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经我院确诊需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全凭静脉麻醉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41例。全凭静脉麻醉组:异丙酚1mg/kg+瑞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诱导插管,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静吸复合麻醉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2mg/kg行静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比较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结果 麻醉后,MAP、HR均有所下降,静吸复合麻醉组下降更为明显;全凭静脉麻醉组MAP及HR升高较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全凭静脉麻醉组趋于平稳,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但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全凭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静吸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麻醉方法效果较好,但全凭静脉麻醉更趋平稳,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麻醉方法,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新型靶控输注技术将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等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持续泵入来维持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1]。已在部分手术中逐渐代替了静吸复合麻醉[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114例即将行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术中的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114例即将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组57例患者采用凭静脉麻醉, 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4.5±17.5)岁;体重42~69kg,平均体重(53.5±15.5)kg;静吸组57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男31例, 女2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3.5±17.5)岁;体重42.5~67.5kg,平均体重(52.5±14.5)k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身体及心理状态良好,各重要器官如心、肝、肺、肾无明显异常,血液检查未见异常;同时排除有神经疾病史的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
3.麻醉方法:全凭组麻醉方法:本组57例患者术前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进行呼吸道清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注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16次/min,潮气量8~10ml/kg;氧吸入浓度100%以微量泵靶控输注3~4mg/(kg·h)丙泊酚和8~10μg/(kg·h)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切口过程中对丙泊酚浓度进行下调,术毕停止输注,术毕30min后停止瑞芬太尼输注 清醒后恢复自主呼吸时拔管静吸组麻醉方法:本组57例患者插管前常规处理方法同观察组,气管插管后5min给予1.5~2.5%异氟醚加深吸入,观察患者呼气末浓度达到0.8MAC,间断注射0.04mg/(kg·h)维库溴铵1μg/kg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中呼气末浓度维持在0.9~1.2MAC之间,关闭切口过程中停止吸入异氟醚,泵注丙泊酚,清醒后恢复自主呼吸时拔管。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
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但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全凭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静吸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讨论: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时效阿片类镇痛药是阿片μ受体激动剂,其药理作用是可被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在静脉持续输注条件下迅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其特点是作用时间短、起效快、消除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少、无蓄积,因此,问世已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强度是阿芬太尼的20~30倍丙泊酚也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短效快速静脉麻醉药物,其特点是持续输注后无蓄积,且停药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示,全凭组与静吸组114例患者术中均无知晓,结果显示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全凭组57例患者中3例术中发生体动,发生率为5.26%;静吸组57例患者中9例术中发生体动,发生率为15.79%;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果提示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静脉持续输注条件下迅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得以维持。因此,术中能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对术中的牵拉等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
大量研究已证实,静吸复合麻醉时,由于异氟醚的持续吸入,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而且术中躁动的发生率较高,从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 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显示,全凭组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选择任何一种麻醉方式,不仅要考虑麻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其安全性,全凭静脉麻醉以诱导平稳、苏醒快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全凭静脉麻醉更使按比例调整血浆浓度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此方向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全麻患者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9~325.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
【摘要】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经我院确诊需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全凭静脉麻醉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41例。全凭静脉麻醉组:异丙酚1mg/kg+瑞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诱导插管,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静吸复合麻醉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2mg/kg行静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比较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结果 麻醉后,MAP、HR均有所下降,静吸复合麻醉组下降更为明显;全凭静脉麻醉组MAP及HR升高较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全凭静脉麻醉组趋于平稳,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但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全凭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静吸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麻醉方法效果较好,但全凭静脉麻醉更趋平稳,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麻醉方法,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新型靶控输注技术将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等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持续泵入来维持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1]。已在部分手术中逐渐代替了静吸复合麻醉[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114例即将行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术中的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114例即将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组57例患者采用凭静脉麻醉, 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4.5±17.5)岁;体重42~69kg,平均体重(53.5±15.5)kg;静吸组57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男31例, 女2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3.5±17.5)岁;体重42.5~67.5kg,平均体重(52.5±14.5)k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身体及心理状态良好,各重要器官如心、肝、肺、肾无明显异常,血液检查未见异常;同时排除有神经疾病史的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
3.麻醉方法:全凭组麻醉方法:本组57例患者术前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进行呼吸道清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注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16次/min,潮气量8~10ml/kg;氧吸入浓度100%以微量泵靶控输注3~4mg/(kg·h)丙泊酚和8~10μg/(kg·h)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切口过程中对丙泊酚浓度进行下调,术毕停止输注,术毕30min后停止瑞芬太尼输注 清醒后恢复自主呼吸时拔管静吸组麻醉方法:本组57例患者插管前常规处理方法同观察组,气管插管后5min给予1.5~2.5%异氟醚加深吸入,观察患者呼气末浓度达到0.8MAC,间断注射0.04mg/(kg·h)维库溴铵1μg/kg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中呼气末浓度维持在0.9~1.2MAC之间,关闭切口过程中停止吸入异氟醚,泵注丙泊酚,清醒后恢复自主呼吸时拔管。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
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术中有无知晓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但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全凭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静吸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讨论: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时效阿片类镇痛药是阿片μ受体激动剂,其药理作用是可被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在静脉持续输注条件下迅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其特点是作用时间短、起效快、消除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好、不良反应少、无蓄积,因此,问世已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痛强度是阿芬太尼的20~30倍丙泊酚也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短效快速静脉麻醉药物,其特点是持续输注后无蓄积,且停药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示,全凭组与静吸组114例患者术中均无知晓,结果显示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全凭组57例患者中3例术中发生体动,发生率为5.26%;静吸组57例患者中9例术中发生体动,发生率为15.79%;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果提示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静脉持续输注条件下迅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得以维持。因此,术中能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对术中的牵拉等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
大量研究已证实,静吸复合麻醉时,由于异氟醚的持续吸入,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而且术中躁动的发生率较高,从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 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显示,全凭组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选择任何一种麻醉方式,不仅要考虑麻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其安全性,全凭静脉麻醉以诱导平稳、苏醒快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全凭静脉麻醉更使按比例调整血浆浓度成为可能,今后应加强此方向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全麻患者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9~325.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