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能量回馈电网型(能馈型)直流负载多样化的负载测试需求,提出基于交错并联Boost的模拟负载单元模块化设计方案,设计电流均值跟踪和电流峰值保护两者兼备的信号调理电路,研究基于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的负载模拟双环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单个模拟负载模块电流控制的小信号模型,得到模拟负载模块输入电流的传递函数,并基于小信号模型设计PI调节器,改善模拟负载模块的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模拟负载模块在启动后12 ms即可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并且能在0.21 μs内完成过流保护动作,恒流模式下负载模拟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602%。与目前市场产品相比,该方案动态响应快,精度高,更加稳定安全。
关键词:能量回馈;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小信号模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7)10-0086-06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various testing demands of energy feedback grid type DC electronic load, a modular design scheme of simulated load unit based on parallel boost was proposed, 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was designed to realize both mean current tracking and peak current protection, the load simulation double-loop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by-cycle peak current limit was studied.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in the simulated load module was obtained by establishing a current controlling small-signal model of the single simulated load module. The PI regulator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mall-signal mode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ulated load modul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mulated load module can enter a steady state after 12 ms since the start and can accomplish overcurrent protective action within 0.21 μs, the absolute relative error of load simulation in constant current mode was 3.602%.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commercial products, this design has a faster dynamic response, higher precision, and it is much more stable and safer.
Keywords: energy feedback; load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small-signal model
0 引 言
能饋型电子负载已经成为开关电源、储能电池、不间断电源(UPS)、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厂前老化试验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试验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以其功率密度高,满足多样化的负载测试需求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1]。目前国内外对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升压比负载模拟拓扑[2-3]、并网逆变拓扑[4]、负载模拟控制算法[5]及逆变控制算法[6]等方面。
目前,负载模拟控制算法大多采用数字控制,存在控制延时、无法迅速完成系统保护动作等问题。鉴于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具有提高功率上限,满足多个电源测试需求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错并联Boost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的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通过软件仿真和样机实验分析了该方案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精度。
1 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总体结构
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硬件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源3部分,其控制策略与算法由软件系统架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逆变控制算法4部分组成。
本文所设计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适用于直流被测设备,其输入电压范围为20~50 V,因此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硬件系统。其中主电路包括基于交错并联Boost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双推挽升压电路、全桥逆变电路。为了达到更高的升压比,适应更宽的被测电压范围,采用Boost+双推挽两级拓扑方案。在被测设备的放电试验中,通过Boost电路完成负载模拟和初步升压功能,然后通过双推挽电路将逆变直流侧母线电压升压至400 V,再经过全桥逆变电路将能量回馈至公共电网。
控制电路中的传感器与信号调理模块对主电路的选定检测点进行采样,采样结果经过TI的TMS320F28035芯片运算后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模拟负载控制模块、双推挽升压控制模块、全桥逆变控制模块作用于对应的控制对象,完成指定动作。
辅助电源电路选用基于UCC28610的准谐振反激电路,输出多路隔离的12,5,3.3 V电压,为控制电路中的各个模块供电。 控制策略与算法中选用基于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的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作用于双推挽电路和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平衡主电路前后级的能量;逆变控制算法采用基于预测算法的无差拍并网算法。
2 模拟负载单元设计
2.1 直流变换电路设计
