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是一把证明自身价值的标尺。它已不再是企业的防御工具,已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目前的市场对知识产权需求极度强烈。而谷歌刚刚上演了一出以专利为主要诉求的收购大戏,把科技行业追逐专利的场面推向高潮。
愈演愈烈的专利竞赛
今年,谷歌启动了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宗并购:砸下125亿美元巨资,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溢价63%,反映出谷歌志在必得;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体现出谷歌心情迫切。125亿美元,至少为它换回17000项授权专利和7500项专利申请。
谷歌CEO拉里•佩奇说得很直接,他告诉全世界:“我们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就是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专利实力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我们抵御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竞争威胁。”
谷歌鲸吞摩托罗拉移动,让人们感受到科技行业一场特殊竞赛的激烈。其实,专利火爆的背后是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它关系到一家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企业重视专利的原因,早已从保护知识产权转向打压竞争对手,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种改变在欧美国家尤其突出,欧洲专利局在2007年的一份未来专利系统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专利已不再只是企业的防御工具,它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在当时接受欧盟委员会征询的企业中,有18.7%坦承申请专利的目的就是要阻止竞争对手。不难想象,在竞争最激烈的科技行业,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只会更多。
专利同时扮演着“矛”与“盾”,柯达就是一个例子。柯达的专利技术被广泛应用在85%的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中,其准备出售的1000项专利中,包括其指控苹果和RIM侵犯的图像预览专利。此前,三星和LG为了结与柯达的专利官司耗资总额超过9亿美元。据境外媒体报道,苹果、微软、谷歌、三星等科技业巨头都已开始与柯达接触,准备以高价购得这些专利。“柯达专利的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对于苹果而言,如果它们落入谷歌和微软手中,iPad和iPhone可能将面临如影随形的专利诉讼。”马利特的分析道出了这些专利的价值所在。
全球经济低迷,专利市场却牛气冲天。
北电的6000多项专利卖出了45亿美元,平均每项专利的价格将近75万美元,几乎相当于过去几年中电脑、软件和通信专利平均交易价格的4倍。一些分析师预计,谷歌所掏的125亿美元中,有一半以上用在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上,相当于谷歌为每项专利至少付出25万美元。
商业竞争不可能靠上法庭来分胜负,但法庭做出的专利侵权案判决结果,却可能影响竞争天平的摆向。近两年,围绕专利的诉讼直教人眼花缭乱。专利咨询公司GeneralPatentCEO亚历山大•珀托拉克形容说:“如果画一幅谁在起诉谁的图画,你将看到的是一个混战的星球。”
谷歌说,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涉及多达25万项专利,其中大部分值得商榷。它认为竞争对手希望针对这些可疑的专利“征税”,从而推高Android设备的售价。
重划势力版图
市场份额从24%跌至12%需要多久?知名电信业分析师汤米•霍宁替诺基亚作出的回答是短短三个季度。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狠心地将诺基亚的国际信用评级下调两档至BBB-,距离“垃圾评级”只有一步之遥。RIM也是一家处境尴尬的公司。一年多之前,人们还看好它,现在,人们开始用“没落”来形容它。
美国著名投资网站Seekingalpha相信,摩托罗拉移动被收购后,诺基亚将是下一块引人垂涎的肥肉,“微软资金充裕,完全可以立刻以现金收购诺基亚。RIM对苹果意义更大,苹果正在密锣紧鼓地扩大其专利库,它完全有能力把诺基亚和RIM都买下来。”这些观点听起来很疯狂,却不过是一家之言。
现实总是残酷的,诺基亚和RIM一步步走下神坛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专利不是一家科技公司长胜的灵药。MDBCapital的一项最新调研结果,截至目前,RIM和诺基亚拥有的与移动设备有关的专利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冠亚军。
这场把大多数主流IT公司卷入其中的专利大战,其驱动力量是行业势力版图急速改变。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格局正在生成之中,有野心的公司都想成为主导力量。苹果和微软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合计出资45亿美元,成功瓜分北电的6000余项专利,它们在这次“捕猎”中击败了另一个主要“猎手”——谷歌。令微软和苹果暂时“同仇敌忾”的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科技业两大主战场,谷歌动了它们的奶酪。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ndroid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48%的份额,创历史新高。ABI的报告则显示,Android的平板电脑已经强占了全球20%左右的市场份额。
虽然诺基亚在近日驳斥了将被微软收购的传闻,但它改变多年传统,结束单一使用Symbian操作系统,选择与微软携手却是不争的事实。眼下,业内开始讨论轮廓初现的新“三国”——苹果、微软+诺基亚、谷歌+摩托罗拉移动。
