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诠释的忠诚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磊,一个平凡的铁路职工,20年如一日奋战在铁路安监事业一线,直到去世前的两天;同时他也是伟大的,他是确保铁路安全的一个鲜活、生动、可信的代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千万名优秀铁路职工的品质……
  
  6月13日的郑州,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送别逝者的默默旅程。8时,走完56年平凡而高尚人生,共产党员、铁路安全监察干部张磊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殡仪馆举行。
  挽幛轻垂,哀乐低回。伴着流淌的泪水,张磊猝然辞世的消息在中原铁路、在认识他的人群中传递。铁道部有关同志从北京专程赶来了,郑州铁路局机关干部、远在百里之外的职工代表以及他的生前好友近千人自发赶来了。
  人之故去,痛彻心肺。
  为钟情的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张磊告别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永远回味的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激励事业奋进的精神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而永生。
  
  “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
  
  张磊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让人至今无法接受。
  26天前,张磊拿到郑州局安全监察室“调研员”的任命。他从此可以不再理会郑州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的职责事务,可以离开辛勤工作了20年的一线安全监察岗位,可以弥补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缺憾,可以放慢工作节奏、享受久违的业余生活。
  可是他没有。在改任调研员的半个多月里,张磊深入郑西高铁、宁西铁路和焦枝铁路沿线开展防洪安全检查,马不停蹄地奔波了600多公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安全隐患的洞若观火、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到极致的“拗”劲儿,丝毫没变。
  同样没变的是下现场、上机车的习惯。张磊一年下现场240天以上,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添乘机车。
  老同学、郑州机务段商丘救援车间主任刘作祥劝他:“司机室又小又热,车厢有空调,别自己找罪受。”安全监察室的同事商健劝过他:“你一身病,没有任务的时候就到车厢歇歇吧。”
  张磊回答:“谁不知道车厢里舒服。上机车,我能发现很多问题。”
  安全监察室的同事记得张磊常说的一句话:“铁路安全管理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全凭责任心。心里既然装着责任,就别再惦记享福!”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张磊内心的阳光。一个以安全工作为天职的人,对责任的理解发自灵魂。正是这种源自灵魂的责任,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1977年7月,风华正茂的张磊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背着行囊来到郑州机务段。
  入段第二年,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特大事故,在张磊内心深处打上了“安全责任大如天”的恒久烙印。
  1978年12月16日,郑州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社会、家庭、个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事故直接造成352人伤亡,其中106个生命转瞬即逝。多少侥幸存活的性命留下终身残疾,多少父母离别骨肉、儿女失去亲人,多少个生活美满的家庭从此痛楚不堪。
  多少年过去了,郑州局职工时刻牢记血的教训。每年12月,郑州局都在全局范围开展杨庄事故安全教育回头看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人默默来到杨庄站事发地寄托哀思,教育后人。
  张磊亲身感受了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目睹了小问题引发大祸患的惨痛后果,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他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刻骨铭心,他把安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1985年,张磊以理论和实作“双百”的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小小闸把在他手中分量重千钧。
  1991年,在郑州机务段指导司机和京广车队副队长的岗位工作6年后,张磊调任原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机务安全监察。从此,以检查发现隐患、分析处理事故、从严落实责任、探索基本规律为主要职责的安全监察工作,陪伴他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人常说,安全监察工作全凭“责任心”。能不能发现关键性问题,能不能让当事人口服心服,能不能铁面无私守住底线,能不能举一反三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设性意见,全凭安全监察本人的那份责任心。
  正是在这种让人无从把握过程的“责任心”里,张磊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对铁路事业的忠诚。
  2005年3月18日以后,张磊担任郑州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
  从此,他多了一个“黑脸”张主任的绰号。
  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他填发的《安全监察通知书》,责任认定一清二白,被称为“铁案”;有人想找他说情,即使是老领导、老同学、老同事也从不留情。“黑脸”张主任的名气越传越大。
  分析安全问题“解剖麻雀”,他以层次清晰、说理细腻、依据准确而备受同行赞誉。在全国铁路安全监察系统,遇到安全疑难问题进行专业“会诊”,铁道部经常指派“四大金刚”中的张磊参与。他也是全路唯一一位在铁路局工作的铁路安全监察专业技术“领军者”。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司长陈兰华夸赞张磊:“你来了,我就放心!”
  
