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着八百里太湖和两千多年的吴地文化,原住民们当仁不让地将“湖光山色,洞天福地”,这样的赞誉取下两字做了自己家乡的名头。“光福”是吴文化的一个极重要的关键词,这里有太湖千帆竞、发百舸争渡的恢弘场景,那些充满古典气质的木质多桅帆船或许早在宋代就已经在湖面上漂泊,古老的光福亦是名动江南的“百工之乡”。数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出产着精雅、隽永、书卷气十足的玩意儿。紫檀、核雕、玉雕、刺绣不一而足。手工,是当地人讨生活的能耐,即便是那些做锣儿、磬儿、钹儿这类的传统响器,他们都要沿用老底子的手工制作,一丝不苟,把老祖宗的一把好手艺传承得风生水起。
不疾不徐 小镇故事
光福这样的姑苏小镇子,当然也不能少了水巷,舟楫或许一时难觅踪影,橹篙的哗哗声抑或远去。河埠头却是依旧光可鉴人。想来,即便是浣洗这等生活琐碎,放在这样的场景里,就也是写意的。条块状的青石就是水巷子的墙壁了,无序的堆叠中却有巧妙的构成,或许也从苏作家具的榫卯结构中获得了感觉,简约而不简陋。河水把它们冲刷得温润细腻,野蒿从石缝中顽强生长,伴随着古桥上模糊的铭文,一起见证古镇的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书场就在镇子上的一处老宅院里,挺括的榉木灯挂椅,清水皮壳的小茶桌,一杯碧螺春,一碟南瓜子,一折《钗头凤》,吴侬软语,浅吟低唱,日子是可以熨帖到心窝里的。
同样可以窝心的,便是那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之后弥漫开来的诸般风雅韵事。苏州的文人追求生活细节的高度艺术化、精致化。醉心于怀袖雅物的精致隽永,温文气质。小小身外长物,亦可观人之神韵才情。
精雅百工道法自然
镇子上靠手艺吃饭的人比比皆是,做古典红木家具的、刻核雕的、做仿古青铜器的、做刺绣的、做玉雕的,甚至是做些苏锣、广钹等传统铜乐器。“都是靠着祖宗聪明,手头又勤快,能讨到一口饭吃!”上了年纪的工艺师们很是谦虚,嘴上介绍着,手上的活儿也不停。
36岁的“三藏”是镇子上的传统苏式雕刻艺人,这个名字是当年他在苏州灵岩山寺皈依的时候,师傅给他取的,取佛教典籍“经、律、论”三大法藏之意。这样的经历,或许对于一个靠手艺吃饭的雕刻师来说,至少在作品的构思上更能“师法自然”。“三藏”没有受过正统的艺术训练,零星学的东西也是很杂,印钮、橄榄核雕、牙雕、桃核雕、硬木把件、竹刻,甚至器物底座,却无一不精。师诸名家,不若师诸造化。一截紫檀枯木,信手而来,寥寥数刀,就是一个几可乱真的莲蓬头。让人不由想起《卖油翁》里的句子—无他,唯手熟尔”。 荸荠、花生、柿子等乡野物件也是他创作的好题材,盈盈一握的小玩意儿,看似寻常之物,却是满是作者缜密的心思和游刃有余的功力。“真的荸荠是紫黑色或枣红色,与小叶紫檀的质感和色泽都非常接近,做得好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他一边做一边用最细的刻刀勾勒出荸荠顶芽的细节。“荸荠的顶芽和侧芽最难做了,色泽和质感上要有差别,脐芽部分多毛和鞘膜,表现起来有不小的难度。”他边刻边说。甚至于小小的蜗牛,也可以成为文房小件的好题材,紫檀细密的质地将这些小生灵的模样刻画得细致入微,油亮的蜗牛壳,宣泄着湿润的空气里,雨润众生的那份愉悦。粗粝无形的紫檀原料在刻刀下一点点具象起来,一截田埂和几粒蜗牛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笔架,上手把玩者多会欣然一笑,叹自然之美方为大雅,叹作者之巧思精工,一见而不能释手。芭蕉亦是妙物,文人士大夫素以“蕉叶题诗”为一大韵事。“三藏”的紫檀芭蕉镇纸颇可把玩,蕉叶平滑如丝,曲线曼妙婀娜,即便是不起眼处的虫洞也处理得俏皮可爱,令人莞尔。想来,如此雅物,爱者必每日摩挲把玩,不几日即宝光内敛,凝泽润雅。或置之于案头,捧卷夜读之际,余光瞥见,亦可获片刻清娱。“人物更难,开脸做不好,东西的路份就差了。”他说。那件达摩出山紫檀臂搁就放在他的工作台上,人物衣着只寥寥几笔,却是剔底阳刻,线条写意流畅,但张力宛若雕塑。开脸则用浅浮雕、细腻如工笔,神态俨然,法相庄严。
