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四世同堂》在北京演出前,已从各地收回了1000多万元票房。以话剧市场的票房衡量,这绝对算得上“成績骄人”。
《四世同堂》在台湾首演时,连战坐在头排;转到深圳时,院线老板望着满场的人感叹:深圳剧场终于出现了“爆满”;导演田沁鑫本来最担心石家庄站,但开演五分钟前,没买到票的观众挤坏了剧场的门。
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是超强的阵容。没有任何一部话剧如《四世同堂》这般能够云集孙红雷、黄磊、陶虹、殷桃、秦海璐等诸多影视明星。去台湾演出时,著名娱乐节目制作人王伟忠看到演员名单后唏嘘:“这个戏就是话剧界的《建国大业》啊!”
而既能拉来大明星,又不用巨额开支,得益于田沁鑫所在的体制:中国国家话剧院。“如果是民营院团,支付演员的报酬就是大开销。”田沁鑫坦率地告诉记者,“但在我们这部戏,‘腕儿们’拿的都是基本演出工资。”
2011年4月20日晚,在“壹戏剧大赏”中,田沁鑫执导的话剧《四世同堂》夺得最重量级的奖项——年度大戏。
做戏十四年,从话剧、音乐剧到戏曲;游走在体制内外、文化与商业力量交汇处,排了近二十部戏的田沁鑫如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赢家。
“我要二十万,我要做话剧”
“今年是您做导演的第几个年头?”
“从第一部戏《断腕》上演到现在,算起来,已经做了十四年了。”田沁鑫陷入沉思。
的确,弹指一挥间,十四年过去了,田沁鑫早已不是当初戏曲学校那个热爱电影,每天坚持骑一个半小时自行车去电影学院听戴锦华的课的“刀马旦”。
1997年中戏毕业之后,田沁鑫揣着向母亲借的2000块钱,跑到深圳,在一家民营广告公司做广告。在这个被田沁鑫形容为“中国最能感受到资本压榨”的城市里,她过得并不愉快。在帮公司盈利98万元后,老板许诺的二万五千元的奖金迟迟没有到账。后来,她找了一个哥们扮成“黑社会”找老板讨薪。老板说:“我没有钱。跪下可以,但就不能给你钱。”
深圳一年,田沁鑫只看过两场戏,一场是安徽省黄梅剧团来深圳的巡演,一场是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奏会,其他的演出不是在“夜总会”就是在“歌舞厅”。
田沁鑫决定返京的唯一理由是“骨子里还是割舍不下话剧”。
刚回北京,处处是困境,毕业后,田沁鑫的档案放在北京京剧院,体制展现出“温柔”的一面。按田沁鑫的话说:“一年没上班,自己跑出去了,单位没把我开了就不错。”但是,她没戏可导。
某日,在中关村开电脑公司的同学叫她去玩。她踏着一双片儿鞋晃荡跑过去。同学说:“你怎么混那么惨。我带你买双鞋去吧。”田沁鑫摇头。“那我给你两千块钱。”“不行,太少。”“那你要多少?”“我要二十万,我要做话剧。”
经历种种曲折,田沁鑫最终“牵手”话剧《断腕》,那一年,日历上刻着1997。
因为没有做市场推广,仅凭着舞蹈家金星的名气,《断腕》的上座率差强人意。但是演员强烈的感情投入和强烈的肢体语言,却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年底,《北京日报》评选出年度最好看的三部话剧:《断腕》、《生逢其时》、《古玩》。
《断腕》并没有改变田沁鑫的际遇,她仍旧是一个每日穿着片儿鞋、在北京晃荡的女青年。直到某一个看戏的夜晚,她被当年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赵有亮叫住,问:“你是田沁鑫吧,我看了《断腕》,我们缺女导演。你愿意来吗?我调你进来。”
时隔多年,她仍能真切地想起那时的情形:自己手足无措,清醒而镇定地发蒙。心里有声音一直在说:“这事不靠谱。人家就那么一说,不要当真。”
而后的故事就稍显俗套,赵有亮院长力排众议,将田沁鑫调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
“文化是一种活法儿”
1999年,孟京辉开始做《恋爱的犀牛》,田沁鑫也开始了她的《生死场》。这部戏也成为她舞台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那时候田沁鑫没有名气,但是状态却非常纯净:“睁开眼睛就写作,也没别的事,我现在就很感动于我那时候的纯净。”
萧红写《生死场》的时候,是饿着肚子在写的。
田沁鑫做生死场的时候,是在一个没有暖气的房间里,吃烧饼就着凉水。
田沁鑫说:“《生死场》触动我的,是那种非爱非恨的生活图景,以及面对生老病死不动情动性的麻木的态度。这恰与当时某些现代社会中的景象相似。”
最终,《生死场》在舞台的呈现是完全田沁鑫式风格的。萧红的文字里孩子气的可爱,温柔的悲观和宿命感,在舞台上被呈现出来的是苍凉、血性和义烈。原来没有关系的赵三和二里半因为子女的恋爱相互纠缠。人物的造型极其夸张,吸收了现代绘画的元素。
