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意大利的城市广场设计,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要素,始终稳定贯穿于设计中。对历史的传承隐藏着今人的意识与方法,今天的所为亦创造明天的历史。通过对意大利城市广场的浅析,发掘历史在城市广场中所起的控制作用,并转化为今后的设计策略,让历史延伸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情景中,让设计在历史中延续。
关键词:历史,意大利广场,控制要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7)07-0046-51
意大利的城市广场,在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清晰看到历史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对广场乃至城市发展的推动。今天的所为亦是明日的历史,每个时代都在继承历史,也被最新的设计思潮影响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设计在历史中延续。
1 广场的起源
广场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他们认为城市能让人更美好地生活,城市广场是民主自由生活的表达。阿索斯集市广场正是出现在这种民主政体之下。广场依山势而建,因地制宜,满足实際生活需求。已经出现了基本元素如轴线的雏形、敞廊、半围合空间等,被用作市场与集会。
2 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要素对城市广场的控制
2.1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广场——帝国广场群
从古罗马帝国开始,因民主政体而出现的城市广场逐渐演变为帝王个人权力的象征,广场空间由开敞到封闭,自由到规整。古罗马人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空间和轴线,强化统治者权威。广场宏伟而浮夸,不仅体现公民性,也体现娱乐性与政治功能。
2.1.1 边界形态
罗马城东的古罗马帝国广场序列群,按严格的轴线关系烘托重要建筑,纵深布局,轴线方向不断转化,却组成有机整体,是各时代积累下的广场。
广场均采用规整的形式,具有明确严谨的轴线对称关系。广场多由建筑围合而成,位于控制中心的是神庙建筑。边界以柱廊分割空间,层次丰富过渡内外。整个广场群尺度宏大,氛围严整,深刻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
2.1.2 行为类型
古罗马时代的广场,是市场、宗教、集会的场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帝国时期开始在广场中央设立象征皇帝的巨大雕像体现皇权。轴线与对景的使用,形成古罗马帝国城市严格明确的空间秩序。
2.2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广场——坎波广场
中世纪时,集市广场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直接促成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市政厅、教堂共同控制整个城市景观。集市广场成为人们举行宗教活动、贸易市场、集会交流的重要场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空间形态较为有机,与生活需求相适应,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中世纪广场活动复合度高,构成广场界面的建筑均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体现中世纪的集体生活与民主自治。
2.2.1 边界形态
建于13世纪的坎波广场位于锡耶纳三条重要道路的交点,可达性较好。广场呈贝壳形,长约133米,宽约91米,空间形态自然有机,是城市的核心广场。广场东南边界的市政厅与高耸的钟楼,共同起到对整个广场和城市的控制和标志作用。对侧的喷泉与钟楼共同形成一条不对称的弱轴线,实现广场空间的动态平衡。广场由高度一致的建筑物围合,边界由尺度适宜的小石墩围合,强化了整个广场的封闭性。
2.2.2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坎波广场并未与交通干道直接相连,道路呈半包围之势绕过广场。周边建筑以相似高度、比例、色彩、材质围合广场,建立统一的尺度与色彩联系。广场地形呈缓坡变化,强化了空间的轴向感。基面地砖呈放射线交汇于广场的几何中心,塑造了整体统一的空间。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市政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提倡人文主义,合理构图,追求形式美学,为广场和建筑带来理性。广场开始多元化,出现了多广场和组群布局,展示与纪念性广场大量出现。建筑师利用透视法与轴线烘托重要纪念物,将广场置于重要建筑前成为展示广场,用轴线道路连接,创造出层次丰富庄重的城市空间,以展示权威,宣扬某种意识。
