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25-01
现行考评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评价学生成为当前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相比之下,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比较滞后,而职业教育的品质问题正影响着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如何寻找突破口,构建一套突出中职教育特点,符合中职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学业评价体系,以便正确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保证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在评价形式上,仍然以笔试为主要形式,大多数中等职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通常是在课程修完和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笔试,其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学业成就。有的学校也做了一些改进,把平时考核成绩加入到期评成绩权重处理中,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平时考核部分的评价标准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样导致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作用。
2.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过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也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3.在评价标准上,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虽然加大了实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却没有修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在评价主体上,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掌握着评价的绝对主动权,学生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对评价不能施加任何影响。这种评价取向虽然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但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得评价缺乏多方的交流和理解,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新思维。
二、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
1.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熟悉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要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首先应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教育的目的是为职业服务,因而中职教育的教学评价理应充满职业色彩,使教学评价与相关的职业标准科学地联系起来,使中职教育的评价结果与其教育目的高度地统一起来。
2.評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的方式上,笔者尝试采用测验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过程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的评价,笔者采用纸笔测验评价和口试。在运用此类评价时,要注意克服传统评价中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主的现象,应努力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要体现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希望通过此类评价,能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从死记硬背转向活学活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的评价,笔者尝试采用活动表现评价和过程表现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能全面综合地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减少和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3.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必须让学生参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一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做人、学习、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提升自我不断适应和接受未来挑战的能力;二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功能,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扬长避短(或补短),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关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发现和发展自己个性特质中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明确目标定位,促使学生达到“不求全面成功,但求有所进步”的境界。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25-01
现行考评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评价学生成为当前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相比之下,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比较滞后,而职业教育的品质问题正影响着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如何寻找突破口,构建一套突出中职教育特点,符合中职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学业评价体系,以便正确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保证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在评价形式上,仍然以笔试为主要形式,大多数中等职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通常是在课程修完和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笔试,其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学业成就。有的学校也做了一些改进,把平时考核成绩加入到期评成绩权重处理中,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平时考核部分的评价标准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样导致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作用。
2.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过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也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3.在评价标准上,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虽然加大了实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却没有修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在评价主体上,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掌握着评价的绝对主动权,学生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对评价不能施加任何影响。这种评价取向虽然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但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得评价缺乏多方的交流和理解,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新思维。
二、中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
1.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熟悉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要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首先应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中职教育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教育的目的是为职业服务,因而中职教育的教学评价理应充满职业色彩,使教学评价与相关的职业标准科学地联系起来,使中职教育的评价结果与其教育目的高度地统一起来。
2.評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的方式上,笔者尝试采用测验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过程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的评价,笔者采用纸笔测验评价和口试。在运用此类评价时,要注意克服传统评价中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主的现象,应努力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要体现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希望通过此类评价,能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从死记硬背转向活学活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的评价,笔者尝试采用活动表现评价和过程表现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能全面综合地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减少和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3.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必须让学生参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一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做人、学习、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提升自我不断适应和接受未来挑战的能力;二是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功能,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扬长避短(或补短),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关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发现和发展自己个性特质中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明确目标定位,促使学生达到“不求全面成功,但求有所进步”的境界。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