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29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h8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电针联合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29例临床观察。方法:依据患者来门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电针刺配按导推拿),每组29例。对照组针刺穴位并通电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按导推拿法治疗3个疗程,患者在家里每天练习导引上肢、下肢运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肌张力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按导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导引;推拿;中风后遗症;针灸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103-04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ded massage on 29 patients with ischemic apoplexy sequelae.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ded massage) according to their order of coming to the clinic, with 2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and electrification. Patients in th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ded massage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ded massage for 3 courses. Patients practiced guiding upper and lower limb movements at home every day. Results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each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hange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s,barthel index and muscle tone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uided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apoplexy sequelae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Sequelae of Stroke;Guidance; Massag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腦血管疾病已跃居人类主要死因的第二位,而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超过75%[1]。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中风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一过性的功能丧失,并且神经元坏死不可恢复[2]。临床常见半身不遂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言语不利、痴呆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治疗效果差,仅有部分患者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几乎没有全部恢复的患者,甚至有些患者肢体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从患侧针刺治疗,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3]。现代研究证实,脑神经元既可交叉支配也具有同侧支配肢体功能的作用,本人从前期研究成果,采取健患侧同时取穴治疗,并结合按导推拿治疗脑缺血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全部脱离危险期,处于康复期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2.5~64.3岁,平均年龄(58.3±13.7)岁;病程2.5~7.4d,平均病程(5.3±2.5)d。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4.5~65.7岁,平均年龄(59.4±16.8)岁;病程3.6~7.8d,平均病程(5.8±2.3)d;本研究无脱落病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定为缺血性脑梗死;②年龄在42~75岁之间;③中医诊断标准采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04年编制《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缺血性脑梗死后偏瘫的诊断标准;出现半身不遂,并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中一项或者两项者;④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比较清晰;⑤能够配合且接受针刺按导推拿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人标准;②有脑肿瘤、脑外伤等引起的脑卒中者,严重意识障碍;③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衰、肾衰、癌症,以及其他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超过中风者;④有精神病史和痴呆病史,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感觉性失语不能表述意见者;⑤神经功能缺损总积分达到40分以上者;⑥肢体严重痉挛,肌张力高(折刀样、铅管样、齿轮样)。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患侧取穴:上肢:肩井,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养老;下肢:髀关,伏兔,梁丘,血海,足三里,绝骨,三阴交,解溪,太冲;吞咽障碍加廉泉三针(廉泉及左右1寸各一针,向舌根刺);面瘫流涎加地仓、颊车、大迎;小便失禁加气海、关元、中极、曲骨、漏谷、三阴交、阴陵泉。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0.30mm×45mm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直刺入约20mm深度,得气后留针。同侧肩髃、曲池、髀关、足三里,接G6805-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理疗分厂),选择连续波,频率为2Hz,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1次,每次30min,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4.2 观察组 健患侧双侧取穴同上述对照组,每天1次,每次30min,针刺后采用按导推拿法是将推拿和肢体导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由专业推拿人员操作,头面部:仰卧位,沿头部督脉、膀胱经脉线由前至后循经点按,重点点按百会、四神聪、风池、印堂、太阳穴,尤其是患侧脑缺血脑梗死头部投影区所在穴位。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手法宜适度稍重。
   接着仰卧位,醫者捏拿患侧上肢2min,按揉上述穴位1min,施掌擦法于手三阳经,从肩部至手背部往返至皮肤温热感为度1min。由肩部搓至腕反复3次,同时导引患侧上肢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后较快速屈肘、屈腕和屈指关节,缓慢充分地做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摇掌指关节,捻指关节1min。
