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贯穿人类历史的难题,而通过教育手段来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则是公认的治本之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投身于教育扶贫,在农村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夯实党的组织,自然也成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不能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一、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的意义
一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党性修养。对党性持之以恒的追求是贯穿我党历史的主题,尤其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下,着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农村,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作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一方面,教育扶贫的实践性和公益性能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让其在接触贫困群众的活动中来贯彻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党支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组织、策划、实施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凝聚合力,增进团结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下沉到农村,在接触地方风土人情、乡村文化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的主观世界,提升了学习意识。直面农村贫困现状,亲眼见证中国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成果能激发学生党员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对党性的锤炼。
二是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在农村,党组织力量的贫弱是限制扶贫工作成效的拦路虎。当前村两委班子成员整体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速度慢,运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弱,“致使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逐渐式微,甚至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开展正常活动”。而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如若搭建起一个校地党组织互联互通的长效平台,便能充分挖掘学生党员潜力,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智力支持。
三是提升高校扶贫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经济层面上的扶贫资源投入确实有着易操作、见效快的优势,但也容易导致养成政策性依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知识的传递,对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进行改造,拉升个体的人力资本,切断贫困的传递,才能让困难户蜕变为能靠自身力量站起来的劳动者。但在当前,部分高校开展定点帮扶的内容与方式仍然没能脱离捐款、捐物、购买贫困户产品等物质援助范畴。即使有教师骨干参与支教,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师资力量短缺成为高校扶贫工作的瓶颈,而学生党员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境。高校学生党员大多是同辈群体中的佼佼者,学习能力突出,文化素养较高,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能够转变身份成为一名施教者,让自身的创造活力和专业技能在田间地头得到充分发挥。这让高校在拓展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容的同时提升了扶贫工作水平,为社会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二、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的支撑体系
一是高校定点帮扶的普遍开展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固定平台。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在全社会的开展,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也承担起越来越大的责任。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也主动派遣行政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一对一的定点帮扶。2019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并指出要“把定点扶贫与国情民情教育结合起来,在定点扶贫县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从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当地实习”。自此,校地对口帮扶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高校搭建起来。拥有固定实践平台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其志愿服务职能,强化党建活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让“三下乡”之类的活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服务,切实承担起教育扶贫的重担。
二是全方位的国家政策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指导和支撑。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使得学生党支部接收到了更多的有关扶贫以及志愿服务的指导性政策和实施意见。虽然两方各自侧重不同,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重叠,并共同指向于服务社会的目标。双重的政策支撑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充实了引导体系。
兩方各自侧重点如下:
基层党组织:党建与扶贫相结合,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下派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完善村级党组织配套建设,严抓督查检查考核。把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
高校大学生: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课程教育改革,重视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重培养服务基层的才干。打造实践育人基地,开展多样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全校营造走向一线、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到基层就业,为基层社区、贫困地区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保障。自从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各地高校普遍将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纷纷调整培养方案,将服务社会、创新创业、实践锻炼、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大量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翘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被倾注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相较于普通学生,他们获得了更多教学资源来提升综合素质,也拥有了更多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机会。
三、学生党支部在教育扶贫中的角色定位
