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主线,对唐宋时期的民间武术文化的开放性、融合性、娱乐性等特点武术发展进行阐述,武术作为唐宋时期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为后世传统武术的发展和弘扬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唐宋时期;民间武术;发展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tak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the main clu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fusion, entertai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Key words】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lk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引言
唐宋时期是我国商业极其繁荣发展的时期,变革之风势不可当。唐宋人常常惊叹世道之变、惊叹世道之乱。透过这种现象影射在市井、民间武术上时,也有其发展规律。武术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矛盾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唐宋时期的武术流变与发展也存在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武术的概念、特点和价值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1〕。
1武术形式和内容
1.1武术组织
宋代以民间结社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以乡社为基础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弓箭社”“忠义巡社”“榱子社”“霸王社”等。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山西、河北河海、山东诸省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在农村还有以“社”“堡一”“山寨”等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如“榱子社”、“霸王社”等。有的是防御外族晚上侵略的,也有以反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为目的而自发结社的。其共同点为这一时期的武艺具有军事训练和实用性质。以弓弩、刀枪等为当时结社组织的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2〕。
宋代商业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时常在表演前打套子以照观众,这种打套子的表演,有“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使棒”等。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这些以技击技术为要素,按规定动作进行的套子化武艺,充盈了民间武术大舞台。
1.2武技
唐时有颇多的文人及民间艺人练剑术。同时由于唐代表演艺术的发达,使剑术演练技巧发展到较高水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朝诗人姚合《剑器词》都有剑舞艺术的描写。
宋朝时期,对抗性的“手搏”“角力”也有发展。《宋史·兵志》载:“手搏虽不切于用,而亦习其身臂。”手搏在民间得到发展,比武时,可以“拽直拳”“使横拳”“使脚剪”。角力已有专著问世。宋·调露子在《角力记》中写道:“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角力是双方凭技艺、勇气、智能决胜负的竞技运动。宋代还出现了“露台争交”。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种露台争交类似后来的打擂台,它是中国古老的武术竞赛模式〔3〕。
关于角抵这种颇具观赏价值的对抗性项目,自先秦历唐宋而不衰,唐时期,角抵手搏普遍开展,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深受大家喜爱。当时手搏、角力比赛时,大都裸露身体的一部分,(《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在宋东京的勾栏瓦舍中常有表演,不仅在民间存在,而且受到官方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表演非常精彩,颇具观赏价值,为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后妃们所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军队的训练有关,作为一种军事技能,摔跤在军队训练中受到重视,这种训练既可以提高武艺,又能提高体力,后来又在重大的活动中用以表演助兴〔4〕。
南宋时期,农村结社组织发展的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也在发展。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参加武艺结社的成员,大都是市民阶层,他们入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梦粱录》中有专门的记述:“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元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有诗咏曰:‘虎贲三百总威狞,急彪旗催迭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盖为渠发也。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梦粱录·卷二十·角抵》)。可见当时“争交”不仅有“市井之徒”,在盛大的活动中还有专业御用摔跤手,号称“内等子”的献艺。且有的比赛还有“摽手之资”,所以“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可见民间的比赛虽然是“瓦市相扑者,乃路遇人聚集一等伴侣”,但也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这里有两点颇引人注意。第一,既然当时已有了“内等子”这样的职业摔跤手,那么他们在献技时必然更注重表演的效果,可能有双方相互配合的情况,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花法”,是后世“圈内人”所说的“花跤”。从摔跤的角度来看,当真摔实拼;而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就难免有所偏离了。第二就是女跤手的出现。宋史专家在解释上述《梦粱录》的记述时认为:“瓦市中相扑,在赛前有女飐数对打套子,即开场卖艺。不仅有男,也有女相扑手,其服装与男子一样,短袖无领,袒胸露脯。”