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它在关税等贸易方面给自贸区的成员高提供了许多贸易的便利条件帮助各成员国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各成员国之间也面临新的挑战和竞争,因为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无疑会引起各个成员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因此,本文主要旨在对中国—东盟自贸区之间的贸易进行竞争和合作性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客观的对待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谋求中国和东盟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竞争性 合作性
从中国与东盟建立联系以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合作在不断的深化拓展。2003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不到800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突破了4000亿美元。从贸易结构上看,双边贸易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中国对东盟主要出口机电设备,办公设备等,主要进口电子集成电路、成品油、橡胶制品和地方土特产品。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给双方提供许多的机遇,但是往往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共存的,双方也面临了许多的挑战。从外部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受到了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制度竞争和威胁;从内部看,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磨合的地方,比如,自贸区内国家的经济存在着趋同性,互补性不强。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竞争性分析
东盟和中国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从传统市场的情况来讲,中国的出口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它们占到了中国出口份额的40%左右,而另一方面,它们和东盟的贸易业占到了东盟出口份额的30%-40%,而且中国和东盟的出口产品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双方在传统市场上存在竞争。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制成品的相似度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因为两国在劳动力资源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和菲律宾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一些初级产品上;中国和新加坡在工业制成品上的相似度高于初级产品;由于中国和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所以两国在农产品出口上与泰国产生了巨大的竞争。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方面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结构上有巨大的区别。中国幅员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且分布不均衡,各地的发展的资源供给和支持不同,发展水平极端不平衡,且产业结构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差距特别大,各个层次都有,因此中国的经济、产品净出口可以满足东盟各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二)市场方面
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达到2042.72亿美元;自东盟进口达到1958.21亿美元。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东盟10国约5亿人口,市场容量也很可观。随着货物贸易关税减让谈判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品关税将进行大幅度的削减,甚至实现零关税,这必将极大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扩大,使自由贸易的福利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资源方面
自然资源是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优势,他们的自然资源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很丰富,双方在初级产品、原材料这两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很多,说明双方在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具有资金互补,中国在东盟投资额达到188亿美元,截止2012年6月底,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738亿美元,因为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东盟国家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
三、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够得到以下的结论:第一,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和东盟的商品出口竞争力优势不同点多于相似点,尤其是在初级产品上,有明显的互补性。第二,中国—东盟的贸易竞争性趋势扩大。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发展,零关税的范围越来越多,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有扩大的趋势。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由于产业结构不优化,中国与东盟的工业化越来越接近,竞争也越来越大。总之,应该客观的看待中国与东盟贸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两者往往是相互依靠,共同发展的,我们要继续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正确对待中国和东盟贸易上的竞争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双边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雪松.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2012:3864-3867.
[2] 王玉主.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J].创新,2012,6(39):71-75.
[3] 范立春.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观察,2010,(8):95-96.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竞争性 合作性
从中国与东盟建立联系以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合作在不断的深化拓展。2003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不到800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突破了4000亿美元。从贸易结构上看,双边贸易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中国对东盟主要出口机电设备,办公设备等,主要进口电子集成电路、成品油、橡胶制品和地方土特产品。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给双方提供许多的机遇,但是往往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共存的,双方也面临了许多的挑战。从外部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受到了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制度竞争和威胁;从内部看,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磨合的地方,比如,自贸区内国家的经济存在着趋同性,互补性不强。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竞争性分析
东盟和中国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从传统市场的情况来讲,中国的出口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它们占到了中国出口份额的40%左右,而另一方面,它们和东盟的贸易业占到了东盟出口份额的30%-40%,而且中国和东盟的出口产品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双方在传统市场上存在竞争。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制成品的相似度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因为两国在劳动力资源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和菲律宾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一些初级产品上;中国和新加坡在工业制成品上的相似度高于初级产品;由于中国和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所以两国在农产品出口上与泰国产生了巨大的竞争。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方面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结构上有巨大的区别。中国幅员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且分布不均衡,各地的发展的资源供给和支持不同,发展水平极端不平衡,且产业结构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差距特别大,各个层次都有,因此中国的经济、产品净出口可以满足东盟各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二)市场方面
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000.93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达到2042.72亿美元;自东盟进口达到1958.21亿美元。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东盟10国约5亿人口,市场容量也很可观。随着货物贸易关税减让谈判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品关税将进行大幅度的削减,甚至实现零关税,这必将极大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扩大,使自由贸易的福利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资源方面
自然资源是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优势,他们的自然资源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很丰富,双方在初级产品、原材料这两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很多,说明双方在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具有资金互补,中国在东盟投资额达到188亿美元,截止2012年6月底,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738亿美元,因为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东盟国家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
三、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够得到以下的结论:第一,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和东盟的商品出口竞争力优势不同点多于相似点,尤其是在初级产品上,有明显的互补性。第二,中国—东盟的贸易竞争性趋势扩大。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发展,零关税的范围越来越多,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有扩大的趋势。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由于产业结构不优化,中国与东盟的工业化越来越接近,竞争也越来越大。总之,应该客观的看待中国与东盟贸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两者往往是相互依靠,共同发展的,我们要继续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正确对待中国和东盟贸易上的竞争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双边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雪松.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2012:3864-3867.
[2] 王玉主.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J].创新,2012,6(39):71-75.
[3] 范立春.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观察,2010,(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