2.3.1 边界形态
市政广场是米开朗琪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杰作。广场与道路由一串倒梯形台阶相连,利用透视法缩短距离感,增加空间的戏剧性效果。广场呈梯形,左右分列博物馆和档案馆,正面为参议院,梯形底角呈对称的80度,强化空间的轴向性。两侧建筑尺度适宜,封闭性强。中央伫立着古罗马皇帝的骑马像,形成广场极有力的视觉中心与秩序的起点。广场周边建筑立面用柱式统一风格,呼应了都市尺度与人性尺度。
2.3.2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广场周边建筑采用相似材料,创造造型统一的城市边围。广场中心有下沉角度,基面铺砖拼出椭圆形放射状菱花图案,起到装饰和强化几何中心、突出广场向心性的作用。
2.4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广场——波波洛广场
用轴线强化空间秩序和形式把文艺复兴引向巴洛克。巴洛克时代,城市广场呈几何形态,中央设立方尖碑或纪念柱。通向城市的放射形道路,是当时城市设计的张拉力线,使城市空间更加连续、流通,增加了秩序与美感。广场面积远超实际需求,成为单纯的建筑展示厅。超大尺度使广场丧失本原意义,广场成为一种理想或理念。
古典主义时期,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空间理念和特征,用严格的规律和轴线来表达绝对君权的等级秩序。
2.4.1 边界形态
波波洛广场位于罗马城北,椭圆形主体长165米,宽103米。最瞩目的是它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是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在城市设计张拉力线下,由教堂与围墙、绿化包围成形,广场中的方尖碑与喷泉,强化轴线关系。双子教堂限定广场空间,加强广场的封闭性。椭圆形态增加广场的围合感与向心性。波波洛广场北侧通过人民门直通广场,南侧笔直放射出三条道路,分别指向和平祭坛、政治场所和教堂,悠长的街道透视和对景烘托了北侧门户的壮观和城市戏剧性的展开,凸显了波波洛广场的关键地位。 2.4.2 行为类型
广场围墙外侧是环绕的道路,内部有少量车辆。现行的交通管制保护了广场的历史价值,却也改变了作为北侧门户的波波洛广场的地位,与道路系统的连接不再紧密。如今,尺度巨大的广场已成为旅行者和步行交通的天堂。
2.5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Gae Aulenti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更注重开放性和自由性,更宽容多元,广场从精英文化走向普通大众。常设置绿化水体、座椅、艺术小品、游乐设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分广场已丧失原先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控制地位。
2.4.1 边界形态
Gae Aulenti城市广场位于米兰火车站,是区域中心级广场,圆形,尺度巨大却有人情味,广场家具的使用消解了大尺度。弧形曲线使广场呈现柔和的界面,廊下和檐下空间可供阳光和风自由穿行。广场中央的水景动静结合,吸音降噪。地下商业用天井采光,种植绿植改善环境,也实现了上下空间的联系贯通,增强了空间流动性。
柱廊具有遮蔽物的意向,廊下既可遮阳,又是连接通道,也是餐饮、休闲的空间,灰空间丰富了空间层次,具有树下空间的感受。柱廊使空间开敞流动,改变空间尺度和周边高层建筑带来的压抑感,激发空间活力。
2.4.2 行为模式
广场是个交通中心,四通八达。广场中有许多树形灯和艺术雕塑,用现代、多功能的艺术装置代替过去的方尖碑、雕塑。周邊界面的建筑成为广场活动的重要支撑,商场和办公楼增加广场的可达性与吸引力。游人在此处休闲、穿行。喷泉边设有座椅,代替了过去广场中游人坐在广场栏杆的场景。利用广场的台阶处理衔接南北场地的高差,提升广场活力。
2.4.3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建筑形式都采用弧线,四座建筑环抱围合,广场指向邻近火车站的延伸线。办公建筑用色私密沉静,商业建筑生机勃勃。悬挑的柱廊,采用防腐木格栅和玻璃幕墙,亲切活泼。基面铺装用黑色石材切割,象征以前罗马广场的小石块铺装。流线型座椅活跃、分隔空间。
3 结论与策略
意大利的广场建设中,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资源,被代代传承(见表1)。曾经熟悉的场景,又出现在当今的生活中。将过去的场景延续到广场中,各时代建筑师采用的方法如下:
3.1 直接引用
是指直接引用历史上曾出现的建筑形式进行设计或建筑构件进行装饰。这种原封不动照搬古代的处理方法,无论古今都较少使用。在传承中,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会被当时的风格影响,体现出时代变迁的细节。历史与今天相似却不同,共同组成和谐的画面。
3.2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是指引用历史上曾出现的形式将之符号化来隐喻历史文化。常用的手法有:
