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著名的旅游胜地鹰潭市,不仅有风光胜似漓江的龙虎山,而且有尚未显山露水的人文景观。
进入鹰潭市区,沿着葱茏的林阴道,来到静谧的市委招待所,可见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层楼宫殿式建筑。这幢楼也许微不足道,然而却留下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萍踪,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的支点。
在叙述邓小平逗留鹰潭的经历时,有必要简单地交代一下他贬谪江西的背景。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爆发冲突事件,国内形势骤然紧张。10月14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10月17日,林彪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发出了“林副主席第一号令”,全军上下进入一级战备的紧急状态,并立即着手疏散在京的现任和原中央领导人。
当晚,北京市革委会在新落成的首都体育馆举行包括体操、排球、篮球和乒乓球在内的体育表演晚会,观众近2万人,其中被邀请观看的外宾有2000余人,董必武、朱德、邓子恢、陈云、李富春、张鼎丞、陈毅、叶剑英、陈奇涵、王震、彭绍辉等应邀参加。会前,他们接到中央办公厅的电话:晚会请务必出席。
在休息室里,周恩来向与会的中央领导人宣布了战备疏散的决定,以及他们的疏散地点。于是,经过个别调整,董必武、朱德、李富春、滕代远、张鼎丞、张云逸去广州;张闻天去肇庆;陈云、王震及邓小平去南昌;陈毅去石家庄;徐向前及刘少奇去开封;聂荣臻去邯郸;刘伯承去武汉(后转上海);叶剑英、曾山去长沙;邓子恢去南宁(后转桂林);谭震林去桂林;陶铸去合肥;王稼祥去信阳,而彭真、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刘澜涛等人,仍然被留在北京原囚禁地。
就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亲自出面保护邓小平。他摇动红机子,一个电话打到江西省革委会,说邓小平夫妇马上要疏散到江西。接电话的是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程世清,他虽说是林彪的死党倚仗着林彪的威势,但对周恩来还是不敢怠慢的。他连忙表示坚决执行中央指示。
周恩来便特意交代:“毛主席在九大不是说过吗,邓小平的问题和别人不同,他下去是到农村锻炼。当然,这些中央领导同志年纪都大了,60几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不能当劳动力,要照顾一下。”
程世清立马答道:“我们打算安排邓小平夫妇去赣州,装暖气,配一部小车,绝对保证安全。总理,您看行吗?”
周恩来在电话里听了程世清的汇报后,认为赣州离南昌较远,交通不便,而且是山区,生活条件很差,将邓小平一家安排在那里不妥。他提出应该安排在南昌附近。他说:“邓小平情况特别,你们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我看啊,房子应当是一栋两层的楼房,楼上为邓小平夫妇居住,楼下为工作人员住。最好是独门独院,这样既能在院里活动,又能保证安全。”
根据周恩来指示,江西将邓小平一家,安置在南昌市郊新建县的原南昌步兵学校校长的住所(人称“将军楼”),并安排邓小平夫妇到离此处不远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
1973年2月,毛泽东在受到林彪折戟沉沙事件的强烈刺激后,面对遭到“文革”破坏的大好山河,终于想到了邓小平“人才难得”,决定重新起用他来治理国家。此时,中央通知被贬谪江西3年之久的邓小平回北京。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还向江西省委强调:这次邓小平回京,是根据毛主席的批示,由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因而要绝对保证他的安全。于是,中央和江西省委选择了让小平同志及其家人从南昌先到鹰潭,再由鹰潭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经浙赣、京沪铁路回北京的路线。
当时,鹰潭还是镇委建制,但作为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江西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委遂决定,由上饶地区行署秘书长林振福、鹰潭镇委书记霍凤翠、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等,负责邓小平的接待、保卫工作。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择了有高深的围墙与市井相隔的镇委招待所,作为小平一家的住处。这幢楼是在原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的私宅原址上建造的,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鹰厦铁路修通之日,60年代初启用,“文革”前称交际处,接待过不少党政军高级领导。
邓小平到达鹰潭的前夜,林振福请示中央接待规格。周总理亲自来电指示:“见了邓小平,你们可以称呼他老邓,也可以称小平同志或者是首长,还可以称邓副总理。他的党内职务虽然撤销了,但是,四届人大还没有召开,他在政府中的副总理职务还没有撤销嘛!”
