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逢新必打,逢新必炒,已成为A股市场新股发行和新股上市时投资者投资的必然逻辑。由于炒新股使得大量资金流向并锁定于一级市场,从而导致二级市场资金流出,股价波动;过度的打新和炒新使得新股上市后股价下跌的风险增加。更有甚者,在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参与打新和炒新的情况下,大规模资金向一级市场的流入还会影响货币市场的稳定,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因此,疯狂打新与炒新也被称之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顽疾。
凡事有弊也有利,炒新顽疾的存在也成为倒逼中国A股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机制之一。纵观历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无不与新股发行与上市中的疯狂打新和炒新有关,许多规章和制度也主要是为了规避炒新这一顽疾而设定的。尽管从大方向上看,新股发行从审批制到审核制再到目前正在努力推进的注册制,既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遗憾的是,市场上投资者打新、炒新的动力并未消减,相反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点在新股发行制度再次改革后今年的两次新股募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何不断推进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炒新顽疾与A股市场设立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有关,是A股市场定位于融资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的必然逻辑结果。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A股市场的错误定位,即使新股发行采用注册制,也不能根除疯狂打新和炒新这一顽疾。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除发挥筹资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为市场主体提供激励机制的功能。筹资者发行股票除筹集资金之外,还受到为股东提供长期回报和接受市场监管的职责和义务的约束。否则,就会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投资者通过股票投资来配置资产,除规避风险外,还希望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是上市公司融资的“抽血”市场,更是一个通过资源配置为股东创造财富的“造血”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只定位于融资的“抽血”市场而不“造血”,那么投资者就会面临两种理性的选择:要么用脚投票,离开市场;要么利用市场进行冒险投机。前者,导致市场“贫血”甚至消亡,后者则导致市场成为一个纯粹的投机场所。
反观A股市场历程,无不体现出定位于融资市场的发展和改革逻辑。从20世纪90年代的送股、配股、增发到21世纪初的债转股、认股权证等权益性融资工具的运用无不见证了上市公司融资圈钱的动机。此后,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市场也都是遵循着主板市场融资功能地位这一逻辑而设立和发展的。
理论上,创业板、新三板的原本目的,是为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退出通道,进而形成风险资本投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之后却成为了“造富”的乐园,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家”凭其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一夜之间暴富而成为资本市场的新贵。这种“造富”效应又吸引着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其所能挤进这一市场。新三板虽然没有明显的造富效应,但各地方政府疯炒和争抢新三板市场的现实,也充分说明了其目的无外乎吸引资金的逻辑。近期以来,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扰,各地又纷纷提出发展四板乃至五板市场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虽然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从本质来看,其遵循的仍是融资定位的逻辑。
由此看来,A股市场的发展自始至终遵循的是筹资而非投资的逻辑。在此逻辑下,筹资者根本无须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了“圈钱”,虚报利润、粉饰业绩、大股东利益输送等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层出不穷。面对筹资者的违规行为,监管者除旁敲侧击地进行谴责和象征性的罚款处罚之外,也显得无能为力。这种低成本的处罚又会进一步刺激筹资者的违规“圈钱”动机。在此背景下,但凡愿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除了投机以博得高风险的回报之外,恐怕别无其他选择。否则,只能以惨败的结局被驱逐出这个市场。由此,“炒新”、“炒小”、“炒差”、“炒概念”、“炒题材”、“炒消息”等成为A股市场常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环境决定了投资者的行为选择。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上,寄望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长期价值投资可能只是一种奢望。根除包括炒新在内的各种市场投机行为,还得从纠正市场单纯的融资定位这一根本问题着手,还原其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提供激励等功能,让市场真正成为“造血”的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监管层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行动,更需要筹资者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对投资者肩负长期回报的道义之责。若如此,炒新顽疾也就会不治而愈了。
凡事有弊也有利,炒新顽疾的存在也成为倒逼中国A股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机制之一。纵观历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无不与新股发行与上市中的疯狂打新和炒新有关,许多规章和制度也主要是为了规避炒新这一顽疾而设定的。尽管从大方向上看,新股发行从审批制到审核制再到目前正在努力推进的注册制,既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遗憾的是,市场上投资者打新、炒新的动力并未消减,相反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一点在新股发行制度再次改革后今年的两次新股募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何不断推进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炒新顽疾与A股市场设立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有关,是A股市场定位于融资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的必然逻辑结果。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A股市场的错误定位,即使新股发行采用注册制,也不能根除疯狂打新和炒新这一顽疾。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除发挥筹资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为市场主体提供激励机制的功能。筹资者发行股票除筹集资金之外,还受到为股东提供长期回报和接受市场监管的职责和义务的约束。否则,就会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投资者通过股票投资来配置资产,除规避风险外,还希望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是上市公司融资的“抽血”市场,更是一个通过资源配置为股东创造财富的“造血”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只定位于融资的“抽血”市场而不“造血”,那么投资者就会面临两种理性的选择:要么用脚投票,离开市场;要么利用市场进行冒险投机。前者,导致市场“贫血”甚至消亡,后者则导致市场成为一个纯粹的投机场所。
反观A股市场历程,无不体现出定位于融资市场的发展和改革逻辑。从20世纪90年代的送股、配股、增发到21世纪初的债转股、认股权证等权益性融资工具的运用无不见证了上市公司融资圈钱的动机。此后,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市场也都是遵循着主板市场融资功能地位这一逻辑而设立和发展的。
理论上,创业板、新三板的原本目的,是为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退出通道,进而形成风险资本投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之后却成为了“造富”的乐园,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家”凭其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一夜之间暴富而成为资本市场的新贵。这种“造富”效应又吸引着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其所能挤进这一市场。新三板虽然没有明显的造富效应,但各地方政府疯炒和争抢新三板市场的现实,也充分说明了其目的无外乎吸引资金的逻辑。近期以来,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扰,各地又纷纷提出发展四板乃至五板市场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虽然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从本质来看,其遵循的仍是融资定位的逻辑。
由此看来,A股市场的发展自始至终遵循的是筹资而非投资的逻辑。在此逻辑下,筹资者根本无须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了“圈钱”,虚报利润、粉饰业绩、大股东利益输送等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层出不穷。面对筹资者的违规行为,监管者除旁敲侧击地进行谴责和象征性的罚款处罚之外,也显得无能为力。这种低成本的处罚又会进一步刺激筹资者的违规“圈钱”动机。在此背景下,但凡愿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除了投机以博得高风险的回报之外,恐怕别无其他选择。否则,只能以惨败的结局被驱逐出这个市场。由此,“炒新”、“炒小”、“炒差”、“炒概念”、“炒题材”、“炒消息”等成为A股市场常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环境决定了投资者的行为选择。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上,寄望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长期价值投资可能只是一种奢望。根除包括炒新在内的各种市场投机行为,还得从纠正市场单纯的融资定位这一根本问题着手,还原其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提供激励等功能,让市场真正成为“造血”的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监管层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行动,更需要筹资者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对投资者肩负长期回报的道义之责。若如此,炒新顽疾也就会不治而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