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是个地道的维也纳人,是欧洲早期浪漫主义潮流运动的代表作曲家。他被誉为“歌曲之王”,现流传于世的有600多首歌曲、8部交响曲、6首序曲、24部室内乐、21首钢琴奏鸣曲等一系列的艺术精品。
1815年是舒伯特倾心创作歌曲的一年,他一生中的600首歌曲中有145首都是这一年里完成的,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作了8首歌曲,歌曲创作几乎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内容,他曾表述:“我整天都在写,每当我完成了一部作品,马上就开始下一部作品。”他这种写作歌曲的热情,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中的钢琴伴奏。
19世纪的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音乐巨匠辈出,音乐文化空前地繁荣,而这种繁荣孕育了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最具特色的就是曲调旋律与钢琴伴奏的高度融合。
舒伯特为艺术歌曲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带钢琴伴奏歌曲的传统音乐体裁上升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他的艺术歌曲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真实灵动,是音乐艺术的瑰宝。即便是再为平庸的诗歌,他都可以将它谱写成富有生命力的歌曲。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才能,才让他对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与其他大师的作品重要而突出的区别就是旋律的精致细腻。这种细致入微、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即便是单独听音调,也能体会歌义,感受作者希望传达的情绪和思想。在舒伯特的创作理念中,和声、伴奏、旋律与歌词应当被视作同等重要。他逐步更新了艺术歌曲的原有风格,不再单纯地表现旋律,同时,他主张用音乐来表达诗歌的内涵与主旨,钢琴伴奏也随之复杂化。他以娴熟的写作技巧,开始用特定的音型和更为精致的织体去表现歌曲。因此,在舒伯特的600多首艺术歌曲里,钢琴伴奏与歌曲同样的璀璨耀眼,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复杂多变的伴奏音型
在钢琴伴奏中,舒伯特用富有变化的伴奏音型来描绘对象事物,使得其音乐形象变得生动而鲜活,并且充分发挥了钢琴所特有的演奏技巧,补充人声所无法体现的一面。使得音乐元素更为栩栩如生。
歌曲《菩提树》是《冬之旅》的第五首。伴奏旋律明朗轻快,舒伯特用三连音表现风吹动着菩提树的情形,勾起了流浪汉对菩提树的感情,回忆起他在菩提树下度过的欢乐幸福的时光。歌曲中部伴奏旋律变得低沉、暗淡,表现了流浪汉被恋人抛弃,被生活遗弃,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情形。乐曲结尾时伴奏又回到开头时的明朗,描述了流浪汉虽然前途黯淡,但是内心依然渴望一个宁静的归宿,他依旧可以听见菩提树在对他呼唤。钢琴伴奏旋律始终在“1,3,5”几个音之间迂回,音域只有八度,结构为a,b段,随着b段音域的扩大,也预示着情感的升华,柱式和弦的运用使得b段更为深沉和感人。
歌曲《鳟鱼》中,钢琴伴奏以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与八分音符的连接贯穿整首作品,成为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左手配以跳跃感十足的带低音的柱式和弦,生动真实地塑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鳟鱼在嬉水的形象。
二、丰富多彩的调性变化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的伴奏部分有十分灵活的调性变化,进而预示着情绪的变化。
在那首著名的《小夜曲》中,舒伯特巧妙地运用调性的变化表现了求爱者内心的跌宕起伏。开始的第一段为d小调,仿佛在描述着求爱者情真意切地向自己心爱的姑娘倾诉着自己的爱意,后半段转为D大调,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姑娘的回答,求爱者内心感到十分痛苦,此时旋律显得激动而紧促,将乐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第二段开始又以d小调来继续倾诉,最后再次转为D大调,形成乐曲的第二次高潮。这种灵活的调性变化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深刻。
三、灵活多变和声运用
和灵活的调性变化一样,舒伯特同样很善于运用和声语言。他可以通过钢琴的音色,用和声的色彩去揣度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以及大自然的景色,他将自然的和谐之美搬运到音乐的表达中。对聆听着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冲击。
在歌曲《幻影》中,舒伯特使用了四个深沉而悲痛的和弦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凄凉与萧瑟,歌曲从头到尾都是深沉的低音和弦的缓慢、平衡的进行,却在表达主人公发现自己那孤独的人影时陡然转变成了几个不协和的和弦,从而描绘了当时极为惊讶和悲痛的心情。
在歌曲《城市》中,前奏使用了一个减七和弦,展现了朦胧的暮色中的城市远景,中段又一次使用了减七和弦,描绘了微风吹动湖面,人们划动小船的惬意场景。这些和声的应用都让人身临其境。
舒伯特用他自己特有的非理性、诗意化的艺术性语言,创造了永恒的“歌唱性”音乐。正如诗人帕采尔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上说:“音乐在这里埋葬了一个丰饶的宝藏,但埋藏了更美好的希望。”舒伯特的音乐宝藏是永远也挖掘不尽的。