模块化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主电路中的模拟负载单元和双推挽升压部分如图2所示。其中模拟负载单元采用并联输入并联输出(input-parallel output-parallel,IPOP)连接方式,并且采用交错Boost控制方式减少Boost母线电流纹波,输出并接至Boost母线电容Cb。双推挽电路用并联输入串联输出(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IPOS)连接方式,实现前后级电气隔离和升压转换。逆变控制算法采用电压源电流控制,逆变直流侧母线电容CBUS可以储存能量和缓冲无功功率,同时对直流变换与全桥逆变之间小信号进行解耦。
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当Boost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时,Boost输入电流与电感电流波形同为锯齿波,为了实现基于电流峰值限制、电流均值跟踪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设计如图3所示的Boost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Boost输入电流经高精密电流检测电阻采样后得到与之对应的锯齿波电压信号从IS_IN端口输入,经过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后分别通过电压跟随器电路,再经过R1C1、R2C2滤波后,分别得到输入电流的锯齿波实时值信号与平滑的平均值信号,分别从IS、ISAVE_ADC端口输出。
通过PSIM对所设计的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仿真设定Boost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输入电流平均值为10 A,峰-峰值为10 A,并为输入电流信号叠加正态分布伪随机噪声,开关管工作频率为100 kHz,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符合设计要求和具有抗干扰能力。
2.3 模拟负载控制模块设计
图1中的模拟负载控制模块选用MC33152驱动芯片,芯片内置图腾柱有助于增强驱动能力。单块MC33152芯片可以驱动两个模拟负载模块的Boost开关管,由快恢复二极管和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可以有效保护Boost开关管和驱动芯片。
3 模拟负载单元控制策略
3.1 控制对象归一化
直流模拟负载模块具有恒流、恒阻、恒功率3种负载模拟模式,对应的控制对象分别为输入电流ISET、等效电阻RSET、输入功率PSET,控制对象归一化便于后期控制环路与算法的设计。电流控制模式不仅动态响应快,而且能够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因此控制对象归一化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模式的控制转换成对输入电流的控制。通过式(1)运算得到Boost输入电流参考值Iin_ref,完成控制对象归一化。
3.2 负载模拟双环控制策略
所设计的能馈型直流模拟负载有系统自检和正常工作两个阶段,在系统自检阶段需要稳定Boost母线和逆变直流侧母线的电压才能通过系统软硬件自检,此时通过主控芯片的软件算法进行状态切换,选用电压环PI控制;而在正常工作阶段需要对输入电流进行控制才能实现负载模拟功能,因此此时采用电流环PI控制。
数字控制精度高,控制策略灵活,既可以完成电压环、电流环的切换,又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负载模拟,但是数字控制存在控制延时,出现过流、过压故障时无法迅速完成保护动作。而模拟控制响应快[7],所以使用模拟控制环作为负载模拟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保护控制环,可以保障被测设备和能馈型直流模拟负载的运行安全。
因此根据不同工作阶段的控制任务需求与数字控制、模拟控制的优缺点,设计了电压环与电流环分时控制,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双环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
3.3 模拟负载模块小信号建模
假设模拟负载模块正常工作时Boost电感电流连续,且二极管D1导通压降可以忽略,其电路简图及参数如图6所示。
描述开关管Q1导通、关断阶段电路的矩阵方程分别为
定义状态变量的开关周期平均值为
因为各个阶段的状态变量变化率可以近似为常数,可以求出在导通阶段末与关断阶段末的状态变量值,结合欧拉公式可得:
当系统工作在稳态工作点时,状态变量的导数为0,即可解得:
式中D′=1-D,其中IL、Uc、Uin、D分别为稳态时,Boost电感电流、输出电容电压、输入电压、占空比的开关周期平均值。
由于上述状态空间平均方程式(6)为非线性方程,所以采用扰动法对小信号模型进行求解,对电感电流量、输出电容电压量、输入电压量、占空比均在稳态工作点附近作微小扰动,即与稳态的开关周期平均值相比,扰动后各参数的开关周期平均值发生细微变化,具体如下:
忽略二阶交流项可得:
可得Boost电感电流对占空比的传递函数:
因为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均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所以Boost采用电流控制是最小相位系统[8-9]。
同理可得Boost电感电流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
综上所述,基于小信号模型的模拟负载模块控制框图如图7所示。
3.4 PI调节器设计
下面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并且设计PI调节器。假设所模拟的负载工况的输入电压为30 V,Boost电感L=104 μH,Boost开关频率fs=100 kHz,Boost母线支撑电容C=2 200 μF,Boost母线电压为50 V,10 A恒流负载模擬模式,等效电阻R=8.3 Ω。
由图8可知,未串联PI调节器时,其剪切频率fc为76.5 kHz。通过串联PI调节器,PI参数Kp=0.135,Ki=0.001,系统的剪切频率fc=11.5 kHz,约为fs/10,且以-20 dB/dec斜率穿越0 dB线[10]。串联PI调节器后系统具有更高的抗噪声干扰能力,以及快速平稳的动态响应。 假设输入电压存在±0.25 V的波动,通过Matlab仿真检验所设计PI调节器的性能,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负载模拟启动后12 ms即可进入恒流负载模拟模式,电感电流超调量为14.2%,满足设计要求。
4 实验分析
4.1 系统保护实验
根据本文方案,研制出一台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样机。模拟负载模块采用电流控制,能够实现对每个开关周期的电流峰值进行限制。所设计的基于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够迅速完成过流保护动作。过流保护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保护控制,且过流保护动作时间仅为0.21 μs,所设计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4.2 负载模拟实验
根据所设计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恒流模式的精度间接反映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性能,因此设计恒流负载模拟实验测试模拟负载单元性能。被测设备输出电压分别为30,40 V,对被测设备输出电流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性能满足要求。
5 结束语
本文研制了一款模块化能量回馈型直流模拟负载单元,设计了一种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具有动态响应好、负载模拟准确度高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保护,保护动作迅速。
参考文献
[1] 陈继洋,廖冬初,蔡华锋,等. 机车电源测试用交流并网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J]. 电气传动,2017(1):67-72.
