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没来得及去细细体会秋天的细腻和唯美,在小巷的转角,冬天便吹鼓出了季节的寒流。
谈起海南的冬天,她来得也是悄无声息,不曾给过一丝征兆。渐日降低的气温并不明显,这个过程极度缓慢;和秋天一样在晶莹而丝丝凉的雨滴的陪同下,冬天就这样悄然“盛装出席”,叩响这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的窗棂。
进入冬天的海南,时间刻意放慢速度,似乎是想让人们去察觉到这个季节的一些细微变化。往常的六点钟,天空已经推开了门窗,露出斑驳的鱼肚白;而今天的天色,怀揣着一些慵懒,晨曦姗姗来迟,许久才掀开了黑夜的帘纱。
海南的冬天没有北方那样子的大雪,但这风也是比较凉的,却不似北方的那种狂傲及鲁莽。这风一串一串的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时不时发出“吁吁”的轻吟。海南冬天的风,其实是比较温柔的。
一抹娇小的风悄咪咪地从黯淡的夜色里挤进窗台,与我正面相遇。我诧异于冬天居然来了。我傻傻地分不清楚冬天的风和秋天的风。因为在我看来这没有区别,都是微微凉的。
窗外除了怯生生的风,还有羞答答的雨水。海南的冬天不算冷,但它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雨水多。这里的雨多指的不是雨势很大,而是这些雨水来得很频繁,隔三差五就来一趟,排着队有目标而来的。雨势略小,“啪嗒啪嗒”,雨珠也是小里小气的,如同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除了初遇冬天的悸动之外,这雨更多是端庄和冷静,不急不缓地降落在这半个清晨,终于在地面上敲出了一声接一声轻柔的乐符。窗台的绿叶反复弹起来往的风和活跃的雨滴,摇晃着翠绿色的枝叶,将冬天的礼物都弹到屋里。
我住的地方在一个纵横交错的社区里,四通八达,各种小巷拐拐绕绕。我出门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蓝色中掺和着一点浅浅的灰色,四面八方的楼层,那一扇扇狭小的窗户里,已经点亮了人间的烟火。“咕嘟咕嘟咕嘟……”我听到了隔壁住户煮粥的声音。那种声音就像是在迎接这个季节,我从窗户那里经过时感受到丝丝缕缕的热气——用热乎的食物向冬天表达敬意。
我轻握着一把伞出门。雨水落在伞上时,跃出了一种类似手敲琴弹奏的声音,“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倒是听出了节奏感来。这冬天的雨水都有它独特的生命,一定是那种活泼而俏皮的,在地面上各种舞蹈和跳跃,用自身宣誓对冬天的欢喜,在我即将离开时,最终恋恋不舍地跳到我的脚上。这雨丝丝凉凉的,在皮肤上化成一丁点小水渍,包含了这个冬天的冰凉以及绵柔。
我是算计好了时间才出门的,和往常一样在公交车站等车。这个时候来往的人倒是稀少。灰蒙蒙的天给这个季节增添了一点淡淡的雅韵,这似乎是冬天刻意留下的一些证据。笔直的路从我这头一直延伸到那头,一排排过去,路灯竭尽所能比肩黎明,在粗糙的地面上撒下一片片暖黄色的灯光。
我所在的公交车站这里,有一棵很大的树,粗壮的枝干形同伞骨撑开,不是那么繁茂的枝叶零零散散、飘飘晃晃,一股凉风轻拂而过的时候,极少数绿色的叶子互相推挤,发出轻柔而愉悦的细细的声音。凝挂在叶尖的露珠被风摘落,在小水洼上发出一声“滴、答”的声音,拨开了连绵的水纹,把这个冬天又给模糊了一遍。
这也许是一首歌,但在我看来,这是冬天刻意留下的证据,向海南人诉说,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每个季节的风声是不同的,吹动叶子的声音也是不同的,细听能辨得出来。春天的风,是没有声音的,或者说它太低调,很难捕捉到它的声音;夏天的风,骨子里有一种奔放的热情,它或许来自草原;秋天的风,便是经常听到的那种“簌簌,簌簌”的声音,这样子的风中规中矩。
最值得一提的是冬天的风。海南冬天的风就像是个刚出阁的娇羞女子,一举一动都怯生生的,蕴含着几丝娇羞和犹豫,路过的时候,只是轻轻地掀起了树上的绿叶,又轻轻地放下,也只是轻轻地留下自己的一点痕迹,一声声轻细的“吁吁”声。