①利用相似基本形进行广场设计。基本形往往是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经过各种变形组合,如巴洛克广场对于椭圆形的变形运用,纳沃那广场使用长向的矩形。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形式的同时,唤起观者似曾相识之感。
②利用轴线进行设计。古典广场设计常使用轴线,如古罗马帝国广场群对轴线的技巧性应用。通过轴线,形成层次丰富的纵深感,创造庄严的纪念性,在政治性和纪念性广场中较为常见。有时为了强调轴线,会在轴线上放置喷泉,纪念碑等。
③利用高大体量控制整个广场,为广场提供强有力的核心。几乎每个时期的意大利广场,都会采用这种手法,在广场轴线或边围设置高大纪念物。譬如图拉真记功柱,圣马可广场高耸的钟塔,波波洛广场的方尖碑等,用以歌颂皇帝功绩,明确轴线,控制整个广场,成为视觉中心。
④利用丰富的建筑功能。广场活力的根本在于人在其中的活动,人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取决于边围建筑的可达性和吸引力。纵观历史上有活力的城市广场,边围建筑都为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行为支持。将公共建筑、餐馆、咖啡厅、商场等引入广场,可以有效增加广场活动的复合度与强度。
⑤利用周边建筑物或柱廊围合广场。柱廊往往能创造出虚实相交的空间,又可以围合,统一,拓展,延伸空间边界。如圣马可广场建筑物底层柱廊形成的活跃灰空间;圣彼得广场壮观的呈环抱之势的柱廊,统一空间界面,丰富空间层次,营造出极具戏剧性的氛围。
⑥利用相似的建筑材料、相似的建筑语言进行设计。如相似的墙面或地面,如置身于过去的广场中。洁白的大理石墙面,黑色方形石砖铺砌的基面,都可带给人与意大利广场似曾相识的空间感受。
⑦利用各种广场家具,如水和各种雕塑、方尖碑等,成为景观中心,强化轴线。水的使用包括静水与动水,即水池与喷泉。水池可静静映照广场景色,喷泉可发出叮咚之声,从听觉上创造氛围。
⑧利用人的感官记忆,营造相似的空间氛围。如纳沃那广场上洋溢的欢乐喧嚣、圣彼得大广场宏伟柱廊的光影交织、炎热的阳光、凉爽的树荫、明亮的广场、水的回声、以及圣马可广场的海风……广场营造了或热闹欢乐,或庄严肃穆、或生机勃勃的氛围。人们铭记广场带来的某种空间氛围,相似的氛围可以模糊时空界限。
纵观意大利的城市广场设计,历史作为一种控制性要素,始终稳定贯穿于广场设计中。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广场完全移植自西方,虽取得一定成果,却在空间结构、尺度、文化个性上尚待改进。广场设计不仅在于空间组织,更在于设计师作为身历其境者对空间中活动的设想。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代表性城市广场的浅析,挖掘历史在城市广场中所起的控制作用,并将之转化为今后的设计策略,让设计尊重历史,尊重城市空间文脉,让历史延伸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情景中,让设计在历史中延续。
参考文献:
1.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蔡永洁.城市广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刘松茯.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韦峰 徐维波.从共和国广场到帝国广场.中外建筑.2007.01
7.陈曦.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Pers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history as the control element of Italy city squares
Liu Jia,Fang Lin,Wang Shaosen
Abstract:Throughout the city square design in Italy,history as a design element,has always been stable throughout the square design.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y hides the consciousness and method of modern design,which is also the history of toda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talian city squar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trol role of history in the city square and transforms it into the future design strategy,so that the history extends 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scenarios,so that the design continues in history.
