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在19世纪的文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对于当时文坛的表现风格和文学情感表达方式也影响巨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讽刺手法和幽默表现的运用两个方面解读这种偏见下的诙谐色彩,并从这种讽刺性的幽默中发现小说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文学价值。
关键字:《傲慢与偏见》 讽刺 幽默
一、《傲慢与偏见》故事介绍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以19世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点滴生活为主,重点以小人物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来衬托出当时社会上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小说中,作者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为主线,具体地描述了两人从互存偏见,错过美好姻缘到误会化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即婚姻应该是建立在两人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并且相爱的基础上而缔结的。同时,作者透过主线,又在文中穿插了对于伊丽莎白妹妹的情欲婚姻和伊丽莎白朋友夏洛蒂的利欲婚姻的描述,借助讽刺手法的运用,巧妙地突出小说的主题,提醒人们何种婚姻才是应该追求的婚姻。
从整部小说的行文结构和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各个人物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人物形象都比较丰满。而且,小说语言十分凝练精准,在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的表现上,作者尤其擅长。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与幽默
(一)辛辣的讽刺
通读整部小说可知,作者的讽刺手法运用的可谓炉火纯青,这种特色体现在人物表述上,文章架构上,甚至是某个细小词语的运用上。接下来,笔者将就文章主题上的讽刺性和人物刻画上的讽刺性以及小说架构上的讽刺性效果进行分析。
1.讽刺性的小说主题
作者行文的主题就是介绍当时英国乡下中产阶级家庭的婚姻观。就其时的社会背景而言,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所有的生活来源都要仰仗他们的丈夫。在小说开始,作者就巧妙地运用讽刺性的语言揭示出了社会中存在的婚姻观,即“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情况在之后小说的叙述中也得到了证实,如柯林斯和夏洛蒂的婚姻。柯林斯有一笔丰厚的继承遗产,夏洛蒂是一个至今未嫁、家庭不够富裕的老姑娘,他们的婚姻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幸福美满,虽然双方并不相爱。另外一个证明就是韦翰和莉迪亚的婚姻,韦翰属于一个以欺骗女性感情为乐的穷光蛋,莉迪亚的婚姻全靠达西的解囊相助才得以维持,之后的婚姻维系也是一直靠着简和伊丽莎白的资助才可以继续下去。这种婚姻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地展示给人们:以金钱交易为目的的婚姻是没有感情支撑的,因此感情生活也注定不会幸福。
与此同时,作者描述了两桩美好的婚姻:即伊丽莎白和达西以及简和宾利的婚姻。在他们的婚姻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偏见,遭受了一定的阻挠,不过最终拨开云雾,误会得以化解,成就美好姻缘。这两对婚姻与之前的婚姻形式形成对比,虽然也是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关系,但是金钱和利益已经不作为主要目的。作者借此揭示出正确的婚姻应该主要是以双方相爱为目的的。通过这种对比,也达到了对于前两对婚姻的讽刺效果和对于社会上的主流婚姻观的表现。
2.人物性格上的讽刺描写
作者在小说中描述了很多举止奇怪、受人嘲笑的人物。伊丽莎白的母亲——班纳特太太就是最突出的那一位。作者对她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时候,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平生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平生最大的慰藉,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另一位极具讽刺性的人物是柯林斯。这个人自以为继承了班纳特家的遗产,伊丽莎白又足够聪明机智,因此向伊丽莎白表达爱意希望和其结婚,在伊丽莎白拒绝他之后严厉批评她的做法不够明智。转身就娶了伊丽莎白的朋友夏洛蒂。作为女主人公,这种不够忠贞,利益性较重的婚姻,并没有加注到伊丽莎白身上,使其免于苦难的婚姻。而伊丽莎白的反应和柯林斯的爱情观的相互比较,更是加深了柯林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讽刺效果。另外,柯林斯先生在伊丽莎白家的表现和他面对凯瑟琳夫人的表现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伊丽莎白家他就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施舍者,他继承了班纳特家的遗产,那么他娶他们家的一位女儿作为补偿也是应该的,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引起了伊丽莎白的极度反感;而当面对凯瑟琳夫人时,他恨不得将其说的每一个字都当做圣旨和宝贝收藏并供奉,凯瑟琳夫人的每一个想法他也都极尽所能地去完成。两相对比之下,作者这种鲜明的描述意图也直接可寻。