[2] PAHLEVANINEZHAD M, DAS P, DROBNIK J, et al. A novel ZVZCS full-bridge DC/DC converter used for electric vehi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2,27(6):2752-2769.
[3] 胡义华,陈昊,徐瑞东,等. 一种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J]. 电工技术学报,2012(9):224-230.
[4] SOUSA C V D, REZENDE G M D, MATOS F F, et al. Regenerative active electronic load for testing power transformers under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ditions[J].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Systems,2016,27(1):1-13.
[5] 吴振兴,王翔,邹旭东,等. 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电流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7-14.
[6] 单任仲,肖湘宁,尹忠东,等. 能量回馈型电力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18):62-66.
[7] TSANG K M, CHAN W L. Fast acting regenerative DC electronic load based on a SEPIC converter[J].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2012,27(1):269-275.
[8] 周林,李懷花,张林强,等. 光伏并网系统小信号动态建模及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5):1-5.
[9] UPADHYAY S, MISHRA S, JOSHI A. A wide bandwidth electronic load[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2012,59(2):733-739.
[10] 冯奕,林鹤云,房淑华,等. 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精确小信号建模及控制器设计[J]. 电工技术学报,2015(2):27-33.
(编辑:徐柳)
关键词:能量回馈;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小信号模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7)10-0086-06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various testing demands of energy feedback grid type DC electronic load, a modular design scheme of simulated load unit based on parallel boost was proposed, 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was designed to realize both mean current tracking and peak current protection, the load simulation double-loop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by-cycle peak current limit was studied.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in the simulated load module was obtained by establishing a current controlling small-signal model of the single simulated load module. The PI regulator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mall-signal mode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ulated load modul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mulated load module can enter a steady state after 12 ms since the start and can accomplish overcurrent protective action within 0.21 μs, the absolute relative error of load simulation in constant current mode was 3.602%.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commercial products, this design has a faster dynamic response, higher precision, and it is much more stable and safer.