杨泓先生在解释这段记载时也认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当时有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杨泓先生将“先以女剽手对打套子”,一句解释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他又说:“相扑时的服装,沿袭着汉唐以来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完全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胯束有短裤,头上一般是梳髻不戴冠,也有时足下穿靴或鞋。在山西晋城南社宋墓中,墓室南顶绘有一幅相扑图,生动地描绘出宋代相扑的情景。”“至于女子相扑时的装束,可能与男子差不多,肢体裸露,因此当时的文人看不惯。北宋时,司马光还特别写过《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要求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妇人相扑。所谓“打套子”犹如近代戏剧舞台表演时的“帽戏”,为后面的“压轴”“大轴”做垫场。在男子上场比赛之前,先由女相扑手登台献艺,一方面是为了招揽观众,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更精彩的男子比赛做好铺垫。由于女子如同男子着装登台甚是不雅,以至司马光给宋仁宗写了《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亦被赏赉,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聚众为戏。” 从司马光的上书中可以看出,当时女子相扑是市井小民喜爱的表演项目,即使是皇帝、后妃、命妇、百官也习以为常,以至在宣德门前表演。再从《水浒》第七十四回描写浪子燕青与任原在泰安进行相扑比赛的情况看,在燕青获胜时“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彩”,这虽是后人施耐庵的手笔,但这种竞技比赛的观赏价值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看来,说角抵相扑是雅俗共赏,绝不为过。
2火器和选制
2.1武器使用
宋代开始,我国的军事就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军事史专家认为,“从北宋到清咸丰年间(公元960年至1861年),我国正处于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它们的消长,曾经经历了九百年的渐变过程,而在这个时期的战术变化,也相应地反映了这渐变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北宋时期,火器对战术的影响是比较轻微的,从南宋到元代中叶仍然影响不大,大抵从元以后,由于火器数量、种类的增多和战斗性能的改进,使得战术上的变化特别显著〔5〕。”火器日益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相反,冷兵器则无大的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消退,冷热兵器的此消彼长,充分体现了军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是军事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全面改变了军事活动。军事史专家说:“火器这样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代替冷兵器的过程。”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正是由于火器的发展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军事技术,不仅使军事技术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促使了战斗中战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武术的实用价值,促成了武术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必然的,只是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这个时期就是冷兵器逐渐退出军事舞台的过程。以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进步,是想说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火器的进步,而正是火器的进步直接影响到了武术技击价值,特别是在军事活动中的技击价值,这才使武术“逐渐退出军阵”,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2.2武勇选举
在宋朝统治的320年中,与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十分重视武备,宋朝的军队实行募兵制,通过选募、武举考试选拔武艺人才〔6〕。军事训练采用统一教法,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军事训练规范化、统一化,促进了武艺的提高。这一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各种兵器武艺争奇斗妍,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角抵社”等,同时为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还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市”、“勾栏”。在瓦市、勾栏中表演的武艺丰富多彩。其他如杂剧、戏文、小说中也有不少反映武艺的内容。在民间武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也出现以乡社为基础的民间武艺组织。百姓互相团结,以乡为社,既务农又习武的现象十分普遍。乡社武术组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武艺的发展。宋代武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了对抗性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从而基本摆脱了从属于军事训练的地位,在民间土壤中生长起来,并按自身的规律演进。
3民间武术的吸纳
论及武术与宗教的关系时,当然就不能不提到少林寺和少林拳。少林寺武僧习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少林寺之所以闻名于天下,除传达摩在此面壁以外,得益于少林武术当不为过。少林寺武僧习武的事在唐代就有记载,在李世民与王世充作战的过程中,少林寺的武僧助秦王李世民有功,可见很早之前少林寺就以僧人善于武技而显名于世。以后在抗倭的战斗中也曾有所建树,为人们所称道。《耕余剩技》中有《少林棍法阐宗》,在汪以时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说:“近世少林沙门始以是技显,然相传甚秘,自非趾其门者不授也。程君冲斗负奇节遨游梁楚间,憩少林者屡矣,遂师友其魁杰,得尽其技已。”
