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品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推动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提升学校教育办学特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尝试;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90-02
一、什么是思想品德学科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深入挖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的一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教材。校本教材的有效开发,是由学校实际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开展的一门课程,能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和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开发校本教材,在活动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还能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校本教材的开发而言,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教材知识内容抽象性、滞后性、枯燥性等特点,在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前提下开发,在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接触社会生活的实际经历和范围内予以挖掘,从而体现校本课程的时代性、综合性、探索性、人文性、实用性特点,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我校关于初中思品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几点尝试
1.专题化。
专题化学习是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教学是建立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基础上的,教学围绕教材和大纲,讲授以知识点为基础,教学主要局限在教室和校园。在校本教材中实行专题化学习,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学政治组三位老师的努力下,我们分工协作,编写了《初中生交往与道德》、《遵规守纪 心中有法》、《爱我中华 认识国情》三个大专题的校本教材。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文明交往、崇德向上、把握底线、追梦中国人等系列小专题的学习活动。
2.精细化。
精细化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學的教学方式,拥有改革校本教材、促进校本教材发展的潜力。校本教材一般实行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推行精细化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本教材《初中生交往与道德》、《遵规守纪 心中有法》、《爱我中华 认识国情》每个专题每个课时的学习,都精细化至《学习目标》、《情境设置》、《探究体验》、《拓展升华》四个环节。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集教案、学案于一体,学生在校本教材的指引下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可操作性强。其中,很多就是社会生活或者学生自身中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所涉及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契合品德学习生活化的特点,其教学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3.本土化。
热爱祖国,必先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必先了解家乡,牢固树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信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感情。乡土背景知识切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中学生的兴趣,也是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而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在思品校本教材的应用中,所需事例从云南省、昆明市、甚至是昆明重工中学的师生选材,极大地体现了校本教材本土化的特点。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讲起,可以个性化地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强化榜样的力量,一方面增强其爱国爱家情怀,另一方面又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融入社会,提升素养。
4.活动化。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共筑重工教育梦”的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思品校本教材怎样从文字变为行动,活动是最好的载体。初一年级的“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初二年级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初三年级“备战中考、做勇敢的追梦人”系列活动,还有以学校牵头组织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种主题活动。这些异彩纷呈的活动,成为了中学思品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主阵地,也为思品教师的课堂拓展了广度和深度。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反思
1.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领和实现。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要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教育性为目的,以实践性为生命,以趣味性为载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捕捉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理论的闪光点,联系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新发展,特别是要善于联系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思品理论学习注入新的生命力、说服力,使政治课知、情、信、意、行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2.使思品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系统化。
目前我校的思品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还较为零散。在校本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思品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整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开发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成果,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拓宽校本教材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研究教师自身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带动教研组高质量建设,提升学科教科研内涵,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3.校本教材的开发辐射面不够广。
在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过程中,除了政治组的三位老师亲力亲为,学校、年级组也是重要的依托。家长、社区的力量还未完全发挥出来,这是今后我们校本教材开发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6月.
[3]《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年9月.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尝试;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90-02
一、什么是思想品德学科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深入挖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的一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教材。校本教材的有效开发,是由学校实际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开展的一门课程,能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和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开发校本教材,在活动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还能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校本教材的开发而言,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教材知识内容抽象性、滞后性、枯燥性等特点,在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前提下开发,在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接触社会生活的实际经历和范围内予以挖掘,从而体现校本课程的时代性、综合性、探索性、人文性、实用性特点,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我校关于初中思品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几点尝试
1.专题化。
专题化学习是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教学是建立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基础上的,教学围绕教材和大纲,讲授以知识点为基础,教学主要局限在教室和校园。在校本教材中实行专题化学习,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学政治组三位老师的努力下,我们分工协作,编写了《初中生交往与道德》、《遵规守纪 心中有法》、《爱我中华 认识国情》三个大专题的校本教材。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文明交往、崇德向上、把握底线、追梦中国人等系列小专题的学习活动。
2.精细化。
精细化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學的教学方式,拥有改革校本教材、促进校本教材发展的潜力。校本教材一般实行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推行精细化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本教材《初中生交往与道德》、《遵规守纪 心中有法》、《爱我中华 认识国情》每个专题每个课时的学习,都精细化至《学习目标》、《情境设置》、《探究体验》、《拓展升华》四个环节。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集教案、学案于一体,学生在校本教材的指引下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可操作性强。其中,很多就是社会生活或者学生自身中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所涉及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契合品德学习生活化的特点,其教学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3.本土化。
热爱祖国,必先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必先了解家乡,牢固树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信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感情。乡土背景知识切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中学生的兴趣,也是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而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在思品校本教材的应用中,所需事例从云南省、昆明市、甚至是昆明重工中学的师生选材,极大地体现了校本教材本土化的特点。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讲起,可以个性化地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强化榜样的力量,一方面增强其爱国爱家情怀,另一方面又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融入社会,提升素养。
4.活动化。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共筑重工教育梦”的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思品校本教材怎样从文字变为行动,活动是最好的载体。初一年级的“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初二年级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初三年级“备战中考、做勇敢的追梦人”系列活动,还有以学校牵头组织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种主题活动。这些异彩纷呈的活动,成为了中学思品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主阵地,也为思品教师的课堂拓展了广度和深度。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反思
1.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领和实现。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要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教育性为目的,以实践性为生命,以趣味性为载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捕捉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理论的闪光点,联系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新发展,特别是要善于联系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思品理论学习注入新的生命力、说服力,使政治课知、情、信、意、行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2.使思品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系统化。
目前我校的思品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还较为零散。在校本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思品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整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开发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成果,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拓宽校本教材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研究教师自身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带动教研组高质量建设,提升学科教科研内涵,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3.校本教材的开发辐射面不够广。
在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过程中,除了政治组的三位老师亲力亲为,学校、年级组也是重要的依托。家长、社区的力量还未完全发挥出来,这是今后我们校本教材开发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6月.
[3]《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