2月19日上午11点,鹰潭市区行人稀落,两辆轿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徐徐驶入镇委招待所。第一辆车门开处,身穿雪花泥大衣的邓小平稳步下车,目光炯炯地环顾四周。他时年69岁,却毫无老态,健步如飞。这次随邓小平一起回京的,有他的夫人卓琳、女儿邓林、邓楠、继母夏伯根、女婿张勤、一个小外孙,以及秘书王瑞林。
林振福见邓小平下车,立即趋步上前与他亲切握手,叫他邓副总理,并解释这是周总理的指示。邓小平闻言,嘴唇微微颤抖,良久才平静地说:“还是喊我老邓吧,习惯了,这样还亲切些。”然后,邓小平与秘书、家人随着刘树兴向二楼的卧室走去。整个会见过程中,林振福等人看不出邓小平被解除软禁后的欣喜之情,只感觉他有着大山般的深沉。
然后,林振福引导邓小平一行上楼。他望着小平同志稳健而轻捷的步伐,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感叹,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里,小平同志的身体居然没被整垮。
其实,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这应归功于他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宁静致远的心境。早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邓小平就养成了坚持每天洗冷水澡的良好习惯。被不公正的命运之舟抛掷到江西的时候,他已年届65岁,在当时已是高龄老人了。南昌虽处我国的南方,但一年中还有长达3个多月的霜冻期,冬天室内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五度。邓小平住的“将军楼”没有暖气设备,但他仍坚持每天用冷水擦身,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邓小平以冷峻、坚毅的目光环扫一周,一步一步走上楼去……
二楼东面的套房是镇委招待所最好的客房,便安排邓小平夫妇住这里。套房外间摆着一对单人沙发和写字桌;里间是卧室,除了双人木床外,也置有沙发和写字桌,陈设十分简单。
邓小平走进客房,凭窗眺望,但见前方鹰潭公园内,几株古樟高耸蓝天。霍凤翠指着森然的树冠介绍道:“那几棵樟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以前常有雄鹰在上面盘旋、栖息,只可惜现在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邓小平静静地听着,始终不发一言。早春二月,赣东尚是寒凝大地,客房内又没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然而,邓小平丝毫不觉寒冷,而是一支接一支点燃香烟,默默地在屋里踱步。
当日中午,鹰潭的主人在镇委招待所设便宴招待邓小平一行。进餐过程中,林振福向邓小平全家介绍鹰潭的名胜古迹。他从缥缈的龙虎山、清澈的泸溪河讲到古朴的上清宫,并特意说明位于这一道教佳景处的镇妖井,是《水浒传》开篇洪太尉放出梁山泊108将的所在。邓小平听得津津有味。当林振福讲到原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乃是鹰潭西门桂家村人时,邓小平当即以轻蔑的口吻问道:“此人就是毛主席著作中提到的15个大战犯中最后那个吧?”霍凤翠见邓小平思路敏捷,连忙回答:“是的,现在的人民公园,曾经是桂永清屯兵藏宝的库房。”
当晚,夜色深沉,月光倾泻在镇委招待所的窗棂上。值班的女服务员郑飞凤(今鹰潭市劳动局副局长)和值勤的刘树兴抬头望去,只见邓小平房里的灯光还亮着,他倚窗而立的投影正印在窗帘上。
远远地传来已过子夜的钟声,整个大院万籁俱寂。忽然,邓小平轻轻地推开房门,朝楼下走去。郑飞凤听见门响,立即从值班室出来,迎头正撞上邓小平下楼。她急忙问道:“首长,您需要什么,吩咐我好了。”当时,国家尚处于动乱之中,况且邓小平来到鹰潭,是绝对机密的事,江西省委一再告诫接待人员,绝不能出一点问题。郑飞凤怕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如何向上级交代呢。然而,邓小平平静地摆摆手:“我什么都不要,只想随便走走。”
邓小平最喜欢独自散步,以思考国家大事,尤其在软禁江西的日子里更是如此。郑飞凤非常着急,委婉地劝道:“首长,天气很冷,外边又有霜冻,这样走出去容易着凉的呀。”邓小平微笑着答道:“不怕,已经是春天了嘛,冷不到哪里去。”其实,此刻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北风呼啸着,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但邓小平却步履从容,似毫无所觉。
刘树兴见邓小平已到大院,便警戒着四周。只见邓小平背着手,慢慢地在月光下散步,时而伫立院中,仰望满天星斗。邓小平走了一阵,一片乌云笼罩了月亮,刘树兴趁机劝道:“首长,月亮已经被云遮住了,您还是早点去休息吧。”邓小平抬头望了望苍辽的天空,朗声答道:“不要紧,月亮马上就会出来的。”然后继续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回房休息。可是,第二天凌晨,他的房里就亮起了灯光。很显然,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邓小平心中在翻卷着时代的波澜,他又怎能安稳入睡?
