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来源 :媒体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不断地发展,谈话节目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谈话节目炙手可热,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艺术人生》的成功因素与发展瓶颈,进而提出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谈话节目 弊端 发展对策
  一、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内涵
  在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迅猛,已然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各式各样的谈话节目充斥着荧屏,成为一种独特的电视文化奇观。在我国的电视理论界,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谈话节目指所有以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的电视节目形式,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这类节目参与人数较少,通常邀请一两名嘉宾参与,节目形式主要是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的一问一答。狭义的电视谈话节目限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群言式讨论。这类节目参与人数较多,信息交流范围广,现场观众和嘉宾各抒己见,双方交流的互动性强,即兴性强,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人际传播的语境。
  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一般分为: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社会话题类谈话节目、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专业类谈话节目、生活情感类谈话节目。1993年以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出现,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占领电视荧屏,经过10余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也由繁盛期发展成现今的瓶颈期。据统计,目前国内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200多个,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等,这些节目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节目定位,较为成熟的节目风格以及较为稳定的受众群,它们正以各自的方式发挥着社会影响力。
  二、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
  (一)话题选择狭窄。我国的谈话节目选题不敢过多地涉及一些所谓的敏感话题,相反,对于一些比较常规看好的话题却一哄而上,不去创新,从而造成许多谈话节目内容重复,话题选择面陷入狭窄的境地。
  (二)缺乏真实性。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很多情况下缺乏真实性。为了吸引观众创收视率,在节目录制前,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合演,从而使真实性丧失。另外,嘉宾或主持人不敢或不愿讲真话,顾忌太多,怕招惹麻烦。
  (三)节目重数量轻质量。为了赢得收视率,有的电视谈话节目周期由一周一次变成几次,甚至变成日播,这就需要大量录制好的节目做储备,以防止节目开天窗,但由于节目制作周期缩短,制作仓促,制作人员也没有做足准备,最后影响了节目质量。
  (四)节目缺乏个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发展,频道资源越来越丰富,电视谈话节目也随之泛滥,节目与节目之间存在着嘉宾重复、采访雷同、访谈思路类似,节目缺乏个性,同质化问题严重。节目制作者懒于创新,若一档节目成功,便一窝蜂地出现同类节目的翻版。
  (五)主持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主持人整体水平不高,非常优秀的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在节目走品牌化、精品化道路的形势下,主持人成为节目的品牌象征,主持人的水平影响着节目的品牌效应。
  三、《艺术人生》的成功要素及发展瓶颈
  (一)成功要素
  1、节目定位明确,话题选择恰当。
  制片人王铮提出,《艺术人生》不是一个娱乐节目,它是一档严肃的人文谈话节目。它是通过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表达艺术家的人生感悟,并不是所谓的窥视隐私。《艺术人生》核心定位为“用艺术点亮生命,探讨人生真谛”,其关注的不是浮光掠影的演艺事件,而是将明星回归为最真实的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视角关注他们的人生境遇。这些音乐、电影、电视、戏曲、文学等各领域的名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这些嘉宾走进《艺术人生》演播厅,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困境、坎坷、生命、死亡等,讲述最平凡的自己,回忆不平凡的经历,呈现出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节目呈现出的人性力量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艺术人生》的话题选择独特、有深度,充分体现了娱乐性而又不庸俗、不媚俗。
