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反映。一旦学生对科学中涉及到的事物比较熟悉了解,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积极性,因此小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这种情感。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了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科技博览》节目,并要求每生将观看到的题目及内容记下来,第二天到校后同学相互交流。为了督促学生自觉观看这个节目,我特意设计了“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记录表”,要求学生每晚看后填上时间、题目及大致内容,一个月后交给我。同时我还向学生家长发通知,要求家长给予配合支持,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我自己也坚持每晚必看这个节目,以便和学生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节目观看,学生感到这个节目有趣。由不知“科技博览”这个节目,到渐渐认识这个节目,并且喜欢这个节目。通过一年来坚持让学生看“科技博览”的训练,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对此,学生对科学也产生了喜爱之情。
二、从学科渗透中,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在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加强各学科与学科的联系,可以提高其效益。我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教育因素,努力完成科学思想的确立、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大任务,把科学教育纳入学科教学目标中去。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体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源于教材,又优于教材”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中涵盖的科学知识面较广泛,小语七、八两册课本中的就有10多篇课文是传授有关科学知识的,我就紧抓内容,重点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如《青蛙的眼睛》一课、是一篇儿童科普文章,说明科学家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研究制成了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的“电子蛙眼”;《航天飞机》一课,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架银色飞机两次遇到航天飞机的情景,具体向人们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到科学技术的神通广大,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阅读活动伴随着情感过程,运用情感迁移规律,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对此,我采取以下做法给予指导。
1、设法创造阅读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发动学生订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少年科学》《小学生时代》等读物。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些刊物,并要求有记录。同时还鼓励学生去校图书室和县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学生做到人人手中有二册固定的读物和人手一卡的借书证。阅读有了环境,学生从大量的读物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真正拓宽了知识视野。
2、利用情感和需要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除定期组织相互交流阅读方法、体会外,还利用中队活动时间召开朗读会、故事会、主题中队会等,让学生感受学科学的乐趣。如《畅谈科学家故事》、《科技“星”光灿烂》等主题会上,学生以小品、相声、舞蹈、诗朗诵、快板等形式,向大家畅述了从课外读物学到的科普知识。别看我们今天的“玩意儿”太小,明天就会长成大树棵棵,我们的队伍里,将会走出无数个爱迪生、瓦特,未来的史册里,将记载数不清的张衡、沈括……学生们在不断满足求成、求知、交往、倾吐等需要的过程中,阅读的兴趣倍增。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也倍增。
3、处理好导与作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习作激情。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本)课外书,反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构思,并作记录。结合课外书,写一些读书笔记,仿写一些段落。我还经常引导学生把仿文和范文比较,让他们体验情感,练习创造性习作。特别是阅读科普文章后,我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撰写一些假想发明的小文章。如《手指浸水为什么会起皱》《建造房屋为什么要打地基》《如何除掉冰箱里的鱼腥味》等20多篇科普小论文出自学生之手。在写中读,在读中写,这样既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四、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实践活动是形成和发展儿童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参加了具体的实践,就能有所感,有所得。
1、强化课内活动。课堂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我经常开展主题班会,针对一些科学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研究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能力。如《你知道哪些科学家》主题会,学生多者能说三、四十个科学家名字,少者也能说出一、二十个科学家的名字。通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家研究发明是来之不易,使学生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2、优化课外实践活动。课外科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宽,大大丰富了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我曾经两次组织学生参观了县城防洪工程前巷段和前溪段改造工程。通过实地观察后,学生懂得了原先的旧河道,弯曲、狭窄,排水量不快,一下大雨,河道就容易满水,而改道工程后,河道拉直、变宽、变深,流水量容易。这样一改可使防洪达到50年一遇,不会影响县城的洪灾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从观察认识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遵循这一心理学观点,我就选定了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事物,指导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科技博览》节目,并要求每生将观看到的题目及内容记下来,第二天到校后同学相互交流。为了督促学生自觉观看这个节目,我特意设计了“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记录表”,要求学生每晚看后填上时间、题目及大致内容,一个月后交给我。同时我还向学生家长发通知,要求家长给予配合支持,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我自己也坚持每晚必看这个节目,以便和学生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节目观看,学生感到这个节目有趣。由不知“科技博览”这个节目,到渐渐认识这个节目,并且喜欢这个节目。通过一年来坚持让学生看“科技博览”的训练,学生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含义。对此,学生对科学也产生了喜爱之情。
二、从学科渗透中,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在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加强各学科与学科的联系,可以提高其效益。我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教育因素,努力完成科学思想的确立、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大任务,把科学教育纳入学科教学目标中去。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体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源于教材,又优于教材”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中涵盖的科学知识面较广泛,小语七、八两册课本中的就有10多篇课文是传授有关科学知识的,我就紧抓内容,重点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如《青蛙的眼睛》一课、是一篇儿童科普文章,说明科学家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研究制成了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的“电子蛙眼”;《航天飞机》一课,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架银色飞机两次遇到航天飞机的情景,具体向人们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到科学技术的神通广大,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阅读活动伴随着情感过程,运用情感迁移规律,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对此,我采取以下做法给予指导。
1、设法创造阅读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发动学生订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少年科学》《小学生时代》等读物。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些刊物,并要求有记录。同时还鼓励学生去校图书室和县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学生做到人人手中有二册固定的读物和人手一卡的借书证。阅读有了环境,学生从大量的读物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真正拓宽了知识视野。
2、利用情感和需要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除定期组织相互交流阅读方法、体会外,还利用中队活动时间召开朗读会、故事会、主题中队会等,让学生感受学科学的乐趣。如《畅谈科学家故事》、《科技“星”光灿烂》等主题会上,学生以小品、相声、舞蹈、诗朗诵、快板等形式,向大家畅述了从课外读物学到的科普知识。别看我们今天的“玩意儿”太小,明天就会长成大树棵棵,我们的队伍里,将会走出无数个爱迪生、瓦特,未来的史册里,将记载数不清的张衡、沈括……学生们在不断满足求成、求知、交往、倾吐等需要的过程中,阅读的兴趣倍增。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也倍增。
3、处理好导与作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习作激情。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本)课外书,反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构思,并作记录。结合课外书,写一些读书笔记,仿写一些段落。我还经常引导学生把仿文和范文比较,让他们体验情感,练习创造性习作。特别是阅读科普文章后,我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撰写一些假想发明的小文章。如《手指浸水为什么会起皱》《建造房屋为什么要打地基》《如何除掉冰箱里的鱼腥味》等20多篇科普小论文出自学生之手。在写中读,在读中写,这样既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四、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实践活动是形成和发展儿童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参加了具体的实践,就能有所感,有所得。
1、强化课内活动。课堂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我经常开展主题班会,针对一些科学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研究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能力。如《你知道哪些科学家》主题会,学生多者能说三、四十个科学家名字,少者也能说出一、二十个科学家的名字。通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家研究发明是来之不易,使学生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2、优化课外实践活动。课外科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宽,大大丰富了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我曾经两次组织学生参观了县城防洪工程前巷段和前溪段改造工程。通过实地观察后,学生懂得了原先的旧河道,弯曲、狭窄,排水量不快,一下大雨,河道就容易满水,而改道工程后,河道拉直、变宽、变深,流水量容易。这样一改可使防洪达到50年一遇,不会影响县城的洪灾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