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基于对“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效果的调查,从系统论的视角探究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规范、有序、有效发展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教师远程培训;有效管理;系统论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远程培训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小學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在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种模式中,远程模式培训的教师数超过总培训人数的90%。实践证明,处于起始阶段的远程培训模式,在组织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构建有效的远程培训管理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全面了解远程培训情况,我们编制了网络调查问卷,邀请中西部地区实施“国培计划”的省份参与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参训学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员、辅导教师、培训机构管理员,共回收5411份问卷,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制约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方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远程培训是相对于传统集中培训的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有覆盖面广、低成本、交互性强、方便灵活等特性。同时,教与学的时空分离,组织管理地方化也是其显著特点。当参训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强、工学矛盾突显时,依靠行政权力的监管和督促是远程培训有序开展的主要手段。调查发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远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本地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但加强本地组织管理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管理松散,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针对管理员、辅导教师和参训教师的激励措施与绩效考评机制等还不健全,对培训组织、过程督促、效果监控与评价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组织松散和制度缺失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缺乏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 影响了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培训机构网络组班结构不完整
远程培训以虚拟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配置管理员和辅导教师,是目前远程培训平台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组班方式仅仅是考虑了教学的需要,忽视了远程培训实施过程中地方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跨区域的班级的学习率比不跨区域的班级要低,且跨区域班级的学习率与跨度(与班级管理员不在同一区域的班内学员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行政效力的组织管理往往遵循属地原则,跨区域的行政效力通常会失效。一些失去外在督促力量,学习自觉性差的学员就会掉队或放弃参训,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培训资源,影响了培训的效果。这是现有组班方式存在的缺陷,需要构建完整的组班方式,以兼顾平台有效组织教学和地方有效组织管理。
3.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
远程培训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含学习环境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学习环境主要是上网条件,有可登录互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是远程培训的设备条件,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的网络条件相对落后,计算机数量极为有限,加上教学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参训学员造成学习上的时间压力,使原本自主、灵活的远程培训成为参训学员的额外负担。学习指导主要国家级教学辅导团队,省级辅导团队,班级辅导教师团队,从不同层面给参训学员以辅导和引领。学员登录平台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时的指导和学习效果反馈,必然会产生“孤独”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动力。从近两年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各级辅导团队的指导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导致参训学员在“学习无助”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的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效管理策略
基于系统论观点,从管理层面来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一个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三方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包含三个要素的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设计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遴选参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管理培训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远程培训是开放的培训模式,参训人数多且相对分散是其显著特点,在参训教师学习自觉性不高的现实情况下,过程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是确保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管理就是控制,管理活动实际是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的两位一体”。我省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二元结构”的网络组班和“立体-互动”的学习支持的策略,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远程培训效果。
1.“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远程培训可持续
基于我省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经验,远程培训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级教育行政的组织管理。在近两年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精心构建了“省、市、县、校”四级组织管理体系,省设远程培训项目执行机构,全面负责全省远程培训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各市(州、地)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设市级管理员全面负责所属区域远程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各县(市、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设县级管理员全面负责所属区域远程培训项目的监管;校级管理员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担任,是参训教师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培训效果的直接检验者。各县(市、区)的行政手段监管是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各级管理员既要能行使行政监管权力,又要熟悉远程培训业务操作。
2.“二元结构”的网络组班模式有效解决管理盲区
远程培训通过培训平台以虚拟班级为单位进行,各班配有班级管理员和辅导教师,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和学习指导。然而,在实施过程中,100人左右的虚拟班级经常有跨地区组班情况,尤其在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培训中,也只有跨地区才能组班。实践证明,这种跨地区组班方式,往往导致班级管理员鞭长莫及,其督促监管效度会大大降低,甚至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我省探索“二元结构”的组班模式,采用教学班和行政班,教学班可跨地区组班,行政班只能以行政辖区为单位组班。培训平台必须要适应这种组班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培训过程中,管理员只需要监管所属辖区内的参训学员的学习动态,并能通过行政效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督促,消除远程培训监管的盲区,增强培训的实效。
3.“立体-互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培训质量
远程培训不仅要加强各级管理,更要做好学习支持服务。为此,我省着力打造了“三支队伍”,即业务管理员队伍、辅导教师队伍和指导专家队伍。业务管理员负责组织和督促学员学习;辅导教师负责指导学员的日常学习、组织研讨、答疑解惑;指导专家负责定期组织答疑和深度学习引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建了远程培训业务管理员、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和指导专家等多个工作QQ群。各QQ群间相互嵌套,形成一个QQ群网链,拓展了交流空间,增强了工作沟通的实效,最大限度优化了远程培训的管理过程,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能和质量。同时,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职责与奖励措施,有效激活“三支队伍”的工作动力,对远程培训项目的有效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焕,刘光霞,苏连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J].北京出版社,1991.
[2]唐永红,邵绍华.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调查研究[J].教师发展论坛,2011(11):7-10.