  2、注重现场观众的选择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较少注重对现场观众的选择,把现场观众当作看客甚至是摆设。《艺术人生》非常重视现场观众的选择。对于选择现场观众这一环节,《艺术人生》的编导及相关制作人极为重视,在节目预告片中和栏目联动的报纸中、网络上都会早早公布下期嘉宾情况,发出“寻人启事”寻找现场观众,人们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书信或直接通过节目报名方式参与节目录制。当然也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为现场观众,节目组也制定了限制条件:必须符合25到40岁心理年龄,热爱艺术,说出喜欢嘉宾的原因以及一个真实故事。然后,节目组根据这些条件筛选出一些符合节目要求的现场观众而非一些不理性的疯狂粉丝。在节目中,现场观众与嘉宾和主持人的互动也较活跃,该栏目设置“观众之家”实现与观众的真诚互动。在《艺术人生》节目组看来,现场观众与主持人、嘉宾是处于同等地位的。他们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在轻松的环境下分享人生经历,进行真情互动。这些现场观众并不是缺少理性的、狂热的追星族,他们宽容、善良、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正是由于现场观众的理解与支持,才会有嘉宾面对一群陌生人袒露心迹。节目组也会给现场观众足够的时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不乏有多才多艺的,兴致高时还会现场表演,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在节目中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每一个现场观众代表着全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观众,观点和意见得到了多元表达。
  3、节目形象包装的成功
  在舞台布局上,节目背景总是挂上被采访者的巨幅照片,以经典的老照片为主,这就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气氛,使观众产生心理认同。在主持人和被采访者谈话间,后方大屏幕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反映被采访者的经历的零散片花,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勾起被采访者曾经的那段美好回忆,从而使被采访者更加投入到谈话当中,也能够使台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在灯光的应用上也很独到,紫色的应用,淡蓝色的调和,使整个舞台更加和谐。《艺术人生》也将现场伴奏引进演播室,在谈话中随时演奏的几秒间隔就是其品牌标志之一,主题音乐的运用也提高了节目的辨识度。   4、鲜明的主持风格
  《艺术人生》从2000年年底开播至今,以其内容的真实与栏目风格的平和牢牢站在了收视排行榜的前沿。《艺术人生》的成功,主持人功不可没。主持人朱军与节目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人生》成就了朱军,同时朱军也成就了《艺术人生》。朱军平实、真诚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其深厚的主持功底,能够激起嘉宾的谈话兴趣,使得嘉宾愿意在节目中敞开心扉,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真诚交流。
  (二)《艺术人生》的发展瓶颈
  1、嘉宾资源有限
  《艺术人生》节目组提出:在选择嘉宾时,极力推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演艺人士,推介与这个社会息息相关的人士,坚决排斥一些在演绎上没有丝毫创造力混个脸熟的明星。因此,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位文艺界有影响力的明星与主持人、现场观众一起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过去的生活等,而一个时代真正有影响力的文艺界明星是有限的,有限的嘉宾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目的良性发展。
  2、节目内容同质化
  激烈的收视率竞争,使电视节目呈现病态,抄袭雷同比比皆是。由于明星访谈节目是一种有收视率保障的节目,于是,我们看到大量此类节目争相角逐,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超级访问》、《非常静距离》、《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明星访谈节目各有各的卖点,各有各的风格和角度,但从总体来看其访谈思路和理念是相同的,无非是讲述明星成长经历及对人生的感悟。同一个嘉宾可能做客过这个节目也可能做客过另一个节目,他的故事也就那么些,观众也对这些嘉宾很了解,这样会陷入炒冷饭的境地。
  3、节目的模式化和套路化
  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谈话节目,无论何种形式的谈话节目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成不变的模式和套路甚至被制作者视为节目的独特之处、节目的标志。节目的模式化会造成节目形式呆板。如果观众对节目什么时候会请意外嘉宾、什么时候该煽情、什么时候出现道具都了如指掌,观众就会对节目产生厌恶。而且,原有的框架和套路也会成为本期嘉宾参考资料,本期嘉宾可以通过以往节目来推测主持人可能问的问题,并对此作出事先预演,从而使节目缺少当下情感互动性、真实性。一成不变的模式和套路也会使主持人渐渐丧失不按常理出牌的应对能力、随机应变的控制能力,影响节目的质量。四、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对策
  (一)提升主持人综合素质
