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碎片化传播中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影响及应对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3142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深入交互,信息全面爆炸,海量庞杂的信息被分解为各式各样的信息碎片进行传播,这已成为当前甚至未来信息传播不可避免和逆转的主要潮流和趋势。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影响力、互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媒介碎片化、主体解读碎片化、受众思维碎片化问题,流露出潜在消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危殆。因此,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变革传播思维,在媒介融合、意义整合、信息聚合的措施中寻求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之解。
  关键词:信息碎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传播
  互联网及自媒体的不断普及与深化势必将信息碎片化传播推到一种极致状态,也必然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既然“碎片化”的传播情势已经无法逆转,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要想在这样的趋势中维护自身理论的整体性和赢得主动权,就必须认识和解答碎片化传播环境威胁甚至消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其产生的作用;就必须思考碎片化传播环境下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过程中这些因素该如何被融化和转化的应对之策,以期为信息碎片化传播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概念及其成因
  在当前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已进入新传播阶段且日益呈现碎片化特征,其信息的生成、交互和传播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态、传播方式、传播格局产生深刻变革,继而提出新的时代课题。
  (一)“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概念
  “碎片化”一词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当前在传播学中可以把“碎片化”视为信息的一种“多元化”。而所谓“信息碎片化传播”就是指完整的信息借助网络、无线电、纸张等媒介,通过再编辑使得传播原本完整的信息被瓦解或分割,呈现片段、零散的形式和特征,导致媒介、信息与受众细分和分化,呈现为零散的描述形式。它不仅是当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爆炸的成因与显著体现。本文所讨论的碎片化主要是指在经由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信息形式、逻辑结构和受众认知等均呈现出碎片化特点。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的形成原因
  1.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介工具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的产生给人类现实生存和精神生存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空间,颠覆和瓦解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将智能电子产品与人们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紧密连接,人与外界的每一次交互都已经无法离开这些工具。而且随着当前新媒体即时通信传播工具的日益丰富,使原有传播路径无限加宽且更错综复杂,并以本身短、小、精、快的优势不断消耗、瓦解、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致使知识,时间,工作,交往全部呈现块状化,更加剧信息碎片化进程。这种新媒介交互工具的产生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迎合了当下受众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的生存置身于碎片化的包围之中且无法自拔,催生出人们的媒介依赖心理,从而使信息碎片化传播成为当前传播的主流与趋势。
  2.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矛盾转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固有价值体系,正迈向多元化。在多元价值观下,人们基于自己不同阶层利益和需要考虑都极力表达各自主张,寻求各种利益诉求,从而构成多元价值体系。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影响程度的加深,人们的选择日益增多、需求日益增多且更加自由化、个性化,并进一步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丧失,再加上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多种合力共同作用下,各种各样的自媒体迅速崛起扩张,受众出现碎片化趋势,而媒体为迎合这种趋势进而加剧碎片化传播。在这种到处充斥着碎片化的状态下,传播活动也必然具备这种碎片化特性而分割和瓦解主流话语方式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则不可避免受其影响。
  3.自我需求个性的满足
  伴随生存资料的极大丰富以及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给自我的发展需求注入强大动力,普通的社会供给已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多元需求,特别是青年一代,所体现出的对自我个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来的强烈。新媒体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回应而纷纷涌现出如此众多的媒体新平台,使大众仿佛找到了自己精神慰藉方面的一块新天地,因为新媒体平台所具有的碎片化、去中心化和与生俱来的隐蔽性恰好与自我需求个性的满足一拍即合。在这种任何信息的内容、形式和意见表达都呈现出碎片化的语境下,一切理念、看法都以“我”的主观需要满足为衡量标准,使原有的网络传播格局被彻底打破,网络受众的整体性也被慢慢消解,于是受众的社会“自我”属性角色束缚得以解脱,原有“本我”个性得以释放。由此,碎片化的受眾与碎片化信息传播相互迎合、交织,合力把网络信息传播推向更复杂、更破碎的碎片化泥淖。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双重效应
  现下,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优势,而另一方面却又给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带来冲击。因此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矛盾转化,最终实现趋利避害,才是信息碎片化传播时代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必由之路。
  (一)信息碎片化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的优势