Keywords: energy feedback; load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small-signal model
0 引 言
能饋型电子负载已经成为开关电源、储能电池、不间断电源(UPS)、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厂前老化试验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试验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以其功率密度高,满足多样化的负载测试需求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1]。目前国内外对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升压比负载模拟拓扑[2-3]、并网逆变拓扑[4]、负载模拟控制算法[5]及逆变控制算法[6]等方面。
目前,负载模拟控制算法大多采用数字控制,存在控制延时、无法迅速完成系统保护动作等问题。鉴于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具有提高功率上限,满足多个电源测试需求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错并联Boost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的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通过软件仿真和样机实验分析了该方案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精度。
1 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总体结构
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硬件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源3部分,其控制策略与算法由软件系统架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逆变控制算法4部分组成。
本文所设计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适用于直流被测设备,其输入电压范围为20~50 V,因此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硬件系统。其中主电路包括基于交错并联Boost的模块化模拟负载单元、双推挽升压电路、全桥逆变电路。为了达到更高的升压比,适应更宽的被测电压范围,采用Boost+双推挽两级拓扑方案。在被测设备的放电试验中,通过Boost电路完成负载模拟和初步升压功能,然后通过双推挽电路将逆变直流侧母线电压升压至400 V,再经过全桥逆变电路将能量回馈至公共电网。
控制电路中的传感器与信号调理模块对主电路的选定检测点进行采样,采样结果经过TI的TMS320F28035芯片运算后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模拟负载控制模块、双推挽升压控制模块、全桥逆变控制模块作用于对应的控制对象,完成指定动作。
辅助电源电路选用基于UCC28610的准谐振反激电路,输出多路隔离的12,5,3.3 V电压,为控制电路中的各个模块供电。 控制策略与算法中选用基于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的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作用于双推挽电路和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平衡主电路前后级的能量;逆变控制算法采用基于预测算法的无差拍并网算法。
2 模拟负载单元设计
2.1 直流变换电路设计
模块化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主电路中的模拟负载单元和双推挽升压部分如图2所示。其中模拟负载单元采用并联输入并联输出(input-parallel output-parallel,IPOP)连接方式,并且采用交错Boost控制方式减少Boost母线电流纹波,输出并接至Boost母线电容Cb。双推挽电路用并联输入串联输出(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IPOS)连接方式,实现前后级电气隔离和升压转换。逆变控制算法采用电压源电流控制,逆变直流侧母线电容CBUS可以储存能量和缓冲无功功率,同时对直流变换与全桥逆变之间小信号进行解耦。
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当Boost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时,Boost输入电流与电感电流波形同为锯齿波,为了实现基于电流峰值限制、电流均值跟踪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设计如图3所示的Boost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Boost输入电流经高精密电流检测电阻采样后得到与之对应的锯齿波电压信号从IS_IN端口输入,经过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后分别通过电压跟随器电路,再经过R1C1、R2C2滤波后,分别得到输入电流的锯齿波实时值信号与平滑的平均值信号,分别从IS、ISAVE_ADC端口输出。
通过PSIM对所设计的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仿真设定Boost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输入电流平均值为10 A,峰-峰值为10 A,并为输入电流信号叠加正态分布伪随机噪声,开关管工作频率为100 kHz,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输入电流信号调理电路符合设计要求和具有抗干扰能力。
2.3 模拟负载控制模块设计
图1中的模拟负载控制模块选用MC33152驱动芯片,芯片内置图腾柱有助于增强驱动能力。单块MC33152芯片可以驱动两个模拟负载模块的Boost开关管,由快恢复二极管和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可以有效保护Boost开关管和驱动芯片。
3 模拟负载单元控制策略
3.1 控制对象归一化
直流模拟负载模块具有恒流、恒阻、恒功率3种负载模拟模式,对应的控制对象分别为输入电流ISET、等效电阻RSET、输入功率PSET,控制对象归一化便于后期控制环路与算法的设计。电流控制模式不仅动态响应快,而且能够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限制。因此控制对象归一化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模式的控制转换成对输入电流的控制。通过式(1)运算得到Boost输入电流参考值Iin_ref,完成控制对象归一化。
3.2 负载模拟双环控制策略
所设计的能馈型直流模拟负载有系统自检和正常工作两个阶段,在系统自检阶段需要稳定Boost母线和逆变直流侧母线的电压才能通过系统软硬件自检,此时通过主控芯片的软件算法进行状态切换,选用电压环PI控制;而在正常工作阶段需要对输入电流进行控制才能实现负载模拟功能,因此此时采用电流环PI控制。