  “保安全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只有思想不掉队,行动才能跟得上”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波澜壮阔,高潮迭起。
  连同张磊时刻关注的郑州局管内高速铁路区段,今年年底,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里程,全国将达到7000公里。两年后,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占世界高铁里程一半以上。
  高铁时代,在国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发展成就备感自豪的同时,张磊肩上的安全责任却越来越重了。
  只有中专学历的张磊,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探究安全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下现场,看到不懂的高铁技术,他缠住工程技术人员问这问那;遇见通信信号方面的专家,他一边请教一边探讨动车组列控(CTCS-2)技术的来龙去脉;郑州局选派的基层年轻干部赴京学习高铁技术归来,他登门求教,借来教材复印,晚上苦读自学。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张磊。有人说,“都年过半百的人了,这么较真有啥意思。”每当此时,张磊总是宽和地笑笑。
  没有光环、不慕虚名的张磊,如一面朴素而庄严的旗帜,牢牢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张磊始终如一的执著工作,源自他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
  20年安全监察,7300多个日夜,张磊对辖区主要干线的主要部位,每月至少巡检一遍。他的足迹遍布管内线路每个区段,每座桥梁、隧道。
  事业是信念的载体。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会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只有责任和本分,没有一线和“二线”;他才会只在乎工作是否做到了极致,不在乎身体是否疲劳到了极致。
  在生命的最后42个小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磊,仍然在调查分析处理事故,为他忠诚的事业,殚精竭虑,奔走操劳。
  
  “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瞬间的原貌,是安全监察干部的基本功”
  
  “遇恶劣天气要添乘机车,新线开通要添乘机车,防洪检查要添乘机车,新设备投入使用要添乘机车,多添乘后半夜行驶的机车……”如今,张磊虽然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但他在多年实践中摸索的工作方法、归纳总结的“安全经”却深深扎根在安全监察干部心中。
  张磊不断探索、把握安全生产规律的进取精神,给我们抓好铁路安全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学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自从成为安全监察队伍的一员,张磊就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中。
  今年1月,郑州局管内京广线一辆货车制动风管被关闭。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当时参加分析会的人员都拿不准。
  疑问摆到张磊面前。他调来现场留存的照片,又调来机车运行记录器数据……通过多次实验和论证,张磊还原了故障发生瞬间的原貌,纠正了一起可能出现的“冤假错案”。
  在20年安全监察生涯中,张磊调查处理定性的事故有数百起,全都办成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2001年11月29日,中牟站发生一起机车与货车侧面冲突事故。事故调查分析人员测设备、看信号、调录音、听经过……几天时间过去了,大家发现,事故发生得非常蹊跷:设备正常、联控准确、作业标准。
  事故发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时任郑州铁路分局安监室副主任的张磊也参与了调查。几天几夜冥思苦想,无数次现场勘察,他觉得这个事故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原先没有被觉察的错误工作方式。这个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及时排除,随时随地威胁行车安全。
  十年磨一剑,霜刃今朝试。凭着对车、机、工、电、辆业务知识的掌握和日常经验积累,张磊住在车站,模拟事故发生时的各种情况,在进行100多次试验后,终于找出了事故“元凶”:混凝土轨枕垂直钢轨摆放,感应电流造成了信号异常显示。
  “从那以后,我们规定换下来的旧轨枕必须跟股道成平行方向摆放!如果不是张磊,事故的真正原因可能至今无法找到,错误的作业方式可能至今都没有纠正!”一位当年参加事故分析的安全监察感叹道。
  “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瞬间的原貌,是安全监察干部的基本功。”张磊给安全监察干部树立的目标,自己首先做到了。
  张磊不断向年轻的安全监察干部传授经验。安全监察李海水印象深刻地记得,张磊语重心长对他说的调查分析处理事故如同“斗鸡”的形象比喻:“眼要看得准,气要沉得住,嘴要叼得稳,爪要抓得狠。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斗士’,必须不断学习,大胆实践,练就真本领。”
  “斗鸡”理论是张磊多年从事安全监察工作的经验所得,也亮出了张磊勇斗、智斗安全隐患的“绝活”。
  
  “安全监察工作的精髓在于把握规律,防患未然”
  
