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文化寻际的反思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衡派”的文化理路得自美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家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并在现代中国引发了一场人文主义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对于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化批判具有一定的理性反思,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中,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内核。但“学衡派”文化取向上的非政治化法则与过分注重道德规范的建设,使其在现实中仅辗转于理论层面的论证,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20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局面。
其他文献
在中国语境中,得到道乃道德。道德律是无条件的绝对命令,它超出理性所能涵盖的范围。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的理性主义的生存方式,道德遗失了。但是,道德之于人具有重要意义,是人之为人
工程哲学是对工程造物的思辨提出,精髓是“我造物故我在”。工科研究生是工程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在工作中需要具有哲学思维。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工程哲学、工程创
摘 要:概括和分析了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出现问题就会使学习活动停滞不前;但若发挥其积极作用,又能对外语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多方面努力来促使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外语教学;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85-02  20世纪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