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活动体系,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仍是主阵地,但只有创新的课堂才能培养创新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对基础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3方面的要素。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它除了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之外,更重要的是怎样落实在课堂上。起始于教师对教学的创新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并且在教师巧妙的引导、积极的评价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不管是哪种呈现方法都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因为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只能是外推力,只有学生自我定制的学习目标才是内推力。因此创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应为学生根据教师公布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要允许学生间的学习目标有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允许学生的学习目标超越教师的教学目标。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承认差异。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努力使每个同学都达到初级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汉语是一种缺乏外在形式标记(如形态)、重“意合”的语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情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理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法也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学生悟不出来的,或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适当点拨一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一课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一边借助于现代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时举国欢庆的盛大场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述当时的情景,交流彼此的见解和情感。学生自始至终情绪振奋,思维活跃。在朗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三句话时,学生欢呼雀跃,全身心地融入了课文场景,深入地感悟了课文,尽情地享受语文。很明显,正是由于教师富有创意的创新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激情,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静态教学的特点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生的创新性素质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自我发展起来的。创新教学应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读、多听、多思、多说、多操作(含表演)。在活动中、在实践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与外显的感知活动、言语交际活动、动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操作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萌生创新欲望,增长创新才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本身的训练,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训练思维,使学生能学会用创新思维发现并解答问题,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语言训练中训练思维。思维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语言活动又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和思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话教学、说话教学中,在训练语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复习生字,请学生说出带有“亻”的汉字,越多越好,以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二要在质疑问难中训练思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要“三看三想一查”。三看,看课文、看注释、看后面的思考题。课文的前前后后都要看,看了以后想一想,哪些懂了,哪些没懂,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再查,查工具书,查资料。这样学生从最简单的字词入手,然后到篇章、段落前前后后怎么样,到写作方法,最后再跟生活这个根联系,跟学生的课外阅读联系,这样问题就会很多。
三在想象联想中训练思维。汉语言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和汉语文的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联想、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联想。学了《圆明园》让学生联想它的过去,直视它的现在,想象它的未来。学了《穷人》想象渔夫拉开帐子后发生了什么事……在联想和想象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李湘蓉)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不管是哪种呈现方法都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因为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只能是外推力,只有学生自我定制的学习目标才是内推力。因此创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应为学生根据教师公布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要允许学生间的学习目标有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允许学生的学习目标超越教师的教学目标。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承认差异。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努力使每个同学都达到初级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汉语是一种缺乏外在形式标记(如形态)、重“意合”的语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情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理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法也要学生自己在读中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学生悟不出来的,或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适当点拨一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一课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一边借助于现代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时举国欢庆的盛大场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述当时的情景,交流彼此的见解和情感。学生自始至终情绪振奋,思维活跃。在朗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三句话时,学生欢呼雀跃,全身心地融入了课文场景,深入地感悟了课文,尽情地享受语文。很明显,正是由于教师富有创意的创新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激情,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静态教学的特点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生的创新性素质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自我发展起来的。创新教学应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读、多听、多思、多说、多操作(含表演)。在活动中、在实践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与外显的感知活动、言语交际活动、动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操作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萌生创新欲望,增长创新才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本身的训练,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训练思维,使学生能学会用创新思维发现并解答问题,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语言训练中训练思维。思维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语言活动又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和思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话教学、说话教学中,在训练语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复习生字,请学生说出带有“亻”的汉字,越多越好,以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二要在质疑问难中训练思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要“三看三想一查”。三看,看课文、看注释、看后面的思考题。课文的前前后后都要看,看了以后想一想,哪些懂了,哪些没懂,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再查,查工具书,查资料。这样学生从最简单的字词入手,然后到篇章、段落前前后后怎么样,到写作方法,最后再跟生活这个根联系,跟学生的课外阅读联系,这样问题就会很多。
三在想象联想中训练思维。汉语言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和汉语文的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联想、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联想。学了《圆明园》让学生联想它的过去,直视它的现在,想象它的未来。学了《穷人》想象渔夫拉开帐子后发生了什么事……在联想和想象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李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