  张磊的手机每天会收到预定的短信——河南省天气预报。
  “只要遇到恶劣天气,张磊会提前分工,组织大家巡查防洪关键点。”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机辆监察队队长李勇慧介绍,“今年5月,河南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张磊雨前就带领我们把管内所有防洪看守点巡查了一遍。连续降雨期间,按照包保责任划分,我们还有专人盯控重点部位。”
  把握规律,超前防范是张磊提出的强化安全监察基础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践中,张磊不断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安全监察工作经验。他提出的“计划式、蹲点式、暗访式、追踪式”检查办法,“三书两报告”考评机制,受到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向全路安全监察系统介绍推荐。
  在全路安全监察工作的权威刊物《铁道安全》上,记者看到了张磊撰写的多篇文章。张磊提出的:安全责任同负、安全问题同抓、安全生产同保;紧盯客车安全、施工安全、提速安全、现场控制、结合部安全;提升安监队伍监察能力、站段安全控制能力的“三五二”安全监察工作方法,为新时期铁路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张主任在提要求的同时也教方法,方法大多是他根据安全规律总结出来的。”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劳动安全监察队队长刘威说。他告诉记者,张磊对近年来全路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重大隐患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工作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列出了安全监察必须盯控的五大重点。
  施工安全是铁路安全监察的重点之一。张磊牵头制定了施工安全包保办法。对铁路局委托的一级施工或所有二级施工项目,实行定人、定岗包保把关,对三级施工进行检查抽查。全路第六次大提速施工改造期间,张磊把办事处主要监察力量分成9个检查督导包保小组,按施工区段进行包保,责任到位,消灭了一切事故,实现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运输效率“三赢”。
  添乘机车检查,是全路一项有效的确保安全举措。张磊对添乘机车检查安全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从“添乘机车时机选择、添乘机车检查发现内容”入手,归纳总结了安全监察添乘机车检查工作法。
  五年来,张磊不断升级“安全防火墙”,在添乘机车过程中发现和“消杀”许多安全隐患。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平均每年添乘机车2400多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300多个。
  “张主任经常是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后,还要追踪复查。这一点很难得,促使我们不敢有任何疏忽和懈怠。”郑州工务机械段安全科科长毛伟说。
  2009年4月6日,张磊检查一工程单位线路拨接施工,发现该单位没有对新铺钢轨进行除锈处理,导致线路开通区间出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后的第三天,他又带着安监室相关人员到该新铺钢轨路段再次进行巡查,看着那刚刚经过除锈后油光滑亮的钢轨面,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今,我们又丰富和发展了张磊提出的计划式、蹲点式、暗访式、追踪式检查方法。”郑州铁路办事处安监室主任崔德志说,“我们强化了安全检查效果的考核,要求安全监察在下发《安全监察通知书》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杀‘回马枪’,形成工作闭环。”
  “安全监察工作的精髓在于总结规律,防患于未然。”在张磊撰写的安全调查报告中,他这样阐述: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差好坏,是波动曲折的。安全状况的波动与安全工作的波动呈反方向运动。安全状况平稳的时候,正是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时候,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开始发奋扭转被动局面。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是难能可贵的危机意识,是最应该办到又难以办到的。这便是安全的周期规律。
  
  “只要是安全倾向性问题,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
  
  “只要是安全倾向性问题,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多年来,张磊给自己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去年4月,郑州电务段组织更换京广线宜沟站3号道岔。距施工给点还有5分钟时,现场电务施工人员认为后续无车,就打开了3号道岔电缆盒,开始做施工前的各项准备。
  “施工没有给点,你们怎么能擅自提前动设备?”张磊发现后及时制止,并毫不留情地给郑州电务段下发了一份黄色《安全监察通知书》。
  没过两天,张磊在同一车站发现两名电务职工在处理完7号道岔故障消点后,未盖好、也没给转辙机盖子加锁就放行列车。他以“点外作业和违反‘三不动’规定”为由,给郑州电务段下发了一份红色《安全监察通知书》。
  3天时间,两份《安全监察通知书》,郑州电务段上上下下都感到了压力。
  “张主任,您看我们也没有造成任何后果,能不能高抬贵手……”副段长王继星悄悄地找到张磊。
  “没有正式下达施工命令,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万一有列车通过,擅动设备的后果你们想过吗?这事没得商量……”张磊说话掷地有声。
  
  “纸是包不住火的。问题藏着掖着,不利安全”
  
