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俑,也叫偶人,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使用极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其最早来源于我国奴隶制时期的人殉制度,而到了封建社会,用人物俑随葬逐渐代替了残酷野蛮的殉人仪式,体现了社会正逐步进入文明时代,使用人偶陪葬也由贵族阶层扩展到一般财力殷实的地主阶层中。从现有资料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关于俑的随葬。俑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陶俑、木俑、石俑、铜俑等,其中以陶俑居多;按照用途可分为仪仗俑、兵马俑、镇墓俑、生肖俑、伎乐俑等。我国目前已知闻名全国的俑的出土有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成阳杨家湾兵马俑等殉葬。而乐俑发现最早的当为成都天回山出土的东汉击鼓说唱俑,该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状,正忘情地进行说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情,反映了东汉时期高超的陶塑艺术水平(图1)。
陕西省扶风县博物馆收藏有一组明代青铜伎乐俑,共10件。她们如一支古代女子乐队,形态各异,生动自然,手执箫、笙、笛、鼓、琴等乐器,神态端庄安详,衣着线条流畅,仿佛鼓瑟再起,笙箫袅袅,正在演奏美妙的音律,再现古乐之神韵,也使我们不觉陶醉于优美的旋律想要走进她们之中。
持盘献桃俑(图1) 高20.7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发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双手向左持盛放寿桃的献盘,作供奉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有镂空束腰方座上。
持盘献佛手俑(图2)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发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膝下,双手向右持盛放佛手的献盘,作供奉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方座上。
吹箫俑(图3) 高20.7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婉转飘垂于足下,中间有飘带系成蝴蝶形状,双手执箫怍吹奏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吹笙俑(图4)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从肩部挽人臂间及腰间自然飘垂于脚下。两手腕稍向左部、向上并列合捧笙于胸前作吹奏状,上身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吹笛俑(图5)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自双肩挽入臂间及腰间自然飘垂于脚下,双臂弯曲,手上持笛子作吹奏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弹琴俑(图6)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侧身而立。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由双肩绕于脑后自然飘于脚旁,并有飘带系成蝴蝶结式垂于裙边,双手抱琴作弹奏状,站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琵琶俑(图7) 高21厘米,重1.2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插簪,双耳有饰坠,面带笑容。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从双肩绕于臂间自然飘垂于足下。她的姿态充满动感,怀抱琵琶,左手扬起扶着琵琶柄端,右手抚弦,好似有悠扬乐音正从手中流泻而出。上身前倾,站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束腰台座上。
击鼓俑(图8)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腰间有飘带系成蝴蝶形状自然飘于裙上。左手持鼓,右手持槌,作敲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有镂空束腰台座上。
击钹俑(图9) 通高20.5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插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两臂前屈等高,双手持钹,作合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敲锣俑(图10) 高20.8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一细带系成蝴蝶结式垂于膝前,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左手持锣,右手执槌,作敲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这批伎乐俑造型生动,面容神态刻划栩栩如生,服饰花纹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人仿佛看到丝竹齐鸣、轻歌曼妙的快乐场景。结合俑所端献的寿桃、佛手等暗示长寿寓意看,应该是表现墓主人在寿庆之日宴乐宾朋的场景。在同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墓葬中也曾出土过此造型的伎乐俑,如在西安市南郊明代上洛县主墓中就曾发现有彩绘木俑;上世纪60年代在河南洛阳老城北劳砖厂明代墓葬中,收集到的16件陶俑中就发现存在陶乐俑陪葬的情况;在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墓出土的人物俑中除了骑马俑外还有吹号俑(唢呐)、敲锣俑、击鼓俑、吹笛俑等,结合墓葬的形制和墓主的身份来看,这些陪葬伎乐俑的墓主大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青铜质的明器,说明墓主的社会地位更高。陕西扶风县博物馆馆藏的这批伎乐俑原出土地不详,但可推测也应属于墓葬出土,所表现的祝寿场面,展示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伎乐俑作为随葬明器的一种,不仅充分显示出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而且体现出当时社会中资财殷实的地主官僚阶层使用乐伎的社会风气。墓葬中使用陪葬乐人俑是对商周时期贵族钟鸣鼎食生活的继承和延续,同时从其衣纹简洁、裙袂飘飘的动感效果上看,当时的工艺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明代青铜人物造像中的上乘之作,对研究明代青铜铸造工艺、服饰文化、音乐舞蹈及民俗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责编:禹默)
