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人生的况味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达观的、超然的思想: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苏轼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我们以为它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可是苏东坡说不要理會它,这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它们全都否定了。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打击。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麻木迟钝地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所以,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途中遇雨,实际上是写苏东坡面对人生打击与摧伤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境界。苏轼晚年被贬到海南,还写出了“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句子。所谓“吟啸”就是吟诗唱歌,那代表了一种赏玩的心情。一个人,要训练自己在心情上留有一个空闲的余裕。我们不但不被外界的环境打倒,而且还能够观察、能够欣赏、能够体会。人,不只是在顺利的环境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在困难的环境之中,也一样能够完成自己。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赏玩的余裕。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的“我”虽然没有马,但是有竹杖,还有芒鞋。他觉得它们很轻快,比骑着马还舒适。很多人对物质的欲望像一个无底洞,即所谓“欲壑难填”。如果一个人永远处在物欲的笼罩之下,永远被欲望所控制,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任何了悟。辛弃疾有两句词说:“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意思是我们不要逃避春天的阴雨而不肯出门,否则,整个春天经常都是阴雨天气,难道我们就把整个的春天都放过去吗?有的人老抱怨,我没有马骑,所以不肯出门。那如果你永远没有马,难道就永远不出门了?苏东坡现在没有马,也没有雨具,但是他在风吹雨打之中依然吟啸徐行,走自己的路。他说,我就要像那渔夫一样,在风吹雨打之中也要出去,任凭我的一生遇到多少风吹雨打,我都不怕。这是多么强有力的自持、自立和自信!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天那种乍暖还寒的寒冷就是“料峭”,但它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微冷”,说得很好,人在醒觉之后,会有一点儿冷的感觉。但后面的“山头斜照却相迎”,一下子将寒冷全驱散了。“相迎”二字很妙,当你刚刚从风雨寒冷中经过,忽然一抬头,看到了山头西斜的太阳,心中马上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下雨之后终究会晴,就会对宇宙之间的循环有了一种了悟,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向来”,就是我们过去所来的地方。苏东坡说,我回头看一看我过去所来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不是很凄凉吗?这实际上是指他平生所经受的那些打击和苦难。他说,我现在悠然自在地走我自己的路,走向我自己所追求的那个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也就是说,他现在已超脱于风雨阴晴之上了。“风雨”和“晴”指的是什么?“风雨”是打击,是一种不幸;“晴”是一种温暖,是幸。“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是,打击和不幸也好,温暖和幸福也好,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现在,他已经不只是达观,而是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达。
  摘自《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没有GPS张骞是怎么找到大月氏的  提到“丝绸之路”,人们首先会想到张骞。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张骞率使节团从长安出发向西寻找大月氏。上过初中的人,都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几乎所有人都能接着往下讲,张骞中途被匈奴人捉住,一关十年,逃出来后,他矢志不渝,终于找到了大月氏,从而开辟“丝绸之路”。这个故事似乎太家喻户晓了,听起来没什么新意。但是且慢,历史就怕细看。如果你把历史
可能我是个奇怪的人,但我很快乐。  我奇怪得不得了,  從乌云里落下的雨,  却闪着银色的光。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却长出了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牵牛花,  “啪”的一声自己就开了。  我奇怪得不得了,  问谁,谁都笑着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呀!”
微妙地享乐,微妙地受苦。  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愁忧,但跃出古池的青蛙或许又带来了百年愁忧。其实,芭蕉的一生既是享乐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里都显而易见。为了微妙地享乐,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为使人生幸福,
提起霸王花,大家通常会想起警匪片中的女子特警队员,可这里所说的霸王花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植物花卉,它营养丰富又极具食疗价值,被誉为“花馔之魁”。  霸王花(Hvlocereus undatus(Haw.)Britt.et Rose)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原产墨西哥、广西一带,现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以广州、肇庆、佛山、岭南等为主产区,其花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菩萨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風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
佛手瓜又名合手瓜,拳头瓜、洋丝瓜、菜肴梨、万年瓜、福寿瓜等,它既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又是一种很好的蔓性园林花卉,房前屋后栽种一两棵,既可食用又可观赏。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基本上无病虫害,被称之为“保健蔬菜”、“超级蔬菜”。  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8世纪传入美国,后传到欧州,再传入非洲,同世纪传入东南亚各国,日本在1917年从美国引入,约在19世纪传入我国,在中国长江以南各
甲午年春,与朋友去南京看梅花,同时吃到了很鲜的冬笋。  在元墓的明代老梅树下,忽然想起一件考古的故事,就是当年给朱元璋修墓的时候工人们忽然挖到了三国孙权的墓,这就不得不秉报朱元璋,是继续修?还是换地方?或者是把孙权的墓移走?朱元璋想了想只说了一句话:权亦是好汉子,就留他在此处守墓也好。可以说,到南京元墓看梅花,是一举三得的事,梅花也看了,顺便还看了朱元璋和孙权的墓。再加上道边有卖鸭血汤和小烧饼的,
巨人的史书  “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汉译为“险峻的山峰”。  阿斯哈图在哪里?阿斯哈图在天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北部,克什克腾旗境内,大兴安岭南端黄岗峰北。  去阿斯哈图怎样走?从赤峰启程至克什克腾旗委经棚镇,再往北行三小时,若是夏季,那将是一次绿色的旅程。人和车始终在起伏的草原上穿行,淹没在望不见边际的绿色之中。偶尔掠过大片的紫花苜蓿和在风中摇曳的白色雏菊。  是什么原因让你走那么远的路去阿斯哈图
千古风流人物,我最崇拜的男神就是苏东坡。前段时间,经好友的推荐,我有幸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竟一见倾心,进而痴迷不已。  苏东坡在文学、艺术和人格上的魅力,经过林语堂先生的转译,不但没有丝毫的折损,反而更加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语堂先生之所以选择苏东坡作为传主,与其说是出于对他的个人偏爱,倒不如说是古今两位才子的惺惺相惜,更是把他看作是自己在精神和道德上想达到却达不到的那种至高境界。  
徐嘉馨 女,生于1999年,內蒙古通辽人。现就读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热爱文学创作,曾于2018年、2019年入选第九届、第十届“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参与“红色基因丛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