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物学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在教学中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生物学科特点和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中学生物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4-0067-02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才是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当今生物学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观察是发明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达尔文经过5年环球考察,回国后根据所积累的观察资料写下巨著《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认真仔细的观察,是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前提。在中学生物教材的全部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就占一半以上,其他的实验也无不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
1.1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起其好奇心,培养其观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有趣的生命现象,展开场景,设置悬念。如笔者在组织“细菌”一节教学时,提出:“夏天的剩饭为什么很容易变馊,但放在冰箱中则难变馊?”学生议论纷纷。吸引起他们的兴趣后,笔者再讲到巴士德的肉汤实验,就很容易讲清楚细菌的相关知识。
1.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的提高,仅有兴趣不行,还需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零乱性和片面性。例如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都是必须掌握的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捕捉观察对象,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还应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种模型、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
2.实验是揭开生命本质的最主要手段
当今的生物学知识,绝大部分是从实验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也是在实验中发展和完善的。为此,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尽一切可能为每一个实验开出创设条件、做好准备。
2.1 组织学生亲自采集和培养不好购买的实验材料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之前,笔者提前2星期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和培养。这样既帮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还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2.2 改进一些实验的常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多种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动手过程中促使学生动脑。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撕取洋葱表皮很难做好,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笔者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设想,改进实验方法。几番试验下来,他们发现取一片鳞片叶,由里向外掰,就能撕出一层薄皮,这样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大大激发实验兴趣。
2.3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如设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验时,笔者给出实验目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如某学生设计了蒸腾作用实验:用一透明塑料袋将盆栽天竺葵的植株和花盆一起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由于学生自己在太阳光下认真观察,并出了汗,由此想到该实验设计的不足,又试着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也可以给出仪器,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更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去探索。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
3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 的核心
观察与实验是对生命现象建立起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辨证的思维。
3.1 要激发学生思维,就要巧设疑问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方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完成“鸟类的生殖”的教学后,学生已经明白鸟卵的结构与功能,随后笔者又问:“为什么一种鸟的卵只能孵化成这种鸟而不能孵出另一种鸟?”从而又为今后遗传物质的教学铺垫了相关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2 要指导学生善于科学地思维,掌握常见思维方法如先分析后综合,先比较后归纳,先具体后抽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读物开辟“生物园地”小专栏,主要刊出一些导致生物学革命的独创见解,介绍一些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最新动态和热门话题供学生讨论。
3.3 鼓励学生敢于对权威质疑,抛弃从众心理结合课本刊出一些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怎样让农作物高产稳产?胃和肠为什么没有被它自身所含的消化液消化?虽然学生的讨论、见解不成熟,但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培养了思维能力。
4 自学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会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思维,教师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讨论。
4.1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例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节的教学,内容不复杂,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并建议他们设计表格,把生态系统各类型填入表格进行对比。这样,不仅使知识体系一目了然,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深化,同时发展学生归纳、对比、小结的自学能力。
4.2 精心选择与生物教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生物学课外读物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由于学习任务重,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去浏览群书,所以教师应精选读物;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直观形象的电子读物,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知识量,扩大视野,培养自学能力。
当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它又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持久地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新)能力,才能造就一批能力型学生,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多财富。
关键词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4-0067-02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才是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当今生物学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观察是发明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达尔文经过5年环球考察,回国后根据所积累的观察资料写下巨著《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认真仔细的观察,是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前提。在中学生物教材的全部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就占一半以上,其他的实验也无不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
1.1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起其好奇心,培养其观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有趣的生命现象,展开场景,设置悬念。如笔者在组织“细菌”一节教学时,提出:“夏天的剩饭为什么很容易变馊,但放在冰箱中则难变馊?”学生议论纷纷。吸引起他们的兴趣后,笔者再讲到巴士德的肉汤实验,就很容易讲清楚细菌的相关知识。
1.2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的提高,仅有兴趣不行,还需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零乱性和片面性。例如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都是必须掌握的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捕捉观察对象,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还应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种模型、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
2.实验是揭开生命本质的最主要手段
当今的生物学知识,绝大部分是从实验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也是在实验中发展和完善的。为此,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尽一切可能为每一个实验开出创设条件、做好准备。
2.1 组织学生亲自采集和培养不好购买的实验材料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之前,笔者提前2星期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和培养。这样既帮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还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2.2 改进一些实验的常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多种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动手过程中促使学生动脑。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撕取洋葱表皮很难做好,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笔者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设想,改进实验方法。几番试验下来,他们发现取一片鳞片叶,由里向外掰,就能撕出一层薄皮,这样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大大激发实验兴趣。
2.3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如设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验时,笔者给出实验目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材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如某学生设计了蒸腾作用实验:用一透明塑料袋将盆栽天竺葵的植株和花盆一起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由于学生自己在太阳光下认真观察,并出了汗,由此想到该实验设计的不足,又试着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也可以给出仪器,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更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去探索。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
3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 的核心
观察与实验是对生命现象建立起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辨证的思维。
3.1 要激发学生思维,就要巧设疑问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方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完成“鸟类的生殖”的教学后,学生已经明白鸟卵的结构与功能,随后笔者又问:“为什么一种鸟的卵只能孵化成这种鸟而不能孵出另一种鸟?”从而又为今后遗传物质的教学铺垫了相关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2 要指导学生善于科学地思维,掌握常见思维方法如先分析后综合,先比较后归纳,先具体后抽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读物开辟“生物园地”小专栏,主要刊出一些导致生物学革命的独创见解,介绍一些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最新动态和热门话题供学生讨论。
3.3 鼓励学生敢于对权威质疑,抛弃从众心理结合课本刊出一些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怎样让农作物高产稳产?胃和肠为什么没有被它自身所含的消化液消化?虽然学生的讨论、见解不成熟,但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培养了思维能力。
4 自学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会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思维,教师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讨论。
4.1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例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节的教学,内容不复杂,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并建议他们设计表格,把生态系统各类型填入表格进行对比。这样,不仅使知识体系一目了然,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深化,同时发展学生归纳、对比、小结的自学能力。
4.2 精心选择与生物教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生物学课外读物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由于学习任务重,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去浏览群书,所以教师应精选读物;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直观形象的电子读物,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知识量,扩大视野,培养自学能力。
当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它又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持久地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新)能力,才能造就一批能力型学生,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