Keywords:History,Italy squares,Control elements,Design strategies
关键词:历史,意大利广场,控制要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7)07-0046-51
意大利的城市广场,在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清晰看到历史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对广场乃至城市发展的推动。今天的所为亦是明日的历史,每个时代都在继承历史,也被最新的设计思潮影响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设计在历史中延续。
1 广场的起源
广场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他们认为城市能让人更美好地生活,城市广场是民主自由生活的表达。阿索斯集市广场正是出现在这种民主政体之下。广场依山势而建,因地制宜,满足实際生活需求。已经出现了基本元素如轴线的雏形、敞廊、半围合空间等,被用作市场与集会。
2 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要素对城市广场的控制
2.1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广场——帝国广场群
从古罗马帝国开始,因民主政体而出现的城市广场逐渐演变为帝王个人权力的象征,广场空间由开敞到封闭,自由到规整。古罗马人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空间和轴线,强化统治者权威。广场宏伟而浮夸,不仅体现公民性,也体现娱乐性与政治功能。
2.1.1 边界形态
罗马城东的古罗马帝国广场序列群,按严格的轴线关系烘托重要建筑,纵深布局,轴线方向不断转化,却组成有机整体,是各时代积累下的广场。
广场均采用规整的形式,具有明确严谨的轴线对称关系。广场多由建筑围合而成,位于控制中心的是神庙建筑。边界以柱廊分割空间,层次丰富过渡内外。整个广场群尺度宏大,氛围严整,深刻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
2.1.2 行为类型
古罗马时代的广场,是市场、宗教、集会的场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帝国时期开始在广场中央设立象征皇帝的巨大雕像体现皇权。轴线与对景的使用,形成古罗马帝国城市严格明确的空间秩序。
2.2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广场——坎波广场
中世纪时,集市广场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直接促成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市政厅、教堂共同控制整个城市景观。集市广场成为人们举行宗教活动、贸易市场、集会交流的重要场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空间形态较为有机,与生活需求相适应,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中世纪广场活动复合度高,构成广场界面的建筑均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体现中世纪的集体生活与民主自治。
2.2.1 边界形态
建于13世纪的坎波广场位于锡耶纳三条重要道路的交点,可达性较好。广场呈贝壳形,长约133米,宽约91米,空间形态自然有机,是城市的核心广场。广场东南边界的市政厅与高耸的钟楼,共同起到对整个广场和城市的控制和标志作用。对侧的喷泉与钟楼共同形成一条不对称的弱轴线,实现广场空间的动态平衡。广场由高度一致的建筑物围合,边界由尺度适宜的小石墩围合,强化了整个广场的封闭性。
2.2.2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坎波广场并未与交通干道直接相连,道路呈半包围之势绕过广场。周边建筑以相似高度、比例、色彩、材质围合广场,建立统一的尺度与色彩联系。广场地形呈缓坡变化,强化了空间的轴向感。基面地砖呈放射线交汇于广场的几何中心,塑造了整体统一的空间。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市政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提倡人文主义,合理构图,追求形式美学,为广场和建筑带来理性。广场开始多元化,出现了多广场和组群布局,展示与纪念性广场大量出现。建筑师利用透视法与轴线烘托重要纪念物,将广场置于重要建筑前成为展示广场,用轴线道路连接,创造出层次丰富庄重的城市空间,以展示权威,宣扬某种意识。
2.3.1 边界形态
市政广场是米开朗琪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杰作。广场与道路由一串倒梯形台阶相连,利用透视法缩短距离感,增加空间的戏剧性效果。广场呈梯形,左右分列博物馆和档案馆,正面为参议院,梯形底角呈对称的80度,强化空间的轴向性。两侧建筑尺度适宜,封闭性强。中央伫立着古罗马皇帝的骑马像,形成广场极有力的视觉中心与秩序的起点。广场周边建筑立面用柱式统一风格,呼应了都市尺度与人性尺度。
