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注重知识内化和输出,探究课堂教学活动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师引导 学生主体 活动 积极参与 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10-01
面对新《英语课程标准》,全新的英语教材,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由教师“垄断”课堂的现状。高效的课堂活动能使实现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
1 创设活动情境 ,激发主动参与
新教材在词汇量、阅读量上、语法难度上都有加大、变深的趋势。此时,如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知难而退。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情境,努力找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切入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三分钟演讲、讲故事、做游戏、表演小节目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通过精炼、流利、生动的语言和风趣幽默的表情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会觉得上英语课是一种快乐享受。
2 综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相应任务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难度适中的活动给学生机会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新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可操作性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收集一些与新授课相关的资料,或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动口、动手去完成。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如某同学周末计划去某超市,watch a movie,或组织朋友go hiking由于这些话题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他们乐意去做,同时,我在课堂上给出充分的时间,合理安排好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然后再逐步减少支持,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认为,搭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展示,分享他们的故事、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又体会到一种学以致用的自豪感,成功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促进知识内化,逐步输出
新课标更加鲜明地提出: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对于老师的输入加以吸收,内化及输出的过程才是他们学习过程的真实反馈,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好的内化才可能有好的输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学科知识为目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也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但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分析,理解并掌握基本结构。
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育,教师“垄断”课堂,学生只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没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上一轮课改中已很明确。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动口、动手,还要动脑,成为真正的知识发现者,主动学习者。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机,兴趣,爱好和任务设计难度想方设法在每个输入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我的授课实践中,我常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自问自答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或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其参与面广,竞争性强,可以促使大部分同学掌握课文细节内容。对于全文的把握,我常采用个人独立找段落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分组讨论文章中心(main idea)的办法,最后选出代表发表意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研究探讨的气氛热烈,从而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中心的把握。我在讲授“Christmas”这篇文章时就采用了此法,效果很好,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而且也增强了学习语言的信心。这样层层铺垫,逐步内化,学生的知识框架就构建起来了,思维也被激发了,达到应用输出的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实践模式,对于英语老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发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自主学习者,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广大教师如能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真正需求,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进取创新精神,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师引导 学生主体 活动 积极参与 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10-01
面对新《英语课程标准》,全新的英语教材,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由教师“垄断”课堂的现状。高效的课堂活动能使实现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
1 创设活动情境 ,激发主动参与
新教材在词汇量、阅读量上、语法难度上都有加大、变深的趋势。此时,如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知难而退。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情境,努力找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切入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三分钟演讲、讲故事、做游戏、表演小节目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通过精炼、流利、生动的语言和风趣幽默的表情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会觉得上英语课是一种快乐享受。
2 综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相应任务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难度适中的活动给学生机会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参与到课堂中。新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可操作性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收集一些与新授课相关的资料,或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动口、动手去完成。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如某同学周末计划去某超市,watch a movie,或组织朋友go hiking由于这些话题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他们乐意去做,同时,我在课堂上给出充分的时间,合理安排好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然后再逐步减少支持,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认为,搭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展示,分享他们的故事、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又体会到一种学以致用的自豪感,成功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促进知识内化,逐步输出
新课标更加鲜明地提出: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对于老师的输入加以吸收,内化及输出的过程才是他们学习过程的真实反馈,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好的内化才可能有好的输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学科知识为目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也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但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分析,理解并掌握基本结构。
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育,教师“垄断”课堂,学生只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没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上一轮课改中已很明确。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动口、动手,还要动脑,成为真正的知识发现者,主动学习者。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机,兴趣,爱好和任务设计难度想方设法在每个输入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我的授课实践中,我常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自问自答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或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其参与面广,竞争性强,可以促使大部分同学掌握课文细节内容。对于全文的把握,我常采用个人独立找段落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分组讨论文章中心(main idea)的办法,最后选出代表发表意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研究探讨的气氛热烈,从而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中心的把握。我在讲授“Christmas”这篇文章时就采用了此法,效果很好,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而且也增强了学习语言的信心。这样层层铺垫,逐步内化,学生的知识框架就构建起来了,思维也被激发了,达到应用输出的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实践模式,对于英语老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发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自主学习者,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广大教师如能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真正需求,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进取创新精神,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