这样子的风在我看来相当温柔,每当我静静地走在路上的时候,她也静静地在我身旁,与我同在,鼓起腮帮子吹动我的发梢,拂动我的脸颊,刻意提醒我她的存在。她在我耳边轻语,我聆听着她讲述冬天的故事。
公交车站的对面,是一家早餐店,层层叠叠的白烟从蒸笼里钻出,洋溢着世俗的美味,一层层白雾萦绕在早餐店里。吃早餐的人很多,在这还算冰冷的冬天,在这快节奏的今天,坐下来吃一碗热乎的早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大致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吧。来不及坐下品味的人们,选择排入一条队伍,买包子或馒头或一个三明治。我也经常在这家早餐店买早餐,我喜欢吃这里的油条和豆浆,油条热热乎乎的,外边略脆,内里柔软,和海南冬天的风一样,以为很粗犷,却是温柔而羞怯的;豆浆握在手里暖乎乎的,味道淡淡的,有一丝丝的甜,可以尝出很浓的黄豆味。油条和豆浆搭配,恰到好处。
在坐公交车去往学校的路上,我习惯坐在靠窗的位置,注视着远方的鱼肚白,那里掀开了一条口子,熹微从那里钻出。不起眼的雨帘也可以是朦胧的纱布,一点一点,紧紧相连,把晶莹的玻璃糊上了一层水雾,但这并不能够阻挡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
晨曦是顺着时间这条绳索一点点爬上湛蓝的天,将黎明冉冉铺开,铺就了一片洋洋洒洒的细腻的光辉。云朵清清白白,一层接一层,距离合适,分布有致,像一支向远方迁徙的队伍。那些玻璃上雨水洒下的证据,倒映着清澈的光,那么晶莹,那么透明。从我眼前缓慢消散的花、草、树也都镀上了一层薄薄的熹微。冬天,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季节。
空气是湿漉漉的,路面是湿漉漉的,天上缓慢流动的云朵也是湿漉漉的。路旁成群的绿植色彩明亮,精神抖擞,也是湿漉漉的。世界是蓝色和绿色的交织,干净而清新,这些都是雨水洒下的结果。这只是这个冬天其中之一的韵味罢了。
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发呆的时候,雨水悄无声息地收起裙摆,只在地上留下一些可构成优美句子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海南冬天的空气有一种凛冽的清香,在雨后,这种气息更加浓重。刚下车,我便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空气的变化。
到了中午,海南的冬天就暖起来了,相较于清晨,中午的气温确实升了一些,尽管这个变化并不明显。这也许是初冬的原因吧。这样子的阳光算不得明媚,却是温和而亲切的,让人乐意享受与沉醉。
下午,回家的路上我又碰见那棵大树,树上微黄的叶子中夹杂着翠绿的新生命,这种颜色和冬天的黄昏相差甚远。冬天的黄昏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至始至终只是一派淡雅和端庄。说起黄昏,我还是更喜欢秋天的黄昏,而在冬天,我更乐意亲近这个季节的风,她微冷、轻柔、俏皮、讨人喜欢。树下凋零着一片片形只影单的落叶,这些叶子的每一片纹理都仿佛在向我陈述一句话:秋天其实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冬天的季节。倘若不是看日历,我还当真分辨不出来这两个季节。
晚上,天气预报说起明天可能有雨,气温还会下降。牵挂远在老家的奶奶,我给她打了个电话,叮嘱她多添一些衣服,说天冷了。奶奶反问我,天冷了?她都没察觉到。
从奶奶的话语中我得知,原来在我的家乡还是一派春天时的景色。其实,只要是在海南,一年四季,随处都可以见到生机勃勃的一片绿意盎然。这也算是海南冬天的一种特色吧。
海南的秋天和冬天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除了雨水多、时间缓慢、黄昏黯淡和冬天的风羞怯之外,很难再分辨出来这两个季节的区别。海南的冬天再来的时候并没有给世人太多显著的线索,走的时候也不打一声招呼。
海南的冬天特别短暂,来得悄无声息,去得也悄无声息。我还没来得及辨清她的模样以及感受她所带来的淡雅,她已經悄然离去,不再留下一丝痕迹。