3.基于文章结构形成的讽刺效果
第一,文章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男女主角互相讨厌彼此,并且男主角对班纳特一家的个性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极尽所能地表达出了对于班纳特家人的蔑视。而伊丽莎白在达西第一次的求婚过程中也极力表明自己虽然对于这桩婚姻很惊讶,但是依然无法消除对于达西的偏见。可是在最后,两个人却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眷侣。
第二,作者所描述出的韦翰和莉迪亚这一对,韦翰是一个假意温柔实际内心恶劣、行为不检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流浪汉,莉迪亚是一个行为放荡、爱慕虚荣、好吃懒做的人,他们决定私奔却最终还能够结婚,在结婚之后回家不知羞耻地大肆宣扬,最终却成为达西的连襟,接受达西一家和宾利一家的资助。
第三,柯林斯本身是一个自认为十分高贵的人物,在班纳特一家的表现就傲气十足;可是在面对凯瑟琳夫人的施舍时,他又做出了一副卑躬屈膝的状态,甚至认为打麻将多赢一点钱都会冒犯到自己的这位恩主。并且他还很高兴地认为,自己魅力巨大,在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之后立马便能得到夏洛蒂这样一位识时务且贤惠的妻子。
纵观整部小说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和讽刺的表现形式,为自身的冷静思考找到一个宣泄口。这种讽刺效果并非厌世,只是作者自身所持有的一种清醒态度,也正是因为清醒,所以她能够将社会看清并将她的理解反应于笔端,展示给世人何为对何为错,并影响着后世的价值观、婚姻观。 二、另类的幽默
(一)主题定义上的幽默
在小说开篇可以看到,小说的主题是任何的钻石王老五都需要一个美满的婚姻。第一是为了衬托他自身的价值,表明他足够富有去结婚或者足够富有去用利益交换爱情。第二是为了表明众多的女性寻求的结婚对象一般都是这样的单身、有成就的人。文章开篇提出的这个论调也能够充分地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这是作者故意制造的冷幽默。而这句话恰恰给全文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开始,给读者提供一个感情基础,为下文发生的各类奇怪事件做好了铺垫。并由此引导出一堆稀奇古怪、自身讽刺效果十足的人物和笑料百出的故事。
(二)人物表现上的幽默
人物特点上的幽默色彩是这部小说着墨较多的一个地方。比如,班纳特太太,一直认为自己有神经质,可是她对自己又十分肯定,因此每次收到班纳特先生的嘲笑而不自知。而她的女儿玛丽就和她的妈妈一样,总是处于受到调笑而不自知的状态中。另外,一个极具笑点的人物是柯林斯。这个人本身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而在这种矛盾性下做出的所有事都让读者不禁莞尔。
(三)情节发展上的幽默
整部小说的幽默感不只是通过人物塑造来传达的,很多内容的前后连接也增添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前文已经分析了小说的主线是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相互误会到相互理解的爱情历程。故事的喜剧化效果也正是在他们不断的误会中推进的。尤其在对于文中的主要人物班纳特太太的描述中,最开始便提出了她的经典言论,虽然遭到了众多人的嘲笑和鄙视,但是班纳特太太本身对于自我十分坚持,最终也证实了她的言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她的女儿们嫁的都是有钱的单身汉,而到尼日斐花园来度假的宾利先生也确实成为了他的女婿。这种前后的安排增添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
整体来看,作者的这种幽默表现是基于一种讽刺基础上的幽默,不过这种讽刺并不属于一种嘲讽,更多的是作者借助这种幽默的表现风格,让读者在笑声之余看到小说所要揭示的真相。
结语
奥斯汀作为当时社会最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对整个文学界都极具冲击效果。《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结合英国文学的特点,将讽刺效果和幽默风格相互结合,达到一种奇妙的统一。从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诙谐的风格贯穿文章始终,给所有的读者以一种轻松的愉悦感,并在不断的笑声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可研究性。语
参考文献
[1][英]简·奥斯汀,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孙子健.《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2012.
[4]周阿芹.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C].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2010.