一张满是木屑的旧课桌、20来把尺寸不一的刻刀,外加钉在旧课桌上的一块满是刀痕的木板就是他全部的工具了。作为文化脉络之一,光福的传统工艺美术一直顽强地传承延续了下来,既能以桃核、橄榄核等不值当的物件做细巧玩物,人舍我取,化朽为奇,又能在象牙、紫檀等珍贵材料上施以妙手,游刃有余,巧夺天工。
不疾不徐 小镇故事
光福这样的姑苏小镇子,当然也不能少了水巷,舟楫或许一时难觅踪影,橹篙的哗哗声抑或远去。河埠头却是依旧光可鉴人。想来,即便是浣洗这等生活琐碎,放在这样的场景里,就也是写意的。条块状的青石就是水巷子的墙壁了,无序的堆叠中却有巧妙的构成,或许也从苏作家具的榫卯结构中获得了感觉,简约而不简陋。河水把它们冲刷得温润细腻,野蒿从石缝中顽强生长,伴随着古桥上模糊的铭文,一起见证古镇的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书场就在镇子上的一处老宅院里,挺括的榉木灯挂椅,清水皮壳的小茶桌,一杯碧螺春,一碟南瓜子,一折《钗头凤》,吴侬软语,浅吟低唱,日子是可以熨帖到心窝里的。
同样可以窝心的,便是那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之后弥漫开来的诸般风雅韵事。苏州的文人追求生活细节的高度艺术化、精致化。醉心于怀袖雅物的精致隽永,温文气质。小小身外长物,亦可观人之神韵才情。
精雅百工道法自然
镇子上靠手艺吃饭的人比比皆是,做古典红木家具的、刻核雕的、做仿古青铜器的、做刺绣的、做玉雕的,甚至是做些苏锣、广钹等传统铜乐器。“都是靠着祖宗聪明,手头又勤快,能讨到一口饭吃!”上了年纪的工艺师们很是谦虚,嘴上介绍着,手上的活儿也不停。
36岁的“三藏”是镇子上的传统苏式雕刻艺人,这个名字是当年他在苏州灵岩山寺皈依的时候,师傅给他取的,取佛教典籍“经、律、论”三大法藏之意。这样的经历,或许对于一个靠手艺吃饭的雕刻师来说,至少在作品的构思上更能“师法自然”。“三藏”没有受过正统的艺术训练,零星学的东西也是很杂,印钮、橄榄核雕、牙雕、桃核雕、硬木把件、竹刻,甚至器物底座,却无一不精。师诸名家,不若师诸造化。一截紫檀枯木,信手而来,寥寥数刀,就是一个几可乱真的莲蓬头。让人不由想起《卖油翁》里的句子—无他,唯手熟尔”。 荸荠、花生、柿子等乡野物件也是他创作的好题材,盈盈一握的小玩意儿,看似寻常之物,却是满是作者缜密的心思和游刃有余的功力。“真的荸荠是紫黑色或枣红色,与小叶紫檀的质感和色泽都非常接近,做得好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他一边做一边用最细的刻刀勾勒出荸荠顶芽的细节。“荸荠的顶芽和侧芽最难做了,色泽和质感上要有差别,脐芽部分多毛和鞘膜,表现起来有不小的难度。”他边刻边说。甚至于小小的蜗牛,也可以成为文房小件的好题材,紫檀细密的质地将这些小生灵的模样刻画得细致入微,油亮的蜗牛壳,宣泄着湿润的空气里,雨润众生的那份愉悦。粗粝无形的紫檀原料在刻刀下一点点具象起来,一截田埂和几粒蜗牛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笔架,上手把玩者多会欣然一笑,叹自然之美方为大雅,叹作者之巧思精工,一见而不能释手。芭蕉亦是妙物,文人士大夫素以“蕉叶题诗”为一大韵事。“三藏”的紫檀芭蕉镇纸颇可把玩,蕉叶平滑如丝,曲线曼妙婀娜,即便是不起眼处的虫洞也处理得俏皮可爱,令人莞尔。想来,如此雅物,爱者必每日摩挲把玩,不几日即宝光内敛,凝泽润雅。或置之于案头,捧卷夜读之际,余光瞥见,亦可获片刻清娱。“人物更难,开脸做不好,东西的路份就差了。”他说。那件达摩出山紫檀臂搁就放在他的工作台上,人物衣着只寥寥几笔,却是剔底阳刻,线条写意流畅,但张力宛若雕塑。开脸则用浅浮雕、细腻如工笔,神态俨然,法相庄严。
一张满是木屑的旧课桌、20来把尺寸不一的刻刀,外加钉在旧课桌上的一块满是刀痕的木板就是他全部的工具了。作为文化脉络之一,光福的传统工艺美术一直顽强地传承延续了下来,既能以桃核、橄榄核等不值当的物件做细巧玩物,人舍我取,化朽为奇,又能在象牙、紫檀等珍贵材料上施以妙手,游刃有余,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