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性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治理核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人民性;社会治理;和谐社会
一、把人民利益作為社会治理中的本质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总产党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作为最高利益和价值核心。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性特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并取得了人们群众公认和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治理中必须贯穿人民群众利益之上的原则,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交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党员干部为民之所托,一定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到心上。
是否实现人民利益是评判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和谐社会的根本遵循。人民一直是我们为之服务的核心和检验工作的最终判决者,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有成效,还是必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是否真心满意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注意在工作的过程中,人民的想法和看法。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必须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自己权利。在社会治理中,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做贡献,人民群众通过自身的价值为社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二、把人民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不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高价值主体;同样,也是现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才是创造我们党伟大事业的,所以,必须依靠人民,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一起构建和谐的社会。
在社会治理中,最不能忽视就是人民是社会治理中的根本主体。人民群众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很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这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获得感意味着人民群众可以在社会中能够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不用为基本生存而担忧,并且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平衡的分配给人民,同时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现实物质基础。同时,获得感也体现在人民在社会中得到认同,得到社会的尊重,这个对于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活在世上,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外,还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爱护。幸福感表现在人民身心愉悦,人们基于自身满足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高层次情感。人们不仅希望享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还期望自身在社会中获得幸福。安全感是人们希望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化解自身在社会中的风险。同时,在社会中人们期望自身不断能够提升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安全感。当然,社会也应当给予人民提供抵御风险的措施,人民群众才能站稳于社会之中。治理无疑要满足主体诉求、遵循主体意愿。
三、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治理目标
社会治理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本质就是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主要是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平等的权利。社会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会导致自然资源、人力自然、社会资源的浪费,人民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生活在西北的贫困和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他们就无法得到高品质的生活,也无法追求美好生活。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将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生中的各种矛盾。
党和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吹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角,就表明了党和政府带领全体人民一心一意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决心。这一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不但抓住了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而且彰显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要求和精神力量。所以,党和人民群众必须团结一致,众志成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不错成果。在教育的问题中,城市与乡村教育差距越来越小,国家为了扶持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每年招大量的大学生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帮助农村发展,尽快与现代化接轨,减少差距。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国家和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不断地创新实现现代化最佳途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总之,社会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的治理需要人民群众一方面享受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需要尽自己的责任,它是双向互动,动态式的发展。“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
作者简介:
狄芸秀(1992—),女,陕西咸阳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人民性;社会治理;和谐社会
一、把人民利益作為社会治理中的本质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总产党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作为最高利益和价值核心。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性特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并取得了人们群众公认和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治理中必须贯穿人民群众利益之上的原则,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交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党员干部为民之所托,一定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到心上。
是否实现人民利益是评判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和谐社会的根本遵循。人民一直是我们为之服务的核心和检验工作的最终判决者,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有成效,还是必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是否真心满意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注意在工作的过程中,人民的想法和看法。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必须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自己权利。在社会治理中,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做贡献,人民群众通过自身的价值为社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二、把人民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不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高价值主体;同样,也是现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才是创造我们党伟大事业的,所以,必须依靠人民,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一起构建和谐的社会。
在社会治理中,最不能忽视就是人民是社会治理中的根本主体。人民群众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很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这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获得感意味着人民群众可以在社会中能够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不用为基本生存而担忧,并且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平衡的分配给人民,同时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现实物质基础。同时,获得感也体现在人民在社会中得到认同,得到社会的尊重,这个对于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活在世上,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外,还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爱护。幸福感表现在人民身心愉悦,人们基于自身满足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高层次情感。人们不仅希望享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还期望自身在社会中获得幸福。安全感是人们希望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化解自身在社会中的风险。同时,在社会中人们期望自身不断能够提升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安全感。当然,社会也应当给予人民提供抵御风险的措施,人民群众才能站稳于社会之中。治理无疑要满足主体诉求、遵循主体意愿。
三、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治理目标
社会治理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本质就是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主要是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平等的权利。社会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会导致自然资源、人力自然、社会资源的浪费,人民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生活在西北的贫困和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他们就无法得到高品质的生活,也无法追求美好生活。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将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生中的各种矛盾。
党和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吹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角,就表明了党和政府带领全体人民一心一意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决心。这一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不但抓住了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而且彰显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要求和精神力量。所以,党和人民群众必须团结一致,众志成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不错成果。在教育的问题中,城市与乡村教育差距越来越小,国家为了扶持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每年招大量的大学生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帮助农村发展,尽快与现代化接轨,减少差距。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国家和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不断地创新实现现代化最佳途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总之,社会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的治理需要人民群众一方面享受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需要尽自己的责任,它是双向互动,动态式的发展。“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
作者简介:
狄芸秀(1992—),女,陕西咸阳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