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对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

来源 :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采用DRM研究范式,探讨非特异性视觉特征对8岁、10岁和12岁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随年龄增长面产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说明:(1)8—12岁儿童错误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儿童随年龄增长不断地发展其形成要义痕迹表征和要义连接的形成能力所致。(2)非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对8岁,10岁儿童错误记忆不产生显著影响,对17岁儿童影响显著,这种影响从10岁至12岁呈显著性增长。
其他文献
在CAT初始阶段被试作答的信息较少,对被试能力进行合理和稳健的估计比较困难。本文设计CAT测试过程的代表性测验样例,使用不同能力估计方法比较CAT初始阶段的被试能力估计情况。在单参数模型下,在题量较少时,EAPE-N(0,0.5)方法的能力估计的合理性和稳健性要相对优于MLE、EAPE-N(0,2)、EAPE-N(0,1)方法。在CAT测试过程中可以先使用先验分布方差较小的EAPE方法进行估计,随着测试题量增加,逐步增大EAPE方法的先验分布方差,并可以和a分层选题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期刊
以北京市562名初一、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目标、计划和评价及学业卷入特点,探讨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的结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特点。结果表明,在受教育和职业领域均存在三类具有典型未来取向结构的流动儿童,即清晰型、模糊型和矛盾型。其中,教育清晰型/职业清晰型的流动儿童学业卷入水平最高。
期刊
采用任务线索范式,探讨了在不同反应设置条件下,延迟时间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揭示在延迟时间内之前任务设置延迟的认知加工。以切换代价为主要测量指标,结果表明,反应设置和延迟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双向设置条件下,切换代价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少,但是在单向设置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任务切换中反应设置对延迟时间的影响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在延迟时间内之前任务设置延迟的是反应设置。
期刊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额下回眶部(BA47)在言语中的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发现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在该脑区存在着明显的分离,这种分离可能是听觉加工腹侧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左脑和右脑颞叶的听觉和听觉相关皮层分别负责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声学特征分析,而对应的额下回腹侧眶部则分别负责相关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和保持,研究结果为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的声音信号假设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证据。
期刊
通过考察儿童反语理解的发展趋势及错误类型发现:(1)6岁儿童已能初步理解反语讲话者的态度和话语含义,但直至10岁儿童对反语现象的解释能力仍在发展中。(2)6~10岁儿童主要的错误类型是把反语解释为“真诚话语”,理解水平越低,该倾向越明显;理解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把反语解释为“谎话(或欺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