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学习语言以书面语为主,书面语最基本的来源就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为了学习文本语言而进行一些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而应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关注语言表达形式,也就是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时,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尤其要着力于文本语言中的“亮点”“空白点”和“撞击点”,有效地进行文本语言的深入学习。
阅读一篇课文,你觉得其中最出彩的地方就可以视为“亮点”,因此“亮点”虽然以出彩为标准,还因朗读者个人的理解不同而有差异,但只要能够有足够的理由支持都可以认同。文本中经常被认为是亮点的语言,多是那些带有修辞手法的表达,如形象的比喻、灵活的比拟、生动的夸张、工整的对仗等,还有那些精妙的结构等,它们也是文本语言中的精品,达到了典范优雅、富含情理的高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这些语言的典型意义,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这些语言。
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既轮番登场又互相融合,在色彩描写上可谓亮点纷呈。对这样的经典段落,可以简单地分析层次,过多的分析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言的营养,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慢慢体味出文本中语言的连珠妙语,当学生能够熟读成诵时,秋日绚烂的色彩之美,凝聚在学生心头就赶也赶不走了。学生记住的不仅是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感悟到语言中的色彩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着文本的表达,说一说校园里秋天的美丽色彩,学生都能够选择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说出校园不同景物的颜色变化。这样的文本语言学习,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所谓文本中的“空白点”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绝不是作者笔力不逮的后果;其实就是文本语言在表现性上包含的不确定性,许多时候是作者不忍点破的一种韵味,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匠心独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空白点”,恣意徜徉,查找想象,待到豁然开朗之际,就能够懂得文本所空出的究竟是什么,更懂得为什么会留有空白。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空白点,不能再依靠朗读解决问题,那难免会以空对空而空空如也;而需要组织学生先进行合理补写,再比较补写结果的必要性。换句话说,补白是理解空白点内容的需要,之后的比较是形式规范理解的必然结果。
如教学《花钟》一课时,课文第1自然段在写了“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以省略号结束,很显然这是文本中的一处留白。根据课文介绍的对象花钟来看,后续还可以介绍晚上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等时间段开放的不同的花儿。教师在此处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晚上不同时间段分别有哪些花儿会开放,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用上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补写,学生之间再将补写的内容互相交流,比比谁的补写最符合文本特点。之后还需要让学生回过头来,先通过朗读把补写的内容与课文原文比较一番,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联系上下文对比,看看上下文之间内容联系上有没有区别。这一点是最能体会作者在文本中留下空白点的关键所在:课文第1自然段结束在昙花上,第2自然段中举例用的正是昙花夜间开放的情形,很明显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密;如果把补写的内容加上去之后,自然段之间内容上就难以有衔接的效果了。这个教学过程中,补白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学习,体会留白是学习更高意义上的语言艺术。
文本语言中能够引起学生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撞击点”。这样的撞击点,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情形,在情感丰富的文章中出现的往往是感性撞击,在以富含哲理为主的文本中出现的就是一种理性撞击。但不管哪种撞击,都能造成学生心灵之弦的拨动,激发学生情感的涟漪,启发学生思绪的飞扬,在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沉入文本语言中去咀嚼、体悟乃至破茧而出。
如教学《画杨桃》一课时,课文借画杨桃的故事讲看东西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的道理。可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说说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后,举例讲述自己以为海参像人参一样都是植物到了海边才知道海参是动物的感受,应该看成是一种多元理解(要知道真实情况必须亲眼去看),学生的感受就成了课堂上撞击出的思维火花。我们知道,有的课文描写有其独特的特点,或者意义深刻,或者情节一波三折,或者耐人寻味,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例文,都潜藏着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撞击点”。而要真正吃透这类文本,就需要学生在阅读后经过自己的精心“处理”——找准这些“撞击点”,才能真正领悟到该文字背后的“意思”。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多角度、多方面地实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养成,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当然,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够有效抓住文本语言中的一些关键点,在教师组织下有效开展训练,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