[5]滕晓燕.论《傲慢与偏见》的幽默讽刺风格的等效翻译[J].外语学刊,2006.
【本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代码51316629】
关键字:《傲慢与偏见》 讽刺 幽默
一、《傲慢与偏见》故事介绍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以19世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点滴生活为主,重点以小人物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来衬托出当时社会上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小说中,作者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为主线,具体地描述了两人从互存偏见,错过美好姻缘到误会化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即婚姻应该是建立在两人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并且相爱的基础上而缔结的。同时,作者透过主线,又在文中穿插了对于伊丽莎白妹妹的情欲婚姻和伊丽莎白朋友夏洛蒂的利欲婚姻的描述,借助讽刺手法的运用,巧妙地突出小说的主题,提醒人们何种婚姻才是应该追求的婚姻。
从整部小说的行文结构和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各个人物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人物形象都比较丰满。而且,小说语言十分凝练精准,在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的表现上,作者尤其擅长。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与幽默
(一)辛辣的讽刺
通读整部小说可知,作者的讽刺手法运用的可谓炉火纯青,这种特色体现在人物表述上,文章架构上,甚至是某个细小词语的运用上。接下来,笔者将就文章主题上的讽刺性和人物刻画上的讽刺性以及小说架构上的讽刺性效果进行分析。
1.讽刺性的小说主题
作者行文的主题就是介绍当时英国乡下中产阶级家庭的婚姻观。就其时的社会背景而言,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所有的生活来源都要仰仗他们的丈夫。在小说开始,作者就巧妙地运用讽刺性的语言揭示出了社会中存在的婚姻观,即“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情况在之后小说的叙述中也得到了证实,如柯林斯和夏洛蒂的婚姻。柯林斯有一笔丰厚的继承遗产,夏洛蒂是一个至今未嫁、家庭不够富裕的老姑娘,他们的婚姻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幸福美满,虽然双方并不相爱。另外一个证明就是韦翰和莉迪亚的婚姻,韦翰属于一个以欺骗女性感情为乐的穷光蛋,莉迪亚的婚姻全靠达西的解囊相助才得以维持,之后的婚姻维系也是一直靠着简和伊丽莎白的资助才可以继续下去。这种婚姻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地展示给人们:以金钱交易为目的的婚姻是没有感情支撑的,因此感情生活也注定不会幸福。
与此同时,作者描述了两桩美好的婚姻:即伊丽莎白和达西以及简和宾利的婚姻。在他们的婚姻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偏见,遭受了一定的阻挠,不过最终拨开云雾,误会得以化解,成就美好姻缘。这两对婚姻与之前的婚姻形式形成对比,虽然也是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关系,但是金钱和利益已经不作为主要目的。作者借此揭示出正确的婚姻应该主要是以双方相爱为目的的。通过这种对比,也达到了对于前两对婚姻的讽刺效果和对于社会上的主流婚姻观的表现。
2.人物性格上的讽刺描写
作者在小说中描述了很多举止奇怪、受人嘲笑的人物。伊丽莎白的母亲——班纳特太太就是最突出的那一位。作者对她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时候,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平生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平生最大的慰藉,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另一位极具讽刺性的人物是柯林斯。这个人自以为继承了班纳特家的遗产,伊丽莎白又足够聪明机智,因此向伊丽莎白表达爱意希望和其结婚,在伊丽莎白拒绝他之后严厉批评她的做法不够明智。转身就娶了伊丽莎白的朋友夏洛蒂。作为女主人公,这种不够忠贞,利益性较重的婚姻,并没有加注到伊丽莎白身上,使其免于苦难的婚姻。而伊丽莎白的反应和柯林斯的爱情观的相互比较,更是加深了柯林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讽刺效果。另外,柯林斯先生在伊丽莎白家的表现和他面对凯瑟琳夫人的表现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伊丽莎白家他就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施舍者,他继承了班纳特家的遗产,那么他娶他们家的一位女儿作为补偿也是应该的,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引起了伊丽莎白的极度反感;而当面对凯瑟琳夫人时,他恨不得将其说的每一个字都当做圣旨和宝贝收藏并供奉,凯瑟琳夫人的每一个想法他也都极尽所能地去完成。两相对比之下,作者这种鲜明的描述意图也直接可寻。
