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体引学式教学是课程改革后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对指导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立体引学式教学的具体形式。如何把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去?本文从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的意义;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九年级化学教学
立體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把每节课分为:呈现目标、探究合作、展示点评、巩固提高四个环节。
“立体引学式”以“小组学习”为教学主体,辅以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和合作性的奖励结构等手段,改善了学生在课堂内的心理气氛,改变了传统的讲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均衡发展的教学流程,在教学中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九年级化学教学提出对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探讨,其方法如下。
一、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的意义
立体引学式的学习策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转化差生。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立体式的学习共同体、立体引学式的学习方式、立体引学式的课堂模式创设,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迫切需要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教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去,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一种教学理论要为教师所掌握和接受,并切实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我校举行的《立体引学式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结合九年级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确立九年级化学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二、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
九年级化学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自己对立体引学式教学理论的认识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小组成绩分工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策略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科各课型的课堂教学。该策略应用于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为:
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呈现自主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效率的预习,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这是学生初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展开过程。教师紧扣学习目标,精讲知识重点,运用归纳、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通过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使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熄灭的反应实验,进行观察和小组交流,分析实验结论及原因,从而准确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组互助。在展开过程后,教师可围绕着学习目标设计一份复习巩固作业单,学生依据作业进行复习,一般每个小组发给两份作业单,1号(优等生)、4号(差生)做一份,2号(中等生)、3号(中等生)做一份,目的是实现组员之间知识互补,找出未能掌握所学内容的学生。
合作矫正。此环节是学生在其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当堂改正错误的一次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为确保组内所有成员对所学内容全部掌握,1号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小老师的职能,同时教师也要巡回检查指导,通过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帮助和指导,让其掌握所学内容,让“差生”得到帮助,让优等生也在帮助中提高自己的理解、思维、口头表达能力,让中等生在优等生发言过程中纠正自己的不足,进而实现全员达标。为保证矫正的结果,教师可任意抽取一小组成员说明答案理由。
测试提高。合作矫正完毕,教师对学生进行测验。该测验每人一份,独立完成,不允许有互助。测试可由小组交换批阅,也可由教师批阅。批阅后对遇到的疑难和差错可回到小组内矫正,也可由教师收集信息后共同矫正,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小组奖励。测试完毕,计算出测验分数、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对那些达标程度高的小组采用口头表扬、板报、班会通报等形式进行奖励。
三、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后进生转化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由“乘客”、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不积极合作等。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防止学生不积极合作。在展开过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小组作出规定:如每个人都要发表一个以上的问题供小组讨论。
落实个人责任,防止自由乘客现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规定:先由差生发言,然后由中等生补充说明,最后由优等生总结概括。这样个个有责任,人人得发言,责任到每一个人。
培养良好习惯,防止课堂秩序混乱。在课堂教学中规定:个人发言必须按顺序进行,一个人发言完才能到另一个人,发言内容尽量与学习内容有关。
注意合理分组,以保持组组平衡。在分组过程中要做到优、中、差搭配均衡,每组条块分选一名优等生作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安排和汇报讨论结果。
总之,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是因为它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实施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实质,真正有效的利用这一教学策略,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九年级化学教学
立體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把每节课分为:呈现目标、探究合作、展示点评、巩固提高四个环节。
“立体引学式”以“小组学习”为教学主体,辅以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和合作性的奖励结构等手段,改善了学生在课堂内的心理气氛,改变了传统的讲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均衡发展的教学流程,在教学中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九年级化学教学提出对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探讨,其方法如下。
一、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的意义
立体引学式的学习策略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转化差生。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立体式的学习共同体、立体引学式的学习方式、立体引学式的课堂模式创设,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迫切需要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教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去,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一种教学理论要为教师所掌握和接受,并切实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我校举行的《立体引学式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结合九年级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确立九年级化学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二、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
九年级化学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自己对立体引学式教学理论的认识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小组成绩分工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策略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科各课型的课堂教学。该策略应用于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为:
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呈现自主学习目标,并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效率的预习,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这是学生初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展开过程。教师紧扣学习目标,精讲知识重点,运用归纳、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通过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使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熄灭的反应实验,进行观察和小组交流,分析实验结论及原因,从而准确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组互助。在展开过程后,教师可围绕着学习目标设计一份复习巩固作业单,学生依据作业进行复习,一般每个小组发给两份作业单,1号(优等生)、4号(差生)做一份,2号(中等生)、3号(中等生)做一份,目的是实现组员之间知识互补,找出未能掌握所学内容的学生。
合作矫正。此环节是学生在其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当堂改正错误的一次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为确保组内所有成员对所学内容全部掌握,1号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小老师的职能,同时教师也要巡回检查指导,通过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帮助和指导,让其掌握所学内容,让“差生”得到帮助,让优等生也在帮助中提高自己的理解、思维、口头表达能力,让中等生在优等生发言过程中纠正自己的不足,进而实现全员达标。为保证矫正的结果,教师可任意抽取一小组成员说明答案理由。
测试提高。合作矫正完毕,教师对学生进行测验。该测验每人一份,独立完成,不允许有互助。测试可由小组交换批阅,也可由教师批阅。批阅后对遇到的疑难和差错可回到小组内矫正,也可由教师收集信息后共同矫正,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小组奖励。测试完毕,计算出测验分数、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对那些达标程度高的小组采用口头表扬、板报、班会通报等形式进行奖励。
三、立体引学式模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后进生转化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由“乘客”、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不积极合作等。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防止学生不积极合作。在展开过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小组作出规定:如每个人都要发表一个以上的问题供小组讨论。
落实个人责任,防止自由乘客现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规定:先由差生发言,然后由中等生补充说明,最后由优等生总结概括。这样个个有责任,人人得发言,责任到每一个人。
培养良好习惯,防止课堂秩序混乱。在课堂教学中规定:个人发言必须按顺序进行,一个人发言完才能到另一个人,发言内容尽量与学习内容有关。
注意合理分组,以保持组组平衡。在分组过程中要做到优、中、差搭配均衡,每组条块分选一名优等生作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安排和汇报讨论结果。
总之,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是因为它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实施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实质,真正有效的利用这一教学策略,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