那时,春天就来了。
谈起海南的冬天,她来得也是悄无声息,不曾给过一丝征兆。渐日降低的气温并不明显,这个过程极度缓慢;和秋天一样在晶莹而丝丝凉的雨滴的陪同下,冬天就这样悄然“盛装出席”,叩响这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的窗棂。
进入冬天的海南,时间刻意放慢速度,似乎是想让人们去察觉到这个季节的一些细微变化。往常的六点钟,天空已经推开了门窗,露出斑驳的鱼肚白;而今天的天色,怀揣着一些慵懒,晨曦姗姗来迟,许久才掀开了黑夜的帘纱。
海南的冬天没有北方那样子的大雪,但这风也是比较凉的,却不似北方的那种狂傲及鲁莽。这风一串一串的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时不时发出“吁吁”的轻吟。海南冬天的风,其实是比较温柔的。
一抹娇小的风悄咪咪地从黯淡的夜色里挤进窗台,与我正面相遇。我诧异于冬天居然来了。我傻傻地分不清楚冬天的风和秋天的风。因为在我看来这没有区别,都是微微凉的。
窗外除了怯生生的风,还有羞答答的雨水。海南的冬天不算冷,但它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雨水多。这里的雨多指的不是雨势很大,而是这些雨水来得很频繁,隔三差五就来一趟,排着队有目标而来的。雨势略小,“啪嗒啪嗒”,雨珠也是小里小气的,如同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除了初遇冬天的悸动之外,这雨更多是端庄和冷静,不急不缓地降落在这半个清晨,终于在地面上敲出了一声接一声轻柔的乐符。窗台的绿叶反复弹起来往的风和活跃的雨滴,摇晃着翠绿色的枝叶,将冬天的礼物都弹到屋里。
我住的地方在一个纵横交错的社区里,四通八达,各种小巷拐拐绕绕。我出门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蓝色中掺和着一点浅浅的灰色,四面八方的楼层,那一扇扇狭小的窗户里,已经点亮了人间的烟火。“咕嘟咕嘟咕嘟……”我听到了隔壁住户煮粥的声音。那种声音就像是在迎接这个季节,我从窗户那里经过时感受到丝丝缕缕的热气——用热乎的食物向冬天表达敬意。
我轻握着一把伞出门。雨水落在伞上时,跃出了一种类似手敲琴弹奏的声音,“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倒是听出了节奏感来。这冬天的雨水都有它独特的生命,一定是那种活泼而俏皮的,在地面上各种舞蹈和跳跃,用自身宣誓对冬天的欢喜,在我即将离开时,最终恋恋不舍地跳到我的脚上。这雨丝丝凉凉的,在皮肤上化成一丁点小水渍,包含了这个冬天的冰凉以及绵柔。
我是算计好了时间才出门的,和往常一样在公交车站等车。这个时候来往的人倒是稀少。灰蒙蒙的天给这个季节增添了一点淡淡的雅韵,这似乎是冬天刻意留下的一些证据。笔直的路从我这头一直延伸到那头,一排排过去,路灯竭尽所能比肩黎明,在粗糙的地面上撒下一片片暖黄色的灯光。
我所在的公交车站这里,有一棵很大的树,粗壮的枝干形同伞骨撑开,不是那么繁茂的枝叶零零散散、飘飘晃晃,一股凉风轻拂而过的时候,极少数绿色的叶子互相推挤,发出轻柔而愉悦的细细的声音。凝挂在叶尖的露珠被风摘落,在小水洼上发出一声“滴、答”的声音,拨开了连绵的水纹,把这个冬天又给模糊了一遍。
这也许是一首歌,但在我看来,这是冬天刻意留下的证据,向海南人诉说,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每个季节的风声是不同的,吹动叶子的声音也是不同的,细听能辨得出来。春天的风,是没有声音的,或者说它太低调,很难捕捉到它的声音;夏天的风,骨子里有一种奔放的热情,它或许来自草原;秋天的风,便是经常听到的那种“簌簌,簌簌”的声音,这样子的风中规中矩。
最值得一提的是冬天的风。海南冬天的风就像是个刚出阁的娇羞女子,一举一动都怯生生的,蕴含着几丝娇羞和犹豫,路过的时候,只是轻轻地掀起了树上的绿叶,又轻轻地放下,也只是轻轻地留下自己的一点痕迹,一声声轻细的“吁吁”声。
这样子的风在我看来相当温柔,每当我静静地走在路上的时候,她也静静地在我身旁,与我同在,鼓起腮帮子吹动我的发梢,拂动我的脸颊,刻意提醒我她的存在。她在我耳边轻语,我聆听着她讲述冬天的故事。