在《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程宗猷除说明达摩到少林寺面壁以外,主要记述了从“唐初僧昙宗等起兵拒伪师,执王世充侄仁则归本朝,太宗嘉许其义烈,拜昙宗为大将军”开始,到元代至正拒“红军”“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和“奋神棍”救护少林寺的传说,以后“演其技不觉”。而“少林形胜有文武二山峙,故棍法与禅宗并传不替,是以四方之士往往慕其风声”这样一段少林棍法产生和发展的传说和过程。后段则主要记述了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棍法,“由生诣熟,缘渐得顿”的经过,以及程宗猷后来撰写《少林棍法阐宗》的经过。在《少林棍法阐宗·总论》中程宗猷开始说:“盖闻兵法有正有奇,有虚有实。度众寡强弱之势,决高下劳逸之机;识前后左右之局,审彼己主客之形;有长而匿短,有短而见长;有呼而动九天,有吸而静地,能阴能阳,能柔能刚,可攻可守,可纵可横。今少林棍法,包罗变化,大类是焉。”然后记述了少林棍法的技法特点和要领之类的内容。其后在一些名人所写的“赞”中是对紧那罗王的赞语,其中有“我闻菩萨,住世表慈”“早拔慈航”和“我菩萨慈以勇养,偶示杀相,漠无杀想,不嗜杀人,能―寰壤,不战屈人,功受上赏”,这些都是一般的对佛教菩萨的赞语,虽反映了一些佛教的思想,如“慈悲是佛道之根本”的佛教的基本观念,也涉及紧那罗王以棍救寺的故事,却不见将佛教思想和棍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话,如果我们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中可以知道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过武术,并深得其中的奥妙,可以说程宗猷对少林武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主要是技术方面,而在佛教思想方面,虽然他提到了“缘渐得顿”,涉及从“渐悟”,到东晋、南北朝时的竺道生首倡佛教禅宗,南宗慧能所提倡的“顿悟”,但这只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提法,“缘渐”还包含了渐进的过程。所以说,就少林棍法的技术和理论中,并没有反映出与佛教教义有关的更为深刻的思想,否则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就不可能没有进一步的反映。
4小结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渊源历史,唐宋时期更是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封建社会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唐宋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也使得武术文化从本质、外延,到实用的发展都存在不同变化,为后世武术文化、技艺的继承和考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6-67.
〔2〕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58-159.
〔3〕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3-214.
〔4〕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37.
〔5〕严耀中.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265-269.
〔6〕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0-97.
(责任编辑:阎彬)
【关键词】唐宋时期;民间武术;发展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tak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the main clu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fusion, entertai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Key words】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lk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引言
唐宋时期是我国商业极其繁荣发展的时期,变革之风势不可当。唐宋人常常惊叹世道之变、惊叹世道之乱。透过这种现象影射在市井、民间武术上时,也有其发展规律。武术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矛盾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武术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唐宋时期的武术流变与发展也存在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武术的概念、特点和价值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1〕。
1武术形式和内容
1.1武术组织
宋代以民间结社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以乡社为基础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弓箭社”“忠义巡社”“榱子社”“霸王社”等。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山西、河北河海、山东诸省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在农村还有以“社”“堡一”“山寨”等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如“榱子社”、“霸王社”等。有的是防御外族晚上侵略的,也有以反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为目的而自发结社的。其共同点为这一时期的武艺具有军事训练和实用性质。以弓弩、刀枪等为当时结社组织的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2〕。
宋代商业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时常在表演前打套子以照观众,这种打套子的表演,有“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使棒”等。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这些以技击技术为要素,按规定动作进行的套子化武艺,充盈了民间武术大舞台。
1.2武技
唐时有颇多的文人及民间艺人练剑术。同时由于唐代表演艺术的发达,使剑术演练技巧发展到较高水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朝诗人姚合《剑器词》都有剑舞艺术的描写。