2.3.2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广场周边建筑采用相似材料,创造造型统一的城市边围。广场中心有下沉角度,基面铺砖拼出椭圆形放射状菱花图案,起到装饰和强化几何中心、突出广场向心性的作用。
2.4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广场——波波洛广场
用轴线强化空间秩序和形式把文艺复兴引向巴洛克。巴洛克时代,城市广场呈几何形态,中央设立方尖碑或纪念柱。通向城市的放射形道路,是当时城市设计的张拉力线,使城市空间更加连续、流通,增加了秩序与美感。广场面积远超实际需求,成为单纯的建筑展示厅。超大尺度使广场丧失本原意义,广场成为一种理想或理念。
古典主义时期,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空间理念和特征,用严格的规律和轴线来表达绝对君权的等级秩序。
2.4.1 边界形态
波波洛广场位于罗马城北,椭圆形主体长165米,宽103米。最瞩目的是它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是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在城市设计张拉力线下,由教堂与围墙、绿化包围成形,广场中的方尖碑与喷泉,强化轴线关系。双子教堂限定广场空间,加强广场的封闭性。椭圆形态增加广场的围合感与向心性。波波洛广场北侧通过人民门直通广场,南侧笔直放射出三条道路,分别指向和平祭坛、政治场所和教堂,悠长的街道透视和对景烘托了北侧门户的壮观和城市戏剧性的展开,凸显了波波洛广场的关键地位。 2.4.2 行为类型
广场围墙外侧是环绕的道路,内部有少量车辆。现行的交通管制保护了广场的历史价值,却也改变了作为北侧门户的波波洛广场的地位,与道路系统的连接不再紧密。如今,尺度巨大的广场已成为旅行者和步行交通的天堂。
2.5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Gae Aulenti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更注重开放性和自由性,更宽容多元,广场从精英文化走向普通大众。常设置绿化水体、座椅、艺术小品、游乐设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分广场已丧失原先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控制地位。
2.4.1 边界形态
Gae Aulenti城市广场位于米兰火车站,是区域中心级广场,圆形,尺度巨大却有人情味,广场家具的使用消解了大尺度。弧形曲线使广场呈现柔和的界面,廊下和檐下空间可供阳光和风自由穿行。广场中央的水景动静结合,吸音降噪。地下商业用天井采光,种植绿植改善环境,也实现了上下空间的联系贯通,增强了空间流动性。
柱廊具有遮蔽物的意向,廊下既可遮阳,又是连接通道,也是餐饮、休闲的空间,灰空间丰富了空间层次,具有树下空间的感受。柱廊使空间开敞流动,改变空间尺度和周边高层建筑带来的压抑感,激发空间活力。
2.4.2 行为模式
广场是个交通中心,四通八达。广场中有许多树形灯和艺术雕塑,用现代、多功能的艺术装置代替过去的方尖碑、雕塑。周邊界面的建筑成为广场活动的重要支撑,商场和办公楼增加广场的可达性与吸引力。游人在此处休闲、穿行。喷泉边设有座椅,代替了过去广场中游人坐在广场栏杆的场景。利用广场的台阶处理衔接南北场地的高差,提升广场活力。
2.4.3 建筑材料和色彩关系
建筑形式都采用弧线,四座建筑环抱围合,广场指向邻近火车站的延伸线。办公建筑用色私密沉静,商业建筑生机勃勃。悬挑的柱廊,采用防腐木格栅和玻璃幕墙,亲切活泼。基面铺装用黑色石材切割,象征以前罗马广场的小石块铺装。流线型座椅活跃、分隔空间。
3 结论与策略
意大利的广场建设中,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资源,被代代传承(见表1)。曾经熟悉的场景,又出现在当今的生活中。将过去的场景延续到广场中,各时代建筑师采用的方法如下:
3.1 直接引用
是指直接引用历史上曾出现的建筑形式进行设计或建筑构件进行装饰。这种原封不动照搬古代的处理方法,无论古今都较少使用。在传承中,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会被当时的风格影响,体现出时代变迁的细节。历史与今天相似却不同,共同组成和谐的画面。
3.2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是指引用历史上曾出现的形式将之符号化来隐喻历史文化。常用的手法有:
①利用相似基本形进行广场设计。基本形往往是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经过各种变形组合,如巴洛克广场对于椭圆形的变形运用,纳沃那广场使用长向的矩形。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形式的同时,唤起观者似曾相识之感。
