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双边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性已超越双边范畴,日益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支撑和引擎。
5月12日,在首届“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期间,《中国报道》记者专访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赫坦,其就中国与东盟未来发展发表了观点。穆赫坦表示,中国和东盟要继续把彼此合作看作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受益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希望双方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报道:5月初,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东盟秘书处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提到,希望中国能同东盟一道为世界带来亚洲奇迹,您怎么看待李克强总理的期待?
穆赫坦:对于我而言,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发展不只是希望,还是承诺。我想,这也更是李克强总理在此次高访中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承诺,这是他第二任期内的首次出访,意义重大。谈到对中国与东盟发展的希望,我认为应该有长远的视野——我们想要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们能在哪些地方开展合作?这是领导人要决定的,也是拥有长远视野的重要所在。在中国和东盟关系中,我们应该继续把彼此合作看作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受益和合作共赢的理念。
中国报道: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与经验方面,您有哪些可以和我们分享?
穆赫坦: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很多。可以说东盟和中国的关系是一步一步逐渐加深的,现在的中国—东盟关系充满活力,我们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成就——不只是在政治安全领域,还有旅游、教育、防灾、农业、健康等等。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到2020年的工作计划。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之际,我也希望双方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报道:您认为东盟共同体2025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共通之处?
穆赫坦:中国有句古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处在最佳发展阶段,中国现在是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国,在其他领域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2017年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有关强化公共部门服务角色,作为催化实现“东盟共同体2025愿景”的“东盟宣言”。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方面表示,将本次峰会主题定为“拥抱变革,融入世界”,是为了强化东盟动态的,充满活力和繁荣,以及统一行动并参与全球合作的印象。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提出了“愿景”与“方向”。我们东盟国家经常提到“互联互通”一词,也为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设计了发展计划。因此,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连接点。在我看来,两者是互补而非互斥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中国报道:媒体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中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穆赫坦: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环境保护、扶贫减灾,还是发挥中小微企业在文化和教育中的作用等领域,媒体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媒体为两国人民提供信息、解疑释惑,发出积极正面的声音,为合作搭建了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变革发展的催化剂。
媒体合作的意义对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公共话语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涉及三大支柱,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在这其中媒体发挥先锋性作用,凸显合作的重要意义。媒体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依靠媒体让当地人民更好地理解我们双方之间存在的合作契机,每个人每个领域都有施展才华和作为的空间。不管是在农业、旅游、卫生、教育,还是贸易,我们需要依赖媒体渠道来发布信息,来增进人们对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建立双方人民之间的互信。
所以,面對中国与东盟的受众,该如何去报道,选择成为促进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还是要成为造成误解的墙?我相信媒体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报道: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您此前多次到访中国,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和变化?
穆赫坦:通常来说,我到中国都是推动民间友谊,媒体及学者、智库间的交流,也看到了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比如这次到访无锡,就是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此前,我去过西安、武汉、南京、上海、北京,我看到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许多大学对东盟研究很感兴趣,把东盟当成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件好事,未来会大有裨益。
中国幅员辽阔,且与多个东盟国家是邻国,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密切双边关系。所幸,我们正处于科技时代、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用微信这样的软件传输信息,无障碍地保持密切沟通。虽然通过媒体接触到的中国和实地访问还是有所不同,但是这对密切双边关系、加强双边媒体和学界的交流很有好处。未来,我希望中国与东盟能够建立更密切、更深厚的友谊,让双边交流不仅限于部分城市,而是全中国。
5月12日,在首届“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期间,《中国报道》记者专访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穆赫坦,其就中国与东盟未来发展发表了观点。穆赫坦表示,中国和东盟要继续把彼此合作看作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受益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希望双方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报道:5月初,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东盟秘书处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提到,希望中国能同东盟一道为世界带来亚洲奇迹,您怎么看待李克强总理的期待?
穆赫坦:对于我而言,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发展不只是希望,还是承诺。我想,这也更是李克强总理在此次高访中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承诺,这是他第二任期内的首次出访,意义重大。谈到对中国与东盟发展的希望,我认为应该有长远的视野——我们想要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们能在哪些地方开展合作?这是领导人要决定的,也是拥有长远视野的重要所在。在中国和东盟关系中,我们应该继续把彼此合作看作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着互相尊重互相受益和合作共赢的理念。
中国报道: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中国—东盟合作成果与经验方面,您有哪些可以和我们分享?
穆赫坦: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很多。可以说东盟和中国的关系是一步一步逐渐加深的,现在的中国—东盟关系充满活力,我们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成就——不只是在政治安全领域,还有旅游、教育、防灾、农业、健康等等。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到2020年的工作计划。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之际,我也希望双方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报道:您认为东盟共同体2025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共通之处?
穆赫坦:中国有句古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处在最佳发展阶段,中国现在是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国,在其他领域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2017年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有关强化公共部门服务角色,作为催化实现“东盟共同体2025愿景”的“东盟宣言”。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方面表示,将本次峰会主题定为“拥抱变革,融入世界”,是为了强化东盟动态的,充满活力和繁荣,以及统一行动并参与全球合作的印象。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提出了“愿景”与“方向”。我们东盟国家经常提到“互联互通”一词,也为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设计了发展计划。因此,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连接点。在我看来,两者是互补而非互斥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中国报道:媒体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中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穆赫坦: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环境保护、扶贫减灾,还是发挥中小微企业在文化和教育中的作用等领域,媒体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媒体为两国人民提供信息、解疑释惑,发出积极正面的声音,为合作搭建了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变革发展的催化剂。
媒体合作的意义对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公共话语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涉及三大支柱,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在这其中媒体发挥先锋性作用,凸显合作的重要意义。媒体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依靠媒体让当地人民更好地理解我们双方之间存在的合作契机,每个人每个领域都有施展才华和作为的空间。不管是在农业、旅游、卫生、教育,还是贸易,我们需要依赖媒体渠道来发布信息,来增进人们对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建立双方人民之间的互信。
所以,面對中国与东盟的受众,该如何去报道,选择成为促进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还是要成为造成误解的墙?我相信媒体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报道: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您此前多次到访中国,如何看待中国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和变化?
穆赫坦:通常来说,我到中国都是推动民间友谊,媒体及学者、智库间的交流,也看到了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比如这次到访无锡,就是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此前,我去过西安、武汉、南京、上海、北京,我看到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许多大学对东盟研究很感兴趣,把东盟当成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件好事,未来会大有裨益。
中国幅员辽阔,且与多个东盟国家是邻国,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密切双边关系。所幸,我们正处于科技时代、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用微信这样的软件传输信息,无障碍地保持密切沟通。虽然通过媒体接触到的中国和实地访问还是有所不同,但是这对密切双边关系、加强双边媒体和学界的交流很有好处。未来,我希望中国与东盟能够建立更密切、更深厚的友谊,让双边交流不仅限于部分城市,而是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