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学实践,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的教学,浅谈如何在课的引入时促进生成,如何在授课过程和归纳总结中引发生成。
关键词:导课生成;授课生成;总结生成;二氧化硫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30–0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课堂没有生成就不会有精彩。生成性课堂教学是依照新课程理念, 以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为基础, 以构建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提出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师生的思想与文本碰撞,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兴趣盎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乐在其中。而教师也迎来更多的挑战和超越,形成活力的涌动,迸发教学的潜力,升华教学的理念。这种生成性课堂教学,应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2011年10月27日,本人有幸在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观摩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年会开设的一节研究课,结合平日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生成教学资源的几点感想。
1 在新课导入中引发生成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成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教学片段1: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提问:什么是酸雨?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二氧化硫有毒吗?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
基于学生提问所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在预设性问题的基础上将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用于接下来二氧化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使整节课教学推进更加流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和设疑导入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定能“文思泉涌”,因势利导,从而切入主题,水到渠成。
2 在授课过程中引发生成
2.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领进精彩的话题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质疑; 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
教学片段2:
[教师]介绍二氧化硫漂白性后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还原性时,演示实验:在2 mL碘水中滴加二氧化硫溶液,再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盐酸,充分振荡。
[学生]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先看到碘水褪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教师]提问:观察这个实验后你有什么启示吗?
[学生]思考,回答:二氧化硫能被碘水氧化,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若教师演示褪色实验后,中间停留几分钟加以鼓励,学生也许可能生成这样一个质疑:碘水褪色,二氧化硫是否也是体现漂白性?此时教师及时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并加以引导再追加设计一个实验: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看是否变回原来的颜色?学生若看到加热后,溶液不变色,得知碘水褪色实验中二氧化硫不是体现漂白性。这样有效生成,使学生很快明白不是所有褪色现象都是表现出漂白性。因此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要想办法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支点”——话题。“话题推进”的教学模式具有学生自主参与性强、思维的自由度大、激发性再生性强等特点。能生成更多素材反哺于教师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往往是互动的双赢的。
2.2 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新课程非常重视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 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定成功与失败并存,若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充分挖掘探究中出现的“闪光点”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景,通过实验、挂图、直观教具、多媒体展示、语言描述等将学生引导到化学趣味的海洋,及时捕捉探究中出现的闪光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促成探究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化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驱使他们克服思维惰性,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片段3:
[教师]在获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后,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实验3。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问:预测5 ml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加0.5 ml 3 %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可能出现现象?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可能现象是先没有沉淀,再加过氧化氢溶液出现沉淀。
[教师]演示实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学生]观察实验,发现在加过氧化氢溶液之前,已经有沉淀生成,再加过氧化氢溶液沉淀量增加。
这样成功的实验方案设计,让学生很自然地生成这样一个问题:没加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就会产生沉淀呢?这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亚硫酸钡还是硫酸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二氧化硫水溶液,为接下去酸雨教学埋下铺垫。这样的教学预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2.2.2 巧妙利用探究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时也会出现不同于一般情况、不符合预测的“偶发事件”。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认为它是影响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干扰和差错。分析原因,“偶发事件”正是探究活动本质的一种体现。适时调整和选择教学策略,“偶发事件”也能成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契机。
教学片段4:
[教师]在学习二氧化硫漂白性时,设计如下一组实验:向试管中加入5 mL二氧化硫水溶液, 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褪后,再加热试管中液体,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学生]观察实验,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
设计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硫漂白具有不稳定性,加热会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的,对这一“偶发事件”任课教师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课中只说可能是原来配制二氧化硫水溶液时水加得太少,这样的处理稍稍失之简单粗糙。如果再细探究一下,加热品红溶液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还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浓度低,加热溶液后生成的SO2再次溶解。若能巧妙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加以探究或许会成为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
3 在总结提升中引发生成
一节好的课堂预设既能展示一条知识主线外,还能呈现一条能力主线,在课的结尾最好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提升。
教学片段5: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9页
[教师]提问:酸雨如何形成,形成途径有几种?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酸雨如何防治?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目的是首尾圆合,结构井然。当然本节课在预设时如果减少一些次要知识(如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的探究时间,课尾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也许学生会生成这样一些创新性问题:在本节课学习中二氧化硫被看作为有害物质,那么它有可利用价值吗?酸雨pH等于5.6怎么定的?……这样的有效生成性资源能给学生课后一些启发与思考,这种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完整性。所以我们不能延长一节课的长度,但可以通过充分预计,精彩的生成拓展它的宽度。
一堂精彩的化学观摩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学生自由畅谈,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萌发个性化的气息,绽放生命的旋律。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时时精彩!
参考文献:
[1]徐学福.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01,(8):57~63.
[2]孙兆刚.精彩的生成基于充分的预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12~13.