   再接着做下肢,俯卧位,沿下肢三阳经臀部至跟腿捏拿2min,施掌擦法于下肢三阳经,从臀部至足部往返至皮肤温热感为度1min。点按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阳陵泉、飞扬、三阴交、丘墟、太冲、隐白、至阴诸穴至酸胀为度1min,同时导引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等被动运动1min。
   患侧做完做健侧,方法步骤如患侧;共计20min。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手法的强度为由轻渐重或轻重交替结合。同时嘱患者每天做主动导引上、下肢功能锻炼,家属也应该帮助病人练习。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5.1 脑中风肢体偏瘫评定标准 采用肌力6级分级法评定治疗前后偏瘫侧肢体肌力变化情况。脑中风肢体偏瘫评定标准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中的中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生活完全自理,肢体无残疾;显效:瘫痪肢体肌力在原基础上提高2级,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有效:瘫痪肢体肌力在原基础上提高1级,症状和体征部分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患肢出现萎缩或者畸形。
  1.5.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6]。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或升高。
  1.5.3 Barthel 指数评分[7] 100分为独立;75~95分为轻度依赖;50~70 分为中度依赖;25~45分为重度依赖;0~20分为完全依赖。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肌力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上下肢肌力均得到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侧肢体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观察组基本治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本病的发生与积损正衰、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等因素密切相关。针灸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风后遗症有39%~41%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得益于针灸治疗,尤其在肌力恢复与神经缺损的痊愈率上有较显著的优势[8]。蔡立新等[10]采用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癫痫4例,其中2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一过性偏瘫,但都在2周至1个月后恢复到术前水平,无其他并发症,手部精细动作均无明显改善。Holloway等[11]对17例术后患者的脑部MRI研究发现,2例病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引发了同侧脑部反应。李可等[12]针刺健康志愿者右合谷时引起双侧感觉/运动区反应。陆欣玲等[13]发现针刺不同部位合谷可使不同脑部区域激活,刺激左侧合谷可激活同侧尾状核,双侧额下回;刺激右侧合谷可激活同侧辅助运动区。陈自谦等[14]研究表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运动皮层区会出现不同变化,病变对应部位脑半球活跃程度显著大于健侧半球。陆欣玲等[15]通过Bold-fMRI观察针刺合谷穴在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发现针刺左侧合谷穴可激活左右大脑皮层语言运用中枢、面部反应区、听觉皮区,与合谷穴功能基本吻合。李可等[16]观察了针刺合谷穴引发脑内相关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针刺合谷时引起双侧感觉/运动区及其它功能区。如付平等[17]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说明针刺一侧肢体穴位双侧脑区均有激活效应,患侧脑神经元功能障碍可通过激活健侧脑神经元进行代偿,重新构建脑神经元网络系统可作为防治脑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的重要课题。基于健侧脑功能重建可行性,笔者认为针刺配按导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刺激后活性增强脑梗死灶边缘区和隔离区星形胶质细胞,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较快[9]。现代研究多从患侧脑神经元重塑研究,从健侧研究脑神经元重塑的比较少,其实大脑是由两个半球组成,两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同侧支配[10-13]。两个半球之间,由胼胝体连接在一起,使两半球的神经传导得以互通,在促进肌力恢复与神经缺损的痊愈率上有较显著的优势,基于健侧脑功能重建可行性,通过刺激健侧脑神经元进行代偿脑患侧神经元功能障碍,重新构建脑神经元网络系统有一定的作用[15-18]。    本研究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提高患者患侧肢体肌力、Barthel指数、降低神经缺损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确定针刺结合按导推拿对于中风后肢体偏瘫的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是确切的。本次观察两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观察组基本治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肌张力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统计两组疗效差异显著,与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针刺配按导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优势明显,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丽君,王海涛,刘木朋,等. 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随机、对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45(3):614-617.
  [2]范丽桢, 陶文渊, 张曦.小胶质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双重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7, 31(12):46-53.
  [3]別晓东, 张国平, 刘华,等.养阴益气通络方加减合用西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3):236-238.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246-257.
  [5]赵建国, 高长玉, 顼宝玉.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26(10):948-949.
  [6]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7]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8]李宁,冯斌,邹军,等.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荟萃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37-39.
  [9]方燕南,张艳,黄如训,等. 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1):9-11.