作者简介:
王珂,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815年是舒伯特倾心创作歌曲的一年,他一生中的600首歌曲中有145首都是这一年里完成的,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作了8首歌曲,歌曲创作几乎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内容,他曾表述:“我整天都在写,每当我完成了一部作品,马上就开始下一部作品。”他这种写作歌曲的热情,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中的钢琴伴奏。
19世纪的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音乐巨匠辈出,音乐文化空前地繁荣,而这种繁荣孕育了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最具特色的就是曲调旋律与钢琴伴奏的高度融合。
舒伯特为艺术歌曲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带钢琴伴奏歌曲的传统音乐体裁上升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他的艺术歌曲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真实灵动,是音乐艺术的瑰宝。即便是再为平庸的诗歌,他都可以将它谱写成富有生命力的歌曲。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才能,才让他对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与其他大师的作品重要而突出的区别就是旋律的精致细腻。这种细致入微、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即便是单独听音调,也能体会歌义,感受作者希望传达的情绪和思想。在舒伯特的创作理念中,和声、伴奏、旋律与歌词应当被视作同等重要。他逐步更新了艺术歌曲的原有风格,不再单纯地表现旋律,同时,他主张用音乐来表达诗歌的内涵与主旨,钢琴伴奏也随之复杂化。他以娴熟的写作技巧,开始用特定的音型和更为精致的织体去表现歌曲。因此,在舒伯特的600多首艺术歌曲里,钢琴伴奏与歌曲同样的璀璨耀眼,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复杂多变的伴奏音型
在钢琴伴奏中,舒伯特用富有变化的伴奏音型来描绘对象事物,使得其音乐形象变得生动而鲜活,并且充分发挥了钢琴所特有的演奏技巧,补充人声所无法体现的一面。使得音乐元素更为栩栩如生。
歌曲《菩提树》是《冬之旅》的第五首。伴奏旋律明朗轻快,舒伯特用三连音表现风吹动着菩提树的情形,勾起了流浪汉对菩提树的感情,回忆起他在菩提树下度过的欢乐幸福的时光。歌曲中部伴奏旋律变得低沉、暗淡,表现了流浪汉被恋人抛弃,被生活遗弃,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情形。乐曲结尾时伴奏又回到开头时的明朗,描述了流浪汉虽然前途黯淡,但是内心依然渴望一个宁静的归宿,他依旧可以听见菩提树在对他呼唤。钢琴伴奏旋律始终在“1,3,5”几个音之间迂回,音域只有八度,结构为a,b段,随着b段音域的扩大,也预示着情感的升华,柱式和弦的运用使得b段更为深沉和感人。
歌曲《鳟鱼》中,钢琴伴奏以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与八分音符的连接贯穿整首作品,成为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左手配以跳跃感十足的带低音的柱式和弦,生动真实地塑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鳟鱼在嬉水的形象。
二、丰富多彩的调性变化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的伴奏部分有十分灵活的调性变化,进而预示着情绪的变化。
在那首著名的《小夜曲》中,舒伯特巧妙地运用调性的变化表现了求爱者内心的跌宕起伏。开始的第一段为d小调,仿佛在描述着求爱者情真意切地向自己心爱的姑娘倾诉着自己的爱意,后半段转为D大调,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姑娘的回答,求爱者内心感到十分痛苦,此时旋律显得激动而紧促,将乐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第二段开始又以d小调来继续倾诉,最后再次转为D大调,形成乐曲的第二次高潮。这种灵活的调性变化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深刻。
三、灵活多变和声运用
和灵活的调性变化一样,舒伯特同样很善于运用和声语言。他可以通过钢琴的音色,用和声的色彩去揣度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以及大自然的景色,他将自然的和谐之美搬运到音乐的表达中。对聆听着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冲击。
在歌曲《幻影》中,舒伯特使用了四个深沉而悲痛的和弦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凄凉与萧瑟,歌曲从头到尾都是深沉的低音和弦的缓慢、平衡的进行,却在表达主人公发现自己那孤独的人影时陡然转变成了几个不协和的和弦,从而描绘了当时极为惊讶和悲痛的心情。
在歌曲《城市》中,前奏使用了一个减七和弦,展现了朦胧的暮色中的城市远景,中段又一次使用了减七和弦,描绘了微风吹动湖面,人们划动小船的惬意场景。这些和声的应用都让人身临其境。
舒伯特用他自己特有的非理性、诗意化的艺术性语言,创造了永恒的“歌唱性”音乐。正如诗人帕采尔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上说:“音乐在这里埋葬了一个丰饶的宝藏,但埋藏了更美好的希望。”舒伯特的音乐宝藏是永远也挖掘不尽的。
作者简介:
王珂,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