“我所有注重的这些,包括肢体语言和演员动作上的张力,以及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一直贯穿于我的戏剧创作中,这使得现代观众、青年观众也可以喜欢这些戏。不管这些戏是近代的还是古代的。”田沁鑫回忆说。
1999年6月,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生死场》首次上演,全国戏剧界便为之一震,称之为“植根现代文学沃土的奇葩”。无数观众在剧场里“声嘶力竭”地叫好。青年演员任程伟谈到第六次复演《生死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每次排《生死场》,听到舞台上回荡的锁呐声,胸中总有一股热血在奔涌。”
《生死场》红了,田沁鑫也红了。
此后,《赵氏孤儿》、《1699桃花扇》、《红玫瑰与白玫瑰》……田沁鑫将这些经典一部一部搬上了舞台。
这些年里,田沁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我一直在坚持排演一些中国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能通过舞台上的立体呈现传递给观众的。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它是一种活法儿。我的话剧是以情感为纽带,勾连起观众情感的。戏剧的内容必须是有品质的,形式则应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我在创作过程中,会使用快速的节奏,用一些观众可感可知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不会觉得距离遥远,不会觉得无趣,这样更容易让年轻一代认同我们的文化传承。”田沁鑫没有加强语气,还是缓缓地说。
“听了溢美言辞,接了难度大戏”
老舍先生不简单。
好的作品多不胜数,《四世同堂》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一句:“这年头钱不值钱,只有房子才是货真价实的产业。”到今天仍是“真理”。
田沁鑫也不简单。
因为她是第一个敢“碰”《四世同堂》的戏剧导演,还敢在这部经典剧目里用上“新现实主义手法”,最勇敢的是她将雷恪生、黄磊、朱媛媛、辛柏青、秦海璐、陶虹、邢佳栋、侯岩松、陈明昊以及助阵的孙红雷全部“搬”上了舞台……
打从《四世同堂》创排起,它就注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2010年10月30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即起,他们就开始“征服”观众,深圳、石家庄、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绵阳、西安,北京……所到之处,无一不是“一票难求”的轰动。
2011年,田沁鑫带领《四世同堂》剧组继续风靡全国。自3月16日亮相青岛,一个月内,相继在青岛、常州、合肥、深圳、东莞、温州、武汉、郑州等7省8市,完成了16场演出,场场爆满,不少观众意犹未尽。
对话田沁鑫
《中华儿女》:你第一次读《四世同堂》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感觉?
田沁鑫:应该是在1985年《四世同堂》电视剧播出的时候。那时候也认字,看到大家都买了,自己就也买了一套。那时候小,还真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看着挺高兴的,纯粹凑热闹。
《中华儿女》:接戏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感觉这个本子太大了?
田沁鑫:刚开始还真没因为本子太大而犹豫,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好,但确实没有完全决定接这部戏。直到后来北京儿艺董事长王颖说了一句话,认为我比较踏实,从眼神里,她能看到一些纯洁。人都爱听溢美自己的话,我也是俗人,不能免俗。我当时就感觉这个话比承认我前面那些作品还要珍贵,所以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当然,我也不是头脑一热就做的,答应她还是有基础的,作为北京籍导演,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我也有一半正红旗血统,跟老舍先生是一个旗,满族嘛,老舍在我心中一直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有一种“情结”。
《中华儿女》:因为“情结”,因为溢美之词,您接戏了,但是要把这80多万字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还是挺难的吧?
