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它必将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广大农村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课标》生动活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对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思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金光大道,才能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尊为“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想活泼、乐于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还给学生个性,特别是要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个性。“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二、充分利用政治课程资源的思考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种转变, 一方面体现了重能力、重素质的发展观,另一面也说明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知识难度并进行适度地挖掘,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在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基本功。
众所周知,初中教育结束时,每个学生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面临着两种重大选择:升学或就业。升学,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业,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应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多方面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欲达此目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则能以内容广泛、形象具体、活泼生动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达到有效消除目前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现象的目的。换句话说,丰富的课程资源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享有选择的机会,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
开发与利用政治课程资源不是随意的,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把握《标准》的要求,提出以下一般性的五条原则:
1、基础性原则。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初中课程内容强调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2、目标性原则。目标决定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向与价值。
3、选择性原则。为了提高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应有的放矢地做到“四选择”:一是按课程要求选择,二是按学情变化选择,三是按时代发展选择,四是按典型意义选择。
4、发展性原则。《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这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
三、对政治教师角度转变的思考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性的“ 知识传授者”、传统的“ 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可见,做一个“用心”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政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和创新。
教师的知识除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外,还需具备实践性知识。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课,整堂课教师旁征博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课堂富有情景,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当学生对问题没有反应时,教师没有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以致整堂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政治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育。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惟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我们才会主动地去进行教学思考,追求做一个对事业、对学生充满爱的卓越教师。
一、对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思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金光大道,才能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尊为“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想活泼、乐于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还给学生个性,特别是要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个性。“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二、充分利用政治课程资源的思考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种转变, 一方面体现了重能力、重素质的发展观,另一面也说明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知识难度并进行适度地挖掘,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在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基本功。
众所周知,初中教育结束时,每个学生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面临着两种重大选择:升学或就业。升学,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业,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应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多方面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欲达此目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则能以内容广泛、形象具体、活泼生动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达到有效消除目前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强现象的目的。换句话说,丰富的课程资源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享有选择的机会,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
开发与利用政治课程资源不是随意的,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把握《标准》的要求,提出以下一般性的五条原则:
1、基础性原则。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初中课程内容强调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2、目标性原则。目标决定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向与价值。
3、选择性原则。为了提高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应有的放矢地做到“四选择”:一是按课程要求选择,二是按学情变化选择,三是按时代发展选择,四是按典型意义选择。
4、发展性原则。《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这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
三、对政治教师角度转变的思考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性的“ 知识传授者”、传统的“ 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可见,做一个“用心”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政治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和创新。
教师的知识除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外,还需具备实践性知识。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课,整堂课教师旁征博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课堂富有情景,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当学生对问题没有反应时,教师没有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以致整堂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政治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育。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惟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我们才会主动地去进行教学思考,追求做一个对事业、对学生充满爱的卓越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