一是围绕数据收集当好“调查员”。教育扶贫的前提在于知己知彼: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自身能做和不能做的事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教育扶贫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明晰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受教育程度、求学意愿、就业质量等基本情况,了解群众实际所需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帮扶计划。例如,面对疾病伤残为主要致贫原因的村庄,可将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内容。区分这些差异,需要扶贫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大量的一手信息,做好扎实细致的数据整理工作。重视调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推崇的优良作风,带着问题和思考,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到困难群众中去,到生产劳动中去,俯下身子倾听乡亲们的真实声音,做好教育扶贫的“调查员”,是青年学生党员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是围绕政策传递当好“宣讲员”。对于许多贫困家庭而言,教育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从而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下,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这严重打击了困难户教育投资的信心,长此以往,便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消息的闭塞加剧了贫困家庭对于文化教育的偏见,严重阻碍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一群专业的“宣讲员”,通过快速传递准确、有效并充足的信息来转变困难户的陈旧思想,提升他们的求学意愿。大学生党支部应当着重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例如义务教育、“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两免一补”等直接降低贫困家庭教育投入成本的内容。除了通过入户宣讲、派发传单、举办大会等传统方式来宣传、解读教育扶贫政策以外,学生党员还能充分发挥年轻一代的技术优势,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来多渠道宣传,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认知度,减轻对教育投资的顾虑。
三是围绕文娱活动当好“服务员”。脱贫最终要走向的不仅是个体经济上的富足,更是人在精神文化上的饱满充实和情感意志上的自立自强。乡村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教育扶贫工作关注的重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学生党支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供文化服务:
1.美化农村生活环境,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外在的人居环境质量能够直接作用于個体的内在精神状态。一个干净整洁、充满烟火气的村庄与精神饱满、文明健康的村民是相互成就的。从村容村貌整治层面下手,学生党支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进性与模范作用,配合村两委组织全村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上来,助力乡村垃圾分类活动并加大宣传的力度。用墙绘、农民画、标语来美化村庄,注重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归纳村民意见,整合专家学者建议,吸取先进地区经验,协助定点帮扶乡村制订相适宜的环境规划方案。
2.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弘扬地域人文之美。无论是出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抑或是为了给村庄营造出积极发展的良好氛围,挖掘地方传统文化都是学生党支部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站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到山林耕地中去采风,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向村民传递保护、利用乡土文化的思路和意志。充分使用本村历史、人物、风俗等宝贵遗产来精心布展、编排演出,聚集家乡的文化力量来激励贫困群众。
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利用高校学生群体多才多艺的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以乡村的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为活动舞台,举办学生送文化下乡文艺汇演,通过供应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来满足困难户“心灵上的贫瘠”。
总之,教育扶贫以其特殊性和长期性对各地参与对口帮扶的高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引导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是高校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必然之举,审视学生党支部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思考其在教育扶贫活动中适合扮演的角色,促使其真正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汇聚起年轻的力量。
一、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的意义
一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党性修养。对党性持之以恒的追求是贯穿我党历史的主题,尤其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下,着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农村,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作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一方面,教育扶贫的实践性和公益性能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让其在接触贫困群众的活动中来贯彻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党支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组织、策划、实施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凝聚合力,增进团结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下沉到农村,在接触地方风土人情、乡村文化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的主观世界,提升了学习意识。直面农村贫困现状,亲眼见证中国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成果能激发学生党员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对党性的锤炼。
二是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在农村,党组织力量的贫弱是限制扶贫工作成效的拦路虎。当前村两委班子成员整体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速度慢,运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弱,“致使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逐渐式微,甚至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开展正常活动”。而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如若搭建起一个校地党组织互联互通的长效平台,便能充分挖掘学生党员潜力,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智力支持。
三是提升高校扶贫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经济层面上的扶贫资源投入确实有着易操作、见效快的优势,但也容易导致养成政策性依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知识的传递,对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进行改造,拉升个体的人力资本,切断贫困的传递,才能让困难户蜕变为能靠自身力量站起来的劳动者。但在当前,部分高校开展定点帮扶的内容与方式仍然没能脱离捐款、捐物、购买贫困户产品等物质援助范畴。即使有教师骨干参与支教,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师资力量短缺成为高校扶贫工作的瓶颈,而学生党员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境。高校学生党员大多是同辈群体中的佼佼者,学习能力突出,文化素养较高,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能够转变身份成为一名施教者,让自身的创造活力和专业技能在田间地头得到充分发挥。这让高校在拓展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容的同时提升了扶贫工作水平,为社会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二、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的支撑体系
