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文章作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更好地提升学习实效。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70-01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质疑动力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真正被激起,才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学习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激趣来激励学生质疑学习,紧紧抓住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学习心理等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丰富教学情感,将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同時注意结合各个课堂环节,切实促进学生在激趣中不断增强质疑能力,做到课始巧激兴趣,课中增强兴趣,课尾留有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主动质疑
有效创设问题性课堂情境,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业潜能等因素。当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学情都做到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沿着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方向性,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奇数、偶数”之后,教师可以应用自学讨论、鼓励质疑的方法引导他们进入“质数与合数”学习。当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有无关系呢?”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展开了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回答说:“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存在着关系。”同时,旁边立刻又有学生质问道:“那有什么关系呢?”有学生说道:“质数就是奇数,合数就是偶数!”与此同时,又遭到了学生的反驳:“这不对啊!9是奇数就不是质数;2是偶数就不是合数。”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们对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混乱,而正是通过他们的激烈争论,使他们对四个数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地变得清晰了。可见,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互动讨论,能获得良好的探疑学习效果。
三、设计质疑环节,激励广泛质疑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质疑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质疑。其一,激励学生对教师质疑。教师要发动学生大胆对教师的教学质疑。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中,就有学生问:“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一定要先通分吗?”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要表扬他勇于质疑的勇气和探索求知的精神,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喝止他。其二,激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题,就有学生这样问道:“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梯形的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学生所提的这些问题,都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得到解答了,这样的有问有答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调动了他们的探疑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三,激励学生对教材勇于质疑。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有学生提出:“划去的小数点有两处,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几除以几?能不能把划去的小数点擦掉?”很明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涉及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充分体现了他们乐于动脑的积极思维能力和自学质疑能力。
四、延伸拓展理解,深化质疑效果
数学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在延伸拓展中质疑,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深化其探疑学习成效。例如,学生掌握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会了正确判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能被2与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几整除?由此,你们还想到什么?”紧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多数学生讨论得出:“能被3、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15整除。”继续追问:“能被5与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45整除吗?”……在不断的深入质疑中,同学们概括出:“能同时被互质数a与b整除的数一定能被ab整除。”他们经历了这样的延伸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把书本知识积极地迁移和延伸到书本之外,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能力。
总之,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他们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数学思维、表达和释疑能力。教师必须坚持优化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启发学生主动地去质疑、探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正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上质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研究,2016(6):29-30.
[2]夏品静.培养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三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79.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70-01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质疑动力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真正被激起,才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学习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激趣来激励学生质疑学习,紧紧抓住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学习心理等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丰富教学情感,将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同時注意结合各个课堂环节,切实促进学生在激趣中不断增强质疑能力,做到课始巧激兴趣,课中增强兴趣,课尾留有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主动质疑
有效创设问题性课堂情境,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业潜能等因素。当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学情都做到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沿着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方向性,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奇数、偶数”之后,教师可以应用自学讨论、鼓励质疑的方法引导他们进入“质数与合数”学习。当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有无关系呢?”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展开了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回答说:“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存在着关系。”同时,旁边立刻又有学生质问道:“那有什么关系呢?”有学生说道:“质数就是奇数,合数就是偶数!”与此同时,又遭到了学生的反驳:“这不对啊!9是奇数就不是质数;2是偶数就不是合数。”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们对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混乱,而正是通过他们的激烈争论,使他们对四个数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地变得清晰了。可见,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互动讨论,能获得良好的探疑学习效果。
三、设计质疑环节,激励广泛质疑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质疑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质疑。其一,激励学生对教师质疑。教师要发动学生大胆对教师的教学质疑。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中,就有学生问:“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一定要先通分吗?”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要表扬他勇于质疑的勇气和探索求知的精神,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喝止他。其二,激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题,就有学生这样问道:“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梯形的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学生所提的这些问题,都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得到解答了,这样的有问有答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调动了他们的探疑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三,激励学生对教材勇于质疑。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有学生提出:“划去的小数点有两处,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几除以几?能不能把划去的小数点擦掉?”很明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涉及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充分体现了他们乐于动脑的积极思维能力和自学质疑能力。
四、延伸拓展理解,深化质疑效果
数学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在延伸拓展中质疑,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深化其探疑学习成效。例如,学生掌握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会了正确判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能被2与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几整除?由此,你们还想到什么?”紧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多数学生讨论得出:“能被3、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15整除。”继续追问:“能被5与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45整除吗?”……在不断的深入质疑中,同学们概括出:“能同时被互质数a与b整除的数一定能被ab整除。”他们经历了这样的延伸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把书本知识积极地迁移和延伸到书本之外,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能力。
总之,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他们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数学思维、表达和释疑能力。教师必须坚持优化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启发学生主动地去质疑、探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正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上质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研究,2016(6):29-30.
[2]夏品静.培养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三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