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水磨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的乡下有一座水磨,村里人叫水打磨。在六七十年代,临村的乡亲都会来水磨坊磨面。所以,人们称为磨房。磨坊里整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磨坊是人们谈天说地的地方。
  在村南半里路的地方有条水渠,这是从二里外的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清晰明澈,这股水不但能浇田地,不知何时起,人们在此修建了水打磨,为村民多了一份功能。
  这座水磨,有着很深的渊源。据老人们讲这磨坊修建于清朝中期,磨房坐北朝南,宽大高阔,房子里是一米见方的石磨,水渠从屋下蹿过,水打在圆形的木器械斗上,带动石磨转动,以把谷物小麦、玉米、小米磨成面粉。
  这座诞生于清朝年间的水磨,曾经就是由村里刘老爷负责照看,后来负责人变成了刘老爷的儿子,人们叫他刘叔。刘叔今年八十多岁了,我前几日回村找到刘叔,说起这水磨,老人很是有点儿谈兴。他说这水磨过去简陋得很,只有简单的木制结构和一座破败不堪的草房,勉强能够运转而已。他看管水磨坊三十多年,一生都献给了水磨坊。后来,有了电磨,刘叔也就失业了,转行种起菜来。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到磨坊磨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就十岁左右,半夜时分,睡得迷迷糊糊的我被奶奶叫醒,和她一起到磨坊去磨面。
  月亮高挂在天上,冷风习习。奶奶在前头走着,我手提小扫帚摇摇摆摆地跟在后面。到了磨坊,刚好轮到我们家,奶奶把玉米倒在磨盘上,放下水把就开始磨面。奶奶坐在宽大的竹箩筛边,我负责把磨盘下磨的粗粉扫下去,奶奶负责用细箩把面箩下去。这磨面得磨三遍,头道面是好面,叫细面,一般招待客人才用。二、三道面叫粗面,是我们平常吃的。三道面磨完了就行了。我和奶奶把面放进小平车,我吃力地拉回家去。
  小时候,家里磨面的活就是我和奶奶来干,一个月磨一次面,年年如此。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村里用上了电钢磨,这水磨就逐渐被人们废弃了,而我也结束了在水磨坊磨面的日子。村民们在水磨坊磨面的少了,古老的水磨坊就破败了。
  前几年,人们又把水磨坊修起来了,说是水磨磨出的面好吃。现在这座水磨,能磨玉米面、荞麦面、全麦面。这样磨出的面,口感好,味道佳,更符合绿色食品的理念。磨出的小麦面粉,虽然看着黑一些,但却营养更高,简直可称“全麦面”。于是沉寂多年的水磨,在新时代新观念的推动下又重新转动了起来。水磨坊又重现在人们的记忆里。
  (郭旺启摘自《燕赵都市報》2018年6月29日)
其他文献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有具体的科学化要求和量化标准,要求测试员具备良好的语音评定能力,按照标准进行测评。但是目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很多语音评定不准确的现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55例AECOPD患者,测定患者入院时血常规、血清CRP水平,并进
一、文冠果生物学特性文冠果(Xanthoce sorbifolia Bunge)又名木瓜、崖木瓜、文官果、文灯果,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木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树皮呈灰褐色或黑灰色,长片状
桑葚初时是青的,然后发红、发紫;快要成熟时,虽然色泽红润诱人,但依然很酸。真正成熟的桑葚是紫中透黑、黑中透亮。采摘时,要掐那绿绿的葚柄,避免碰到葚果。否则稍微一用力,它便会破
当前标准化考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注目。部分高等院校以极大的热情,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了标准化考试研究和实施的步伐。加入研究标准化的考试行列并不是为了追逐时尚,而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