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行为金融;实验教学;预期效用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41-03
实验经济方法是研究者在挑选特定受试对象参与下,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并给以一定的物质报酬,以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实验环境,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加工,以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性。行为金融是南京审计学院投资学专业的特色课程。该课程立足于心理学的实验成果以及人类认知学科的发展,解析人类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并理解这些偏差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特征、群体行为特征决策以及对金融市场均衡性与稳定性的影响。该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成功地质疑了标准金融理论中理性人的假设以及有效市场假说,从而使得行为金融理论逐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接受。然而,我们知道预期效用理论、认知过程偏差以及心理偏差等是学生理解行为金融学说的基础,因此,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论证上述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在行为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实验经济学方法在行为金融教学中的意义
行为金融学产生于金融学与心理学、信息科学与决策科学等的结合。它从个体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动因来解释和研究金融市场的异象。这种研究方法是通过分析投资者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偏差和异常,来理解其在各类特定背景下的信念与行为特征,从而寻求一种能够刻画投资者主体行为特征与金融市场异象的一般模型。不可置疑,从学科的本质来看,实验经济学是行为金融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实验的设置模拟投资者所处的特定背景,探索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动因,从而发现投资者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因而,在行为金融课程中,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听课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实验,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动因,从而使得行为金融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加强。
二、行为金融课程中应用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和过程
行为金融课程包含的理论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预期效用理论与心理实验、认知过程的偏差、心理偏差与偏好以及前景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教学需要使用实验和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以使得学生便于理解,这依赖于对人的心理分析和对现实人的经济行为的了解。
具体来说,在行为金融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的实验教学方案有演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型实验,演示型实验由教师操作,学生观摩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实验。验证型实验是学生经过行为金融理论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印证有关原理、方法、过程或结果的实验教学。设计型实验是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自行确定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综合分析的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属于实验教学中较高等级的,可以结合学生的毕业论文来进行设计,带有研究探索的性质。
行为金融课程中,实验经济方法教学过程一般是构造模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统计、得到结果。行为金融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验证的是人在金融市场的行为命题,这就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烦躁的心理,在实验设计里运用价值引诱的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二是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会与传统金融理论预测有偏差,原因是传统金融理论假定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通常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更好地理解行为金融理论,使得教学效果获得显著加强。
三、实验教学方案的选择
在行为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要使用大量的实验进行理论的教学和理解,因而合理地使用实验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演示型实验适用于一般的理论讲解结束后,为让学生理解深刻所进行的实验。比如,验证投资者的特征过度自信,我就使用了区间估计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来估计一架普通的、空载的波音747飞机的重量,给出最小估计值和最大估计值,尽量让两个数字相差较大,以确保正确答案有90%的可能会在你给出的区间之间。结果学生为了不显示自己知之甚少,自信地把答案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于是就出现了错误的估计。然后,分析给学生,这种表现出来的骄傲自大而不可靠的心理就是过度自信。