数字控制精度高,控制策略灵活,既可以完成电压环、电流环的切换,又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负载模拟,但是数字控制存在控制延时,出现过流、过压故障时无法迅速完成保护动作。而模拟控制响应快[7],所以使用模拟控制环作为负载模拟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保护控制环,可以保障被测设备和能馈型直流模拟负载的运行安全。
因此根据不同工作阶段的控制任务需求与数字控制、模拟控制的优缺点,设计了电压环与电流环分时控制,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双环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
3.3 模拟负载模块小信号建模
假设模拟负载模块正常工作时Boost电感电流连续,且二极管D1导通压降可以忽略,其电路简图及参数如图6所示。
描述开关管Q1导通、关断阶段电路的矩阵方程分别为
定义状态变量的开关周期平均值为
因为各个阶段的状态变量变化率可以近似为常数,可以求出在导通阶段末与关断阶段末的状态变量值,结合欧拉公式可得:
当系统工作在稳态工作点时,状态变量的导数为0,即可解得:
式中D′=1-D,其中IL、Uc、Uin、D分别为稳态时,Boost电感电流、输出电容电压、输入电压、占空比的开关周期平均值。
由于上述状态空间平均方程式(6)为非线性方程,所以采用扰动法对小信号模型进行求解,对电感电流量、输出电容电压量、输入电压量、占空比均在稳态工作点附近作微小扰动,即与稳态的开关周期平均值相比,扰动后各参数的开关周期平均值发生细微变化,具体如下:
忽略二阶交流项可得:
可得Boost电感电流对占空比的传递函数:
因为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均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所以Boost采用电流控制是最小相位系统[8-9]。
同理可得Boost电感电流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
综上所述,基于小信号模型的模拟负载模块控制框图如图7所示。
3.4 PI调节器设计
下面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并且设计PI调节器。假设所模拟的负载工况的输入电压为30 V,Boost电感L=104 μH,Boost开关频率fs=100 kHz,Boost母线支撑电容C=2 200 μF,Boost母线电压为50 V,10 A恒流负载模擬模式,等效电阻R=8.3 Ω。
由图8可知,未串联PI调节器时,其剪切频率fc为76.5 kHz。通过串联PI调节器,PI参数Kp=0.135,Ki=0.001,系统的剪切频率fc=11.5 kHz,约为fs/10,且以-20 dB/dec斜率穿越0 dB线[10]。串联PI调节器后系统具有更高的抗噪声干扰能力,以及快速平稳的动态响应。 假设输入电压存在±0.25 V的波动,通过Matlab仿真检验所设计PI调节器的性能,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负载模拟启动后12 ms即可进入恒流负载模拟模式,电感电流超调量为14.2%,满足设计要求。
4 实验分析
4.1 系统保护实验
根据本文方案,研制出一台能馈型直流电子负载样机。模拟负载模块采用电流控制,能够实现对每个开关周期的电流峰值进行限制。所设计的基于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够迅速完成过流保护动作。过流保护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保护控制,且过流保护动作时间仅为0.21 μs,所设计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4.2 负载模拟实验
根据所设计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恒流模式的精度间接反映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性能,因此设计恒流负载模拟实验测试模拟负载单元性能。被测设备输出电压分别为30,40 V,对被测设备输出电流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性能满足要求。
5 结束语
本文研制了一款模块化能量回馈型直流模拟负载单元,设计了一种数字外环、模拟内环的负载模拟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拟负载单元具有动态响应好、负载模拟准确度高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逐个周期电流峰值保护,保护动作迅速。
参考文献
[1] 陈继洋,廖冬初,蔡华锋,等. 机车电源测试用交流并网型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J]. 电气传动,2017(1):67-72.
[2] PAHLEVANINEZHAD M, DAS P, DROBNIK J, et al. A novel ZVZCS full-bridge DC/DC converter used for electric vehi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2,27(6):2752-2769.
[3] 胡义华,陈昊,徐瑞东,等. 一种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J]. 电工技术学报,2012(9):224-230.
[4] SOUSA C V D, REZENDE G M D, MATOS F F, et al. Regenerative active electronic load for testing power transformers under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ditions[J].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Systems,2016,27(1):1-13.
[5] 吴振兴,王翔,邹旭东,等. 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电流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7-14.
[6] 单任仲,肖湘宁,尹忠东,等. 能量回馈型电力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18):62-66.
[7] TSANG K M, CHAN W L. Fast acting regenerative DC electronic load based on a SEPIC converter[J].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2012,27(1):269-275.
[8] 周林,李懷花,张林强,等. 光伏并网系统小信号动态建模及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5):1-5.
[9] UPADHYAY S, MISHRA S, JOSHI A. A wide bandwidth electronic load[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2012,59(2):733-739.
[10] 冯奕,林鹤云,房淑华,等. 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精确小信号建模及控制器设计[J]. 电工技术学报,2015(2):27-33.
(编辑: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