  1.信息碎片化传播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无论是时空限制还是技术束缚方面都获得了空前解放,其传播的有效路径、有效覆盖实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凭借新媒体信息技术,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几乎可以在一瞬间同时发生。这样的传播方式既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界限,也大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其传播内容信息的获取也变得如此简单与快捷,只需轻轻一点就能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这种简、小、精、快的碎片化传播方式使受众在极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捕捉、筛选、理解和消化信息传播的内容,避免了传统生硬的传播方式给受众学习上所带来的艰涩与枯燥,满足了受众阅读的习惯和需求,极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继而拉近了信息到达目标受众的距离,发挥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天然亲和力,同时更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信息到达率。因此,信息碎片化传播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的来讲,其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且不是传统媒体所能等量齐观的。   2.信息碎片化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传播方式形成颠覆性改变。尤其是借助这种与人们当前的生活、工作习惯高度吻合的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给受众带来以往理论传播无法比拟的阅读快感与体验,使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渗透力与覆盖面进一步加深、加宽。此外,信息碎片化传播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和理论精髓用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充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传送到目标群体中来。受众正是在这种轻松、舒适、愉悦地阅读中被马克思主义悄然改变思想与习惯,并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且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響力。这种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声音始终占据宣传思想理论的主阵地和制高点,也有利于实现“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的传播局面。因此,信息碎片化传播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来说,不仅扩大了其影响力而且日趋显著。
  3.信息碎片化传播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力
  信息碎片化传播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反整体性的先天特质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态格局,彻底打破了媒体对信息渠道的垂直垄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边界逐渐模糊,每个人都能借助新媒介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评论者,这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增强其互动性提供了契机。通过借助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优势,马克思主义在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就可以对所接收到的理论内容等信息发表自己的即时评论。这种评论不是单一个人而是群体,每个人都可以相互看到彼此的评论,并有可能被他人再评论而后又被完整转发,于是传播者和评论者的各种不同观点、看法在这里汇聚、交流和碰撞,甚至产生出深刻的思想火花。信息碎片化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正是在这种不断交互的过程中,把理论内容以网状式、裂变式的形式垂直向受众分散传播开去,在实现传播目的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受众千态万状的碎片化评论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和理解程度,继而对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由原来的单向传播变成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双向传播,极大地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力。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冲击
  1.传播媒介碎片化:导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威性的削弱
  新媒体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已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集中走碎片,其传播生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微博、微信、博客、播客以及各种各样的聊天软件和视频软件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在这种传播生态下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都是受众者,也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正如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受众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媒体碎片化。”[1]虽然传播媒介的碎片化能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新的传播手段,扩展传播空间,但网络媒介的空间数量是不可估量的。在当前传播媒介下,受众所能接触到的媒体数量是以往接触到的数倍且还在不断呈几何级数量增长,这就使信息传播的方式渠道繁芜丛杂,也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鱼龙混杂,致使信息的科学性、价值性与真实性无从考量,致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威性面临消解。除此之外,新媒体信息的自由化和传播权的泛化[2]以及超自由化的表达方式[3]极大地冲击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所依赖的传统媒介,其市场占有份额也在日渐萎缩,从而引起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权威性的质疑或抗拒,致使马克思主义虽仍有其外在话语权力空间,却失去昔日内在感召力。
  2.主体解读碎片化: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传播有效性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冲破传统媒介对话语权的把控,还踏平了信息表达和发布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对传播内容进行自由地解读,而无须考虑观点的对错与否。正如著名传媒人尼尔·波兹曼指出:“基于印刷术苦心建立起来的阐释时代坠落了。”[4]意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旧媒体的范式便消失了。很显然这种在自媒体平台上可以随意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发布的形式突破了传统信息表达规范的窠臼,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言论自由的需求,但是却在自媒体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音广场,四面八方地吸收和反射着各种群体、各个阶层、不同受众的观点和立场,海量的信息解读难免泥沙俱下。伴随着网络文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脱节,一些受众开始浮躁,很难形成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甚至丧失客观公正看问题的态度,用情绪化、非理性的解读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内容,以至于形成无序的、碎片化的“广场政治状态”。在这种主体解读碎片化的环境下,信息解读的充分自由使各种思潮在此汇聚,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意见观点,彼此纠缠、集结、盘根错杂,使主流信息发布者所要表达的原有意义被稀释在大量碎片化、分散化的不同主体解读之中,且这些解读又难以达成思想上的一致共识,极易造成信息的扭曲与异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主体解读碎片化地浸染,各种怀有不同目的的利益团体肆意给马克思主义涂抹不同色彩,意图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内核,不断冲击着主流阵地,引发话语解读多元化、碎片化,更是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传播有效性的挑战
