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剖析了中职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且从四个维度探讨了促进中职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旅游 英语 教学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68
一、中职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的现实考量
(一)教材参差不齐,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旅游英语的中职教材可谓是多种多样,名目繁多,对于中职旅游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注意的是,口语的运用和练习是旅游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教材的合适与否就至关重要。我国的教学工作多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教师在讲授是多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也导致中职学生对于旅游英语的学习兴趣减弱。
(二)旅游英语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
我国的教育强调“专才”与“通才”的相结合,也就是注重教育教学的复合型。目前我国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诸多老师是英语专业毕业,英语的理论功底较强,但是对于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特别欠缺。二是一些老师是旅游专业毕业,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较好,但是英语的理论基础又较为薄弱,这就会导致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与此同时,中职旅游英语教师数量上严重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比较较低,对于促进中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也起到消极作用。
(三)中职旅游英语的考试方式比较传统
由于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实践性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考核上应该多注重实践考核的比重,但是目前诸多中职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中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职学校对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多数都把重心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很多学校对英语课的安排不多,甚至还有减课时的趋势。
对于需要加强专业英语的课程,比如旅游英语,也就在二年级阶段开每周四节左右,但是随着不少中职学校倾向于安排二年级学生提前实习,整个课程时间也在减少,所以在练习和实践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二、促进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优化中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情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中职高职的专业设置大多呈现多学科交叉情况,旅游英语就是学科交叉性表现比较强烈的学科。旅游英语一般可以理解为“旅游英语=英语基础知识(重理论)+旅游专业知识(重实践)”,一是要逐渐增强英语口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口语的练习应该大多以旅游为基本话题,培养学生旅游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二是要学会运用英语讲解旅游知识,如可以讲解旅游发展规划、国家的旅游政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等等。
根据旅游英语的特点和性质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中职旅游英语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考试形式的改革,力促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如应该设置以下考核项目:单元测试、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活动表现、考核、笔试、口语都应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
(二)完善中职旅游英语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英语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英语熟练,掌握较强理论基础,具备丰富熟练操作经验(即掌握旅游及酒店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从事旅游及酒店行业中层以上管理业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从事中英文导游工作,又可从事旅游管理、酒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在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对于旅游英语专业各个门类的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划分,严格制定每个环节的考核细则、评估方案与管理细则,注重实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注重“校外+校内”的教学模式,提升旅游英语的运用机会
教学实践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通常是在校内实习场所、校外实习场所中进行。中职旅游英语的教学实践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校内实践(课堂实践+校内实践),课堂实践主要是“精讲多练,听说领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旅游案例分析和现场景点导游讲解等。
校内实践包括:讲英语故事比赛、表演英语小品和唱英文歌等,或者利用实训室,模拟“英语导游翻译现场”。二是校外实践,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拓展自身素质,学校应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可以与相关旅游公司与酒店公司合作,尽可能多方位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注重师资的投入力度,加大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入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使旅游英语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加大旅游英语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学校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业务能力的培训、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内地高校深造等等,同时,要设立专项资金引进和吸引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来校工作。
【关键词】中职旅游 英语 教学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68
一、中职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的现实考量
(一)教材参差不齐,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旅游英语的中职教材可谓是多种多样,名目繁多,对于中职旅游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注意的是,口语的运用和练习是旅游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教材的合适与否就至关重要。我国的教学工作多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教师在讲授是多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也导致中职学生对于旅游英语的学习兴趣减弱。
(二)旅游英语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
我国的教育强调“专才”与“通才”的相结合,也就是注重教育教学的复合型。目前我国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诸多老师是英语专业毕业,英语的理论功底较强,但是对于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特别欠缺。二是一些老师是旅游专业毕业,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较好,但是英语的理论基础又较为薄弱,这就会导致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与此同时,中职旅游英语教师数量上严重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比较较低,对于促进中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也起到消极作用。
(三)中职旅游英语的考试方式比较传统
由于中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实践性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考核上应该多注重实践考核的比重,但是目前诸多中职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只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中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职学校对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多数都把重心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很多学校对英语课的安排不多,甚至还有减课时的趋势。
对于需要加强专业英语的课程,比如旅游英语,也就在二年级阶段开每周四节左右,但是随着不少中职学校倾向于安排二年级学生提前实习,整个课程时间也在减少,所以在练习和实践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二、促进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优化中职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情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中职高职的专业设置大多呈现多学科交叉情况,旅游英语就是学科交叉性表现比较强烈的学科。旅游英语一般可以理解为“旅游英语=英语基础知识(重理论)+旅游专业知识(重实践)”,一是要逐渐增强英语口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口语的练习应该大多以旅游为基本话题,培养学生旅游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二是要学会运用英语讲解旅游知识,如可以讲解旅游发展规划、国家的旅游政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等等。
根据旅游英语的特点和性质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中职旅游英语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考试形式的改革,力促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如应该设置以下考核项目:单元测试、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活动表现、考核、笔试、口语都应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
(二)完善中职旅游英语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英语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英语熟练,掌握较强理论基础,具备丰富熟练操作经验(即掌握旅游及酒店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从事旅游及酒店行业中层以上管理业务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从事中英文导游工作,又可从事旅游管理、酒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在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对于旅游英语专业各个门类的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划分,严格制定每个环节的考核细则、评估方案与管理细则,注重实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注重“校外+校内”的教学模式,提升旅游英语的运用机会
教学实践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通常是在校内实习场所、校外实习场所中进行。中职旅游英语的教学实践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校内实践(课堂实践+校内实践),课堂实践主要是“精讲多练,听说领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旅游案例分析和现场景点导游讲解等。
校内实践包括:讲英语故事比赛、表演英语小品和唱英文歌等,或者利用实训室,模拟“英语导游翻译现场”。二是校外实践,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拓展自身素质,学校应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可以与相关旅游公司与酒店公司合作,尽可能多方位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注重师资的投入力度,加大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入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使旅游英语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加大旅游英语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学校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业务能力的培训、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内地高校深造等等,同时,要设立专项资金引进和吸引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来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