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法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是符合新课改精神和要求的课堂教学法则,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高中地理学科需要地理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效地理课堂 教育观念 教学准备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是符合新课改精神和要求的课堂教学法则,也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高中地理学科需要地理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开发智力的场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改变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联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情境,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有机地结合。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仅为传授地理知识而讲,而应把地理知识与学生周围相关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之有用、所需,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
  地理备课要做到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而其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了解学生是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2.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大多没什么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浅显的可以从书本上了解到,稍微难点的认为过于抽象、空洞,没有把地理知识与衣食住行联系起来,觉得学习意义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该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创设情境,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些特长等,都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道德、思想、业务、工作素质及业余爱好特长等。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课堂缺少生机活力。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可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它们通过网络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形式传递信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自主地开展教学。开展“启发引导式”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备课时要将整节课的内容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以便引导学生看书、思考,找出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教师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本课题的知识点。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4)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有时候我们必须走出教室。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并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教室,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后及时总结
  一堂课下来,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差别;这次课中感到比较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和作业中最大问题是否有记录;在下次课中如何解决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都要涉及,以便做好课后的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下一节课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水产动物腹水病是由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Vm)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疾病。现阶段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该病的免疫预防。外膜蛋白U(Outer membraneprotein U,OmpU)是存在于多种
摘 要: 本文从上好入门课、加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式、联系社会实际四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农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 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 社会实际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对政治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农村地区更是如此。政治学科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领域,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显得抽象、乏味和难学,再加上政治学科都是开卷考试,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只给学生讲
根据多年来对国外引进样机测试消化的资料和参与国内新产品设计、试验的实践,就采煤机械行星减速器设计中如何提高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Accordi
摘 要: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教会学生使用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的要求,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改 地图 价值 使用  一、地图的价值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还我的手机,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东西。”  “在课堂上打电话,你还有理得很,把你爹妈喊来,我把你和手机一起交给他们。”  “请父母,你没有新的招数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我不读你这个班了,还我手机。”  短短十分钟,两个愤怒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办公室。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禁想起2007年我所教班级的一个男生,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供他读书。其实他进校时成绩不错,但是后来迷恋上网络,常常包夜,上课常常打瞌睡,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侧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接受学习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可采用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历史教学过程作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双边互动交流的过程,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感体验 主体探究 有效教学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于侧重学科知识的和学生接受学习
近几年来,历史考题发生了很大变化:题量大,知识面涵盖广,知识点运用灵活性强,大多问题要求联系时政热点,史论结合。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对历史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很难驾驭学生,改进教学方法,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的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