1973年2月20日上午11点多钟,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在晚点3个多小时之后,缓缓驶进鹰潭车站。邓小平和鹰潭的接待人员,一一握手告别。列车启动后,他还挥手向送行者致意。从此,邓小平作为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编辑:韩铁马
进入鹰潭市区,沿着葱茏的林阴道,来到静谧的市委招待所,可见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层楼宫殿式建筑。这幢楼也许微不足道,然而却留下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萍踪,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的支点。
在叙述邓小平逗留鹰潭的经历时,有必要简单地交代一下他贬谪江西的背景。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爆发冲突事件,国内形势骤然紧张。10月14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10月17日,林彪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发出了“林副主席第一号令”,全军上下进入一级战备的紧急状态,并立即着手疏散在京的现任和原中央领导人。
当晚,北京市革委会在新落成的首都体育馆举行包括体操、排球、篮球和乒乓球在内的体育表演晚会,观众近2万人,其中被邀请观看的外宾有2000余人,董必武、朱德、邓子恢、陈云、李富春、张鼎丞、陈毅、叶剑英、陈奇涵、王震、彭绍辉等应邀参加。会前,他们接到中央办公厅的电话:晚会请务必出席。
在休息室里,周恩来向与会的中央领导人宣布了战备疏散的决定,以及他们的疏散地点。于是,经过个别调整,董必武、朱德、李富春、滕代远、张鼎丞、张云逸去广州;张闻天去肇庆;陈云、王震及邓小平去南昌;陈毅去石家庄;徐向前及刘少奇去开封;聂荣臻去邯郸;刘伯承去武汉(后转上海);叶剑英、曾山去长沙;邓子恢去南宁(后转桂林);谭震林去桂林;陶铸去合肥;王稼祥去信阳,而彭真、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刘澜涛等人,仍然被留在北京原囚禁地。
就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亲自出面保护邓小平。他摇动红机子,一个电话打到江西省革委会,说邓小平夫妇马上要疏散到江西。接电话的是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程世清,他虽说是林彪的死党倚仗着林彪的威势,但对周恩来还是不敢怠慢的。他连忙表示坚决执行中央指示。
周恩来便特意交代:“毛主席在九大不是说过吗,邓小平的问题和别人不同,他下去是到农村锻炼。当然,这些中央领导同志年纪都大了,60几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不能当劳动力,要照顾一下。”
程世清立马答道:“我们打算安排邓小平夫妇去赣州,装暖气,配一部小车,绝对保证安全。总理,您看行吗?”
周恩来在电话里听了程世清的汇报后,认为赣州离南昌较远,交通不便,而且是山区,生活条件很差,将邓小平一家安排在那里不妥。他提出应该安排在南昌附近。他说:“邓小平情况特别,你们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我看啊,房子应当是一栋两层的楼房,楼上为邓小平夫妇居住,楼下为工作人员住。最好是独门独院,这样既能在院里活动,又能保证安全。”
根据周恩来指示,江西将邓小平一家,安置在南昌市郊新建县的原南昌步兵学校校长的住所(人称“将军楼”),并安排邓小平夫妇到离此处不远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
1973年2月,毛泽东在受到林彪折戟沉沙事件的强烈刺激后,面对遭到“文革”破坏的大好山河,终于想到了邓小平“人才难得”,决定重新起用他来治理国家。此时,中央通知被贬谪江西3年之久的邓小平回北京。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还向江西省委强调:这次邓小平回京,是根据毛主席的批示,由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因而要绝对保证他的安全。于是,中央和江西省委选择了让小平同志及其家人从南昌先到鹰潭,再由鹰潭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经浙赣、京沪铁路回北京的路线。
当时,鹰潭还是镇委建制,但作为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江西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委遂决定,由上饶地区行署秘书长林振福、鹰潭镇委书记霍凤翠、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等,负责邓小平的接待、保卫工作。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择了有高深的围墙与市井相隔的镇委招待所,作为小平一家的住处。这幢楼是在原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的私宅原址上建造的,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鹰厦铁路修通之日,60年代初启用,“文革”前称交际处,接待过不少党政军高级领导。
邓小平到达鹰潭的前夜,林振福请示中央接待规格。周总理亲自来电指示:“见了邓小平,你们可以称呼他老邓,也可以称小平同志或者是首长,还可以称邓副总理。他的党内职务虽然撤销了,但是,四届人大还没有召开,他在政府中的副总理职务还没有撤销嘛!”