3.基于文章结构形成的讽刺效果
第一,文章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男女主角互相讨厌彼此,并且男主角对班纳特一家的个性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极尽所能地表达出了对于班纳特家人的蔑视。而伊丽莎白在达西第一次的求婚过程中也极力表明自己虽然对于这桩婚姻很惊讶,但是依然无法消除对于达西的偏见。可是在最后,两个人却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眷侣。
第二,作者所描述出的韦翰和莉迪亚这一对,韦翰是一个假意温柔实际内心恶劣、行为不检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流浪汉,莉迪亚是一个行为放荡、爱慕虚荣、好吃懒做的人,他们决定私奔却最终还能够结婚,在结婚之后回家不知羞耻地大肆宣扬,最终却成为达西的连襟,接受达西一家和宾利一家的资助。
第三,柯林斯本身是一个自认为十分高贵的人物,在班纳特一家的表现就傲气十足;可是在面对凯瑟琳夫人的施舍时,他又做出了一副卑躬屈膝的状态,甚至认为打麻将多赢一点钱都会冒犯到自己的这位恩主。并且他还很高兴地认为,自己魅力巨大,在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之后立马便能得到夏洛蒂这样一位识时务且贤惠的妻子。
纵观整部小说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和讽刺的表现形式,为自身的冷静思考找到一个宣泄口。这种讽刺效果并非厌世,只是作者自身所持有的一种清醒态度,也正是因为清醒,所以她能够将社会看清并将她的理解反应于笔端,展示给世人何为对何为错,并影响着后世的价值观、婚姻观。 二、另类的幽默
(一)主题定义上的幽默
在小说开篇可以看到,小说的主题是任何的钻石王老五都需要一个美满的婚姻。第一是为了衬托他自身的价值,表明他足够富有去结婚或者足够富有去用利益交换爱情。第二是为了表明众多的女性寻求的结婚对象一般都是这样的单身、有成就的人。文章开篇提出的这个论调也能够充分地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这是作者故意制造的冷幽默。而这句话恰恰给全文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开始,给读者提供一个感情基础,为下文发生的各类奇怪事件做好了铺垫。并由此引导出一堆稀奇古怪、自身讽刺效果十足的人物和笑料百出的故事。
(二)人物表现上的幽默
人物特点上的幽默色彩是这部小说着墨较多的一个地方。比如,班纳特太太,一直认为自己有神经质,可是她对自己又十分肯定,因此每次收到班纳特先生的嘲笑而不自知。而她的女儿玛丽就和她的妈妈一样,总是处于受到调笑而不自知的状态中。另外,一个极具笑点的人物是柯林斯。这个人本身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而在这种矛盾性下做出的所有事都让读者不禁莞尔。
(三)情节发展上的幽默
整部小说的幽默感不只是通过人物塑造来传达的,很多内容的前后连接也增添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前文已经分析了小说的主线是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相互误会到相互理解的爱情历程。故事的喜剧化效果也正是在他们不断的误会中推进的。尤其在对于文中的主要人物班纳特太太的描述中,最开始便提出了她的经典言论,虽然遭到了众多人的嘲笑和鄙视,但是班纳特太太本身对于自我十分坚持,最终也证实了她的言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她的女儿们嫁的都是有钱的单身汉,而到尼日斐花园来度假的宾利先生也确实成为了他的女婿。这种前后的安排增添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
整体来看,作者的这种幽默表现是基于一种讽刺基础上的幽默,不过这种讽刺并不属于一种嘲讽,更多的是作者借助这种幽默的表现风格,让读者在笑声之余看到小说所要揭示的真相。
结语
奥斯汀作为当时社会最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对整个文学界都极具冲击效果。《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结合英国文学的特点,将讽刺效果和幽默风格相互结合,达到一种奇妙的统一。从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诙谐的风格贯穿文章始终,给所有的读者以一种轻松的愉悦感,并在不断的笑声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可研究性。语
参考文献
[1][英]简·奥斯汀,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孙子健.《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2012.
[4]周阿芹.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C].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2010.
[5]滕晓燕.论《傲慢与偏见》的幽默讽刺风格的等效翻译[J].外语学刊,2006.
【本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代码5131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