宋朝时期,对抗性的“手搏”“角力”也有发展。《宋史·兵志》载:“手搏虽不切于用,而亦习其身臂。”手搏在民间得到发展,比武时,可以“拽直拳”“使横拳”“使脚剪”。角力已有专著问世。宋·调露子在《角力记》中写道:“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角力是双方凭技艺、勇气、智能决胜负的竞技运动。宋代还出现了“露台争交”。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种露台争交类似后来的打擂台,它是中国古老的武术竞赛模式〔3〕。
关于角抵这种颇具观赏价值的对抗性项目,自先秦历唐宋而不衰,唐时期,角抵手搏普遍开展,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深受大家喜爱。当时手搏、角力比赛时,大都裸露身体的一部分,(《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在宋东京的勾栏瓦舍中常有表演,不仅在民间存在,而且受到官方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表演非常精彩,颇具观赏价值,为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后妃们所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军队的训练有关,作为一种军事技能,摔跤在军队训练中受到重视,这种训练既可以提高武艺,又能提高体力,后来又在重大的活动中用以表演助兴〔4〕。
南宋时期,农村结社组织发展的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也在发展。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参加武艺结社的成员,大都是市民阶层,他们入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梦粱录》中有专门的记述:“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元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有诗咏曰:‘虎贲三百总威狞,急彪旗催迭鼓声。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盖为渠发也。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梦粱录·卷二十·角抵》)。可见当时“争交”不仅有“市井之徒”,在盛大的活动中还有专业御用摔跤手,号称“内等子”的献艺。且有的比赛还有“摽手之资”,所以“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可见民间的比赛虽然是“瓦市相扑者,乃路遇人聚集一等伴侣”,但也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这里有两点颇引人注意。第一,既然当时已有了“内等子”这样的职业摔跤手,那么他们在献技时必然更注重表演的效果,可能有双方相互配合的情况,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花法”,是后世“圈内人”所说的“花跤”。从摔跤的角度来看,当真摔实拼;而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就难免有所偏离了。第二就是女跤手的出现。宋史专家在解释上述《梦粱录》的记述时认为:“瓦市中相扑,在赛前有女飐数对打套子,即开场卖艺。不仅有男,也有女相扑手,其服装与男子一样,短袖无领,袒胸露脯。”杨泓先生在解释这段记载时也认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当时有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杨泓先生将“先以女剽手对打套子”,一句解释为“开场表演的女子相扑手”。他又说:“相扑时的服装,沿袭着汉唐以来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完全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胯束有短裤,头上一般是梳髻不戴冠,也有时足下穿靴或鞋。在山西晋城南社宋墓中,墓室南顶绘有一幅相扑图,生动地描绘出宋代相扑的情景。”“至于女子相扑时的装束,可能与男子差不多,肢体裸露,因此当时的文人看不惯。北宋时,司马光还特别写过《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要求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妇人相扑。所谓“打套子”犹如近代戏剧舞台表演时的“帽戏”,为后面的“压轴”“大轴”做垫场。在男子上场比赛之前,先由女相扑手登台献艺,一方面是为了招揽观众,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更精彩的男子比赛做好铺垫。由于女子如同男子着装登台甚是不雅,以至司马光给宋仁宗写了《论上元令女子相扑状》:“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亦被赏赉,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聚众为戏。” 从司马光的上书中可以看出,当时女子相扑是市井小民喜爱的表演项目,即使是皇帝、后妃、命妇、百官也习以为常,以至在宣德门前表演。再从《水浒》第七十四回描写浪子燕青与任原在泰安进行相扑比赛的情况看,在燕青获胜时“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彩”,这虽是后人施耐庵的手笔,但这种竞技比赛的观赏价值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看来,说角抵相扑是雅俗共赏,绝不为过。
2火器和选制
2.1武器使用
宋代开始,我国的军事就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军事史专家认为,“从北宋到清咸丰年间(公元960年至1861年),我国正处于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它们的消长,曾经经历了九百年的渐变过程,而在这个时期的战术变化,也相应地反映了这渐变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北宋时期,火器对战术的影响是比较轻微的,从南宋到元代中叶仍然影响不大,大抵从元以后,由于火器数量、种类的增多和战斗性能的改进,使得战术上的变化特别显著〔5〕。”火器日益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相反,冷兵器则无大的进步,在军事中的作用日益消退,冷热兵器的此消彼长,充分体现了军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是军事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全面改变了军事活动。军事史专家说:“火器这样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代替冷兵器的过程。”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正是由于火器的发展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军事技术,不仅使军事技术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促使了战斗中战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武术的实用价值,促成了武术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必然的,只是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这个时期就是冷兵器逐渐退出军事舞台的过程。以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进步,是想说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火器的进步,而正是火器的进步直接影响到了武术技击价值,特别是在军事活动中的技击价值,这才使武术“逐渐退出军阵”,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2.2武勇选举
