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是实现大学核心使命的工具”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国际化是个全球性话题,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大学,都要向着国际化逐步迈进。就此话题,《留学》专访了两位在国外大学中负责国际合作与事务的副校长,请他们谈一谈如何才能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Dr. William I. Brustein
  俄亥俄州立大学全球战略和国际事务副校长
  Dr. William I. Brustein2009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全球战略和国际事务副校长职务。在此前曾任职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担任国际事务副校长助理和国际关系部主任。Brustein校长还是国际教育行政人员协会的前任主席,国际教育研究协会董事会成员。
  Dr. Perry Hobson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国际合作副校长
  Dr.Perry Hobson是马来西亚泰来大学负责国际合作事务的副校长,也是旅游与酒店学院的授课教授。多年来,他曾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和工作,他曾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香港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任教。Hobson校长曾是一流国际旅游和酒店教育国际中心的总裁,并且现在仍是该董事会的一员。
  SA=Studying Abroad B=Dr. William I. Brustein H=Dr. Perry Hobson
  留学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SA: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留学?
  H: 一些人留学的目的是为了拓宽自身经历,开拓眼界,他们想遇见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想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以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例,很多学生都想了解西方的文化。的确,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域的人们需要了解彼此。现在更多家庭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国际化的洗礼。我在英国长大,但我小时候从未出过国,而现在我女儿天天坐飞机(出国)。留学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人一生只活一次,你可以遇到其他世界上的同龄人,而工作以后就很难出去了,除非你是想移民。
  今天,语言、文化给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们造成的障碍正在缩小,我知道现在在中国有学位课程是用英语授课的。我还记得我去美国读硕士的时候,那是在1984年,我第一次遇到中国留学生,我记得她叫Sophie Ding。她来美国学酒店管理,她也是当年第一批来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之一。而今天,全世界有350-400万人出国留学,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人口流动。
  中国学生使美国大学变得更加国际化
  SA: 中国学生赴美的增长率会不会保持在 16.5%?
  B: 中国学生和家长非常注重怎样可以从中留学获得更高的价值和回报率。现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位居世界前列,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质量较高,因此中国学生和家长从学术和未来职业的长远规划考虑往往会选择来美国留学。但从长远来看,我不认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会保持16.5%的增长率。为什么?并不是因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的竞争,而是因为中国本土会投入更多去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所以我认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留在本国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SA: 有这么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读书,这给美国大学带来了什么?
  B: 中国学生使美国大学的课堂、校园变得更加国际化。对一个土生土长、从未离开过美国的本土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跟中国学生接触,讨论譬如解决国际冲突、国际投资策略等话题时,可以将中国人的视角带入到讨论中,从而打开这些美国学生的思路,同样,中国学生也可以从中了解美国人的视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尊重并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看待问题是不一样的。
  中国学生也给美国校园带来了另一种文化。我曾经跟一些没有出过国的俄亥俄学生聊天,问他们想要去哪儿留学,他们会说想去中国。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在课堂上认识了一些中国学生,跟他们聊天后,发现中国并不是报纸、电视和杂志上的刻板形象,而是非常有活力的地方,他们想真实地去体验一下。
  SA: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5.7万名学生中,有6000多名国际生,其中中国学生高达3800多人。你们是如何吸引如此之多的中国学生的呢?
  B: 在200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制定了6个国际化目标,其中包括将国际生的人数从4500人增加到6500人,同时前往海外读书的学生也从1900人增加到2500人,我们在后来的6年中实现了这些目 标。
  我们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巴西开设了三个代表处(迷你使馆)并招聘我们的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校友作为这些代表处的员工;我们还同全球的很多大学展开科研合作,促进与俄亥俄企业及国际企业的合作;我们还开设了针对一些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全球化环境。
  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政府要提高开放程度
  SA: 美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留学生首选的留学国度,其他一些国家比如中国、马来西亚的大学该如何提高国际化水平,吸引国际生源 呢?
  H: 的确,当初我在美国的南伊利诺伊大学工作的时候,我们有大概22000名学生,国际生有2500-3000人,大概占到了12%-15%。这么高的国际生比例得益于学校30年前制定的战略,我们给国际生提供大量的奖学金,制定了很多招生留学生的政策。
  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大学,虽然他们也很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更加国际化,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国际化的道路并不易。我认为采取2 2学位和联合学位的做法会让中国的大学更开放,但几年前中国政府对此并不重视,不是很愿意批准这种项目。
  马来西亚的开放程度很高,有很多国际学校来办学,比如厦门大学,这是和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很不一样。比如印度尼西亚就没有外国学校,而泰国只有2所。
  SA: 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应该怎么提高国际化水平呢?
  B: 我认为,无论是中国或是其他国家,建立一所大学必须注重两方面。从外在层面说,包括建立与加强和世界其他大学的关系,提高国际学生和本校出国留学学生的数量并招聘更多的国际人才。从内在层面说,可以在提高学生在校园和课堂的国际体验,比如增加国际化的课程。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不应只把国际化当做只对大学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更应该把国际化当做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手段。
  国际化是达到大学核心使命的工具,可以让你的教学、研究更加全面。比如当我们在授课中谈论国家在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方面起到的作用,如果你只关注美国,你可能在这一问题的看法比较狭窄。但如果你加入另一个国家的视角,比如,中国是怎样解决不平等问题的,这可以让教师的视野变得开阔,你可以提供案例对比。这是国际化在教学方面作用的一个例子。
  高校国际化挑战—国际生源比例失调
  SA: 在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有哪些挑战?