[3]李文育.让化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焕发生命活力[J].成才之路,2007,(35):24~25.
关键词:导课生成;授课生成;总结生成;二氧化硫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30–0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课堂没有生成就不会有精彩。生成性课堂教学是依照新课程理念, 以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为基础, 以构建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提出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师生的思想与文本碰撞,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兴趣盎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乐在其中。而教师也迎来更多的挑战和超越,形成活力的涌动,迸发教学的潜力,升华教学的理念。这种生成性课堂教学,应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2011年10月27日,本人有幸在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观摩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年会开设的一节研究课,结合平日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生成教学资源的几点感想。
1 在新课导入中引发生成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成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教学片段1: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提问:什么是酸雨?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二氧化硫有毒吗?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
基于学生提问所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在预设性问题的基础上将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用于接下来二氧化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使整节课教学推进更加流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和设疑导入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定能“文思泉涌”,因势利导,从而切入主题,水到渠成。
2 在授课过程中引发生成
2.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领进精彩的话题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质疑; 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
教学片段2:
[教师]介绍二氧化硫漂白性后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还原性时,演示实验:在2 mL碘水中滴加二氧化硫溶液,再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盐酸,充分振荡。
[学生]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先看到碘水褪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教师]提问:观察这个实验后你有什么启示吗?
[学生]思考,回答:二氧化硫能被碘水氧化,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若教师演示褪色实验后,中间停留几分钟加以鼓励,学生也许可能生成这样一个质疑:碘水褪色,二氧化硫是否也是体现漂白性?此时教师及时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并加以引导再追加设计一个实验: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看是否变回原来的颜色?学生若看到加热后,溶液不变色,得知碘水褪色实验中二氧化硫不是体现漂白性。这样有效生成,使学生很快明白不是所有褪色现象都是表现出漂白性。因此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要想办法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支点”——话题。“话题推进”的教学模式具有学生自主参与性强、思维的自由度大、激发性再生性强等特点。能生成更多素材反哺于教师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往往是互动的双赢的。
2.2 重视化学实验探究
新课程非常重视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 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定成功与失败并存,若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充分挖掘探究中出现的“闪光点”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景,通过实验、挂图、直观教具、多媒体展示、语言描述等将学生引导到化学趣味的海洋,及时捕捉探究中出现的闪光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促成探究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化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驱使他们克服思维惰性,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片段3:
[教师]在获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后,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实验3。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问:预测5 ml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加0.5 ml 3 %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可能出现现象?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可能现象是先没有沉淀,再加过氧化氢溶液出现沉淀。
[教师]演示实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学生]观察实验,发现在加过氧化氢溶液之前,已经有沉淀生成,再加过氧化氢溶液沉淀量增加。
这样成功的实验方案设计,让学生很自然地生成这样一个问题:没加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就会产生沉淀呢?这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亚硫酸钡还是硫酸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二氧化硫水溶液,为接下去酸雨教学埋下铺垫。这样的教学预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2.2.2 巧妙利用探究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时也会出现不同于一般情况、不符合预测的“偶发事件”。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认为它是影响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干扰和差错。分析原因,“偶发事件”正是探究活动本质的一种体现。适时调整和选择教学策略,“偶发事件”也能成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契机。
教学片段4:
[教师]在学习二氧化硫漂白性时,设计如下一组实验:向试管中加入5 mL二氧化硫水溶液, 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褪后,再加热试管中液体,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学生]观察实验,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
设计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硫漂白具有不稳定性,加热会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的,对这一“偶发事件”任课教师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课中只说可能是原来配制二氧化硫水溶液时水加得太少,这样的处理稍稍失之简单粗糙。如果再细探究一下,加热品红溶液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还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浓度低,加热溶液后生成的SO2再次溶解。若能巧妙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加以探究或许会成为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
3 在总结提升中引发生成
一节好的课堂预设既能展示一条知识主线外,还能呈现一条能力主线,在课的结尾最好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提升。
教学片段5: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9页
[教师]提问:酸雨如何形成,形成途径有几种?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酸雨如何防治?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目的是首尾圆合,结构井然。当然本节课在预设时如果减少一些次要知识(如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的探究时间,课尾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也许学生会生成这样一些创新性问题:在本节课学习中二氧化硫被看作为有害物质,那么它有可利用价值吗?酸雨pH等于5.6怎么定的?……这样的有效生成性资源能给学生课后一些启发与思考,这种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完整性。所以我们不能延长一节课的长度,但可以通过充分预计,精彩的生成拓展它的宽度。
一堂精彩的化学观摩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学生自由畅谈,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萌发个性化的气息,绽放生命的旋律。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时时精彩!
参考文献:
[1]徐学福.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01,(8):57~63.
[2]孙兆刚.精彩的生成基于充分的预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12~13.
[3]李文育.让化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焕发生命活力[J].成才之路,2007,(35):24~25.