在宋朝统治的320年中,与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十分重视武备,宋朝的军队实行募兵制,通过选募、武举考试选拔武艺人才〔6〕。军事训练采用统一教法,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军事训练规范化、统一化,促进了武艺的提高。这一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各种兵器武艺争奇斗妍,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角抵社”等,同时为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还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市”、“勾栏”。在瓦市、勾栏中表演的武艺丰富多彩。其他如杂剧、戏文、小说中也有不少反映武艺的内容。在民间武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也出现以乡社为基础的民间武艺组织。百姓互相团结,以乡为社,既务农又习武的现象十分普遍。乡社武术组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武艺的发展。宋代武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了对抗性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从而基本摆脱了从属于军事训练的地位,在民间土壤中生长起来,并按自身的规律演进。
3民间武术的吸纳
论及武术与宗教的关系时,当然就不能不提到少林寺和少林拳。少林寺武僧习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少林寺之所以闻名于天下,除传达摩在此面壁以外,得益于少林武术当不为过。少林寺武僧习武的事在唐代就有记载,在李世民与王世充作战的过程中,少林寺的武僧助秦王李世民有功,可见很早之前少林寺就以僧人善于武技而显名于世。以后在抗倭的战斗中也曾有所建树,为人们所称道。《耕余剩技》中有《少林棍法阐宗》,在汪以时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说:“近世少林沙门始以是技显,然相传甚秘,自非趾其门者不授也。程君冲斗负奇节遨游梁楚间,憩少林者屡矣,遂师友其魁杰,得尽其技已。”
在《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程宗猷除说明达摩到少林寺面壁以外,主要记述了从“唐初僧昙宗等起兵拒伪师,执王世充侄仁则归本朝,太宗嘉许其义烈,拜昙宗为大将军”开始,到元代至正拒“红军”“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和“奋神棍”救护少林寺的传说,以后“演其技不觉”。而“少林形胜有文武二山峙,故棍法与禅宗并传不替,是以四方之士往往慕其风声”这样一段少林棍法产生和发展的传说和过程。后段则主要记述了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棍法,“由生诣熟,缘渐得顿”的经过,以及程宗猷后来撰写《少林棍法阐宗》的经过。在《少林棍法阐宗·总论》中程宗猷开始说:“盖闻兵法有正有奇,有虚有实。度众寡强弱之势,决高下劳逸之机;识前后左右之局,审彼己主客之形;有长而匿短,有短而见长;有呼而动九天,有吸而静地,能阴能阳,能柔能刚,可攻可守,可纵可横。今少林棍法,包罗变化,大类是焉。”然后记述了少林棍法的技法特点和要领之类的内容。其后在一些名人所写的“赞”中是对紧那罗王的赞语,其中有“我闻菩萨,住世表慈”“早拔慈航”和“我菩萨慈以勇养,偶示杀相,漠无杀想,不嗜杀人,能―寰壤,不战屈人,功受上赏”,这些都是一般的对佛教菩萨的赞语,虽反映了一些佛教的思想,如“慈悲是佛道之根本”的佛教的基本观念,也涉及紧那罗王以棍救寺的故事,却不见将佛教思想和棍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话,如果我们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中可以知道程宗猷在少林寺学习过武术,并深得其中的奥妙,可以说程宗猷对少林武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主要是技术方面,而在佛教思想方面,虽然他提到了“缘渐得顿”,涉及从“渐悟”,到东晋、南北朝时的竺道生首倡佛教禅宗,南宗慧能所提倡的“顿悟”,但这只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提法,“缘渐”还包含了渐进的过程。所以说,就少林棍法的技术和理论中,并没有反映出与佛教教义有关的更为深刻的思想,否则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就不可能没有进一步的反映。
4小结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渊源历史,唐宋时期更是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封建社会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唐宋时期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也使得武术文化从本质、外延,到实用的发展都存在不同变化,为后世武术文化、技艺的继承和考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6-67.
〔2〕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58-159.
〔3〕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3-214.
〔4〕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37.
〔5〕严耀中.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265-269.
〔6〕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0-97.
(责任编辑: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