陕西省扶风县博物馆收藏有一组明代青铜伎乐俑,共10件。她们如一支古代女子乐队,形态各异,生动自然,手执箫、笙、笛、鼓、琴等乐器,神态端庄安详,衣着线条流畅,仿佛鼓瑟再起,笙箫袅袅,正在演奏美妙的音律,再现古乐之神韵,也使我们不觉陶醉于优美的旋律想要走进她们之中。
持盘献桃俑(图1) 高20.7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发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双手向左持盛放寿桃的献盘,作供奉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有镂空束腰方座上。
持盘献佛手俑(图2)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发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膝下,双手向右持盛放佛手的献盘,作供奉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方座上。
吹箫俑(图3) 高20.7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披肩下着紧身衣。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婉转飘垂于足下,中间有飘带系成蝴蝶形状,双手执箫怍吹奏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吹笙俑(图4)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从肩部挽人臂间及腰间自然飘垂于脚下。两手腕稍向左部、向上并列合捧笙于胸前作吹奏状,上身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吹笛俑(图5)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自双肩挽入臂间及腰间自然飘垂于脚下,双臂弯曲,手上持笛子作吹奏状,身体前倾,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弹琴俑(图6)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侧身而立。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飘带由双肩绕于脑后自然飘于脚旁,并有飘带系成蝴蝶结式垂于裙边,双手抱琴作弹奏状,站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琵琶俑(图7) 高21厘米,重1.2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插簪,双耳有饰坠,面带笑容。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从双肩绕于臂间自然飘垂于足下。她的姿态充满动感,怀抱琵琶,左手扬起扶着琵琶柄端,右手抚弦,好似有悠扬乐音正从手中流泻而出。上身前倾,站立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束腰台座上。
击鼓俑(图8) 高20.8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腰间有飘带系成蝴蝶形状自然飘于裙上。左手持鼓,右手持槌,作敲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有镂空束腰台座上。
击钹俑(图9) 通高20.5厘米,重1.05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插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两臂前屈等高,双手持钹,作合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敲锣俑(图10) 高20.8厘米,重1.1千克。俑头挽高髻,髻上有簪花,双耳有坠饰。上身着云纹披肩。下身着长裙,腰束带,一细带系成蝴蝶结式垂于膝前,两飘带由双肩自然飘垂于足下。左手持锣,右手执槌,作敲击状,上身前倾,站于饰卷云纹、四面镂空的束腰台座上。
这批伎乐俑造型生动,面容神态刻划栩栩如生,服饰花纹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人仿佛看到丝竹齐鸣、轻歌曼妙的快乐场景。结合俑所端献的寿桃、佛手等暗示长寿寓意看,应该是表现墓主人在寿庆之日宴乐宾朋的场景。在同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墓葬中也曾出土过此造型的伎乐俑,如在西安市南郊明代上洛县主墓中就曾发现有彩绘木俑;上世纪60年代在河南洛阳老城北劳砖厂明代墓葬中,收集到的16件陶俑中就发现存在陶乐俑陪葬的情况;在江西南城明益庄王墓出土的人物俑中除了骑马俑外还有吹号俑(唢呐)、敲锣俑、击鼓俑、吹笛俑等,结合墓葬的形制和墓主的身份来看,这些陪葬伎乐俑的墓主大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青铜质的明器,说明墓主的社会地位更高。陕西扶风县博物馆馆藏的这批伎乐俑原出土地不详,但可推测也应属于墓葬出土,所表现的祝寿场面,展示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伎乐俑作为随葬明器的一种,不仅充分显示出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而且体现出当时社会中资财殷实的地主官僚阶层使用乐伎的社会风气。墓葬中使用陪葬乐人俑是对商周时期贵族钟鸣鼎食生活的继承和延续,同时从其衣纹简洁、裙袂飘飘的动感效果上看,当时的工艺技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明代青铜人物造像中的上乘之作,对研究明代青铜铸造工艺、服饰文化、音乐舞蹈及民俗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