②利用轴线进行设计。古典广场设计常使用轴线,如古罗马帝国广场群对轴线的技巧性应用。通过轴线,形成层次丰富的纵深感,创造庄严的纪念性,在政治性和纪念性广场中较为常见。有时为了强调轴线,会在轴线上放置喷泉,纪念碑等。
③利用高大体量控制整个广场,为广场提供强有力的核心。几乎每个时期的意大利广场,都会采用这种手法,在广场轴线或边围设置高大纪念物。譬如图拉真记功柱,圣马可广场高耸的钟塔,波波洛广场的方尖碑等,用以歌颂皇帝功绩,明确轴线,控制整个广场,成为视觉中心。
④利用丰富的建筑功能。广场活力的根本在于人在其中的活动,人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取决于边围建筑的可达性和吸引力。纵观历史上有活力的城市广场,边围建筑都为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行为支持。将公共建筑、餐馆、咖啡厅、商场等引入广场,可以有效增加广场活动的复合度与强度。
⑤利用周边建筑物或柱廊围合广场。柱廊往往能创造出虚实相交的空间,又可以围合,统一,拓展,延伸空间边界。如圣马可广场建筑物底层柱廊形成的活跃灰空间;圣彼得广场壮观的呈环抱之势的柱廊,统一空间界面,丰富空间层次,营造出极具戏剧性的氛围。
⑥利用相似的建筑材料、相似的建筑语言进行设计。如相似的墙面或地面,如置身于过去的广场中。洁白的大理石墙面,黑色方形石砖铺砌的基面,都可带给人与意大利广场似曾相识的空间感受。
⑦利用各种广场家具,如水和各种雕塑、方尖碑等,成为景观中心,强化轴线。水的使用包括静水与动水,即水池与喷泉。水池可静静映照广场景色,喷泉可发出叮咚之声,从听觉上创造氛围。
⑧利用人的感官记忆,营造相似的空间氛围。如纳沃那广场上洋溢的欢乐喧嚣、圣彼得大广场宏伟柱廊的光影交织、炎热的阳光、凉爽的树荫、明亮的广场、水的回声、以及圣马可广场的海风……广场营造了或热闹欢乐,或庄严肃穆、或生机勃勃的氛围。人们铭记广场带来的某种空间氛围,相似的氛围可以模糊时空界限。
纵观意大利的城市广场设计,历史作为一种控制性要素,始终稳定贯穿于广场设计中。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广场完全移植自西方,虽取得一定成果,却在空间结构、尺度、文化个性上尚待改进。广场设计不仅在于空间组织,更在于设计师作为身历其境者对空间中活动的设想。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代表性城市广场的浅析,挖掘历史在城市广场中所起的控制作用,并将之转化为今后的设计策略,让设计尊重历史,尊重城市空间文脉,让历史延伸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情景中,让设计在历史中延续。
参考文献:
1.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蔡永洁.城市广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芒福汀.街道与广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刘松茯.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韦峰 徐维波.从共和国广场到帝国广场.中外建筑.2007.01
7.陈曦.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Pers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history as the control element of Italy city squares
Liu Jia,Fang Lin,Wang Shaosen
Abstract:Throughout the city square design in Italy,history as a design element,has always been stable throughout the square design.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y hides the consciousness and method of modern design,which is also the history of toda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talian city squar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trol role of history in the city square and transforms it into the future design strategy,so that the history extends 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scenarios,so that the design continues in history.
Keywords:History,Italy squares,Control elements,Design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