  在同行眼里,张磊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从来不藏不掖,敢暴露,敢亮“家丑”。
  今年5月24日,铁道部武昌安全监察特派办派出检查组到郑州局检查防洪工作。身为调研员的张磊全身心地加入到这次拉网式的防洪隐患排查中。
  道口翻浆冒泥、危石看守点巡视不规范、郑西高铁区段防洪预案不到位……5天时间,张磊与铁道部武昌安全监察特派办安全检查组的同志一起,冒雨检查了郑州局管内陇海、焦柳、宁西铁路和郑西高铁区段线路。
  “张主任,这次检查是以部安监司为主的,我们只是陪同、配合,别拿着短处使劲揭,查出的问题太多了对咱们可没好处啊!”随行的郑州局的同事低声提醒张磊。
  “纸是包不住火的。问题藏着掖着,不利安全。”张磊很认真地说:“我们要善于借力,借上级检查之力,多发现隐患。”
  在张磊看来,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即便这次没有发现或视而不见,它迟早会暴露出来,并祸及安全生产。就像身上的疮疤,你不及时揭,它会越烂越大、越烂越深。
  凭着这种大安全观念,他查出的问题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张磊凭借身上的这种品性,赢得了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信任。全路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和重要的事故调查工作,铁道部安监司多次点名让他参加,青藏铁路有了他检查的足迹、武广高铁有了他忙碌的身影……
  2006年12月20日,沪昆线发生一起列车脱轨事故,铁道部安监司点名张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为搞清在线路旁发现的一段连接线来历,他白天仔细勘察现场,晚上又到电务工区调查,直至凌晨完全排除了连接线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才罢休。
  智者以教训防止流血,庸者以流血换取教训。此次事故调查结束后,张磊第一时间把事故中应该汲取的教训传回了郑州办事处安监室。
  调查分析事故,从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正是安全监察的另一重要职责。
  张磊常常给同事和基层安全主管人员讲起国际航空领域事故遵循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
  张磊敏于事,他在安全隐患查找与事故调查分析领域的作为,以及敢揭“家丑”的秉性,使他成为了基层站段争相邀请“出诊”的“良医”。
  2009年春节刚过,新乡车务段实现安全生产3000天。如何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段长韩鸿生意识到,安全天数越长,越要给职工多敲警钟。
  韩鸿生专程从新乡来郑州请张磊去“会诊”,帮他们发现问题,延长安全周期。
  在8天的“会诊”中,张磊用近乎挑刺的眼光,对这个段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及特种设备管理、货运安全管理和干部作风等进行了剖析,找出了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和隐患200多个,其中关键性、倾向性问题56个。
  “他还帮我们制定了长达20多页的抓安全工作方法。”说起张磊的“会诊”结果,韩鸿生竖起了大拇指。
  与张磊进行过安全“诊断”预约的还有洛阳机务段、郑州电务段、郑州工务机械段……
  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人心。当一个人被大家争相邀请时,不是他的能力征服了人们,就是他的真诚与热忱,抑或生命的伟岸占据了人们的心田。
  