田沁鑫:是的。因为没有前人把《四世同堂》做成话剧,老舍先生生前也没有把《四世同堂》改编成话剧版。还有一点,老舍先生非常想把戏的结构做成像但丁的《神曲》那样,就是做一百万字的长卷。但是“文革”打断了他的理想。《四世同堂》足有85万字,篇幅也很长,改编的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我还是很信任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完成,北大教授韩毓海曾经对我说:“每次觉得很难的戏,到你手里就像骆驼穿针,都能穿过去。”这句话使我的自信心、虚荣心都膨胀了。但是现在想想,实际上自己还是很愚昧的,难度那么大,怎么接了这件事?把85万字的鸿篇巨制改成一个晚上就演完的话剧呢!这种盲从和盲目是取决于我当时一个完全感性的认识,就这么进入了老舍先生这部作品的改编工作。
《中华儿女》:电影导演都说明星的戏难拍,那么九个明星的戏是不是更难排?
田沁鑫:我要说不难排的话,可能有些人就说,老田你别再说了,不能这么不负责任。但是我真的可以招他们讨厌,我说“好排”。我有能力让大家都平衡住,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
我说“好排”的原因是指态度上,这些演员都好,表演上很给力,他们确实身上有一种非常清澈的气质,很透明。所以他们跟角色靠近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障碍。按理说明星好像很不好合作,但是这九个明星都挺给我面子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我都不错。没有人在排练场发过任何脾气,这些明星在外面也是很有市场的,但是他们跟我一起合作的时候,非常的愉快。
《中华儿女》:您如何评价自己在《四世同堂》这个戏上的表现?
田沁鑫:我跟老舍先生合作这个《四世同堂》,首先我觉得跟他有相通的地方。此外,我要帮助老舍先生把《四世同堂》这部作品立体地呈现出来。我说话语气比较温和,没跟任何人红过脸,没吵过架,不带脏字。原来还暴躁一些,提要求。现在的我声音也不大,就这样。因为我不想把自己搞到总是筋疲力尽的层面。我的性别气质并不是像男人,有女导演她会有强权的一面,她会“男”一点。我不“男”,在这部戏里,这次排练其实也是向老舍先生学习的一个过程,我可能做的不好,做到现在,我只能说是我尽力了。
责任编辑 陈晰
《四世同堂》在台湾首演时,连战坐在头排;转到深圳时,院线老板望着满场的人感叹:深圳剧场终于出现了“爆满”;导演田沁鑫本来最担心石家庄站,但开演五分钟前,没买到票的观众挤坏了剧场的门。
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是超强的阵容。没有任何一部话剧如《四世同堂》这般能够云集孙红雷、黄磊、陶虹、殷桃、秦海璐等诸多影视明星。去台湾演出时,著名娱乐节目制作人王伟忠看到演员名单后唏嘘:“这个戏就是话剧界的《建国大业》啊!”
而既能拉来大明星,又不用巨额开支,得益于田沁鑫所在的体制:中国国家话剧院。“如果是民营院团,支付演员的报酬就是大开销。”田沁鑫坦率地告诉记者,“但在我们这部戏,‘腕儿们’拿的都是基本演出工资。”
2011年4月20日晚,在“壹戏剧大赏”中,田沁鑫执导的话剧《四世同堂》夺得最重量级的奖项——年度大戏。
做戏十四年,从话剧、音乐剧到戏曲;游走在体制内外、文化与商业力量交汇处,排了近二十部戏的田沁鑫如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赢家。
“我要二十万,我要做话剧”
“今年是您做导演的第几个年头?”
