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阳光的人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生命之物
  愈来愈理解古人的恋物,或一古刀,或一名花。友人汉家感慨白居易晚年一定要上山看一株杏花,说明年我未必能来,这算跟它道别吧。
  凡真实经历人世幻灭种种不堪种种者,自会更珍惜、迷恋身边有生命之物,况其如此美好而真实。
  喜欢阳光的人
  阳光移步,已进半屋。夏天最热时,它只打在窄窄一条窗台上。到了冬天,它会走进我书房,晒着我的脊背和屁股,但不晒电脑屏。我有点得意对阳光的采用。
  我是喜欢阳光的人。优秀的人就像明亮的光,和他们待久了,就再不想退回黑暗之中。
  每人均可高贵
  郑念。如此美好的老太太,眼神依然清亮。
  不记得旧年在帝都哪个场合见过一位名媛。她一进来,偌大包间突然逼仄起来。我记得手脚紧张,局促不能言。
  但我也激赏野性的、视规矩如若无物似乎无教养的美。奇怪我同时欣赏两种貌似相反的东西。又或者,二者原本便是在深处统一起来的美。
  有人说张爱玲是“最后的贵族”,我不免冷笑。与章诒和较,张像人家宅子里有点灵气的使唤丫头。但世家出身和生活的优渥及各种穷讲究并不能代表什么。我想到一个不堪的电视剧镜头,刘彻去平阳公主府,惊问:那个牵马的目光如炬的人是谁?
  那不发一言者是卫青。身卑为奴,却自有凛凛英雄气。他才是高贵的人。卫青是我老家人。
  我历来鄙薄所谓贵族一说。王侯深宅,蠢货多矣,喃喃称“何不食肉糜”者多矣。物质丰厚并不能代表什么。所谓高贵,完全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种种穷讲究。我更爱朴素的士。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初衷,子路结缨而死,子贡结庐于师坟前三年又三年。董狐直笔——又一个我老家人。更不消说作为区区漆园吏的庄周和苦行天下的墨翟。
  与西方所谓的贵族精神相比,这是人类史上有过的最光辉伟大的平民贵族精神。
  每人均可高贵。
  而每人也均可下贱。下贱要容易得多,比树叶下坠还要自然。
  且看你说什么,做什么,所言是否符合所行。今天见到一个叫赵子琪的艺人说了一句打动我的话:“人只有动手去做的时候,你才真的获得了一种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体外冲击波对移植术后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减轻疼痛和减缓骨内损害进程的有效性.方法 临床评估包括VAS评分、Harris评分、RMS平片和髋关节磁共振.每个疗程包括
二十一世纪以来,知识经济逐渐替代工业经济,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加剧了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促使所有的组织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之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们一直在探索能够促进个人或组织知识管理的机理问题,知识的社会文化属性成为知识管理研究过程中的新的焦点,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新的组织形式,支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利用具有一定的不可逆转性。为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手段应运而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必然
“打赏”这种事,古已有之。是指地位或辈分高的人把财物送给地位或辈分低的人。说得更明白些,主要是指古时宫廷或者达官贵人给予下人或下属奖励的一种说法。且不细说《木兰诗》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说《红楼梦》吧,大观园的主子们打赏下人,那是司空见惯的。而21世纪,打赏也成为当今互联网上粉丝与“被粉者”间时髦的互动方式。  网文圈的打赏是一种奖励机制  早在2013年,网文圈就诞生了第一个“亿万盟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社会差距日益扩大,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计划生育的实行,老龄人口日益激增、“421”的家庭结构削弱了家庭养老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化养老水平发展缓慢,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仍不足以满
周庆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主要发起人,《大诗歌》主编、《星星·散文诗》名誉主编。获2014年度《诗潮》诗歌金奖、《芳草》第四届汉语诗歌双年奖。出版散文诗集《爱是一棵月亮树》《我们》《有远方的人》等。  不说爱,更不说恨。  今晚,我只想对你说我知道了一种伟大的味道。  万亩玫瑰和更为辽阔的郁金香,它们输给了这一缕青烟,青烟与飘缈的承诺无关,它更让谎言无法发声。它的根部从含蓄
钱红莉,70后,独立撰稿人,出版有《华丽一杯凉》《低眉》《风吹浮世》《诗经别意》《读画记》《育婴记》《万物美好,我在其中》《四季书》等,现居合肥。  中国烹饪方式种类繁多,煎,炒,煸,烩,炙,熘,炸,蒸,煮,烀,炖,煨,不一而足。唯独“炒”,是民间最常用的。  有一天,清理冰箱冷冻室,发现遗忘了一块猪后腿,约摸两三斤,搁了大半年,也谈不上什么营养了,弃之,可惜。决定把它煨出来。把肉解冻,分割成七八
很多河流都死了,阿蓬江还活着。  夏天的时候,我在渝东南见到了阿蓬江。那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就像记忆中,任何一条活着的河流一样。它从湖北利川出发,一路向西,在高山峡谷中,静静地流过武陵山腹部,经过250公里的长途奔袭,在重庆酉阳一个叫龚滩的小镇,汇入了另一条活着的河流乌江。时间,对于阿蓬江没有太多意义。它从岁月远方流来,一直我行我素,依山就势,随物赋形而已。对文明的发生、变革和突飞猛进,并不十分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