  “我真的没事,老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长期紧张的工作节奏和无规律的生活,加重了张磊本已十分严重的返流性胃炎、糖尿病、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下现场检查工作时,他一般都会带上药,但就是往往忘了按时定量吃。
  “有人提醒督促,他就大把大把地吃;没人提醒,多半就忘了。”与张磊共事30多年的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务监察组组长商健说。
  2006年年底,为保证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顺利实施,郑州局管内东陇海线要在短短50天内更换25.7万根Ⅲ型混凝土枕。
  “那段时间,狂风夹着暴雪,天气十分恶劣。张磊白天黑夜盯控在现场。我们担心他忘了按时吃药,就让他一次煎出3天的中药,每天上工地前,用大号塑料水杯装满一杯当水喝。”商健说,“我们提前8天完成了换枕任务。他在现场盯控42天,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他工作起来太玩命,根本不顾惜自己身体。”说到张磊的病情,商健的表情总是特别的凝重。
  今年4月上旬的一天,商健和张磊添乘机车从商丘到郑州。机车上的张磊,精神抖擞,不断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观察到的行车设备情况。可到郑州一下机车,张磊呕吐不止,胃里的污物从嘴里、鼻孔里一下喷了出来。1.84米的大个子,弯着腰一步步坚持着往回走。
  看到张磊难受的样子,商健心痛地说:“你必须马上去医院。”
  “没事,我吃点花生米压压,胃就好了。出去几天了,办公室还有一堆文件等我签发传阅。”张磊听朋友介绍,生吃花生米可以缓解返流性胃炎症状,出差总带一些花生米。他又用花生米的故事来安慰同事。
  “你不要命了,缺了你地球不转了?”
  “我真的没事,老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从车站下机车到郑州办事处,平时10多分钟的路程,商健搀扶着张磊,步履蹒跚走了半个多小时。
  “我现在真悔恨啊,如果我当初态度再坚决一些,如果我强行把他送到医院,如果……”忆起当初,商健深深地自责。
  “我们也常常劝他去医院系统地检查一次,可他总说忙,没时间。按说改调研员了该有空闲了吧,可他还是没时间。”常跟张磊下现场的郑州办事处安监室机辆监察队队长李勇慧说。
  “岗位退二线,责任不能退二线,工作不能退二线。”这是张磊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5月17日,拿到调研员任命后,张磊的妹妹张岩曾专门找哥哥认真地谈到体检的事,他也痛快地答应了。
  可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突如其来的事故调查工作……张磊把妹妹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
  5月23日,沪昆铁路因连日降雨发生客车脱线事故。铁道部紧急部署开展全路防洪安全大检查活动。
  身为调研员的张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拉网式的防洪安全大检查中。
  道口翻浆冒泥、危石看守点巡视不规范、郑西高铁防洪预案不到位……5天时间,张磊与铁道部武汉安全监察特派办检查组的同志一起,冒雨检查郑州局管内陇海、焦柳、宁西线和郑西高铁线路。张磊的笔记本上,各类问题记得密密麻麻。
  随后的6月9日,就是对轨道车挤坏道岔事故进行调查……高度紧张的工作,让他忘却了病痛,忘却了饥饿,忘却了劳累和休息。
  凶险总是在人们毫无防备时骤然而至。6月11日3时18分,回到家休息不足4小时的张磊,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事业和他眷恋的亲人、朋友。再过4天,就是他56岁的生日。
  张磊走了,带着病痛与未完成的事业。
  张磊没有走,万里铁道线上忠魂永生!
  
  《关于追授张磊同志
  “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的决定》
  张磊,男,1954年6月出生,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8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77年6月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原郑州铁路分局郑州机务段任司炉、副司机、司机、指导司机、京广车队副队长。1991年5月起,历任原郑州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室监察、副主任,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兼郑州铁路办事处安全监察室主任,郑州铁路办事处副主任、党工委委员,2010年5月任郑州铁路局安全监察室调研员。2010年6月11日,张磊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终年56岁。
  张磊同志参加铁路工作33年,从事安全监察工作20年,始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苦钻业务,认真负责,执著追求,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贡献了毕生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任调研员后,仍心系铁路安全,毫不懈怠、一如既往地工作在安全监察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铁路党员干部忠诚铁路事业的庄严承诺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入党誓言。张磊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铁路党员干部的坚强党性、高尚情操、优良品质、务实作风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了新时期铁路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奋发进取、拼搏奉献,在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经部政治部研究,决定追授张磊同志 “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部政治部号召,全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张磊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坚定信念、忠诚铁路事业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不断探索、把握安全规律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执著较真、严把安全关口的负责精神;学习他忘我工作、坚持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 “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坚定信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铁道部政治部2010年9月6日
  
