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为生命源,人体水为本;鬲鼎釜瓮器,和味薪火里。洛阳饮食文化走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派生出了不计其数的流派,但是不管其风格如何改变,水仍旧是烹饪文化的第一要素。而作为“烹饪之圣”伊尹的故乡,洛阳人对如何以水调味,以无味化有味,颇有传承与发扬。所以,當你来到洛阳,少不了尝尝那一勺来自历史的“汤水”味道。
水席:唯一全套入选非遗的宴席
来洛阳,说吃必说水席。
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兴于唐中后期。宋代以后,洛阳水席风流渐失、流落民间。水席是洛阳特色,却不是洛阳小吃,因为小吃实在无法与它的身份相匹配。八道冷菜、十六道热菜(含四大件、八中件、四压桌)共计二十四道菜的规模,不仅让人吃得肚子浑圆,更让人对其丰盛程度叹为观止。走进洛阳的各个饭店,你想点几道水席特色菜是容易的事儿,但是想点全套的水席,可不是每家店都能做得出来,而且味道可口、地道与否,得看运气。所以想吃正宗的水席,还得去老城。不管是颇具唐代皇家风范的高档水席,还是街边民居里开的民间老水席,在老城的水席里,你总能觅到一丝唐朝气象或淳朴古韵。
水席名称的由来,一说它的热菜全是汤汤水水,无水不成席,是为水席;二说传统水席,是上一道菜撤走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故名。
“百年老字号”真不同饭店现掌门人、洛阳酒家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炎立却对此另有解读。他认为,一套宴席一定以其最重要的主材命名,因此水席首先必需水为上乘。“唐代做水席用什么水无从考证,但一定是好水,近年来真不同就从伊川找水源,拉山泉水为主材,明显比普通的水口感好。”姚炎立说。
据传水席是从皇宫流入民间的,它的“处女秀”献给了第一女皇武则天。据传当年东关下园的一个特大萝卜被当作“祥瑞”献给女皇后,御厨绞尽脑汁,用山珍海味煨出萝卜丝汤,让武则天赞不绝口,因其具有燕窝风味,特赐名“燕菜”。燕菜是水席的头道菜,更因为周总理的一句赞扬而成为“牡丹燕菜”。1973年,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来洛时,因看到燕菜上摆放的牡丹花造型很喜悦,说出“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开出牡丹花”名句,牡丹燕菜自此声名大振。
水席二十四道菜中,素食占了不少,有说法这与洛阳人穷苦,吃不起珍贵食材有关系,姚炎立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素食与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主张素食有关,而水席里虽然有不少素食主材,但用料考究、工序复杂,素食有荤味,才是其珍贵所在。
洛阳水席2008年6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全套入选的宴席。姚炎立作为传承人,一直致力于恢复洛阳水席唐朝宫廷风味,追溯水席最早的“模样”。而洛阳的老街巷里,管记水席、耀耀水席、九府水席等民间水席,也在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百姓水席风味。
TIPS
推荐:真不同,中州东路393号;管记水席,仙果市街12号;九府水席,仙果市街18号;耀耀水席,仙果市街与西大街交叉口向南80米路东。
汤:各式各样,洛阳人从早喝到晚
3000多年前的《尚书·说命》中,记载着中国最早的食谱——黄帝大羹。羹是把肉切碎了用水煮的肉和汤。也就是从那时起,“汤羹”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宗源。《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伊尹调鼎”,做“鹄鸟之羹”而言汤,以喻天下治乱之道,而被千古流传。祖先凭借河洛厚土,为洛阳人植下的饮食喜好的基因,而汤水也渗进了洛阳人的骨子。从古时至今世,几千年来,洛阳人对各种汤羹好而生嗜,化成了难以割舍的情缘,一缕汤羹般馥郁的乡愁。
人言广东人善于煲汤,称好汤为“靓汤”。其实在洛阳亦有绝世好汤。与广东煲汤食材选用之丰富不同,洛阳的汤更讲究水的使用,火候的掌控,骨头的挑选。大骨熬制,中火煮沸、小火熬煮,骨质里的精华随着时间一点点渗出。四五个小时过去,汤已成,而此时,将准备好的肉至于碗中,配上简单的调料,便可以满足饥饿的肠胃及挑剔的唇齿。
洛阳汤品种众多,既有主料为牛肉、羊肉、鸡肉、驴肉的肉汤,亦有主料为豆腐、丸子、素菜等的素汤。不仅如此,洛阳各县还有各自不同的节日汤,如头碗汤、凉粉汤、杂菜汤等。
在洛阳,非功力深湛的汤馆不敢卖甜汤。这里的甜并非意谓加糖,而是不放盐。真正喝汤的主顾,也往往喜好喝甜汤,清鲜而淡,像极了先祖们当年出品汤羹时的简朴。
洛阳美食传承至今,汤水成为了洛阳美食的特色,无论是喝汤,还是吃面,汤水总是少不了的。冬日,寒风刺骨,一碗暖汤喷香滚烫,吃完浑身舒服,要不怎会在洛阳流传下“早起一碗洛阳汤,给个皇帝都不当”的民谚呢。
老洛阳人爱喝汤,新洛阳人也是。洛阳文化学者孙钦良上世纪80年代来洛定居,早已爱上了这口洛阳汤,隔三差五得喝汤。他说,早起洛阳人不是在喝汤,就是在等喝汤的人往家端汤。虽然夸张,却说出了洛阳人对汤的奇爱。
洛阳人喝汤的添汤风俗也很有名。食客端着碗去添汤,店家不仅不能说“不”,更不能给脸色看,添几回都可以。而添汤的人,也要守规矩,不要插队,等店家将前面食客的汤盛完,再恭敬地递碗过去。
洛阳的牛肉汤、羊肉汤,熬汤下工夫,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煮骨头不放任何佐料,保持原汤的“灵性”。驴肉汤闻着有一股略臭的味道,入口却鲜香无比,不翻汤、豆腐汤、丸子汤等也是在其他地方无法见到的独特风味。
喝汤的人,均不顾身份面子,没有座位时往地上一蹲,把油饼丝、油旋、烧饼等往碗里一泡,呼噜噜喝完,站起来扬长而去。用孙钦良的话说,留下的是一份洛阳人的恣意洒脱。
TIPS
推荐:东关大石桥驴肉汤、老城何记豆腐汤、—三旦羊肉汤。
洛阳浆面条及其他小吃
洛阳浆面条又称浆饭,是河南洛阳民间的汉族传统面食,因酸味独特而受到洛阳人甚至是外国人的喜爱。凡是喝过洛阳浆面条的人,提起这味小吃,立时会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食用时,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韭花酱味道会更佳。此外,洛阳浆面条还有一个特点,放凉后重新加热食用更有味道。民间流传“ 浆饭热三遍 ,拿肉都不换”就足以见其魅力。凡是喝过洛阳浆面条的人,提起这味小吃,立时会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它虽然是中原面条饭食中的一种,但它那特殊的原料和特殊的做法,使浆面条与普通面条的味道截然不同,使人吃了还想吃。
除美味的洛阳浆面条外,洛阳其他几种地方小吃也很值得一尝。如灌汤利口、焦脆软香的“小街”锅贴,30年不变口味的鸡丝馄饨李记馄饨,传承百余年的老王烫面角、不翻汤,洛阳油茶、老洛阳咸食、顾县肉合等。
TIPS
浆面条推荐:老城西大街与仙果市街交叉口西南角毛毛浆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