  3.受众思维碎片化:造成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解的浅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借助碎片化的传播载体使传播内容能包裹海量信息且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不仅突破传统单一灌输模式还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学习需要。但是这种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却摒弃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所要求的词义的准确性、逻辑的严密性、意义的完整性和媒介的权威性,致使信息杂乱无序且变换频繁,呈现出极强的碎片化、肤浅化和散状化等特征。人们很难从信息整体出发去全面了解传播内容,也难以集中精力去系统地领会、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信息,而且更严重的是信息发布者会不择手段地降低认知成本,以达到让受众接受并享受这种轻松、跳跃式的视觉浏览快感的目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受众阅读浅化,思维弱化。于是在这种信息碎片化传播环境下,受众正逐渐享受和沉迷在迅速浏览的浅阅读视觉快感中而放弃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甚至抗拒和反感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犹如一张知识的网,其理论的知识点就是网上面的一个个结点,完备的逻辑体系和联系就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只有点、线结合才能呈现出这样一张完整的理论知识网。但是在当前思维方式的碎片化下,受众看到的或者扩充的只是一个个理论点,却无法找到能构成理论知识网络的线。这种缺乏深层阅读和思考的方式接受马克思主义,寻获的只是一张理论散点图,零乱的散落在脑海中的各个位置。因此,思维方式的碎片化严重制约着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整体性的系统性理解,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的传播与接受造成阻碍。   三、碎片化传播中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原则要求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面对一日三变甚至一日多变的信息传播情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从其理论整体性内在要求出发,在传播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统一、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维持马克思主义继承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并存、相互促进,这是在传播中维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的首要原则。所谓一元主导就是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導并确保其占统治地位,多元并存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前提下容许其他正确、合理、合法的思想存在。就如毛泽东所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应对的局势就更复杂多样、瞬息万变,就更加要求在传播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来预防和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进行的攻击和侵蚀。这既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立足点与出发点所在,也是从整体性角度把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二)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角度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性不应仅仅强调组成部分极其逻辑结构,还应该是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大众传播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6]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保持理论的学理性,又要删繁就简、质朴生动、逻辑严密,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话语,喜欢看又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实现“内服外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通俗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缺少理论的科学性则通俗性的传播只会把马克思主义带入低俗、庸俗甚至低质化,而没有通俗性就会影响科学理论传播的有效性和有用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理论科学性和通俗性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如此这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广又远,效果更好。
  (三)维持马克思主义继承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性与动态性的统一,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大众化传播也是如此,既要吸收和借鉴他国历史文化传播的经验,更要重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7]很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其所以历久弥新、绵延不绝,是因为不断继承和发展。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也不能对传统文化照本宣科,而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优秀文化中水土相符,发芽结果。特别是面对西方文化渗透与侵蚀加剧的新状况下就更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精髓,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尊[8]。但是在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时,并不是让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固步自封,而是要立足国内放眼国外,去芜存菁,善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教条,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在继承和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
  四、碎片化传播中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应对路径
  信息碎片化传播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带来的不论是喜还是忧,都无法阻挡其急促的脚步,这业已成为当前传播领域不可避免的趋向。因此,要想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找到信息碎片化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之间的契合点,我们就应该转变思路,摒弃对碎片化采取拒斥的态度,重新审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掌控碎片化传播脉搏,从而将视线转向媒介融合、意义整合、信息聚合的解决措施上来,“化害为利”和“为我所用”。从多维度、多角度去分析,多方面、多层次去看待,实现马克思主义碎片化的大众传播形式中却包含理论整体性的意义,最终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中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一)媒介融合:以碎片化规律为基点构造“点线面体”传播模式