“从第一部戏《断腕》上演到现在,算起来,已经做了十四年了。”田沁鑫陷入沉思。
的确,弹指一挥间,十四年过去了,田沁鑫早已不是当初戏曲学校那个热爱电影,每天坚持骑一个半小时自行车去电影学院听戴锦华的课的“刀马旦”。
1997年中戏毕业之后,田沁鑫揣着向母亲借的2000块钱,跑到深圳,在一家民营广告公司做广告。在这个被田沁鑫形容为“中国最能感受到资本压榨”的城市里,她过得并不愉快。在帮公司盈利98万元后,老板许诺的二万五千元的奖金迟迟没有到账。后来,她找了一个哥们扮成“黑社会”找老板讨薪。老板说:“我没有钱。跪下可以,但就不能给你钱。”
深圳一年,田沁鑫只看过两场戏,一场是安徽省黄梅剧团来深圳的巡演,一场是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奏会,其他的演出不是在“夜总会”就是在“歌舞厅”。
田沁鑫决定返京的唯一理由是“骨子里还是割舍不下话剧”。
刚回北京,处处是困境,毕业后,田沁鑫的档案放在北京京剧院,体制展现出“温柔”的一面。按田沁鑫的话说:“一年没上班,自己跑出去了,单位没把我开了就不错。”但是,她没戏可导。
某日,在中关村开电脑公司的同学叫她去玩。她踏着一双片儿鞋晃荡跑过去。同学说:“你怎么混那么惨。我带你买双鞋去吧。”田沁鑫摇头。“那我给你两千块钱。”“不行,太少。”“那你要多少?”“我要二十万,我要做话剧。”
经历种种曲折,田沁鑫最终“牵手”话剧《断腕》,那一年,日历上刻着1997。
因为没有做市场推广,仅凭着舞蹈家金星的名气,《断腕》的上座率差强人意。但是演员强烈的感情投入和强烈的肢体语言,却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年底,《北京日报》评选出年度最好看的三部话剧:《断腕》、《生逢其时》、《古玩》。
《断腕》并没有改变田沁鑫的际遇,她仍旧是一个每日穿着片儿鞋、在北京晃荡的女青年。直到某一个看戏的夜晚,她被当年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赵有亮叫住,问:“你是田沁鑫吧,我看了《断腕》,我们缺女导演。你愿意来吗?我调你进来。”
时隔多年,她仍能真切地想起那时的情形:自己手足无措,清醒而镇定地发蒙。心里有声音一直在说:“这事不靠谱。人家就那么一说,不要当真。”
而后的故事就稍显俗套,赵有亮院长力排众议,将田沁鑫调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
“文化是一种活法儿”
1999年,孟京辉开始做《恋爱的犀牛》,田沁鑫也开始了她的《生死场》。这部戏也成为她舞台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那时候田沁鑫没有名气,但是状态却非常纯净:“睁开眼睛就写作,也没别的事,我现在就很感动于我那时候的纯净。”
萧红写《生死场》的时候,是饿着肚子在写的。
田沁鑫做生死场的时候,是在一个没有暖气的房间里,吃烧饼就着凉水。
田沁鑫说:“《生死场》触动我的,是那种非爱非恨的生活图景,以及面对生老病死不动情动性的麻木的态度。这恰与当时某些现代社会中的景象相似。”
最终,《生死场》在舞台的呈现是完全田沁鑫式风格的。萧红的文字里孩子气的可爱,温柔的悲观和宿命感,在舞台上被呈现出来的是苍凉、血性和义烈。原来没有关系的赵三和二里半因为子女的恋爱相互纠缠。人物的造型极其夸张,吸收了现代绘画的元素。
“我所有注重的这些,包括肢体语言和演员动作上的张力,以及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一直贯穿于我的戏剧创作中,这使得现代观众、青年观众也可以喜欢这些戏。不管这些戏是近代的还是古代的。”田沁鑫回忆说。
1999年6月,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生死场》首次上演,全国戏剧界便为之一震,称之为“植根现代文学沃土的奇葩”。无数观众在剧场里“声嘶力竭”地叫好。青年演员任程伟谈到第六次复演《生死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每次排《生死场》,听到舞台上回荡的锁呐声,胸中总有一股热血在奔涌。”
《生死场》红了,田沁鑫也红了。
此后,《赵氏孤儿》、《1699桃花扇》、《红玫瑰与白玫瑰》……田沁鑫将这些经典一部一部搬上了舞台。
这些年里,田沁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我一直在坚持排演一些中国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能通过舞台上的立体呈现传递给观众的。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它是一种活法儿。我的话剧是以情感为纽带,勾连起观众情感的。戏剧的内容必须是有品质的,形式则应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我在创作过程中,会使用快速的节奏,用一些观众可感可知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不会觉得距离遥远,不会觉得无趣,这样更容易让年轻一代认同我们的文化传承。”田沁鑫没有加强语气,还是缓缓地说。
“听了溢美言辞,接了难度大戏”
老舍先生不简单。
好的作品多不胜数,《四世同堂》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一句:“这年头钱不值钱,只有房子才是货真价实的产业。”到今天仍是“真理”。
田沁鑫也不简单。
因为她是第一个敢“碰”《四世同堂》的戏剧导演,还敢在这部经典剧目里用上“新现实主义手法”,最勇敢的是她将雷恪生、黄磊、朱媛媛、辛柏青、秦海璐、陶虹、邢佳栋、侯岩松、陈明昊以及助阵的孙红雷全部“搬”上了舞台……
打从《四世同堂》创排起,它就注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2010年10月30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首演即起,他们就开始“征服”观众,深圳、石家庄、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绵阳、西安,北京……所到之处,无一不是“一票难求”的轰动。
2011年,田沁鑫带领《四世同堂》剧组继续风靡全国。自3月16日亮相青岛,一个月内,相继在青岛、常州、合肥、深圳、东莞、温州、武汉、郑州等7省8市,完成了16场演出,场场爆满,不少观众意犹未尽。
对话田沁鑫
《中华儿女》:你第一次读《四世同堂》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感觉?