  [10]蔡立新,王王平,李勇杰,等.脑电图在大脑半球切除术前后表现及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15(l):3-7.
  [11]Holloway V, Gadian DG, Khadem FV, et al. The reorganization of sensorimotor funtional in children after hemispherectomy: A functional MRI and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tudy[J]. Brain, 2000,123(12): 2432-2444.
  [12]李可,单保慈,刘华,等.针刺合谷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 1329-1331.
  [13]陆欣玲,杨烁慧,宣腾,等.基于fMRI 的合谷穴功能特异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 63-65,81.
  [14]陈自谦,张碧云,倪萍,等.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缺血运动功能重组和康复的临床研究[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15(3):202-205.
  [15]陆欣玲,杨烁慧,宣腾,等.基于fMRI的合谷穴功能特异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63-81.
  [16]李可,单保慈,刘华,等.针刺合谷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1329-1331.
  [17]付平,贾建平,徐敏,等.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92-93.
  [18]董培,崔方圆,谭中建,等.针刺对脑梗死后痉挛期患者脑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07-513.
  (收稿日期:2019-10-16 编辑:杨希)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旨在从叶天士“营血”理论探析DF的病机变化。营热阴亏、络脉瘀阻而发DF,是营分证在DF的基本病机;热灼瘀血、脉络受损而发DF,是血分证在DF病程后期病机变化,为临床运用中医药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足;营分证;血分证;血瘀  【中图分类号】R24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01-04  A
期刊
【摘 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六君子汤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LJS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检索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等疾病靶点数据库,以获得LJS抗肺癌的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PPI
期刊
【摘要】通過合理科学地使用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学术等学习平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中药化学》部分章节插入式进行,研究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和如何有机结合运用。文章以《中药化学》课程其中两章内容为例,研究对象为中药专业本科2015级和2016级学生,2015级为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对2016级中药班(实验组)进行基于小组合作构建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 目的:测定大风艾药材中总黄酮和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的含量。方法:总黄酮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于271nm处测定;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KZONOBEL Kromasil 100-5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 -0.4%磷酸(B),梯度洗脱(0~10min, 45%A;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七叶皂苷钠(SA)低、中、高剂量组(1.8、3.6、7.2mg/kg),每组10只。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ACD模型,以小鼠耳部耳廓肿胀度、脾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评价指标。结果:七叶皂苷钠能够减轻小鼠腹部皮损炎症情况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地龙降压胶囊对SHR大鼠凝血相关的血小板miRNAs表达的影响,探讨地龙降压胶囊的降压机制。方法:SHR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素阳性对照组、地龙降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药物高、中、低组分别灌胃地龙降压胶囊100mg/kg、50mg/kg、25mg/kg。15d后取血,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5种miRNA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龙降压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大枣的炮制方法。方法:运用7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大枣进行炮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净制,炒黄法,炒焦法,炒炭法,砂烫法,蒸法,煮法7种炮制方法比较,各种炮制方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有变化,砂烫法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且吸收峰图谱几乎与净制品和芦丁对照品的一致。结论:砂烫法为大枣较佳的炮制方法。  【关键词】 大枣;中药炮制;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 
期刊
【摘 要】 介绍熊芳丽教授运用苗医烧硫磺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经验。苗医烧硫磺针疗法是苗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特色外治技法,具有地方性及民族特色,民间运用较为广泛。熊芳丽教授在收集、整理、挖掘苗医诊法技法的过程中,整理了一系列苗医特色技法并应用于临床,文章列举其应用苗医烧硫磺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验案,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苗医;烧硫磺针疗法;帶状疱疹;神经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可操作性强的市售檀香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檀香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标准品和檀香分别经过AlCl3-NaOH-NaNO2显色后最大吸收波长为508nm,其浓度在9.17~5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1.714·C+0.0503(R2=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川芎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顶空进样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川芎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类型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顶空进样法制备的挥发油含29个化学成分,其中烯萜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6%,苯酞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6%。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2个化合物,烯萜类占挥发油总量的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