  当前传播媒介的碎片化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利弊之分。因此,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在把握碎片化规律的基础上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方法,以构造“点、线、面、体”的传播模式来“趋利避害”。所谓点,是抢占信息碎片化传播的制高点,是媒介传播的核心占位。只有占据这个制高点,才能坚守巩固壮大主流阵地,但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并非轻而易举,需要抛弃马克思主义传统传播模式冗长低效的形式主义灌输,直击受众“痛点”,一个基于受众“痛点”所挖掘出来的“点”,才能打破非主流媒介的围堵并建立全新的主流传播媒介格局。线,是受众对主流媒介的定位、信任和核心识别。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核心诉求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具体化、通俗化以此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运用。因此它必须要让受众对其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只有实现这个前提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牢牢守住“制高点”,打造出不被突破点的支撑线。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9]。这是“点线成面”的关键。当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确定好传播的“点和线”,通过新媒体的精准推送,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把对目标受众有价值的理论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该受众,实现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树立整体性传播思维,营造一种精准传播场景,即受众在何处,传播媒介就覆盖到何处,受众的理论需求是什么,传播的内容就推送什么。这样才能带给受众清晰的信息内容,于是传播越精准,受众理解就越清晰,传播也就越有效!体,是分工协作的各种媒介组成的战斗群,是面的错综融合,相互支持而又分工明确,合力占领新的舆论场。在这里提到的“体”,不是全媒体的品类齐全的各种媒体资源的汇总,而是融媒体的媒介门类的融会贯通,通过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更强劲。“点、线、面、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四个层面和实施阶段,这种传播模式的搭建将强力回击媒介碎片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威性带来的挑战。   (二)意义整合:以内在阐释为重点打造整体性逻辑链条
  当前新型传播模式下信息以去中心化、反整体性的碎片化形式呈现给受众,使得信息的解读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其核心意义,于是就极有可能形成对信息的误读。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意义整合的角度出发,以理论内在阐释为重点来打造受众的整体性逻辑链条才是应对之道。首先,在当前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生态已经形成的既定事实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就不必须纠结在理论传播的碎片化形式上,而是应该放在传播主体话语表达的整体性,使形式碎片化的传播中具有理论内在逻辑的完整性。虽然就表达形式而言单个信息碎片限于篇幅控制难以形成逻辑和意义的完整性,但这并不能否定全部的信息碎片所能呈现出的整体性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在进行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要对理论进行碎片化的形式转化同时更要注重理论的内在阐释,形成碎片化信息的意义整合,因为我们需要传播的这种碎片化不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理论碎片而是碎而不乱、逻辑相联的碎片化。通过对不同碎片,之间意义的精准关联,进而形成各构成要素的有序汇聚,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并存的局面。其次,要提高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和理论素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即如此,归根结底需要人去掌握。因此,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上的把握,才能准确地传播和接收其正确的核心思想,有效避免因不当剪切,甚至是恶意拼接所导致的理论内在逻辑体系割裂,以及对理论诠释的外在曲解。最后,我们要毅然同那些攻击和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框架的恶劣行径作斗争,自觉维护其理论整体性。同时还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0]。
  (三)信息聚合:以技术手段为支点建构完整理论体系
  众所周知,受众接收马克思主义的信息碎片不等于拥有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却会因为思维碎片化造成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解的浅化。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受众完整理解理论知识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正如网络时代的一句名言:“技术问题要靠技术手段来解决。”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应对知识的碎片化有两种技术手段:一种是“复原”[11],另一种是“重构”[11]。所谓碎片化知识的“复原”,就是以一种垂直思维、传统思维对知识重新进行结构化处理,即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有知识体系为基础,在专家学者的主导、引领下,借助马克思主义专题微课、系列化学习网站、专业化的学习App等技术手段,将割裂的碎片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其内在属性及其知识体系结構复原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恢复理论的原始状态,修复被破坏的关联性。而所谓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则是学习者跳出原有学科知识体系图谱,以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所要完成的目标为圆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碎片化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构建出最大化、最优化、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的逻辑完整的网状知识体系。这种依据自身兴趣所重新构建的碎片化知识体系,吸纳了多样的新知识碎片,其相互间摩擦、碰撞,发生“聚变反应”,如果不同的新知识之间,或者新知识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之间,恰好能互相融合,就会顺利地组成一个更大的蛛网式的新知识体系。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用复原重构的方法来建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最终仍需受众从自身出发深化阅读与思考,避免思维的碎片化。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碎片化传播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碎片化问题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态势中。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信息碎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碎片化的特征,牢牢把握其传播规律,善加利用,充分发挥出其正向功能,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新阶段的新发展。正如当前学术界所形成的这样一种共识:当前信息碎片化传播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所面对的困难和冲突,或许正是马克思主义回应时代需求,迎接当下变革的切入点和契机。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漫·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40-43.
