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复杂性格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我认为他是一个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曹操不仅有奸诈狠毒的一面,也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求才若渴,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心胸宽阔,以其智慧和才华,南征北战,完成了北方大半个中国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性格;形象
  
  一、一个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①是以描写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为主要内容,而且它所概括的历史生活又超出特定的三国时期,因而比较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种种特征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各具特点。如:刘备的形象就是“仁”的化身,是一个道德形象。他的所有故事,无不具有道德特质,仁者风范具有很强的人格吸引力。而诸葛亮却是“智”的化身,在《三国演义》中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身上就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其人行事都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关羽的形象则是一个“义”字概括了。张飞的形象则是“忠勇”。以上人物可以说是性格迥异,差别很大,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性格的构成因素是单一的,缺少现实中人的性格的复杂性,因而分别用“仁”、“智”、“义”、“忠”、等一个字便概括了他们性格的全部内涵。他们的性格是单一的,形象是单调的,而小说里的曹操形象却是与众不同的,即作品成功地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性。他既奸诈狡猾,又有雄才大略,既心胸宽广,礼贤下士,求才若渴,又心狠手辣,翻脸无情……
  如果说其他人物只能是“扁平人物”,曹操则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复杂而独特的乱世英雄。
  
  (一)奸诈狠毒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在作品第一回,曹操就表现出其“奸”的一面,许邵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这是曹操“奸”的一个重大表现。献帝被董卓劫持,后回到洛阳。但到洛阳后,却发现“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一片破败的景象。这时曹操的谋士荀出了个主意:“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听了这番话大喜,以其计将汉献帝接入许昌,这样汉献帝算是有了安身之地。但是“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后封奏天子。”曹操成了实际上的“王上王”。
  有了汉献帝这块“挡箭牌”,曹操就用“君命”大耍阴谋。挑起袁术与刘备的战争,以使之相互削弱。随着曹操的不断壮大,曹操的行动从隐蔽转向放肆。“许田打围”把曹操的奸诈与狂妄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许田打围”过程中,曹操用天子的宝雕弓金箭射死大鹿。群臣误以为是天子射中,都高呼“万岁”。曹操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群臣大惊失色,而曹操却神情自若,不将弓送还天子,竟自悬在身边。更为甚者,曹操发觉了献帝的衣带诏后,大开杀戒,将董承等五人及其全家上下七百余人斩首。至此仍余怒未消,带剑入宫,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杀死在汉献帝的面前。曹操的奸诈狠毒由此可见。
  (二)雄才大略
  曹操不仅“奸”更有“雄”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曹操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上。小说中他最先引起读者注意的是讨卓事件。小说详尽描绘了讨卓的背景:董卓入侵后,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文武百官处境狼狈。然而就在满朝百官尽在谈虎色变“尽皆掩面而哭”之时。只有曹操知道:哭,是于事无益的。于是他便采取行动,决意冒杀身灭族之险谋刺董卓。其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在谋刺的过程却不由得让人赞叹他有勇有谋,其机智恐非凡人所及。其结果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是“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了。
  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曹操那出众的才能充分体现了出来。官渡之战中,作者把曹操“以至弱当至强”的才能和气度描绘得惟妙惟肖。在这一战争中,袁绍的实力虽十倍于曹操,可是他刚愎自用,拒不采纳谋士的正确意见,结果优势为劣势,主动为被动,落得个兵败将亡,众叛亲离的下场,曹操与其相反:他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灵活机灵。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听从徐攸之计-----突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草。结果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挫败强敌,奇迹般地壮大了自己,其主观能力被表现得恰到好处,令人叹服。此外在平定吕布、张绣、马超的最后决战中也都十分生动地再现了曹操卓越的指挥才能。