  H: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扩大国际生的数量。以马来西亚泰莱大学为例,我们20%的学生都是国际生,而我们未来的目标是30%,如果不走国际化道路,这个目标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这也会随之衍生另一个问题,如果有很多国际生都来自一个国家,他们可能会占主导地位,就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且很多国家的人聚集在一所大学,让他们融合在一起也是很难的,所以学校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保证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平衡和真正主动的去让他们互相了解和交流。
  我们校园有大概2000个学生来自于82个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是最多的,然后就是中国学生(印尼的学生有500人左右,中国学生400人左右),第三是韩国,接下来还有印度和中亚的学生。让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融合在一起需要对生源比例进行平衡,我们做得还不错。我最近去了澳大利亚的学校进行访问,发现一个班里七十多个学生中只有6个澳大利亚学生,而泰国、日本、中国这三个国家的学生就占了66名。
其他文献
在美国读STEM是一个香饽饽,专业可选范围广、毕业后留美时间长、奖学金丰厚是不可不说的三大优势。那么到底什么是“STEM”?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这个概念还很陌生。  其实“STEM”的四个字母分别表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几乎囊括了美国理工科的所有专业,如生物、基础医学、电子计算机、能源、电力、环境
记者_谭诗发自北京编辑_覃巧云  导语:对于大多数哈佛校友面试官而言,往往学生们极力推销的并不是他们所看中的,而学生们描述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才是最能打动他们的。  美国名校的面试一般分为两种:校内面试和校外面试。校内面试是指学生收到面试通知,在校园内进行的面试,能够进入校内面试的学生人数屈指可数,今后进名校入读的几率也比较大。而校外面试,是指名校指派校友面试官到国外生源所在学校内进行的统一面
2015年7月10日,爱荷华大学2015年中国新生行前说明会在北京瑞吉酒店举行。此次活动,爱荷华大学邀请了即将在2015年秋季入学的中国新生及其家长,向他们介绍出国前必须的准备工作、美国大学学术要求和行为准则、如何融入美国校园生活和了解当地文化等信息。校方还开设家长信息专场,介绍并探讨了与留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国法律、法规和学校法规,以及心理健康和医疗保险等内容。活动中,爱荷华大学的众多校友还为新
姓名:王敬  学历背景:北京大学国际MBA  目前所在公司和岗位:美世留学CEO  海外学习经历:2013年哈佛大学短期进修、参加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走访美国TOP100大学并参与大学的录取委员会圆桌会议。  迄今为止申请案例数量:超过1000例  主要申请的国家:美国  主要申请的专业:高端本科,高端MBA  在业务方面的主要优势:留学早规划,升学指导,高端本科、MBA申请  “很多人在毕业
本栏目为家长、学生的发声平台,欢迎广大《留学》读者向我们提供你亲身体验过的优质服务信息和真实感受,用来惠及更多留学家庭。  当然,我们同时欢迎大家向《留学》杂志曝光非法机构、黑心服务,帮助其他留学家庭避免陷阱。  无论是推荐还是曝光,我们都将在调查确认属实后、在保护大家隐私的情况下,进行媒体公布。  你不是第一个要去留学的,也不是最后一个要去留学的,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你们的经验更可以分享给后辈人
你需要一块铜千年不生的锈  一块能分別黑白的玻璃  一层水银薄薄的毒  你需要一把能把石匠刻进石头的斧头  一个能把流水、落花和飞鸟  化作彩虹的手指,一只能把古今  敲成露珠和星光的木鱼  你唯独——  不需要我孤独的表情  以及我走近你时的鲜花和掌声
中文名称:阿凡达  英文名称:Avatar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 佐伊·索尔达娜 西格妮·韦弗 乔·摩尔 拉兹·阿隆索  类型:动作 科幻 剧情 冒险  语言:英语、西班牙语  重映日期:2021年3月12日  片长:162分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的审美甚至让我把这当作恐怖片,体型异常庞大的纳威人,有着完全占据了眼眶的黄色眼球,其中横穿一道令人生畏的竖瞳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简称U.S.News)新近发布了2015年美国大学排名。该排名始于1983年,1985年以后每年更新一次,是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美国大学排名榜。  在最新的2015年度大学排名中,前40位的学校名次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前十的格局更是基本固定。普林斯顿蝉联第一,哈佛第二,耶鲁第三,唯一的波动则是达特茅斯学院(10-11)下降一名,跌出前十。  相
导语:英国的高等教育是如何从精英教育演化为大众教育?英国的教育如何走向产业化?产业化之后,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保证?国际学生又该如何选择英国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这一老牌帝国的昔日荣光仍在延续。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英国最古老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成立于1167年和1209年。从这两所大学建立到19世纪初期,英国的高等教育是为教会和政府培养高级神
无论是在哪个半球,试图培养精英的学校都是极为严酷的,而“自由”往往也会制造“无用的灵魂”。  身边几个年轻父母总是感叹“生活不易”,原因是没有机会送尚在中小学的孩子去英美发达国家读书。问其缘由,便说孩子在中国小学被迫背诵《长恨歌》,或孩子因被老师批评罚站而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如此种种。而BBC的这部《中国学校》正好回答了这类让人长吁短叹的问题。这部片子记录了几个南京顶尖学校的老师用所谓的“中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