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孩子尽快进入小学生角色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升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面对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学校和家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学前做好孩子的情感心理引导、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学习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尽快进入小学生角色,迅速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儿教育 行为 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99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转折点,其生活主题、思维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有较大不同,孩子对此的适应程度将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过渡,对于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学前做好孩子进入小学的情感心理引导、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学习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尽快进入小学生角色,适应小学生活。
  一、加强情感心理引导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是环境、教育形式、生活作息制度还是学习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客观上会使孩子在入学的初期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会有部分孩子觉得无所适从,不习惯学校的生活和要求,甚至有的孩子会说“我不上学,我要回幼儿园”。要避免孩子出现入学适应困难和焦虑,幼儿园、教师、家长应该充分帮助入学前的孩子们在情感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自信地迎接小学生活。
  对孩子而言,小学是一个既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首先要让孩子产生向往、期待的情感,希望“做一个小学生”。参观小学可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及学习的憧憬与向往,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更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入学前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去小学看看,熟悉一下新学校的校园环境,参观小学生的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堂和课间活动等,让他们近距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满足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当小学生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其次是让孩子对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有初步的心理上的认识。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让孩子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要认真学习。家长和老师要在儿童入学前进行角色转变的演练。如,对他们的称谓上,在幼儿园里叫“小朋友”,而在小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要称呼“某某同学”,在家庭中或幼儿园、学前班进行角色演练时,家长、老师都要称儿童为某某同学,这样来启发儿童入学后当学生的角色意识,并可常常对儿童讲:“上了学就是一名学生了,就要遵守学校纪律,和同学搞好团结,尊敬老师,爱惜公物等,这些都是学生要做到的”。通过这些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同,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行为习惯都有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成人,而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变化。家长应该在幼儿上大班的时候开始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帮助建立时间概念,学会管理时间,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件事或完成任务。入学前,在生活习惯上要改变一下,让孩子按照学校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入园进行活动等。此外,每天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吃饭和穿脱衣裤一定要让他自己来,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孩子设置自我空间,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学会自己收拾书包、摆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需要的用品,爱护并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在幼儿园的前书写练习中,孩子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在下笔前先仔细观察,不随意涂改,特别是少用橡皮擦。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字,每天做几道10以内的算术题等,但要防止小学化,应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静静看看画书、画些画等等,要求做这些事时一心一意不讲话,不能时常站起来走动或左顾右盼。开始的时间可以是10—20分钟后,以后再适当的延长。这些有意识的训练,家长一定要在鼓励和表扬中进行,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千万别一次次手把手地教他,要让他逐步领悟。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
  第三,培养规则意识。小学与幼儿园相比,规则、规范上的要求会更多、更细致一些,孩子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学会管理自己。如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在室内大声喧哗、追跑;遇到人多时要排队,不拥挤;东西用过后要放回原处,不乱扔;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规则,认真听完老师及同伴的发言讲话,不插嘴;外出时不要乱窜马路,学会看清红绿灯,走人行横道等,逐步养成按规则行动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规则,强化规则意识。
  三、加强生活学习能力培养
  一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 ,帮老师整理教室等等。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二是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在形式上,大班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例如:要求孩子背上书包,书包里放上简单的学习用品,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大班的教学活动可逐渐延长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学习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通过幼儿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不久孩子就会自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折纸、画画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通过绘画,使孩子能熟练用笔,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
  此外,还应当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快速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教育小学化与幼小衔接是两个本质不同的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又同时存在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果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入,就可能导致幼小衔接工作倾向于小学化,势必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剖析解读。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98  一、幼
传统的说明文教学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新课改推行的互动学习法、阅读教学法、表演教学法恢复了其艺术性、可读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反思教学法、思索性
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加强解题后的反思是充分发挥解题教学功能的有效途径.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不能够只讲人生的美好和人生的价值,要根据初中生自残、自杀和残害他人生命的原因,进行教学.
新课标提出要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中学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工业4.0”时代对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政策的到来,中职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
目的 :研究在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进行干预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对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惊醒了分析,并从混合料拌合、机械使用等角度分析了对策,为以后施工提供了参考。 Based on the previous constructio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思想品德课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学会学习,尤其是乐学在思想品德课内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采取创新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