  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涵养,要具有很强的驾驭现场的能力,还要求有亲和力,更重要的要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个人风格。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平视嘉宾,由于谈话节目的嘉宾往往是名人,这导致主持人过于顾虑嘉宾感受而不敢问敏感问题,从而使提问缺乏亮点。其次,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还应是好的听者,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此外,主持人提问、议论要轻松幽默,还要能恰到好处地插入、打断,主导节目节奏和谈话进程。电视谈话节目也要讲究节奏,主持人要保持节目有张有驰,做到不冷场不失控,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要随机应变,能掌控整个节目而不是受节目牵制。
  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要不断创新。长期不变的风格易产生刻板印象,观众刚开始可能对这种风格感觉新鲜,但时间长了也会心生厌倦。媒体应注重打造明星主持人,要多培养一些明星主持。主持人明星化培养有利于品牌的形成,从而使节目质量和收视率得到保障。
  (二)精选话题
  第一、选择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话题。选择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问题、思想,也可以对一些旧事推陈出新。总之,要保持话题的新鲜。第二、话题要具有接近性,话题的选择要找到与目标受众兴趣的契合点。第三、话题要具有普及性。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受众层次广泛,受众文化程度差异大,为了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要尽量选择一些大众都能接受的话题,除非特殊的专业频道。第四、话题要具体、形象、平实。话题一定要适应电视表现手法。电视是线性顺序传播,接受选择性差,又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很难有深层次的理解。相对于报纸、网络等媒介,电视媒介的受众面限制小,它面向的是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的大众,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较低。所以,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选择更崇尚平实,不能太高深和复杂。第五、话题要有引导性。大众媒介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在现行法律和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传播那些格调低下的内容。要发挥新闻媒介舆论引导的功能,这项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未来电视谈话节目必须要秉承的东西。第六、适当选择特殊性与敏感性的话题。敏感性和特殊性话题是社会客观存在的某一类现象和事物,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存在不以媒介是否关注为转移。适当地选择一些敏感话题,能够引起大众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三)找准嘉宾
  嘉宾作为谈话节目的主体,在节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谈话节目中,嘉宾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请到相关的嘉宾也就迈出了节目成功的第一步。谈话节目的嘉宾,应该选择那些与谈话话题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学者、官员、事件的当事人,也包括名人专访节目的名人。选择权威专家和学者的主要目的是使观众信服,提高栏目的信誉度,彰显频道的品牌效应和权威性。应该选择那些占有充分的信息量或具有故事化的经历的嘉宾,不能随意选择看似知名度较大的嘉宾。目前,同类访谈节目的密度越来越大,而有影响力的嘉宾数量有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嘉宾重复、翻旧事炒冷饭的局面。针对这一情况,谈话节目要以嘉宾所占有的信息量的多寡为准则,不能仅仅瞄准嘉宾的知名度。
  (四)实行制播分离。引入竞争机制。走品牌化道路。
  所谓制播分离,指的是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但并不意味着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变得不重要了,而是制作不再是电视台一家的职责或权利而已。电视台除了把握住看家的新闻时事节目和现场直播节目以外,其他的职责主要在于选择、谈判、购买、编排各种各样的节目,而这些节目的生产和流通,即制作将实行社会化的市场方式。据统计,全国3000余家电视台,按每台每天平均播出7小时计,全国每天都要播出23个多小时的电视节目,一年下来全国节目需求量就是730万小时,即使节目重播减去一半时间,也仍然有360多万小时,而我们的电视节目市场每年的制作量与需求量相比,显然少得很多。节目制作能力不足会直接导致节目制作质量水平下降。面对强烈的市场化需求,采用制播分离的生产模式,打破原有电视台垄断节目制作播出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以质量为准的竞争局面,把节目推向市场,能够产生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应,易于打造精品栏目使节目走品牌化道路。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近十年来观察中国各类传媒业态的发展变化为出发点,以相关客观事实为依据,尝试探讨未来中国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认清趋势能够帮助身处媒体行业的同行们在心理上和业务上,更好地适应正在发生的和将来即将到来的变化。  关键词:媒体终端 感知媒体 高度集成 媒体分析系统 广义化媒体  中国电视传媒行业迅猛发展,置身其中的媒体人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阵痛或欣慰。在媒体大战中,难以找准自己的位置,其实定位的