田沁鑫:应该是在1985年《四世同堂》电视剧播出的时候。那时候也认字,看到大家都买了,自己就也买了一套。那时候小,还真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看着挺高兴的,纯粹凑热闹。
《中华儿女》:接戏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感觉这个本子太大了?
田沁鑫:刚开始还真没因为本子太大而犹豫,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好,但确实没有完全决定接这部戏。直到后来北京儿艺董事长王颖说了一句话,认为我比较踏实,从眼神里,她能看到一些纯洁。人都爱听溢美自己的话,我也是俗人,不能免俗。我当时就感觉这个话比承认我前面那些作品还要珍贵,所以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当然,我也不是头脑一热就做的,答应她还是有基础的,作为北京籍导演,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我也有一半正红旗血统,跟老舍先生是一个旗,满族嘛,老舍在我心中一直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有一种“情结”。
《中华儿女》:因为“情结”,因为溢美之词,您接戏了,但是要把这80多万字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还是挺难的吧?
田沁鑫:是的。因为没有前人把《四世同堂》做成话剧,老舍先生生前也没有把《四世同堂》改编成话剧版。还有一点,老舍先生非常想把戏的结构做成像但丁的《神曲》那样,就是做一百万字的长卷。但是“文革”打断了他的理想。《四世同堂》足有85万字,篇幅也很长,改编的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我还是很信任自己有这个能力去完成,北大教授韩毓海曾经对我说:“每次觉得很难的戏,到你手里就像骆驼穿针,都能穿过去。”这句话使我的自信心、虚荣心都膨胀了。但是现在想想,实际上自己还是很愚昧的,难度那么大,怎么接了这件事?把85万字的鸿篇巨制改成一个晚上就演完的话剧呢!这种盲从和盲目是取决于我当时一个完全感性的认识,就这么进入了老舍先生这部作品的改编工作。
《中华儿女》:电影导演都说明星的戏难拍,那么九个明星的戏是不是更难排?
田沁鑫:我要说不难排的话,可能有些人就说,老田你别再说了,不能这么不负责任。但是我真的可以招他们讨厌,我说“好排”。我有能力让大家都平衡住,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
我说“好排”的原因是指态度上,这些演员都好,表演上很给力,他们确实身上有一种非常清澈的气质,很透明。所以他们跟角色靠近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障碍。按理说明星好像很不好合作,但是这九个明星都挺给我面子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我都不错。没有人在排练场发过任何脾气,这些明星在外面也是很有市场的,但是他们跟我一起合作的时候,非常的愉快。
《中华儿女》:您如何评价自己在《四世同堂》这个戏上的表现?
田沁鑫:我跟老舍先生合作这个《四世同堂》,首先我觉得跟他有相通的地方。此外,我要帮助老舍先生把《四世同堂》这部作品立体地呈现出来。我说话语气比较温和,没跟任何人红过脸,没吵过架,不带脏字。原来还暴躁一些,提要求。现在的我声音也不大,就这样。因为我不想把自己搞到总是筋疲力尽的层面。我的性别气质并不是像男人,有女导演她会有强权的一面,她会“男”一点。我不“男”,在这部戏里,这次排练其实也是向老舍先生学习的一个过程,我可能做的不好,做到现在,我只能说是我尽力了。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