一、让“亮点”更亮的朗读
阅读一篇课文,你觉得其中最出彩的地方就可以视为“亮点”,因此“亮点”虽然以出彩为标准,还因朗读者个人的理解不同而有差异,但只要能够有足够的理由支持都可以认同。文本中经常被认为是亮点的语言,多是那些带有修辞手法的表达,如形象的比喻、灵活的比拟、生动的夸张、工整的对仗等,还有那些精妙的结构等,它们也是文本语言中的精品,达到了典范优雅、富含情理的高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这些语言的典型意义,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这些语言。
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既轮番登场又互相融合,在色彩描写上可谓亮点纷呈。对这样的经典段落,可以简单地分析层次,过多的分析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言的营养,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慢慢体味出文本中语言的连珠妙语,当学生能够熟读成诵时,秋日绚烂的色彩之美,凝聚在学生心头就赶也赶不走了。学生记住的不仅是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感悟到语言中的色彩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着文本的表达,说一说校园里秋天的美丽色彩,学生都能够选择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说出校园不同景物的颜色变化。这样的文本语言学习,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二、让“空白点”不空的补写
所谓文本中的“空白点”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绝不是作者笔力不逮的后果;其实就是文本语言在表现性上包含的不确定性,许多时候是作者不忍点破的一种韵味,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匠心独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空白点”,恣意徜徉,查找想象,待到豁然开朗之际,就能够懂得文本所空出的究竟是什么,更懂得为什么会留有空白。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空白点,不能再依靠朗读解决问题,那难免会以空对空而空空如也;而需要组织学生先进行合理补写,再比较补写结果的必要性。换句话说,补白是理解空白点内容的需要,之后的比较是形式规范理解的必然结果。
如教学《花钟》一课时,课文第1自然段在写了“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以省略号结束,很显然这是文本中的一处留白。根据课文介绍的对象花钟来看,后续还可以介绍晚上十点、十一点、十二点等时间段开放的不同的花儿。教师在此处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晚上不同时间段分别有哪些花儿会开放,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用上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补写,学生之间再将补写的内容互相交流,比比谁的补写最符合文本特点。之后还需要让学生回过头来,先通过朗读把补写的内容与课文原文比较一番,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联系上下文对比,看看上下文之间内容联系上有没有区别。这一点是最能体会作者在文本中留下空白点的关键所在:课文第1自然段结束在昙花上,第2自然段中举例用的正是昙花夜间开放的情形,很明显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密;如果把补写的内容加上去之后,自然段之间内容上就难以有衔接的效果了。这个教学过程中,补白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学习,体会留白是学习更高意义上的语言艺术。
三、让“撞击点”火花四溢
文本语言中能够引起学生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撞击点”。这样的撞击点,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情形,在情感丰富的文章中出现的往往是感性撞击,在以富含哲理为主的文本中出现的就是一种理性撞击。但不管哪种撞击,都能造成学生心灵之弦的拨动,激发学生情感的涟漪,启发学生思绪的飞扬,在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沉入文本语言中去咀嚼、体悟乃至破茧而出。
如教学《画杨桃》一课时,课文借画杨桃的故事讲看东西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的道理。可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说说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后,举例讲述自己以为海参像人参一样都是植物到了海边才知道海参是动物的感受,应该看成是一种多元理解(要知道真实情况必须亲眼去看),学生的感受就成了课堂上撞击出的思维火花。我们知道,有的课文描写有其独特的特点,或者意义深刻,或者情节一波三折,或者耐人寻味,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最好的例文,都潜藏着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撞击点”。而要真正吃透这类文本,就需要学生在阅读后经过自己的精心“处理”——找准这些“撞击点”,才能真正领悟到该文字背后的“意思”。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多角度、多方面地实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养成,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当然,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够有效抓住文本语言中的一些关键点,在教师组织下有效开展训练,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