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长而教:品德课堂教学的旨归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课堂如何为学生的“道德生长”助力?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以“为生长而教”作基点,从全局视角出发,植根儿童生活,关照儿童天性,致力于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创造“浸润式”的学习体验,为走向生活的道德教育夯实成长的根基。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旨归; 道德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B-0058-03
  我喜欢树的意象,喜欢它生长的姿态。每一棵有每一棵的站立,每一棵有每一棵的精神。
  其实,每个孩子就是一棵独特的树。让每一棵树生长拔节,就是这世间最动听的声音,我想,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在这片“成长的沃野”中,作为引领者的我们到底该如何为孩子们的“生长”助力?
  鲁洁教授认为:“人、道德、课程是构成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 是的,如果能从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就可以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走向生活的道德教育夯实成长的根基。
  一、全局视角:确定生长的落点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学往往会从某一生活细节入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说起,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也更能收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然而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芬兰教育旗帜鲜明的“先见林,再见树”的理念。“先见林”就是通过多元的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放开眼界,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从而建构起“再见树”的细致与深入。
  《鸦片的背后》(苏教中图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我们选择从宏观视野出发。
  师:(出示清朝疆域图)这是一张我国清朝时期的地图,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这只“公鸡”怎么比我们现在的大多了?
  生2:我发现,清朝时期我国的疆域更广。
  师:的确如此,大清国中前期,我们国家的幅员是如此辽阔。仅仅过了一百多年,请看——(出示清朝末期疆域图)你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3:我发现香港地区竟然变成了英国的。
  生4:怎么台湾、胶东半岛还有澎湖列島是属于日本的呢?
  生5:我还发现,俄罗斯占据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的领土。
  师: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生6:我国的土地被分割,我们的珍宝被抢掠。
  生7:我们的清朝政府到底在做什么?怎么能这样任人宰割?
  师: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无能、也是最耻辱的一段历史,而要了解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必须认识一件影响当时中国命运的东西——鸦片!
  如果我们直接以“鸦片”本身的图、物呈现,那么学生了解的一般只是“鸦片”本身的危害。“先见树”,就像预先把某个故事的答案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仅供大家了解,可以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实,大脑对意义的探寻是与生俱来的。当纷繁的信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他们自然会努力探寻这些信息背后的“承载”,通过“了解-探寻-比较-思考”的方式,发现材料的意义,实现价值的共融。所以,当我们的品德教学“先见林,再来看树”,学生就能在此过程中建构起知识的网络,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植根生活:还原生长的情境
  当儿童直面眼下的具体情境,必然会有所观察、有所倾听、有所感悟,这就是开放儿童的经验。而成长的主旨,便是更为优质的经验的重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域,就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身边的生活事件,引领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成长意义。
  在《有多少人为了我》(苏教中图版三年级下册)的课堂上,老师邀请学校清洁工李阿姨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话校园生活。
  师:今天的课堂上,还来了一位特殊嘉宾,掌声有请!
  生:(惊讶)李阿姨!
  师:是呀,刚才大家讲到,生活中默默为我们服务的就有清洁工阿姨。李阿姨,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平常您为我们做的事情。
  李:我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就进行长廊、栏杆等地方的清扫整理,特别清扫的是卫生间,可能大家经常能在卫生间看到我,因为有些小朋友会不小心弄脏地面,我得及时去处理掉。
  师:我记得前不久卫生间有次堵塞了,能和我们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李:上个星期,不知道什么原因,厕所下水道堵住了,脏水就往外面溢出来,小朋友们下课都没办法上厕所了。我连忙用工具去疏通,可是没有用。一急之下我也顾不上脏了,就用手去抠,竟然被我抠出来了。
  师:是什么堵塞住了下水道呢?
  李: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丢下去的包装盒。
  师:同学们,听了讲述,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和李阿姨说吗?
  生1:李阿姨,我们真是不应该乱丢垃圾,给您带来了麻烦。
  生2:李阿姨,您为了我们,竟用双手去疏通下水通,不怕脏不怕累,谢谢您!(鞠躬)
  生3:李阿姨,能让我摸一摸您的手吗?
  孩子们争相与李阿姨握手,向这位朴素而忙碌的保洁阿姨表达深深的敬意。
  李阿姨的到来,绝不仅仅是为出现而出现。在和阿姨的交谈中,一个看似平凡的生活事件激活了孩子们的情感,引发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改进。
  这样的品德课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切入,不仅仅是生活现场的复制,更是让学生与熟悉的身边人展开对话,进一步彰显了品德课程的真正价值。学生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学会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不断实现社会性的发展。
  三、关照天性:打通生长的血脉
  “从道德走向儿童”和“从儿童走向道德”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反映了人们在品德课程设计中对儿童的定位问题。顺应儿童成长的天性,读懂儿童的内心需求,创造性地设计出可以让孩子们“经历与体验”生活的活动,才能以“学习方式的变革”带给他们真实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在走向未来,基于“未来教室”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应运而生。面对纷至沓来的碎片化信息和新兴的网络技术手段,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而合理地巧用新技术和网络资源,有效采集数据,共享远程课堂,着力打造灵动开放的历史课堂,回归教育的本质,助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未来教室;初中历史教育;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需要学校的重视,需要学校培育教职员工全员育人的环境,更需要班主任的强烈责任心和积极有效的德育奉献。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包含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小学班
新词语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是其在内部语言系统和外部社会系统共同作用下的生命发展历程。从时点生命力、时段生命力和历时生命力曲线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全面认识和把
摘要:情境化教学应该成为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情境化品德课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水到渠自成”的熏陶式教育。品德课的情境化设计有几种基本的形式:用游戏开展情境化教学(游戏模拟);用故事拓展情境化教学(故事表现);用情景剧实现情境化教学(情景再现),从虚拟情景走向现实情景(虚实融合)。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培育德行,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品德教学
本文主要阐述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电站尾水调压室穹顶开挖方案,针对调压室53m直径大跨度半圆穹顶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