  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不仅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官,而且是“披坚执锐”的斗士。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用兵中输的最惨的一次。这一次几乎使曹操全军覆没,但他并不是刘备那样的小本经营一至残败便元气大伤。曹操败后,便退回北方,休养生息,未几又军威大振,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后并没有对吴、蜀进行大规模的讨伐,采取了似乎“被动”的防守,在这方面好象是懦弱的表现,其实善于运筹演谋,熟谙兵法的曹操知道,由于形势的变化,因时制宜,防守既能给人民给军事以休养生息,更重要的是以退为进,是更大更好的进攻,因为这样,它能以逸待劳地有效抵挡来自蜀或吴的强大攻势。这是战略战术上的胜利。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其结果使魏最终能恢复元气一样平蜀灭吴。由此可见曹操的雄才大略。
  (三)任人唯才,心胸宽阔
  历史上的曹操就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光说他“识拨奇材,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对此罗贯中的赞赏笔调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他在用人方面,早在会盟讨卓,以对待刘、关、张的器重上已初见端倪。此后,他不分贵贱,唯才是举。攀龙附凤的谋臣纷至沓来,呈现了“文有谋臣,武有勇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兴盛局面。“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这句名言,说明他深刻理解到人才、路线和事业的关系。史书上说他“拨子禁(下转第66页)(上接第64页),乐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拨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从小说中看,此论并非夸张。曹操的人才不仅济济可观,而且源源不绝,较之蜀、吴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礼贤下士,广招人才上,虽然也有刘备“泣送途庶”、“三顾茅庐”;孙权抚周泰的故事,成为千百年的佳话。但若除去扩大了的拥刘反曹的偏见,与曹操之两祭典韦、三哭郭嘉、痛悼庞恐相比也不过是差可比肩。曹操是识人才、爱人才的。且曹操的爱是真诚的爱,不像周瑜之于孔明那样,曹操为了其霸业,真诚地招揽天下才士为其服务,即使是伤害过他的仇人,只要能与他共谋大业,也不计前嫌,真诚相待。即使在他威镇中原,位极人臣后,其胸怀更加广阔。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他厚待刘备,不追关羽了。
  刘备可以说是曹操的心腹之患了,对于熟谙时势的曹操来说这一点非常清楚,但刘备二次落难时投靠曹操都受到曹操的厚待,便可见曹操的博大胸襟了,曹操的谋士力主铲除刘备以绝后患时,他劝以“当今正用英雄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除一个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在当时那种“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动乱年代,曹操能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并力荐于皇上,虽后来刘备乘截击袁术之机,取得兵权,叛曹操而去,至此,曹操也不深加追究“彼即去,若再追,恐成怨矣。”除此以外,曹操更有一个可贵的作风,那就是从谏如流。曹操虽机谋出众,但并不刚愎自用。小说中虽然也有拒谏孤行的情况,但并不多见。即使是提过错误意见的人,他也能给予鼓励。
  (四)礼贤下士、广揽人才
  曹操白手起家,他深谙人才对其成就宏图霸业的重要性。所以他对人才的招揽和使用十分到位。如当有人才来投奔他时,他是表现得喜出望外,恨不得五体投地的迎接。如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因为在袁绍军中受到排挤,来投曹操时,曹操正在睡觉听到消息连鞋子都没有穿,赤着脚跑出来迎接,这样的效果要比到处去宣扬好得多了。
  在采纳谋士的建议上,曹操也做的很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采纳了谋士荀的建议。在与袁绍的战斗中,就是采纳了许攸之议,烧了袁绍的粮草才打败了袁绍,奠定了其北方霸主的地位。
  
  三、作者的成功之笔
  
  对于曹操这一形象,历来研究者们的异议很多。黄钧先生在其所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②第七编第二章中用了将近二千字来论曹操,简言之,即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精明能干的奸雄,是奸贼,是英雄,是“奸诈、伪善、阴谋家”的代名词。与此相反的则是聂绀驽在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国演义》的前言中对曹操的评论,它用了约全文三分之一的文字来为曹操翻案并用“曲高和寡”形容之,言语偏激又不失中肯。当然聂老在此有调侃的味道,但仍不失为对曹操评论的中肯之意,在聂老看来是比较肯定“雄”的一面的。我们该怎样去评判呢?很明显我们既不能受固有的陈腐的“尊刘抑曹”观念的影响,也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去衡量当时历史人物。鲁迅还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③中曾说到“说到乱臣贼子”大概认为是曹操。但那并非圣人所教,却是写了小说和剧本的无名作者教的。
  因此我们在看曹操这一形象时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评论,我们应该看到这一形象的复杂性,我们应辩证的去看待这一形象,既要看到他奸诈狡猾狠毒的一面,也要看到他雄才大略,心胸宽广,求才若渴的能力和特征。总之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多面的形象,是历史上的一位个性鲜明的英雄,一个有别于其他人物难以归类独特的“这一个”。曹操形象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创作中的精彩之笔。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
  [2]《中国古代文学》黄钧编中国古籍出版社第七编第二章.