公交车站的对面,是一家早餐店,层层叠叠的白烟从蒸笼里钻出,洋溢着世俗的美味,一层层白雾萦绕在早餐店里。吃早餐的人很多,在这还算冰冷的冬天,在这快节奏的今天,坐下来吃一碗热乎的早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大致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吧。来不及坐下品味的人们,选择排入一条队伍,买包子或馒头或一个三明治。我也经常在这家早餐店买早餐,我喜欢吃这里的油条和豆浆,油条热热乎乎的,外边略脆,内里柔软,和海南冬天的风一样,以为很粗犷,却是温柔而羞怯的;豆浆握在手里暖乎乎的,味道淡淡的,有一丝丝的甜,可以尝出很浓的黄豆味。油条和豆浆搭配,恰到好处。
在坐公交车去往学校的路上,我习惯坐在靠窗的位置,注视着远方的鱼肚白,那里掀开了一条口子,熹微从那里钻出。不起眼的雨帘也可以是朦胧的纱布,一点一点,紧紧相连,把晶莹的玻璃糊上了一层水雾,但这并不能够阻挡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
晨曦是顺着时间这条绳索一点点爬上湛蓝的天,将黎明冉冉铺开,铺就了一片洋洋洒洒的细腻的光辉。云朵清清白白,一层接一层,距离合适,分布有致,像一支向远方迁徙的队伍。那些玻璃上雨水洒下的证据,倒映着清澈的光,那么晶莹,那么透明。从我眼前缓慢消散的花、草、树也都镀上了一层薄薄的熹微。冬天,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季节。
空气是湿漉漉的,路面是湿漉漉的,天上缓慢流动的云朵也是湿漉漉的。路旁成群的绿植色彩明亮,精神抖擞,也是湿漉漉的。世界是蓝色和绿色的交织,干净而清新,这些都是雨水洒下的结果。这只是这个冬天其中之一的韵味罢了。
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发呆的时候,雨水悄无声息地收起裙摆,只在地上留下一些可构成优美句子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海南冬天的空气有一种凛冽的清香,在雨后,这种气息更加浓重。刚下车,我便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空气的变化。
到了中午,海南的冬天就暖起来了,相较于清晨,中午的气温确实升了一些,尽管这个变化并不明显。这也许是初冬的原因吧。这样子的阳光算不得明媚,却是温和而亲切的,让人乐意享受与沉醉。
下午,回家的路上我又碰见那棵大树,树上微黄的叶子中夹杂着翠绿的新生命,这种颜色和冬天的黄昏相差甚远。冬天的黄昏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至始至终只是一派淡雅和端庄。说起黄昏,我还是更喜欢秋天的黄昏,而在冬天,我更乐意亲近这个季节的风,她微冷、轻柔、俏皮、讨人喜欢。树下凋零着一片片形只影单的落叶,这些叶子的每一片纹理都仿佛在向我陈述一句话:秋天其实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冬天的季节。倘若不是看日历,我还当真分辨不出来这两个季节。
晚上,天气预报说起明天可能有雨,气温还会下降。牵挂远在老家的奶奶,我给她打了个电话,叮嘱她多添一些衣服,说天冷了。奶奶反问我,天冷了?她都没察觉到。
从奶奶的话语中我得知,原来在我的家乡还是一派春天时的景色。其实,只要是在海南,一年四季,随处都可以见到生机勃勃的一片绿意盎然。这也算是海南冬天的一种特色吧。
海南的秋天和冬天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除了雨水多、时间缓慢、黄昏黯淡和冬天的风羞怯之外,很难再分辨出来这两个季节的区别。海南的冬天再来的时候并没有给世人太多显著的线索,走的时候也不打一声招呼。
海南的冬天特别短暂,来得悄无声息,去得也悄无声息。我还没来得及辨清她的模样以及感受她所带来的淡雅,她已經悄然离去,不再留下一丝痕迹。
那时,春天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