2月19日上午11点,鹰潭市区行人稀落,两辆轿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徐徐驶入镇委招待所。第一辆车门开处,身穿雪花泥大衣的邓小平稳步下车,目光炯炯地环顾四周。他时年69岁,却毫无老态,健步如飞。这次随邓小平一起回京的,有他的夫人卓琳、女儿邓林、邓楠、继母夏伯根、女婿张勤、一个小外孙,以及秘书王瑞林。
林振福见邓小平下车,立即趋步上前与他亲切握手,叫他邓副总理,并解释这是周总理的指示。邓小平闻言,嘴唇微微颤抖,良久才平静地说:“还是喊我老邓吧,习惯了,这样还亲切些。”然后,邓小平与秘书、家人随着刘树兴向二楼的卧室走去。整个会见过程中,林振福等人看不出邓小平被解除软禁后的欣喜之情,只感觉他有着大山般的深沉。
然后,林振福引导邓小平一行上楼。他望着小平同志稳健而轻捷的步伐,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感叹,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里,小平同志的身体居然没被整垮。
其实,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这应归功于他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宁静致远的心境。早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邓小平就养成了坚持每天洗冷水澡的良好习惯。被不公正的命运之舟抛掷到江西的时候,他已年届65岁,在当时已是高龄老人了。南昌虽处我国的南方,但一年中还有长达3个多月的霜冻期,冬天室内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五度。邓小平住的“将军楼”没有暖气设备,但他仍坚持每天用冷水擦身,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邓小平以冷峻、坚毅的目光环扫一周,一步一步走上楼去……
二楼东面的套房是镇委招待所最好的客房,便安排邓小平夫妇住这里。套房外间摆着一对单人沙发和写字桌;里间是卧室,除了双人木床外,也置有沙发和写字桌,陈设十分简单。
邓小平走进客房,凭窗眺望,但见前方鹰潭公园内,几株古樟高耸蓝天。霍凤翠指着森然的树冠介绍道:“那几棵樟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以前常有雄鹰在上面盘旋、栖息,只可惜现在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邓小平静静地听着,始终不发一言。早春二月,赣东尚是寒凝大地,客房内又没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然而,邓小平丝毫不觉寒冷,而是一支接一支点燃香烟,默默地在屋里踱步。
当日中午,鹰潭的主人在镇委招待所设便宴招待邓小平一行。进餐过程中,林振福向邓小平全家介绍鹰潭的名胜古迹。他从缥缈的龙虎山、清澈的泸溪河讲到古朴的上清宫,并特意说明位于这一道教佳景处的镇妖井,是《水浒传》开篇洪太尉放出梁山泊108将的所在。邓小平听得津津有味。当林振福讲到原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乃是鹰潭西门桂家村人时,邓小平当即以轻蔑的口吻问道:“此人就是毛主席著作中提到的15个大战犯中最后那个吧?”霍凤翠见邓小平思路敏捷,连忙回答:“是的,现在的人民公园,曾经是桂永清屯兵藏宝的库房。”
当晚,夜色深沉,月光倾泻在镇委招待所的窗棂上。值班的女服务员郑飞凤(今鹰潭市劳动局副局长)和值勤的刘树兴抬头望去,只见邓小平房里的灯光还亮着,他倚窗而立的投影正印在窗帘上。
远远地传来已过子夜的钟声,整个大院万籁俱寂。忽然,邓小平轻轻地推开房门,朝楼下走去。郑飞凤听见门响,立即从值班室出来,迎头正撞上邓小平下楼。她急忙问道:“首长,您需要什么,吩咐我好了。”当时,国家尚处于动乱之中,况且邓小平来到鹰潭,是绝对机密的事,江西省委一再告诫接待人员,绝不能出一点问题。郑飞凤怕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如何向上级交代呢。然而,邓小平平静地摆摆手:“我什么都不要,只想随便走走。”
邓小平最喜欢独自散步,以思考国家大事,尤其在软禁江西的日子里更是如此。郑飞凤非常着急,委婉地劝道:“首长,天气很冷,外边又有霜冻,这样走出去容易着凉的呀。”邓小平微笑着答道:“不怕,已经是春天了嘛,冷不到哪里去。”其实,此刻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北风呼啸着,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但邓小平却步履从容,似毫无所觉。
刘树兴见邓小平已到大院,便警戒着四周。只见邓小平背着手,慢慢地在月光下散步,时而伫立院中,仰望满天星斗。邓小平走了一阵,一片乌云笼罩了月亮,刘树兴趁机劝道:“首长,月亮已经被云遮住了,您还是早点去休息吧。”邓小平抬头望了望苍辽的天空,朗声答道:“不要紧,月亮马上就会出来的。”然后继续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回房休息。可是,第二天凌晨,他的房里就亮起了灯光。很显然,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邓小平心中在翻卷着时代的波澜,他又怎能安稳入睡?
1973年2月20日上午11点多钟,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在晚点3个多小时之后,缓缓驶进鹰潭车站。邓小平和鹰潭的接待人员,一一握手告别。列车启动后,他还挥手向送行者致意。从此,邓小平作为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编辑:韩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