  [3]《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著《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不少地方有部分群众已将赴省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国家重大活动及敏感时期上访作为要求国家机关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新的上访倾向,并苗头有所上升、数量有所增长。然而大量的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不仅给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而且给上访群众也带来了不少的精神包袱和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由于越级上访、群体上访涉及面广,影响性大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测试测量仪器与虚拟仪器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必要性;介绍了一种常用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研究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远程测试的实现方法。并实际设计了一个导弹引信远程测试系统。  关键词:装备保障信息化;虚拟仪器;LabVIEW;远程测试     1、引言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指通过建立全军装备保障信息网和综合数据库,开
期刊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这便催生了符号语义学。符号语义学是对各种符号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中的各自含义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各种文化。而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符号语义学就是将符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注入到所设计的产品中,产品的形态是产品语义即产品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现行的产品设计中,设计者对于符号语义学
期刊
摘 要:凌叔华丰富而又独特的童年经验使她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一种新颖、清丽、略带一丝感伤的艺术感受。文章论述了童年经验对凌叔华文学创作的影响:一、采用儿童视角,把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重要素材。二、如诗如画的意境。三、“母亲情结”及对广大女性命运的关注。四、忧郁、感伤的情调。   关键词:童年经验;凌叔华;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女作家“堪称是“现代评论派”、“新
期刊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建立专任教员制度,月薪制,退休金和抚恤金制度等改革措施来提高中学教师的待遇水平,有效地促进了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当时以及今天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专任教员;月薪制;退休金     1927年到1937年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学教师待遇的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中学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高中学教师待遇,取得了
期刊
重新修订颁布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体现了胡主席关于国防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吸纳了部队建设新经验,赋予基层建设以新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对领导机关抓基层的职责要求、方式、方法做出新的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的指导性,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按照新《纲要》抓基层,旅(团)领导机关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期刊
摘 要:语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但语言的使用方式会影响我们说认为的知识。  关键词:知识;知识的分类;符号;语言;逻各斯    一、什么是知识    1. 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  有关知识的定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知识”(episteme)是苏格拉底同美诺在讨论什么是美德的问题中转向什么是知识的,即正确的意见,但“正确的意见”与“知识”之间的究竟有什么区别?柏拉图则在《
期刊
摘 要:随着一体化经费标准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消耗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开展进度的重要因素,制约着一体化经费标准体系的发展。经费消耗标准的预测工作作为消耗标准制定的关键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模型确定科学合理的消耗标准是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一体化经费标准;消耗标准;预测模型    在制定消耗标准之前,我们应针对消耗定额、物价水平等因素对实际消耗的影响来预测消耗标准,
期刊
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立原则包括:任务性、可测性、别性、定量性、真实性、客观性、适应性、敏感性、包含性、独立性、简明性。在明确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分析流通过程的基础上,从指挥自动化系统整体作战、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作战信息保障和共性要求等方面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指标体系。    1、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流通过程分析 
期刊
摘 要: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的新热点。在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全力满足客户极其丰富的需求,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手段。  关键词:物流;铁路;运输    现代物流在全球方兴未艾,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发展现代物流之际,探讨铁路开展现代物流的条件和途径,这对铁路构建多元经营格局,对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