期刊
自2010年起,微博客在我国开始实现爆炸式增长,其互动性强、低门槛、裂变式扩散、多媒体相融合等特点,正在对整个传媒格局产生着巨大影响。媒介融合是当下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媒体纷纷寻找多元渠道扩大自身影响力,微博的使用也就成为传统媒体连接网络平台的重要渠道。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不应消极的把网络视频仅仅看作是竞争对手,而要主动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自身形象塑造与产品營销。在湖北卫视改版之际,通过微博传播扩大
期刊
2011年12月20日,湖北电视教育频道主办的“2011高校达人秀”总决赛完美落幕。这一历时8个月,50余所高校、上万大学生参与的湖北高校文化超级盛典,在精彩纷呈、激情四溢的表演和比拼中,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这样一个青春励志选秀节目,在2011年成为湖北省高校学子热议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12月31日,“2011高校达人秀”相关新闻报道达400多条,网络视
期刊
当“限娱令”姗姗来迟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我真为中国广大电视从业人员捏把汗。一种规范式的标准往往预示着对以往的某种否定和对未来的某种期许,我认为,那几项具体的要求是对广电事业近年来产业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沉淀、一种冷静,同时,也为电视娱乐节目重回主流价值体系提供了机会。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一档全新的栏目——湖北卫视的《我爱我的祖国》,凭着艺术的良心,我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给这
期刊
摘要:本文从我国媒体的市场化趋势谈起,指出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同时觊觎这个市场的资本正积极活动,准备加入这个行业的竞争。我国媒体要么提升自我,要么就被市场淘汰。笔者提出向西方主流媒体学习是提升我国媒体自身素质的捷径。通过对亚洲《华尔街日报》的几篇评论与报道的分析,指出西方媒体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满足是其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新闻采访权 网络新媒体 多层次报道 评论 专业
期刊
2012年,对于湖北影视频道来说,是极富挑战性的一年,因为湖北广播电视台编委会已决定:“要把影视频道作为第二阵营来打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湖北影视频道已吹响奋力突围打造中间频道的号角。在新年的节目改版中,湖北影视秉承“电视剧支撑,品牌栏目点亮”的指导思想,五大剧场进一步明晰特色定位,五个自办节目主打“影视”系列特色概念,力争全面提升频道价值。  目前,湖北广播电视台所属七个地面电视频道,两强超
期刊
动作、谍战、黑衣人、国际导演、一线明星。这些元素听起来挺像好莱坞大片——但你见过90秒的好莱坞大片吗?这个名为《一触即发》的“大片”是“微家族”的新成员:一部时长仅90秒的微电影。从微博客、微小说再到微电影,“微”字大行其道,在带来更多表达的同时,也映照着我们的浮躁。我们迎接“微时代”的到来,也应反思“微”的极限。  近两年,新媒体形态不断出现,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北京
期刊
日前,我跟我的研究生讨论手机广播发展模式时产生了分歧。这位学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她坚称央广采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是最佳的手机广播运营模式,她认为这种基于“三网融合”基础上的运营模式代表着手机广播发展的方向。我戏称她是“屁股决定脑袋”。  我在散步的时候,时常往手机里插入耳机来收听广播节目。我认为这种内置FM广播调谐器的手机广播十分便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运营模式。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
期刊
摘要:数字内容产业是融合传统媒体、互联网及新媒体等传播方式,以内容与科技相结合为特点的新型产业。传媒集团价值链不断拓展,已经由内容生产拓展到内容增值。本文以数字报业为例,对数字报业内容增值途径进行探讨,提出目前数字报业的内容增值服务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的内容服务、数字化报纸或互动多媒体报、多元化出版、新闻线索供应服务、弱势受众专属内容服务等。  关键词: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报业 内容增值  德克萨斯大学
期刊
摘要:电视角标,糅合了广告、节目预告、群众互动于一体,是频道自我营销的窗口。近年来,几乎所有卫视和地面频道,都开辟了新的角标——广告角标。广告角标以其灵活小巧、内容多样,迅速为广大观众所认可,成为电视角标的一种创新。  关键词:广告 电视角标 角标编排 自我营销  “角标”,如果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即为“出现在角落处的标志”。最早、最常见的电视角标,是频道角标,也就是频道的LOGO,它位于电视屏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