  [3]徐旭开.浅析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4(07):159-160.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进修班开学典礼讲话[R].2009.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2.
  [8]贾凤姿.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尊[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59-62.
  [9]刘 康.“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传播策略探析[J].理论月刊,2018(03):37-44.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14]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04):9-16.
  责任编辑:步 岩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国内网络谣言的研究已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国内现有网络谣言的研究现状、研究主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以进一步提升国内网络谣言的研究质量。选取了来自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2004至2019年收录的490篇网络谣言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工具通过对样本文献进行发文时间、发文期刊、发文机构等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分析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民心涣散、风气不正等问题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山东省荣成市通过“机构、政策、氛围”三位一体、“村居、干部、村民”三位一体“信息采集、考核、公示”三位一体、“奖励守信、惩戒失信、信用修复”三位一体四个三位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找到了提高群众道德水平、增强村居凝聚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其经验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信用体系  
期刊
摘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列宁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分析,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新思想和新论断:立足实践需求,从批判与继承的双重维度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正确指引;加强宣传教育,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认清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列宁的这些理论观点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共召开了包括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内的8次专题研究党建问题的中央全会,审议通过了关系治党管党整体效能的重大决定性文件。深入分析研究这8次专题研究党建问题的中央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有助于我们系统理清、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治党管党的历史脉络、政治脉络,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历史角色、历史使命、历史担当。  关键词:十八届六中全会;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乡村治理主体间难以形成合力效应是乡村文化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是乡村文化治理的必由之路。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为乡村文化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乡村文化协同治理表现为治理目标的协同,治理内容的协同,治理主体的协同与治理路径的协同。  关键词: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乡村文化;协同治理;乡村振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
期刊
摘要: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深度贫困地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面临的困境为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缺和人力资本弱。应以政府主导,以多方协作、市场化、利益联结为原则遵循,加强脱贫监测预警、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可行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和长效发展。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一、引言  消
期刊
摘要:健康中国行动从多方面来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实现,也用专门章节形式规定了法治保障途径在其中的基础性地位,目标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公民对健康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需求。而社会法则是通过倾斜性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方式来实现对实质公平等价值目标的追求,社会法弥补了公法和私法在保障公民健康领域中面临的社会利益保障缺位、保障范围有限和实现程度不足等问题。将健康中国行动诸多具体行动方案纳入到社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能力看作本质力量的表征,并从个体能力的实现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自身能力,确证本质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能力和需要能力发生了全面异化。一方面,劳动异化造成主体压抑,引致自由自觉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全面发挥个体潜能条件的匮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仅仅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带来需要的异
期刊
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初心”问题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中国共产党“初心”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应深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立足政治学与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多维度阐释“初心”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深化对不同历史语境中“初心”意涵的具体认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新时代  2016年7月,在紀念中国共产
期刊
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唯物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内部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存在着多重耦合性,具体体现在两者的价值一致性与结构同质性。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的挑战有:社区治理主体结构的“错位”“越位”导致党建资源与治理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社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尚未同步;社区个体原子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