验证型实验是对行为金融理论教学过程的验证。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有认知偏差的框定依赖现象,说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对背景的依赖,即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这里提出了一个士兵突围的实验:一位将军在敌人的优势兵力威胁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情报官员说,除非他带领士兵们沿两条可行的路线之一撤出,否则,他们可能会全部被歼灭。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得救;如果走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是这位将军,你应该选哪条路线呢?现在把问题表述换一下,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在由同学作出选择后,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同学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其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第一个问题从保全士兵的角度提出,第二个问题是从丧失生命的角度提出来的。这样,我就从实验的选择上验证了认知偏差的框定依赖现象。 综合型实验是根据教学需要,既包含演示型实验的形式也包含验证型实验的形式。从而一方面促成学生理解行为金融理论,另一方面也为行为金融理论的正确性提供实验基础。设计型实验是行为金融教学过程的高级形式,包含自行研究探索的性质,它包含构造模型、设计实验、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四个方面,这也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实验教学方法,笔者在下个部分进行介绍。
四、实验经济学教学过程:以预期效用理论为例
(一)构造模型
人们在处理风险决策问题的时候,一般遵循预期效用模型,其内涵是在风险情境下的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加权估计,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计值所形成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按照主体特征的不同,分为三类:风险厌恶、风险寻求和风险中立。
1.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指的是人们偏好确定性所得儿厌恶不确定性的风险态度。其效用函数为:
U(PX,(1-P)Y)>P×U(X)+(1-P)×U(Y)
2.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
风险偏好指的是人们如果偏好不确定性财富不喜欢确定性所得的风险态度。其效用函数为:
U(PX,(1-P)Y)
3.风险中性与效用函数
风险中性指的是人们只关注选择方案的预期效用而不关心是确定性所得还是不确定性所得。其效用函数为:
U(PX,(1-P)Y)=P×U(X)+(1-P)×U(Y)
(二)设计实验
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关于风险决策的预期效用模型提出了质疑,并且撼动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这种质疑,我设计了“确定性效应”。 该实验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阿莱(Allais,1953)做出,它是不确定条件下选择行为违背预期效用理论的典型例子。
要求学生分别在下面两组彩票中做出选择,下列表达方式中(1 000 000美元,1)表示以1的概率获得100万美元,其他依此类推。
A=(1 000 000美元,1)
B=(5 000 000美元,0.1;1 000 000,0.89;0,0.01)
C=(1 000 000美元,0.11;0,0.89)
D=(5 000 000美元,0.1;0,0.9)
(三)实验结果
根据2013级投资学1,2班统计,全班80人,有72人选择了(A,D),占据全班的绝大多数。
(四)实验结果分析
由预期效用理论的独立性假设推导出一致的行为选择应该是(A,C)或者(B,D)。为了跟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一点,假设彩票:
E=(5 000 000美元,10/11;1 000 000美元,0;0,1/11)
F=(5 000 000美元,0;1 000 000美元,0;0,1)
然后,再将彩票A、B、C、D分别表示为A与E、F的不同权重组合:
A=A+A,B=E+A,C=A+F,
D=E+F
让学生注意到,在A和B的表达式中,后一项是相同的,都为89/100A;而在C和D的表达式中,后一项也是相同的,都为89/100F。现在根据独立性假设,当学生在A、B之间偏好A时,即在A、E之间更偏好A,则应该退出在C、D选项中更偏好C,从而也就推出了与预期效用理论一致的选择是(A,C)或(B,D)。但是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大部分选择了(A,D),这就是“确定性效应”。从直观上来看,在第一组的选择中,100万美元的收益是确定的,所以更吸引人;而在第二组的选择中,这种吸引力消失了,此时,100万美元不再是确定的了。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A,D),这正是对传统金融关于预期效用理论成立的挑战。
五、行为金融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方法的总结
行为金融课程是最近5年来在各类重点高校和财经类高校金融专业新开的课程,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做好行为金融课程的实验经济学教研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遵循如下的步骤:(1)引入案例,介绍股票市场上不符合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些现象;(2)介绍行为金融理论对这种异象的解释;(3)实施实验教学,教师根据所要讲解的行为金融理论来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最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所要解释的行为金融理论。
未来,行为金融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手段,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行为金融由于是探索性极强的学科,并且一般在金融学院投资专业本科大四阶段开设,所以可以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培养联系在一起。比如,对于行为金融特定理论实验的进行,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进一步探索、挖掘的好奇,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后续研究,从而形成一篇新的有价值的论文,可供学生毕业论文使用,避免了后来学生匆忙写毕业论文,而结果质量却不高的负面效果。
2.加强行为金融专门实验室的建设。随着我校行为金融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希望参加该课程的学习。笔者发现,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互相干扰,一个学生的选择,必然会影响另一个学生的选择。这样,客观上要求建立功能相对完善的行为金融专业实验室,以承担更为复杂的实验教学。
3.加强研究设计和问卷调查研究手段的开展。随着研究对象的多元化,未来行为金融的实验教学应该朝着问卷调查研究手段发展,比如针对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状况,可以对证券公司营业部股民设计调查问卷,结合研究问题,做好研究设计,从而训练了学生们应用行为金融理论对金融市场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Barberis,N.,and Thaler,R..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J].NBER 9222,2002.
[2] 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杨晓兰,王雁茜,金雪军.在金融教学中应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为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3).
[4] MBA智库百科.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