无独有偶,华为和中兴的专利战背后,则是全球通信设备行业大洗牌。
4月底5月初,华为和中兴打响了专利之战。就在它们互相开火之前,华为刚刚了结与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关于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纷争,中兴则与爱立信开始了以专利为名义的互讼。这些专利战的细节让外界看到,维护知识产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市场份额及其背后的真金白银。
几经淘汰,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朗等通信设备巨头已经深感寒意,北电更是提前离席,两家中国公司却逆市成长。在全球市场,华为和中兴已告别追赶巨头的小个子身份,分别跃居行业第二和第五位。
有观点称,未来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看点可能不是爱立信与华为的老大之争,而是“中华”对决,这场战争或许只能交给市场和法律来决断。
“当一个领域的格局变动并有新人进入时,就会导致不稳定。”说这话的是VMwareCEO保罗•马瑞茨,他在职业生涯中见证了许多专利冲突,眼下的情景令他想起上世纪90年代自己在微软的工作经历。彼时,微软正高速扩张,对老牌科技巨头构成威胁。为了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大战,微软不得不主动找到那些巨头表达尊敬并获得使用其关键知识产权的许可。
阻碍创新
面对席卷全球的专利战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开始帮助企业亡羊补牢或是未雨绸缪。然而,对于科技业来说,治理混乱的专利战局面终究只能治标,反思专利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是治本之举。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卡尔•夏皮罗提出了著名的“专利的丛林法则”,意思是知识产权具有重叠性,开发新技术的主体必须在专利的丛林中披荆斩棘,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专利技术的使用许可。由于专利被累积起来,并且被不同主体拥有,一些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极其重要的专利就会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专利丛林法则使技术发展僵化,甚至阻碍创新。
实际上,现今科技行业中的很多创新来自对已有技术的小幅升级,这使得所有企业都有可能侵犯其他企业的专利。当一家公司拥有一项核心专利后,其他公司尤其是其竞争对手们就想要知道自己是否也拥有类似专利。
“专利情况无非就是你告我或我告你,15年来一直如此,但现在情况更糟了。专利不是创新,而是阻碍别人创新的绊脚石。”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顾问肯特•沃克如是说。
除了竞相储备专利的科技公司,科技产业链上也活跃着一些“寄生虫”,它们手握大量重要专利,作为捞上一笔的武器和诱饵。
面对此起彼伏的专利纠纷,愤怒的咆哮已经响起:科技企业应该把精力和资源放在创新上,现时的专利大战却在把财富从创新者手中转移到毫无创新动力的投资者手中,会扰乱整个创新机制的运行。
目前的市场对知识产权需求极度强烈。而谷歌刚刚上演了一出以专利为主要诉求的收购大戏,把科技行业追逐专利的场面推向高潮。
愈演愈烈的专利竞赛
今年,谷歌启动了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宗并购:砸下125亿美元巨资,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溢价63%,反映出谷歌志在必得;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体现出谷歌心情迫切。125亿美元,至少为它换回17000项授权专利和7500项专利申请。
谷歌CEO拉里•佩奇说得很直接,他告诉全世界:“我们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就是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专利实力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我们抵御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竞争威胁。”
谷歌鲸吞摩托罗拉移动,让人们感受到科技行业一场特殊竞赛的激烈。其实,专利火爆的背后是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它关系到一家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企业重视专利的原因,早已从保护知识产权转向打压竞争对手,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种改变在欧美国家尤其突出,欧洲专利局在2007年的一份未来专利系统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专利已不再只是企业的防御工具,它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在当时接受欧盟委员会征询的企业中,有18.7%坦承申请专利的目的就是要阻止竞争对手。不难想象,在竞争最激烈的科技行业,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只会更多。
专利同时扮演着“矛”与“盾”,柯达就是一个例子。柯达的专利技术被广泛应用在85%的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中,其准备出售的1000项专利中,包括其指控苹果和RIM侵犯的图像预览专利。此前,三星和LG为了结与柯达的专利官司耗资总额超过9亿美元。据境外媒体报道,苹果、微软、谷歌、三星等科技业巨头都已开始与柯达接触,准备以高价购得这些专利。“柯达专利的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对于苹果而言,如果它们落入谷歌和微软手中,iPad和iPhone可能将面临如影随形的专利诉讼。”马利特的分析道出了这些专利的价值所在。
全球经济低迷,专利市场却牛气冲天。
