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8岁孩子问妈妈:“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在回答时进行了一个巧妙的设计。首先,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吃了一点后马上问:“这是什么味道呀?”妈妈告诉他:“这是食物的苦味呀。”孩子似乎有所理解。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没有像过去一样从医生那儿买来止咳糖浆,而是特地准备了一些带苦味的中药水给孩子喝,孩子张口服了一点后忙说:“好苦,我不要吃了。”妈妈立即说:“那不行,药是苦了点,为了治好病,你还是得喝,要不然你就得接着感冒、继续咳嗽。”孩子一听,知道不吃这苦药是不行的,只得坚持着一小口一小口地把它喝了下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特意带着孩子去和一些农村孩子一起住了些日子,孩子懂得了“吃不好、没有玩具玩、没有画书看”也叫吃“苦”等等。平时,孩子在家挑三拣四,吃了这一轮“苦”下来,孩子变得乖巧多了。
“苦”得有价值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具有一种抵御风雨的坚强品格,那么对其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如果孩子缺少了“卧薪尝胆”的历程,就难以形成“奋发图强”的精神。
现在,许多孩子“尽享荣华富贵”,家长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总是在物质上百般地满足孩子的“需要”,结果是,孩子物欲增长了,性格霸气了,可爱、坚强的一面却慢慢地消减了。所以,要想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难”,从“苦”中长精神,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在适当的情境中,让孩子“味”苦、知苦,孩子在“苦”的过程中,体验深刻,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自我教育。只有这样,给孩子进行的吃“苦”教育,才“苦”得有价值,“苦”得有味道。
其实,一个人要想成就自我,就应该知道什么是“苦难”。从“苦”处长精神,这对于孩子将来辩证地看待苦与乐,看待生活与自身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苦”得有方法
让孩子吃点“苦”,不是家长惜爱,更不是家长忍痛去做使孩子受罪的事,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去考量它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
吃点物质缺乏的“苦”,让孩子理解什么是饥饿和寒冷。它可以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媒体上、现实生活中看一看穷苦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过生活的,使孩子了解饥饿、贫寒在人们生活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着的,借此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可以适当安排几次孩子能切身体验饥饿的事件,只要注意合理地把握时间和量度,不是那种“连续不断的考验”,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讲是没有什么妨碍的。这样做的效果可以使孩子理解疾苦,珍惜粮食,进而崇尚劳动。
其二
在适合孩子身体承受强度的体育锻炼中吃一点“苦”,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力。低龄期孩子的体育活动,多是以自由的室外嬉戏为主,但是,对5岁以上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适当进行一些跑、跳等项目上的技能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也是“特长启蒙”教育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大众化体育与潜能生特长化体育相结合的成长氛围。通过选取适合孩子的体育活动,既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发展了孩子的体育兴趣,又可以使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其三
借助一定的问题情境,在磨砺和吃“苦”中使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生长。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然会造成孩子依赖性过强,缺少应对困难的勇气。所以,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事实上,经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许多问题是可以独立办到的,我们在让孩子感觉到解决问题的难度时,使其明白解决问题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家长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换而言之,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孩子自己是主角,我们只是配角。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的付出获得了成功后,他就会觉得吃苦是必要的,先学习、先劳动、先吃苦,就会苦尽甘来。
其四
在孩子吃了与人交往不成功的“苦”时,正确引导孩子化解存在的矛盾,摆正自我位置,使孩子从中学习一些交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孩子在同伴中吃了一点“苦”,而作为家长站出来说的总是“我的孩子在那一点上吃了亏”,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得“骄横、无理”,后患无穷;当然,一个孩子确实是受了委屈,我们可以采取正当合理的办法安慰和引导孩子,使其在“吃的亏、吃的苦”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变得坚强起来。
其五
给孩子吃一点易犯毛病的“苦”,以此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当面对孩子的任性,过分好强,不懂礼貌,不守规矩时,我们可以让其坐一坐冷板凳,甚至略施一些惩戒,促使其及时明白自己有这些毛病是要“受苦”的,从而从惩戒教育中矫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提升孩子的个性品格。
最后,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启发引导孩子,使其知道苦与乐是相生相伴的,自己要学会从苦中求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苦点没什么,它是成功的开始。
“苦”得有价值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具有一种抵御风雨的坚强品格,那么对其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如果孩子缺少了“卧薪尝胆”的历程,就难以形成“奋发图强”的精神。
现在,许多孩子“尽享荣华富贵”,家长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总是在物质上百般地满足孩子的“需要”,结果是,孩子物欲增长了,性格霸气了,可爱、坚强的一面却慢慢地消减了。所以,要想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难”,从“苦”中长精神,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在适当的情境中,让孩子“味”苦、知苦,孩子在“苦”的过程中,体验深刻,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自我教育。只有这样,给孩子进行的吃“苦”教育,才“苦”得有价值,“苦”得有味道。
其实,一个人要想成就自我,就应该知道什么是“苦难”。从“苦”处长精神,这对于孩子将来辩证地看待苦与乐,看待生活与自身的成长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苦”得有方法
让孩子吃点“苦”,不是家长惜爱,更不是家长忍痛去做使孩子受罪的事,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去考量它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
吃点物质缺乏的“苦”,让孩子理解什么是饥饿和寒冷。它可以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媒体上、现实生活中看一看穷苦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过生活的,使孩子了解饥饿、贫寒在人们生活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着的,借此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可以适当安排几次孩子能切身体验饥饿的事件,只要注意合理地把握时间和量度,不是那种“连续不断的考验”,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讲是没有什么妨碍的。这样做的效果可以使孩子理解疾苦,珍惜粮食,进而崇尚劳动。
其二
在适合孩子身体承受强度的体育锻炼中吃一点“苦”,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力。低龄期孩子的体育活动,多是以自由的室外嬉戏为主,但是,对5岁以上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适当进行一些跑、跳等项目上的技能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也是“特长启蒙”教育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大众化体育与潜能生特长化体育相结合的成长氛围。通过选取适合孩子的体育活动,既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发展了孩子的体育兴趣,又可以使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其三
借助一定的问题情境,在磨砺和吃“苦”中使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生长。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然会造成孩子依赖性过强,缺少应对困难的勇气。所以,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事实上,经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许多问题是可以独立办到的,我们在让孩子感觉到解决问题的难度时,使其明白解决问题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家长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换而言之,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孩子自己是主角,我们只是配角。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的付出获得了成功后,他就会觉得吃苦是必要的,先学习、先劳动、先吃苦,就会苦尽甘来。
其四
在孩子吃了与人交往不成功的“苦”时,正确引导孩子化解存在的矛盾,摆正自我位置,使孩子从中学习一些交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孩子在同伴中吃了一点“苦”,而作为家长站出来说的总是“我的孩子在那一点上吃了亏”,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得“骄横、无理”,后患无穷;当然,一个孩子确实是受了委屈,我们可以采取正当合理的办法安慰和引导孩子,使其在“吃的亏、吃的苦”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变得坚强起来。
其五
给孩子吃一点易犯毛病的“苦”,以此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当面对孩子的任性,过分好强,不懂礼貌,不守规矩时,我们可以让其坐一坐冷板凳,甚至略施一些惩戒,促使其及时明白自己有这些毛病是要“受苦”的,从而从惩戒教育中矫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提升孩子的个性品格。
最后,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启发引导孩子,使其知道苦与乐是相生相伴的,自己要学会从苦中求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苦点没什么,它是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