一是高校定点帮扶的普遍开展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固定平台。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在全社会的开展,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也承担起越来越大的责任。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也主动派遣行政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一对一的定点帮扶。2019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并指出要“把定点扶贫与国情民情教育结合起来,在定点扶贫县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从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当地实习”。自此,校地对口帮扶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高校搭建起来。拥有固定实践平台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其志愿服务职能,强化党建活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让“三下乡”之类的活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服务,切实承担起教育扶贫的重担。
二是全方位的国家政策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指导和支撑。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使得学生党支部接收到了更多的有关扶贫以及志愿服务的指导性政策和实施意见。虽然两方各自侧重不同,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重叠,并共同指向于服务社会的目标。双重的政策支撑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充实了引导体系。
兩方各自侧重点如下:
基层党组织:党建与扶贫相结合,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下派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完善村级党组织配套建设,严抓督查检查考核。把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
高校大学生: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课程教育改革,重视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重培养服务基层的才干。打造实践育人基地,开展多样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全校营造走向一线、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到基层就业,为基层社区、贫困地区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为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提供了保障。自从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各地高校普遍将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纷纷调整培养方案,将服务社会、创新创业、实践锻炼、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大量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翘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被倾注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相较于普通学生,他们获得了更多教学资源来提升综合素质,也拥有了更多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机会。
三、学生党支部在教育扶贫中的角色定位
一是围绕数据收集当好“调查员”。教育扶贫的前提在于知己知彼: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自身能做和不能做的事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教育扶贫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明晰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受教育程度、求学意愿、就业质量等基本情况,了解群众实际所需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帮扶计划。例如,面对疾病伤残为主要致贫原因的村庄,可将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内容。区分这些差异,需要扶贫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大量的一手信息,做好扎实细致的数据整理工作。重视调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推崇的优良作风,带着问题和思考,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到困难群众中去,到生产劳动中去,俯下身子倾听乡亲们的真实声音,做好教育扶贫的“调查员”,是青年学生党员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是围绕政策传递当好“宣讲员”。对于许多贫困家庭而言,教育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从而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下,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这严重打击了困难户教育投资的信心,长此以往,便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消息的闭塞加剧了贫困家庭对于文化教育的偏见,严重阻碍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一群专业的“宣讲员”,通过快速传递准确、有效并充足的信息来转变困难户的陈旧思想,提升他们的求学意愿。大学生党支部应当着重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例如义务教育、“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两免一补”等直接降低贫困家庭教育投入成本的内容。除了通过入户宣讲、派发传单、举办大会等传统方式来宣传、解读教育扶贫政策以外,学生党员还能充分发挥年轻一代的技术优势,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来多渠道宣传,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认知度,减轻对教育投资的顾虑。
三是围绕文娱活动当好“服务员”。脱贫最终要走向的不仅是个体经济上的富足,更是人在精神文化上的饱满充实和情感意志上的自立自强。乡村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教育扶贫工作关注的重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学生党支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供文化服务:
1.美化农村生活环境,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外在的人居环境质量能够直接作用于個体的内在精神状态。一个干净整洁、充满烟火气的村庄与精神饱满、文明健康的村民是相互成就的。从村容村貌整治层面下手,学生党支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进性与模范作用,配合村两委组织全村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上来,助力乡村垃圾分类活动并加大宣传的力度。用墙绘、农民画、标语来美化村庄,注重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归纳村民意见,整合专家学者建议,吸取先进地区经验,协助定点帮扶乡村制订相适宜的环境规划方案。
2.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弘扬地域人文之美。无论是出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抑或是为了给村庄营造出积极发展的良好氛围,挖掘地方传统文化都是学生党支部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站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到山林耕地中去采风,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向村民传递保护、利用乡土文化的思路和意志。充分使用本村历史、人物、风俗等宝贵遗产来精心布展、编排演出,聚集家乡的文化力量来激励贫困群众。
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利用高校学生群体多才多艺的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以乡村的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为活动舞台,举办学生送文化下乡文艺汇演,通过供应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来满足困难户“心灵上的贫瘠”。
总之,教育扶贫以其特殊性和长期性对各地参与对口帮扶的高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引导学生党支部参与教育扶贫是高校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必然之举,审视学生党支部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思考其在教育扶贫活动中适合扮演的角色,促使其真正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汇聚起年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