北电的6000多项专利卖出了45亿美元,平均每项专利的价格将近75万美元,几乎相当于过去几年中电脑、软件和通信专利平均交易价格的4倍。一些分析师预计,谷歌所掏的125亿美元中,有一半以上用在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上,相当于谷歌为每项专利至少付出25万美元。
商业竞争不可能靠上法庭来分胜负,但法庭做出的专利侵权案判决结果,却可能影响竞争天平的摆向。近两年,围绕专利的诉讼直教人眼花缭乱。专利咨询公司GeneralPatentCEO亚历山大•珀托拉克形容说:“如果画一幅谁在起诉谁的图画,你将看到的是一个混战的星球。”
谷歌说,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涉及多达25万项专利,其中大部分值得商榷。它认为竞争对手希望针对这些可疑的专利“征税”,从而推高Android设备的售价。
重划势力版图
市场份额从24%跌至12%需要多久?知名电信业分析师汤米•霍宁替诺基亚作出的回答是短短三个季度。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狠心地将诺基亚的国际信用评级下调两档至BBB-,距离“垃圾评级”只有一步之遥。RIM也是一家处境尴尬的公司。一年多之前,人们还看好它,现在,人们开始用“没落”来形容它。
美国著名投资网站Seekingalpha相信,摩托罗拉移动被收购后,诺基亚将是下一块引人垂涎的肥肉,“微软资金充裕,完全可以立刻以现金收购诺基亚。RIM对苹果意义更大,苹果正在密锣紧鼓地扩大其专利库,它完全有能力把诺基亚和RIM都买下来。”这些观点听起来很疯狂,却不过是一家之言。
现实总是残酷的,诺基亚和RIM一步步走下神坛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专利不是一家科技公司长胜的灵药。MDBCapital的一项最新调研结果,截至目前,RIM和诺基亚拥有的与移动设备有关的专利和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冠亚军。
这场把大多数主流IT公司卷入其中的专利大战,其驱动力量是行业势力版图急速改变。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格局正在生成之中,有野心的公司都想成为主导力量。苹果和微软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合计出资45亿美元,成功瓜分北电的6000余项专利,它们在这次“捕猎”中击败了另一个主要“猎手”——谷歌。令微软和苹果暂时“同仇敌忾”的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科技业两大主战场,谷歌动了它们的奶酪。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ndroid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48%的份额,创历史新高。ABI的报告则显示,Android的平板电脑已经强占了全球20%左右的市场份额。
虽然诺基亚在近日驳斥了将被微软收购的传闻,但它改变多年传统,结束单一使用Symbian操作系统,选择与微软携手却是不争的事实。眼下,业内开始讨论轮廓初现的新“三国”——苹果、微软+诺基亚、谷歌+摩托罗拉移动。
无独有偶,华为和中兴的专利战背后,则是全球通信设备行业大洗牌。
4月底5月初,华为和中兴打响了专利之战。就在它们互相开火之前,华为刚刚了结与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关于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纷争,中兴则与爱立信开始了以专利为名义的互讼。这些专利战的细节让外界看到,维护知识产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市场份额及其背后的真金白银。
几经淘汰,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朗等通信设备巨头已经深感寒意,北电更是提前离席,两家中国公司却逆市成长。在全球市场,华为和中兴已告别追赶巨头的小个子身份,分别跃居行业第二和第五位。
有观点称,未来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看点可能不是爱立信与华为的老大之争,而是“中华”对决,这场战争或许只能交给市场和法律来决断。
“当一个领域的格局变动并有新人进入时,就会导致不稳定。”说这话的是VMwareCEO保罗•马瑞茨,他在职业生涯中见证了许多专利冲突,眼下的情景令他想起上世纪90年代自己在微软的工作经历。彼时,微软正高速扩张,对老牌科技巨头构成威胁。为了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大战,微软不得不主动找到那些巨头表达尊敬并获得使用其关键知识产权的许可。
阻碍创新
面对席卷全球的专利战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开始帮助企业亡羊补牢或是未雨绸缪。然而,对于科技业来说,治理混乱的专利战局面终究只能治标,反思专利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是治本之举。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卡尔•夏皮罗提出了著名的“专利的丛林法则”,意思是知识产权具有重叠性,开发新技术的主体必须在专利的丛林中披荆斩棘,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专利技术的使用许可。由于专利被累积起来,并且被不同主体拥有,一些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极其重要的专利就会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专利丛林法则使技术发展僵化,甚至阻碍创新。
实际上,现今科技行业中的很多创新来自对已有技术的小幅升级,这使得所有企业都有可能侵犯其他企业的专利。当一家公司拥有一项核心专利后,其他公司尤其是其竞争对手们就想要知道自己是否也拥有类似专利。
“专利情况无非就是你告我或我告你,15年来一直如此,但现在情况更糟了。专利不是创新,而是阻碍别人创新的绊脚石。”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顾问肯特•沃克如是说。
除了竞相储备专利的科技公司,科技产业链上也活跃着一些“寄生虫”,它们手握大量重要专利,作为捞上一笔的武器和诱饵。
面对此起彼伏的专利纠纷,愤怒的咆哮已经响起:科技企业应该把精力和资源放在创新上,现时的专利大战却在把财富从创新者手中转移到毫无创新动力的投资者手中,会扰乱整个创新机制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