  铁路安全监察部门
  部分职责
  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管理本安全监管办的日常事务。
  具体职责是:
  (一)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关系,统一管理安全监管办文件、安全监管办印章以及行政处罚专用印章。
  (二)负责运输安全执法人员管理,具体包括执法人员资格的初步审查、考核和日常培训,执法证件的发放、管理以及对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三)协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工作管理制度,统一受理行政处罚案件,对不当行政处罚行为提出纠正建议。
  (四)建立健全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参与事故调查,草拟事故认定书;负责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负责对参与事故调查人员的教育培训及监督检查。
  (五)安全监管办规定的其他事务。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承担安全监管办指定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安全监管办的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土地管理等专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各专业领域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行政许可审查及监督检查和相关行政处罚职责。安全监管办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参与、配合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或建议,督促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节选自《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职责规定》(2007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他文献
在潘传贤心中,狂草也就是大草,是真正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大写意。“它洋洋洒洒,大气磅礴,狂放多变,创作难度大,没有复得性。”    有人曾这样说:当我们第一次面对潘传贤的狂草作品,会觉得这些灵动而神奇的线条,如同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带我们进入一个奇异瑰丽的抽象王国。正是这神奇的草书入画图,让我们恍惚窥见了天地造化万物的影踪。  在潘传贤心中,狂草也就是大草,是真正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大写意。“它洋洋
期刊
1923年夏,鲁迅在今天西城区西四南大街  西边的砖塔胡同租了3间瓦房,  每月房租8块大洋,每间月租两块多一点儿。    1923年夏,鲁迅在今天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边的砖塔胡同租了3间瓦房,每月房租8块大洋,每间月租两块多一点儿。  1925年秋,21岁的丁玲跟22岁的胡也频,到北京西山碧云寺下一小山村租房,一个大院,两间瓦房,每个月租金9块大洋,每间月租4块多。  当时西山是远郊,远郊房租远远
期刊
在国际市场遇冷后,家乐福依然把“宝”押在中国。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那些重视价值链和谐共生、为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品牌才有可能赢得持续发展。    法国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进入2010年以来,家乐福的在华危机开始显现:3月22日,大连家乐福新华绿洲店正式关店,此前这家门店已亏损7年之久;6月,青岛一家企业为进驻家乐福,被迫支付各种高
期刊
“日本人如果要创业,那一定要先把这个行业研究透了再创业。”所以,当鞠川阳子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大有作为,中国的养老产业的建立迫在眉睫,那绝对不是虚张声势。    鞠川阳子5年前,她曾被周遭人笑称为“传教士”,在养老产业,她一直是孤独的拓荒者;5年后的今天,她的事业渐有起色,阳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门庭若市,使得她二度扩张门面,如今的她也被人尊称为“阳子总裁”。    她曾经苦口婆心地呼吁日本同行一起来中
期刊
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商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爱德华·斯坦菲尔德(Edward Steinfeld)携新书《融入我们的游戏: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西方》来到中国。    爱德华·斯坦菲尔德(Edward Steinfeld)他想传递给西方社会“中国是美国等国经济增长的助力器”的信息:“你们可以攻击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攻击中国的贸易赤字这样的问题,但不要忘记,在整个世界贸易的
期刊
为大企业客户量身制作“目录册”;将线上积  分与企业对员工评分相挂钩。“芭莎网”曼红蕾凭借  这两样法宝,成功将礼品选购实现个性化。    曼红蕾,芭莎网CEO。第一次见到她还是在大概两年前的一个创业论坛。那时芭莎网已经运营有两年的时间,并成功获得了某天使投资的第一笔风投资金。曼红蕾作为嘉宾讲述她的创业经历和心得。那时的她,对自己选择的网上礼品订购业务就充满了信心。她对芭莎网的定位是商务礼品订购,
期刊
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速录机,成功  的解决了文字录入与语音同步的问题。如今速  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钱小样学成了速录,兼职一天可以得到1000元的现金收入。这并不仅是电视剧中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速录师经常遇到这种情景。    青春励志偶像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有这样一个桥段,找工作屡次碰壁的钱小样,在周晋的建议下,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学习了速录技术。学成之后,为一个会议做五个
期刊
由“好”到“好”,是一个简单女子用寥寥几笔勾勒的简易生活。    王濛莎简介:  1982年 生于江苏无锡。 2006年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进修于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 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2009参加“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获“青年艺术精英奖”  2009年获得由“中国书画”举办的“中国媒体最关注的十大青年画家”大奖  2008
期刊
两座高山夹着龙川江,一座失意的小镇。镇上是散落的新房,破败的古老建筑,淳朴的居民。将你的目光在此停留多一点,会感受到昔日的辉煌,还有时代的伤痕。    与云南的诸多地方相比,黑井并没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只不过是夹在两座高山间的一座落魄失意的小镇而已。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略显破败的小镇,凭借其非凡的过往历史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青睐……    显赫一时的千年盐都  
期刊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迎接新年的地方,他们远离现代物质文明,过着“刀耕火种”般原始状态的生活,却从不为食物发愁,一个个活得快乐无比。这里的女孩漂亮迷人,并以嫁给“中国郎”为荣!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不仅处处风景如画,而且民风纯朴。在这里,人们脸上都带着善意的微笑,平时莫说凶杀、抢劫之类的暴力案件,就连“小偷”这样的词当地人听来都会感到陌生。    美国小姐感叹:这里是“世界上最诗意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