓银行网点智能化就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使银行内部的各项运营业务与营销渠道可以互相融合,使网点服务模式可以更加具有创新性,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速银行智能化转型改革,与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也互相吻合,使当代金融服务更加全面、细致
摘 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电子商务具有更多独特的优势,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是,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鉴于此,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即创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建设模式和机制,建设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大型农村物流集群与多渠道合作共赢运营管理模式,创建政府补贴、农民完全或部分免费使用的运营模式和机制,创建政府资助、符合农村农民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持续优化,以及人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开发资源,加剧了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两者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对于企业而言,积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因表现在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企业为平衡各方面需求,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确保环境信息得以充分披露,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相关概念进行系统阐述,以企业社会
市场营销改变了人们对销售的看法,促进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数码产品是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使用工具,结合计算机销售行业环境和南京HLXS公司自
免征额是个人所得中用于基本生活费支出而免于征税的部分。免征额具有属人性,为纳税人及其负担人口设立,所有纳税人均可享有。免征额标准依据居民基本生活费水平确定,需要进行科学测算。免征额应当由基本免征额和附加免征额构成,并对过高收入者实行免征额缩减,体现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免征额与社会政策扣除、税收抵免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可以用社会政策扣除、税收抵免替代部分附加免征额。法定免征额是一个名义量,应当根据物价水平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但免征额标准一般不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我国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对免征额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