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白纸黑字里的时光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藏在白纸黑字里的时光,如黯然退场的 旧人,渐渐远去,也许终有一日会消失在岁月的尽头。现在的孩子也许不知晓何为书信,未来的孩子更不会懂得白纸黑字为何物。至于明信片、贺卡是什么东西,他们不知道,甚至他们根本不理解童话故事怎么可能是展现在白纸黑字上的,更不可能会感悟他们的父辈祖辈的读书时光在白纸黑字间一行一行地走过。
  电子时代的迅猛袭来,让纸质书刊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寂寞。如今人们彼此联系的确越来越方便,但是心理距离却愈来愈远。
  从前的报亭比比皆是,遍布街头,租书屋和图书馆曾经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如今随处可见宣布进入4G年代的广告。从前人们在候车室里、火车上翻看杂志,如今在任何一个地方,公交车站、候机室、街头、餐厅,放眼望去都是低头族,都在摆弄手机。手机已然成为掌中电脑,尽知天下事,但走马观花的浏览怎能留下深刻记忆,指指点点的刷屏怎能引起强烈的震撼,根本没有看懂是什么就一个劲儿点赞,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就不停地转发分享。
  闲暇的日子,我整理从前的信件,翻看一件件书信,仿佛美好的时光跃然纸上,那段青春岁月在字里行间又回到身边,那时天南海北的同学全凭书信联络,彼此熟悉的字迹是最亲切的会晤。每逢新年,最繁忙的是邮递人员,往来的明信片如雪片般飞向全国各地,那些工整写在纸片上的衷心祝福,承载着一片片真情传递着美好的心愿。那些优美的字迹丝毫不掩饰笔者的性格,娟秀的,豪放的。
  如今逢年过节,手机群发复制过无数回的短信,机械的统一的字体仿佛就是象征性的问候。谁还会为了一个问好终日保存, 再华丽的短信迟早被删掉,随机问候的电话谁会去铭記,即使视频聊天,能保存久远吗?
  我翻看着久远的藏书,我看到了少年时代曾经幼稚的笔迹,我看到了在《红楼梦》上的勾勾画画记载着我当时的心情,我看到了我在雪莱的诗歌旁认真地书写下我的感悟。
  以后,孩子的记忆里会有什么呢?文字是逐渐陌生的东西。他们喜欢看屏幕上的文字与动画。恰恰是这些东西渐渐疏远了他们与纸质书刊的距离。
  然而那段白纸黑字的时光是最安静的,如同白墙黛瓦的江南古镇;那段白纸黑字的时光是最干净的,宛若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那段白纸黑字的时光是最真诚的,仿佛天真无瑕的少年时代。
其他文献
南山是小城的一个肺,且肺活量很大,很清澈。  在苏锡常、宁镇扬纵横交叉的城市坐标上,小城历来不起眼,只是隐隐的一个小点儿,说不上它是内敛、羞涩,还是优雅。  南山从年轻时就开始匀称呼吸着小城上空的所有空气,一声不吭,默默承受着。  整个城市在南山的怀中,南山的怀中也依偎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  城里人每每觉着职场局促,精神压迫,呼吸不畅时,会选择扑向南山,跑向山顶,钻进林海,大口大口地呼吸这里的养
期刊
曾经在小学的课文里读到过你,曾经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你,几十年了,你还是亿万人熟悉的那个样子,风采依旧,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时代之巅。  你的名字叫古田会议,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  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大地军阀割据、盗匪横行,乱世风云。  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一个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使得一支
期刊
清晨醒来,屋子里昏昏暗暗的,只从窗帘 缝漏进一丝天光——我睡觉总是习惯把窗帘关得很严。借着那点光亮,靠窗的榻榻米上原木的茶几、两只草编的蒲团,还有墙角那株绿宝,依稀能看出模糊的影子。窗外有細细密密的雨声,那声音极软,极轻,似有若无,似远似近,轻柔如棉,不绝如缕,让人想起三月溪畔初生的草芽,想起豆蔻少女柔软的长发,想起婴儿梦中恬然的呼吸。  我是前一天下午到的西塘。来之前,在网上订了这家叫做“秘密花
期刊
姐在煤油灯下捆绑爹做好的扁担,准备明 天挑到集市上去卖。  我扯着姐的衣角,低声嚷着也要去。娘听见了,说:“路途遥远,天寒地冻的,你个细伢子去啥子?”姐说:“去就去吧,树儿都九岁了,还没赶过几回集呢。”  天还没亮,娘就把我摇醒,我揉着睡眼起来。衣服冰冷冰冷的,我说:“好冷啊。”娘说:“还去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去!”  姐在一旁笑。  娘把昨晚的剩饭剩菜加热,分别端给我和姐。娘看我一眼,又看姐
期刊
我住在圣·米歇尔广场边一条安静的小巷 里。沿小巷往北走约两分钟,就到了塞纳河边,在此可以眺望河对岸的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如沿小巷往南走约四分钟,就来到了一片热闹的生活区。这里大小马路纵横,商铺林立,各色橱窗琳琅满目,仅饮食就有法、意、中、日、德、阿拉伯等各式餐厅,可任意挑选。面对熙来攘往的人流,法国汉学家蒲吉兰曾不无赞美地对我说:“这里是巴黎的生活小区,很富裕,也很有文化。德拉克洛瓦的故居就从这条
期刊
2017年9月28日晚9时许,著名文艺理论家、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钱谷融先生在上海华山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9岁。知识界、学术界失去了一位慈祥的长者,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先生的怀思,我想起自己曾在旧书店淘得一本上世纪50年代的旧书——《高尔基作品中的劳动》,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房里。现在看来,那应是钱谷融先生的第一本译著,睹物思人,不禁感慨万千。  在中国现
期刊
我的家在市中心山门口街的小二楼,左边 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右边是学堂,市声不绝于耳。  山门口,4000年以前的京口城池,不知道这里从前是否真的有过一座大山,山里是否长过千年的老藤、插过万年的经幡。而今,一楼张阿姨家的丝瓜年年顺着墙根往楼上爬,像爬大山一样到我们家的木格窗子上做客。十年如一日的夏天里,那藤蔓,悄无声息,与我的心血管接通。我确信,这棵开了无数黄花的丝瓜,是来报张阿姨的恩。  我活着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