【关键词】教师远程培训;有效管理;系统论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远程培训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小學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在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种模式中,远程模式培训的教师数超过总培训人数的90%。实践证明,处于起始阶段的远程培训模式,在组织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构建有效的远程培训管理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全面了解远程培训情况,我们编制了网络调查问卷,邀请中西部地区实施“国培计划”的省份参与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参训学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员、辅导教师、培训机构管理员,共回收5411份问卷,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制约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方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远程培训是相对于传统集中培训的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有覆盖面广、低成本、交互性强、方便灵活等特性。同时,教与学的时空分离,组织管理地方化也是其显著特点。当参训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强、工学矛盾突显时,依靠行政权力的监管和督促是远程培训有序开展的主要手段。调查发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远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本地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但加强本地组织管理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管理松散,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针对管理员、辅导教师和参训教师的激励措施与绩效考评机制等还不健全,对培训组织、过程督促、效果监控与评价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组织松散和制度缺失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缺乏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 影响了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培训机构网络组班结构不完整
远程培训以虚拟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配置管理员和辅导教师,是目前远程培训平台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组班方式仅仅是考虑了教学的需要,忽视了远程培训实施过程中地方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跨区域的班级的学习率比不跨区域的班级要低,且跨区域班级的学习率与跨度(与班级管理员不在同一区域的班内学员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行政效力的组织管理往往遵循属地原则,跨区域的行政效力通常会失效。一些失去外在督促力量,学习自觉性差的学员就会掉队或放弃参训,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培训资源,影响了培训的效果。这是现有组班方式存在的缺陷,需要构建完整的组班方式,以兼顾平台有效组织教学和地方有效组织管理。
3.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
远程培训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含学习环境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学习环境主要是上网条件,有可登录互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是远程培训的设备条件,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的网络条件相对落后,计算机数量极为有限,加上教学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参训学员造成学习上的时间压力,使原本自主、灵活的远程培训成为参训学员的额外负担。学习指导主要国家级教学辅导团队,省级辅导团队,班级辅导教师团队,从不同层面给参训学员以辅导和引领。学员登录平台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时的指导和学习效果反馈,必然会产生“孤独”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动力。从近两年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各级辅导团队的指导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导致参训学员在“学习无助”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的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效管理策略
基于系统论观点,从管理层面来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一个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三方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包含三个要素的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设计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遴选参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管理培训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远程培训是开放的培训模式,参训人数多且相对分散是其显著特点,在参训教师学习自觉性不高的现实情况下,过程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是确保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管理就是控制,管理活动实际是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的两位一体”。我省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二元结构”的网络组班和“立体-互动”的学习支持的策略,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远程培训效果。
1.“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远程培训可持续
基于我省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经验,远程培训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级教育行政的组织管理。在近两年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精心构建了“省、市、县、校”四级组织管理体系,省设远程培训项目执行机构,全面负责全省远程培训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各市(州、地)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设市级管理员全面负责所属区域远程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各县(市、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设县级管理员全面负责所属区域远程培训项目的监管;校级管理员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担任,是参训教师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培训效果的直接检验者。各县(市、区)的行政手段监管是远程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各级管理员既要能行使行政监管权力,又要熟悉远程培训业务操作。
2.“二元结构”的网络组班模式有效解决管理盲区
远程培训通过培训平台以虚拟班级为单位进行,各班配有班级管理员和辅导教师,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和学习指导。然而,在实施过程中,100人左右的虚拟班级经常有跨地区组班情况,尤其在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培训中,也只有跨地区才能组班。实践证明,这种跨地区组班方式,往往导致班级管理员鞭长莫及,其督促监管效度会大大降低,甚至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我省探索“二元结构”的组班模式,采用教学班和行政班,教学班可跨地区组班,行政班只能以行政辖区为单位组班。培训平台必须要适应这种组班方式,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培训过程中,管理员只需要监管所属辖区内的参训学员的学习动态,并能通过行政效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督促,消除远程培训监管的盲区,增强培训的实效。
3.“立体-互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培训质量
远程培训不仅要加强各级管理,更要做好学习支持服务。为此,我省着力打造了“三支队伍”,即业务管理员队伍、辅导教师队伍和指导专家队伍。业务管理员负责组织和督促学员学习;辅导教师负责指导学员的日常学习、组织研讨、答疑解惑;指导专家负责定期组织答疑和深度学习引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建了远程培训业务管理员、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和指导专家等多个工作QQ群。各QQ群间相互嵌套,形成一个QQ群网链,拓展了交流空间,增强了工作沟通的实效,最大限度优化了远程培训的管理过程,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能和质量。同时,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职责与奖励措施,有效激活“三支队伍”的工作动力,对远程培训项目的有效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焕,刘光霞,苏连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J].北京出版社,1991.
[2]唐永红,邵绍华.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调查研究[J].教师发展论坛,2011(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